想像一下,如果世界末日來臨的那一刻,你腦海裡浮現的音樂是什麼?
那應該是一段氣勢宏偉卻又能讓人情緒平靜走向死亡的音樂,這樣的注解下,我的答案是 Saint Saens Symphony no.3 第二樂章,這段慢板音樂氣勢之所以不凡,有一個因素是他動用了交響曲慢板罕見的管風琴加入伴奏
如果用敘事方式幫這段音樂配上一段故事的話:
。。。。。經歷一段類似電影《世界末日》的災難劇情之後,混沌的局面終歸平靜,陽光炙熱萬里無雲的南太平洋上方圓五百浬內無風無浪,停滯水面多時帆船上的黑人水手 Juba 成為這次《世界末日》全世界唯一的倖存者,Juba 全身脫水,無力掙扎,僅僅剩下最後一絲絲的生存意志,腦海裡拼命想拼湊妻女的模樣,這最後的微弱景象卻不敵另一股穹蒼宇宙排山倒海而來的末日音樂,水手無力奮戰後只能放棄最後的意志接受死亡。。。。。
Youtube 是我買的第一個版本 Charles Munch / 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 的版本,也成為我心目中的標準速度版
不過實際上這是一首很棒的四樂章交響曲,最後在高亢的管風琴伴奏下收場,如果聽過第三和第四樂章就知道不可以亂定義第二樂章,只能怪 Saint Saens 把第二樂章寫的太美了,美得太灰色了!
2007年7月31日 星期二
2007年7月30日 星期一
Ingmar Bergman (1918~2007)
瑞典籍一代大導演 Ingmar Bergman 以 89 歲之齡辭世,查一下 IMDb 甚至還沒有打出消息,他的《第七封印》(The Seventh Seal)、《野草莓》( Wild Strawberries)我都沒有看過,唯一有印象的一部是我 10 歲出頭 1982 年租錄影帶回家看的《芬妮與亞歷山大》,那時候太嫩看不懂這些歐系電影在演什麼?不過未來有機會會把這些空白補齊。
世界上的許多電影工作者,包括 Woody Allen、David Lynch、Stanley Kubelik 與勞勃·阿特曼、丹麥導演拉斯·馮·提爾、波蘭導演克里斯多夫·奇士勞斯基、俄羅斯導演安德烈·塔科夫斯基、與南韓導演朴贊郁,都曾經說他們的電影作品深深受到柏格曼的電影影響。
伍迪·艾倫說柏格曼「可能是自從電影被創造以來,最偉大的電影藝術創作者」
世界上的許多電影工作者,包括 Woody Allen、David Lynch、Stanley Kubelik 與勞勃·阿特曼、丹麥導演拉斯·馮·提爾、波蘭導演克里斯多夫·奇士勞斯基、俄羅斯導演安德烈·塔科夫斯基、與南韓導演朴贊郁,都曾經說他們的電影作品深深受到柏格曼的電影影響。
伍迪·艾倫說柏格曼「可能是自從電影被創造以來,最偉大的電影藝術創作者」
標籤:
Director,
Neorealism,
Oscar winner,
R.I.P.
2007年7月29日 星期日
Woman in Love
忽然想起這首 Barbra Streisand 唱的名曲,翻了一下我的 CD 和一片 Barbra 演唱會的 DVD 竟然同時缺了這一首!我記得我買過,好像是被老妹搜括走了,那只好從網路上補齊了
電影配樂簡史 (2)
聖桑 (Camille Saint-Saens) 1908 年第一次看到電影時,註:電影於 1895 年由法國人 Lumiere 發明,就深深為這種新的戲劇所著迷,他稱之為沒有男高音的歌劇,這年他為法國片 L'Assassinat du Duc de Guise 寫了畢生第一齣電影配樂 (註:當時仍是無聲電影必須由樂團在戲院裡伴奏 )
除了他,Prokofiev, Shostakovich, Britten, Walton, Honegger, Satie 等人都曾寫過電影配樂,在當時這種工作享有極度的自主權和知名度。Prokofiev 寫《恐怖的伊凡》(Ivan The Terrible, 1945) 時知名度超過導演 Sergei Eisenstein,類似的案例後來也曾多次出現 ~~ 當導演 Sergio Leone 聽到 Ennio Morricone 寫的《狂沙十萬里》配樂初稿時忍不住瘋狂尖叫,緊張大師 Alfred Hitchcock 後來和 Bernard Herrmann 翻臉,原因之一是他認為 Herrmann 音樂給觀眾的印象超過了影片劇情本身。
回歸正題,當 1930 年有聲電影技術出現之後, Hollywood 必須建立「讓電影發出音樂」的相關產業,第一位拓荒者是 1914 年就移民到美國的維也納人 Max Steiner,他 1933 年為《大金剛》(King Kong) 寫的配樂堪稱是電影給人類最原始最震撼的聲音,為後代的電影立下了指標性的典範,就因為 Steiner 的成功案例,電影公司老闆給了這些音樂家極度的自由,古典音樂訓練出身的 Steiner 後來寫配樂時,也曾經嚐試採到現代樂派 Schoenberger 的不諧和音,卻帶讓觀眾一波失望。
1934 年華納兄弟公司雇用了另一個維也納佬 Erich Wolfgang Korngold,Korngold 利用機會要求建立古典音樂編制的樂團,幾乎同時,幽魂至今仍影響 Hollywood 的 Alfred Newman 也要求福斯公司建立的相似的工作環境。不同於 Steiner,Korngold 在維也納時深受華格納歌劇的影響,他用大編制樂團為一系列由男明星 Errol Flynn (1909~1959) 演的特效電影譜下有如華格納歌劇般的華麗美聲,1937 年他首次因《風流世家》(Anthony Adverse) 獲獎時,他認為一部電影的配樂就像一部具連貫性的交響曲,而且應該由作曲者而非由音樂製作人領獎,1957 年就去世的 Korngold 終生只做了 16 部作品,但仍無損他被尊為黃金時期代表人物的地位。
Korngold 派華麗浪漫的曲風建立了配樂工作者在 Hollywood 崇高不可動搖的地位,Korngold 的作風影響了 Max Steiner 以及後到的 Franz Waxman 和 Miklos Rozsa 等歐洲作曲家,Max Steiner《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 可以稱得上是二次大戰前此類華麗浪漫曲風的代表作。
二次大戰之後電影配樂在地化本土化,風格由「華麗」走向「單薄」,現實曲風的作曲家興起,帶著爵士樂風格的作曲家 Alex North 算是代表人物,他寫的《慾望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算是此類爵士風配樂的代表作,受到古典樂和爵士樂兩方面影響,「曲風較為尖銳」的年輕一輩作曲家 Elmer Bernstein, David Raskin, Leonard Rosenman 也趁勢崛起,但是提到戰後 1950 年代最偉大的配樂大師可就非 Bernard Herrmann 莫屬了,他的作品從 1941 的《大國民》到 1976 年的《計程車司機》橫跨 35 年,他減低了戰前的 Korngold, Steiner 維也納古典曲風的影響,細心研讀電影情節的 Herrmann 融入了較多的個人情感,使用較為單薄的管弦樂和低音樂器形成了他獨特的個人風格,因此 Herrmann 風格特別適合替探討心理的作品以及文藝片配樂,《迷魂記》稱得上是 Herrmann 風格的代表作。
1960 年代由於電視的普及化讓電影工業陷入低潮,每部片的預算必須緊縮,因此 60 年代以及 70 年代初期,前人的交響曲式配樂風格逐漸沒落,昔日電影公司高價投資的立體錄音設備和管絃樂團形同荒廢,開始興起以歌曲為主的配樂 (song-heavy soundtrack),代表人物有 Henry Mancini,貓王和鼠幫 (Rat Pack) 指五位演歌雙棲的男明星包括 Frank Sinatra, Dean Martin 等人(見左圖),Mancini 這位只受過業餘爵士樂訓練的作曲家,在這時候抓準時機以影視雙棲的姿態崛起,他的代表作應該是 1961年《第凡內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 裡的那首 Moon River,其他 song-heavy soundtrack 著名代表作例如:《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貓王的電影 A Hard Day's Night 以及 60s 一大堆由當時的歌星主唱的配樂。
除此之外 ,經由東岸紐約樂評的推薦,60 年代另一股所謂現實主義 (realism) 風潮伴隨著歐洲 - 尤其是法國和義大利的幾位電影大師如 Ingmar Bergman, Sergio Leone, Zefferelli, Fellini 等人的作品進入美國,這股風潮也介紹了 George Delarue, Nino Rota, Michel Legrand 以及活躍最久的 Ennio Morricone 這幾位歐式風格的配樂家給美國的觀眾和 Hollywood 老闆們,他們引進了不同於 Hollywood 音樂哲學的作品,也讓美國電影的配樂更加多采多姿。
進入 70 年代中期時,在以上這兩股浪潮中卻有一股反叛的力量,那就是 Steven Spielberg 和 George Lucas 這兩位高預算大場面類型電影的導演,搭配 John Williams 這位至今仍難以定型的作曲家,他們合作的《大白鯊》、《星際大戰》、《第三類接觸》反叛當時的潮流,執意復興 Korngold 時代的「華麗美聲」,至今大家都公認 John Williams 是大師,卻很難說出他的類型為何 ?
電影配樂簡史 (3)
除了他,Prokofiev, Shostakovich, Britten, Walton, Honegger, Satie 等人都曾寫過電影配樂,在當時這種工作享有極度的自主權和知名度。Prokofiev 寫《恐怖的伊凡》(Ivan The Terrible, 1945) 時知名度超過導演 Sergei Eisenstein,類似的案例後來也曾多次出現 ~~ 當導演 Sergio Leone 聽到 Ennio Morricone 寫的《狂沙十萬里》配樂初稿時忍不住瘋狂尖叫,緊張大師 Alfred Hitchcock 後來和 Bernard Herrmann 翻臉,原因之一是他認為 Herrmann 音樂給觀眾的印象超過了影片劇情本身。
回歸正題,當 1930 年有聲電影技術出現之後, Hollywood 必須建立「讓電影發出音樂」的相關產業,第一位拓荒者是 1914 年就移民到美國的維也納人 Max Steiner,他 1933 年為《大金剛》(King Kong) 寫的配樂堪稱是電影給人類最原始最震撼的聲音,為後代的電影立下了指標性的典範,就因為 Steiner 的成功案例,電影公司老闆給了這些音樂家極度的自由,古典音樂訓練出身的 Steiner 後來寫配樂時,也曾經嚐試採到現代樂派 Schoenberger 的不諧和音,卻帶讓觀眾一波失望。
1934 年華納兄弟公司雇用了另一個維也納佬 Erich Wolfgang Korngold,Korngold 利用機會要求建立古典音樂編制的樂團,幾乎同時,幽魂至今仍影響 Hollywood 的 Alfred Newman 也要求福斯公司建立的相似的工作環境。不同於 Steiner,Korngold 在維也納時深受華格納歌劇的影響,他用大編制樂團為一系列由男明星 Errol Flynn (1909~1959) 演的特效電影譜下有如華格納歌劇般的華麗美聲,1937 年他首次因《風流世家》(Anthony Adverse) 獲獎時,他認為一部電影的配樂就像一部具連貫性的交響曲,而且應該由作曲者而非由音樂製作人領獎,1957 年就去世的 Korngold 終生只做了 16 部作品,但仍無損他被尊為黃金時期代表人物的地位。
Korngold 派華麗浪漫的曲風建立了配樂工作者在 Hollywood 崇高不可動搖的地位,Korngold 的作風影響了 Max Steiner 以及後到的 Franz Waxman 和 Miklos Rozsa 等歐洲作曲家,Max Steiner《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 可以稱得上是二次大戰前此類華麗浪漫曲風的代表作。
二次大戰之後電影配樂在地化本土化,風格由「華麗」走向「單薄」,現實曲風的作曲家興起,帶著爵士樂風格的作曲家 Alex North 算是代表人物,他寫的《慾望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算是此類爵士風配樂的代表作,受到古典樂和爵士樂兩方面影響,「曲風較為尖銳」的年輕一輩作曲家 Elmer Bernstein, David Raskin, Leonard Rosenman 也趁勢崛起,但是提到戰後 1950 年代最偉大的配樂大師可就非 Bernard Herrmann 莫屬了,他的作品從 1941 的《大國民》到 1976 年的《計程車司機》橫跨 35 年,他減低了戰前的 Korngold, Steiner 維也納古典曲風的影響,細心研讀電影情節的 Herrmann 融入了較多的個人情感,使用較為單薄的管弦樂和低音樂器形成了他獨特的個人風格,因此 Herrmann 風格特別適合替探討心理的作品以及文藝片配樂,《迷魂記》稱得上是 Herrmann 風格的代表作。
1960 年代由於電視的普及化讓電影工業陷入低潮,每部片的預算必須緊縮,因此 60 年代以及 70 年代初期,前人的交響曲式配樂風格逐漸沒落,昔日電影公司高價投資的立體錄音設備和管絃樂團形同荒廢,開始興起以歌曲為主的配樂 (song-heavy soundtrack),代表人物有 Henry Mancini,貓王和鼠幫 (Rat Pack) 指五位演歌雙棲的男明星包括 Frank Sinatra, Dean Martin 等人(見左圖),Mancini 這位只受過業餘爵士樂訓練的作曲家,在這時候抓準時機以影視雙棲的姿態崛起,他的代表作應該是 1961年《第凡內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 裡的那首 Moon River,其他 song-heavy soundtrack 著名代表作例如:《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貓王的電影 A Hard Day's Night 以及 60s 一大堆由當時的歌星主唱的配樂。
除此之外 ,經由東岸紐約樂評的推薦,60 年代另一股所謂現實主義 (realism) 風潮伴隨著歐洲 - 尤其是法國和義大利的幾位電影大師如 Ingmar Bergman, Sergio Leone, Zefferelli, Fellini 等人的作品進入美國,這股風潮也介紹了 George Delarue, Nino Rota, Michel Legrand 以及活躍最久的 Ennio Morricone 這幾位歐式風格的配樂家給美國的觀眾和 Hollywood 老闆們,他們引進了不同於 Hollywood 音樂哲學的作品,也讓美國電影的配樂更加多采多姿。
進入 70 年代中期時,在以上這兩股浪潮中卻有一股反叛的力量,那就是 Steven Spielberg 和 George Lucas 這兩位高預算大場面類型電影的導演,搭配 John Williams 這位至今仍難以定型的作曲家,他們合作的《大白鯊》、《星際大戰》、《第三類接觸》反叛當時的潮流,執意復興 Korngold 時代的「華麗美聲」,至今大家都公認 John Williams 是大師,卻很難說出他的類型為何 ?
電影配樂簡史 (3)
2007年7月27日 星期五
電影配樂簡史 (1)
最近有個叫做 James Horner 的傢伙成為 20 世紀著作最暢銷的作曲家 ......
他寫的《鐵達尼號》(Titanic)電影原聲帶在劇本相關書籍以及男主角 Leonard DiCaprio 傳記的促銷之下賣出了 1000 萬張以上,盤據 Billboard 暢銷排行榜第一名六週之久,這是自從 1966 年的《齊瓦哥醫生》(Dr Zhivago) 之後第一次有電影原聲帶進入 Billboard 排行榜,這算是從 1890 年 R.Strauss 的《莎樂美》(Salome) 至今賺錢最快的戲劇作品了。
Horner 是誰呢?比起同行前輩,他是一個必須在短時間進行大量創作的作曲家,在《異形》(Aliens) 裡他直接抓用 Shostakovich 第 14 號交響曲的片段,在《風雲際會》(Willow) 裡他作了一段簡直就是 Schumann 「萊因」交響曲的主題,《光榮戰役》(Glory) 他用了 Prokofiev「恐怖的伊凡」裡的 Humming Chorus 和 Elgar 的「謎樣變奏曲」片段。類似這樣「借用古人的旋律」在好萊塢這一行裡一點都不令人驚訝,因為他們處於古人沒有的工作環境,面對現實的交稿期限壓力,以及無法預知的靈感枯竭危機。但是 Horner 不只 「借用古人的旋律」也借用「自己以前寫的旋律」,上次他在《英雄本色》(Braveheart) 裡寫的那段 類似空管冷寂迴音的 New Age 風格電子合成音樂,用在以濕冷的蘇格蘭為背景的《英雄本色》或許還說過去,但是用在《鐵達尼號》就有點突兀了。
十幾歲的《鐵達尼號》影迷瘋狂搶購這部片的電影原聲帶,沒多久就發現 Horner 的音樂對他們而言太艱深了,沒多久市場又給了 Horner 一個頭銜:「史上待售量最大的二手 CD 作曲家」!雖然你不能說這是一部失敗的作品,但是這代表《鐵達尼號》沒有達到一部經典電影的基本要求,一部成功的電影就像一座完美的中世紀的哥德式大教堂,劇情、剪輯、佈景、音樂、演技等,每個細節都是值得品味令人讚賞不已的藝術品,就像過去的《迷魂記》(Vertigo)、《教父》(The Godfather)、《狂沙十萬里》(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唐人街》(Chinatown)。
Horner 勢必靠這部電影賺了一筆可觀的收入,如果接下來他得到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配樂,對電影配樂後進者將有什麼樣的影響呢?在一部電影創作的過程中,電影配樂家往往是在後半段才加入工作行列的,倉促的了解劇情之後,在一兩個星期之內就要做出與劇情符合的音樂主題,這有如一場賭注,作曲家 "必須" 要在短時間內得到源源不絕的靈感,否則借助回憶和旁人作品可能是無法避免的事。
【待續】
預告:接下來將從 1908 年開始淺談電影配樂史,很多人不知道Saint-Saens、Prokofiev、Shostakovich、Benjamin Britten、William Walton、Honegger ….都曾經搞過電影配樂,今天才發現 William Walton 是 1948 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王子復仇記》(Hamlet) 的配樂作者。
十幾歲的《鐵達尼號》影迷瘋狂搶購這部片的電影原聲帶,沒多久就發現 Horner 的音樂對他們而言太艱深了,沒多久市場又給了 Horner 一個頭銜:「史上待售量最大的二手 CD 作曲家」!雖然你不能說這是一部失敗的作品,但是這代表《鐵達尼號》沒有達到一部經典電影的基本要求,一部成功的電影就像一座完美的中世紀的哥德式大教堂,劇情、剪輯、佈景、音樂、演技等,每個細節都是值得品味令人讚賞不已的藝術品,就像過去的《迷魂記》(Vertigo)、《教父》(The Godfather)、《狂沙十萬里》(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唐人街》(Chinatown)。
Horner 勢必靠這部電影賺了一筆可觀的收入,如果接下來他得到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配樂,對電影配樂後進者將有什麼樣的影響呢?在一部電影創作的過程中,電影配樂家往往是在後半段才加入工作行列的,倉促的了解劇情之後,在一兩個星期之內就要做出與劇情符合的音樂主題,這有如一場賭注,作曲家 "必須" 要在短時間內得到源源不絕的靈感,否則借助回憶和旁人作品可能是無法避免的事。
【待續】
預告:接下來將從 1908 年開始淺談電影配樂史,很多人不知道Saint-Saens、Prokofiev、Shostakovich、Benjamin Britten、William Walton、Honegger ….都曾經搞過電影配樂,今天才發現 William Walton 是 1948 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王子復仇記》(Hamlet) 的配樂作者。
2007年7月26日 星期四
The Deer Hunter
《越戰獵鹿人》(The Deer Hunter) 是 1979 年奧斯卡最佳影片,這部片初次上演時曾經因為血腥的 "俄羅斯輪盤" 片段被台灣新聞局剪片約 45 分鐘之久,直到解嚴後的 1990 年得以才播出三小時完整版,這部片由 Roert De Niro, Christopher Walken, Maryl Streep 等人主演,片中的背景是威斯康辛州的俄裔移民,敘述年輕人從軍前那癡狂的少年生活以及從軍之後在越南遭俘虜時的待遇,兩者形成強烈對比,尤其那有點不真實的俄羅斯輪盤遊戲對美國年輕人的心情創傷更是無法完全抹滅,最近十幾年常演大毒梟的 Christophrt Walken 當時靠清純的少年形象 Nick 拿下那一年的最佳男配角,當時除了令人震憾的劇情之外,這部電影裡的 Nick 等人算是俄裔移民,這部片的配樂背後帶有一點俄羅斯味道,印象非常深刻,尤其三個片段:
一是那首流傳至今不衰的吉他/鋼琴獨奏曲 Cavatina,二是他們出發從軍前舞會上表演的那首由小提琴伴奏的俄羅斯輕快舞曲 Katyusha,三是幾人在酒吧半醉半醒時唱的那首 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
這張 CD 是 1979 年錄製的版本,當年我怎麼學都學不起來的吉他名曲 Cavatina 由 John Williams (不是那位電影配樂大師) 獨奏,那首節奏輕快的舞曲叫 Katyusha (大陸翻譯為 "卡秋莎") ,原本是一首 1938 年由 Matvei Blanter 所做的歌曲,敘述戰爭時期少女 Katherine思念戰場上男友,二次大戰時期衍生成為一種在蘇俄受到歡迎的民俗舞蹈,直到今天已經成為俄羅斯的民謠,在唱片行買的俄羅斯歌曲集或三弦琴 (Balalaikas) 曲裡面常常可見。至於 Frankie Valli 主唱的 1967年 Billboard 年度名曲 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 則未出現在這張 CD 中。
這張 CD 中幾首創作曲的作者 Stanley Myers (1933~1993) 有深厚的音樂基礎,但是他畢生的作品 80% 都屬於電視影集,因此他在國外知名度稍差,不過提到他的愛徒 Hans Zimmer 大家可能就有印象了 。
一是那首流傳至今不衰的吉他/鋼琴獨奏曲 Cavatina,二是他們出發從軍前舞會上表演的那首由小提琴伴奏的俄羅斯輕快舞曲 Katyusha,三是幾人在酒吧半醉半醒時唱的那首 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
這張 CD 是 1979 年錄製的版本,當年我怎麼學都學不起來的吉他名曲 Cavatina 由 John Williams (不是那位電影配樂大師) 獨奏,那首節奏輕快的舞曲叫 Katyusha (大陸翻譯為 "卡秋莎") ,原本是一首 1938 年由 Matvei Blanter 所做的歌曲,敘述戰爭時期少女 Katherine思念戰場上男友,二次大戰時期衍生成為一種在蘇俄受到歡迎的民俗舞蹈,直到今天已經成為俄羅斯的民謠,在唱片行買的俄羅斯歌曲集或三弦琴 (Balalaikas) 曲裡面常常可見。至於 Frankie Valli 主唱的 1967年 Billboard 年度名曲 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 則未出現在這張 CD 中。
這張 CD 中幾首創作曲的作者 Stanley Myers (1933~1993) 有深厚的音樂基礎,但是他畢生的作品 80% 都屬於電視影集,因此他在國外知名度稍差,不過提到他的愛徒 Hans Zimmer 大家可能就有印象了 。
標籤:
1970s 音樂,
AFI 100,
ASEAN,
Film Scores,
Oscar best film,
War Film
2007年7月24日 星期二
看希區考克電影心得
AFI (American Film Institution)選出 20 世紀 100 部最偉大的名片,若以導演計算的話,第一名是 Steven Spielberg 5 部,第二名就是希區考克 Alfred Hitchcock 的 4 部了。分別是《驚魂記》 (Psycho)、《北西北》(North by Northwest)、《後窗》(Real Windows)、《迷魂記》(Vertigo)。
IMDb Top 250 名單中希區考克則高達 10 部,除了以上 4 部還有:《火車怪客》(Stranger on the Train)、《鳥》(The Bird)、《美人計》(Notorious)、《辣手摧花》(Shadow of Doubt)、《蝴蝶夢》(Rebecca)、《國防大機密》(The 39 steps)。不在上列但是仍堪稱名片的還有:《意亂情迷》(Spellbound)、《奪魂索》(Rope)、《貴婦失蹤記》(The Lady Vanishes)、《深閨疑雲》(Suspicion)、《電話謀殺案》(Dial M for Murder)、《艷賊》(Marnie)、《救生艇》(Sabotage)。拈指一算就有 17 部了。有幾個導演一生能留下 17 部名作!
希大導演的用人也很有意思,他選用的女主角總是早熟、冷艷帶著智慧及世故,不能顯露 Audrey Hepburn 或 Meg Ryan 這類「親切的鄰家女孩」氣質,看他挑選的氣質美女 (最好是金髮) 真是一種享受,和他合作過兩部或以上的美女有四人:Joan Fontaine、Ingrid Bergman、Grace Kelly、Tippi Hedren 穿插其中的還有克拉克蓋博的最愛卻 34 歲就意外身亡的 - Carole Lombard,讓小山姆戴維斯、籃球巨人張伯倫甚至李敖傾倒的金髮美女 -- Kim Novak,氣質稍差但是必須借助她歌喉的 Doris Day 等。
最典型的希片男主角特質就是高大且年紀稍長,和希老最對眼的是各主演4 部片的 Cary Grant 和 James Stewart,詼諧風趣帶著風流特性的找前者,冷靜需要有推理能力的找後者。還有一位演了三片的 Joseph Cotton 則專門演出冷靜帶著一絲邪惡類型的男主角。其他像 Lawrence Oliver、Montgomery Clift 年輕一輩的可能沒聽過。甚至 Paul Newman、Sean Connery 在六十年代都演過希區考克的片,這兩位應該不陌生了!
希大導演是英國人,1930 年代在英國發展時正逢二次大戰前夕,當時納粹勢力逐年高漲帶給英國人不安全感,他的作品有很重的政治味道,《國防大機密》(1935) 談的是德國和英國的間諜戰,《間諜 》(1936) 談的是英國情報份子奉命到瑞士度假勝地暗殺納粹高層的故事,《貴婦失蹤記》(1938) 裡談的是義大利人在火車上綁架英國人的故事,《救生艇》(1944) 是英美生還者和德國潛艇船長共處一條救生艇的故事,《美人計》(1946) 談的是美國和德國在巴西的情報戰。二次大戰結束後他到美國定居,拍片題材就漸漸以社會上的小故事為題材了。
從上一段可以想像希老的電影裡「謀殺」、「逃亡」、「追殺」是處處可見的題材,但是和近二十年的動作片比較起來,希大導演的片是「不見血」的,他從不在銀幕搞血腥畫面,那只能讓觀眾「驚悚」thriller 一下子,真正高明的導演是要讓觀眾「替片中主角擔心」,自己去想像最壞的結果,這樣的恐懼才是連續不間斷的,例如《後窗》裡清秀可人個性好奇的 Grace Kelly 溜進嫌疑犯家找證據,這時長相陰沉步伐沉重的男主人卻回來了……
例如《奪魂索》裡兩個大學生把同學勒死放在木箱內,然後晚餐宴客,宴會過程中不知情的女佣、死者女友、死者父親一次一次陰錯陽差的差點打開木箱 ……
例如《深閨疑雲》裡懷疑好吃懶做的老公要殺她領保險金的女性「心理專家」。在電影的對白之外留給你其他想像空間。
2003 過年期間把希區考克系列幾乎看完,發現很多似曾相識的片段:
兩個人被手銬銬在一起逃亡 ---- 《國防大機密》 (1935)
右手拿槍從背後指著人質,左手扶著病重柔弱的女主角,從大廳樓梯上一步一步走下來 ---- 《美人計》(1946)
右手拉在懸崖邊,左手拉著驚恐的女主角,敵人卻用木根皮鞋踩他的右手 ---- 《北西北》(1959)
在遊樂場旋轉木馬上發生槍戰追逐 ----《火車怪客》(1951)
我不知道希大導演是否是原創者,這類型的片段不陌生吧?
如果要更深一層了解希老的電影,那一定要去看一本希老的傳記《天才的陰暗面》(The Dark Side of Genius),市面上已經有中文譯本,這本 700 多頁的書提到他從小父親早逝,母親管教嚴格,幾乎沒有朋友和社交生活,他在母親面前是個吞吞吐吐說不出話的小孩,背後卻又是個叛逆、喜歡惡作劇、喜歡艾倫坡小說的頑劣少年,等到他母親去世之後,希區考克完全顯露他難以相處的個性,例如數次用導演的權力追貌美女主角,追不到就刁難對方,跟他合作過的夥伴也多以絕交收場,最有名的案例就是幫他寫配樂的 Bernard Herrmann,看完這本書就會發現:他拍出的心理探索電影,有很多案例其實就是他自己的故事,或許有人已經發現 ~他和他母親關係像不像《驚魂記》裡的那對母子?
這是 2003 年寫在一位和我一樣喜歡老電影朋友的新聞台上,如今她的新聞台早已不知去向,那我就自己修正後留個稿吧!
IMDb Top 250 名單中希區考克則高達 10 部,除了以上 4 部還有:《火車怪客》(Stranger on the Train)、《鳥》(The Bird)、《美人計》(Notorious)、《辣手摧花》(Shadow of Doubt)、《蝴蝶夢》(Rebecca)、《國防大機密》(The 39 steps)。不在上列但是仍堪稱名片的還有:《意亂情迷》(Spellbound)、《奪魂索》(Rope)、《貴婦失蹤記》(The Lady Vanishes)、《深閨疑雲》(Suspicion)、《電話謀殺案》(Dial M for Murder)、《艷賊》(Marnie)、《救生艇》(Sabotage)。拈指一算就有 17 部了。有幾個導演一生能留下 17 部名作!
希大導演的用人也很有意思,他選用的女主角總是早熟、冷艷帶著智慧及世故,不能顯露 Audrey Hepburn 或 Meg Ryan 這類「親切的鄰家女孩」氣質,看他挑選的氣質美女 (最好是金髮) 真是一種享受,和他合作過兩部或以上的美女有四人:Joan Fontaine、Ingrid Bergman、Grace Kelly、Tippi Hedren 穿插其中的還有克拉克蓋博的最愛卻 34 歲就意外身亡的 - Carole Lombard,讓小山姆戴維斯、籃球巨人張伯倫甚至李敖傾倒的金髮美女 -- Kim Novak,氣質稍差但是必須借助她歌喉的 Doris Day 等。
最典型的希片男主角特質就是高大且年紀稍長,和希老最對眼的是各主演4 部片的 Cary Grant 和 James Stewart,詼諧風趣帶著風流特性的找前者,冷靜需要有推理能力的找後者。還有一位演了三片的 Joseph Cotton 則專門演出冷靜帶著一絲邪惡類型的男主角。其他像 Lawrence Oliver、Montgomery Clift 年輕一輩的可能沒聽過。甚至 Paul Newman、Sean Connery 在六十年代都演過希區考克的片,這兩位應該不陌生了!
希大導演是英國人,1930 年代在英國發展時正逢二次大戰前夕,當時納粹勢力逐年高漲帶給英國人不安全感,他的作品有很重的政治味道,《國防大機密》(1935) 談的是德國和英國的間諜戰,《間諜 》(1936) 談的是英國情報份子奉命到瑞士度假勝地暗殺納粹高層的故事,《貴婦失蹤記》(1938) 裡談的是義大利人在火車上綁架英國人的故事,《救生艇》(1944) 是英美生還者和德國潛艇船長共處一條救生艇的故事,《美人計》(1946) 談的是美國和德國在巴西的情報戰。二次大戰結束後他到美國定居,拍片題材就漸漸以社會上的小故事為題材了。
從上一段可以想像希老的電影裡「謀殺」、「逃亡」、「追殺」是處處可見的題材,但是和近二十年的動作片比較起來,希大導演的片是「不見血」的,他從不在銀幕搞血腥畫面,那只能讓觀眾「驚悚」thriller 一下子,真正高明的導演是要讓觀眾「替片中主角擔心」,自己去想像最壞的結果,這樣的恐懼才是連續不間斷的,例如《後窗》裡清秀可人個性好奇的 Grace Kelly 溜進嫌疑犯家找證據,這時長相陰沉步伐沉重的男主人卻回來了……
例如《奪魂索》裡兩個大學生把同學勒死放在木箱內,然後晚餐宴客,宴會過程中不知情的女佣、死者女友、死者父親一次一次陰錯陽差的差點打開木箱 ……
例如《深閨疑雲》裡懷疑好吃懶做的老公要殺她領保險金的女性「心理專家」。在電影的對白之外留給你其他想像空間。
2003 過年期間把希區考克系列幾乎看完,發現很多似曾相識的片段:
兩個人被手銬銬在一起逃亡 ---- 《國防大機密》 (1935)
右手拿槍從背後指著人質,左手扶著病重柔弱的女主角,從大廳樓梯上一步一步走下來 ---- 《美人計》(1946)
右手拉在懸崖邊,左手拉著驚恐的女主角,敵人卻用木根皮鞋踩他的右手 ---- 《北西北》(1959)
在遊樂場旋轉木馬上發生槍戰追逐 ----《火車怪客》(1951)
我不知道希大導演是否是原創者,這類型的片段不陌生吧?
如果要更深一層了解希老的電影,那一定要去看一本希老的傳記《天才的陰暗面》(The Dark Side of Genius),市面上已經有中文譯本,這本 700 多頁的書提到他從小父親早逝,母親管教嚴格,幾乎沒有朋友和社交生活,他在母親面前是個吞吞吐吐說不出話的小孩,背後卻又是個叛逆、喜歡惡作劇、喜歡艾倫坡小說的頑劣少年,等到他母親去世之後,希區考克完全顯露他難以相處的個性,例如數次用導演的權力追貌美女主角,追不到就刁難對方,跟他合作過的夥伴也多以絕交收場,最有名的案例就是幫他寫配樂的 Bernard Herrmann,看完這本書就會發現:他拍出的心理探索電影,有很多案例其實就是他自己的故事,或許有人已經發現 ~他和他母親關係像不像《驚魂記》裡的那對母子?
這是 2003 年寫在一位和我一樣喜歡老電影朋友的新聞台上,如今她的新聞台早已不知去向,那我就自己修正後留個稿吧!
2007年7月23日 星期一
Collateral
《落日殺神》(Collateral) 在美國算是小型獨立製片公司製作再委託夢工廠 (Dream Work) 發行的電影,比起 Tom Cruise 演的其他電影,這部片的電影原聲帶沒有經過大規模的行銷,在台灣不容易買到 ......
我認為這是 Tom Cruise 相當成功的作品,原因是 (1)他把頭髮染白看起來更為深沉,(2) 他全場不露出他那 20 歲的笑容。一個從東岸來作風簡捷明快的殺手,到了拉丁人、黑人、東方人群聚,步調稍嫌慵懶的 L. A.執行任務,全片就敘述在 L. A. 這 24 個小時的故事,可以想見這就是一張充滿 L.A. 風情的配樂了,這部片大多數套用既有的音樂包括有:使用最多次 Tom Rothrock 的 Briefcase、好幾段 James Newton Howard 做的短樂、 Vangelis 電影 1492 的片段 Conquest of Paradise、Miles Davis 演奏小喇叭的爵士樂 Spanish Key、甚至 Bach 的 Air、以及全片最高潮時舞廳播放韓國 DJ Mix Paul Oakenfold 的 Ready Steady Go。
說實在,我是喜歡這部電影買下這張 soundtrack 做紀念,不想用嚴肅的心情看待這張 CD,純粹想用很輕鬆的心情把它當背景音樂來聽。
我認為這是 Tom Cruise 相當成功的作品,原因是 (1)他把頭髮染白看起來更為深沉,(2) 他全場不露出他那 20 歲的笑容。一個從東岸來作風簡捷明快的殺手,到了拉丁人、黑人、東方人群聚,步調稍嫌慵懶的 L. A.執行任務,全片就敘述在 L. A. 這 24 個小時的故事,可以想見這就是一張充滿 L.A. 風情的配樂了,這部片大多數套用既有的音樂包括有:使用最多次 Tom Rothrock 的 Briefcase、好幾段 James Newton Howard 做的短樂、 Vangelis 電影 1492 的片段 Conquest of Paradise、Miles Davis 演奏小喇叭的爵士樂 Spanish Key、甚至 Bach 的 Air、以及全片最高潮時舞廳播放韓國 DJ Mix Paul Oakenfold 的 Ready Steady Go。
說實在,我是喜歡這部電影買下這張 soundtrack 做紀念,不想用嚴肅的心情看待這張 CD,純粹想用很輕鬆的心情把它當背景音樂來聽。
標籤:
2000s 音樂,
Film Scores
2007年7月22日 星期日
Charlie Chaplin Collection
前面 "電影配樂史" 曾經提到電影配樂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 1933 年的《大金剛》,1933 前後好萊塢大量引進歐洲出身的作曲家開始發展一樣全新的產業 - 為電影配樂,其實有聲電影在 1927 年底就問世了,但全新的發明也是問題重重,剛開始甚至不被看好,如果對這段時間的歷史有興趣的話,可以看 1952 年的電影《萬花嬉春》(Singing in The Rain),在抵抗有聲電影潮流裡,觀念最頑固且抗拒潮流最有名的莫過於著名的卓別林 (Charlie Chaplin,1889 ~ 1977) 了。
對照一下有聲電影的歷史,看一下卓別林 (右圖:卓別林親自指揮樂團) 這頑固傢伙的抗拒史:1925 年的敘述在阿拉斯加冒險的《淘金記》(The Gold Rush) 和 1931 年的《城市之光》(City Lights) 還是 100% 的默片,盡量以身體語言表達,如有需要時才用螢幕秀出對白的文字,1931 年他接受訪問時還姿態強硬的說「我認為有聲電影還有六個月好活」,話雖如此,但是他仍敵不過時代的潮流,1936 年敘述失業嚴重加上罷工問題的《摩登時代》(Modern Time) 電影裡其他演員已經有簡單的對白了,卓別林仍然演他自己的默片,直到最後 5 分鐘時他獻唱了一首歌,這是觀眾第一次聽到他乾癟的聲音。直到 1941 年另一部名作 -- 諷刺希特勒的《大獨裁者》(The Great Dictator) 時卓別林才正常說話,這時才成為一部正常的有聲電影,不過,出過 80 部默片的卓別林從此之後 36 年只出了 4 部有聲電影。
當我第一次聽到這故事時一直想不通卓別林為何如此守舊?曾經和他合作的東尼獎得主 Meredith Wilson 說 "I have never met a man who devoted hinself so completeley to the ideal of perfection as Charlie Chaplin" ,他有多投入呢?在 1940 年以前卓別林不但自編自導自演甚至...學過大提琴有音樂背景的他還自己寫電影配樂,如果你有機會看卓別林 1940 年以前的默片的話,他搭配的音樂就是幾個簡單的主題而已,以及一些因應動作表情的音符,對於配樂他和 Korngold, Steiner, Rozsa 那幫維也納人的想法完全不同。
卓別林說:"Film music must never sound as if it were concert music, while it actually may convey more to the beholder-listener than the camera conveys at a given moment, still it must be never more than the voice of camera."
他批評當時 Korngold 華格納曲風式的配樂搞得喧賓奪主,兩方觀念不同卻都不無道理,有興趣可以比較兩方的電影。言歸正傳,卓別林的每一部電影都是他自己事必躬親嘔心瀝血之作,當他遇到成本比他高,而且靠團隊合作的有聲電影時,不免產生不甘心且抗拒的心態,不過跟前面的案例一樣,在配樂這一部分卓別林後來也是向時代潮流投降,1940 年之後他的電影配樂大多外包由其他人負責 。
這是兩片裝的精選集是今年初才由 The City Of Prague Philharmonic Orchestra 錄音,第二片是 1920 年以前默片時代名氣較低的配樂,都由卓別林自己寫音符配樂。第一片則是不分年代將卓別林較有名的電影配樂編為組曲演奏,因為前面說過他的作品大多是主題簡單的短曲,這首組曲是 1975 年英國人為他所編寫的,另外幾首他晚年委外的作品反而是全片最動聽的,例如: 1967 年他和 Sophia Loren, Marlon Brando 合演的《香港女伯爵》(A Countess From Hong Kong),這片我沒看過,難以想像當時西方人眼中印象中的香港怎麼會搭配這麼美的音樂。
卓別林的電影絕對不是有些人想像的枯燥乏味,當年的片還有一個優點就是片短,以前的光華商場一片 80 元,看完才知道後人的喜劇片 -- 不論西片或國片 (例如朱大導演) 抄襲了多少他的創意。
對照一下有聲電影的歷史,看一下卓別林 (右圖:卓別林親自指揮樂團) 這頑固傢伙的抗拒史:1925 年的敘述在阿拉斯加冒險的《淘金記》(The Gold Rush) 和 1931 年的《城市之光》(City Lights) 還是 100% 的默片,盡量以身體語言表達,如有需要時才用螢幕秀出對白的文字,1931 年他接受訪問時還姿態強硬的說「我認為有聲電影還有六個月好活」,話雖如此,但是他仍敵不過時代的潮流,1936 年敘述失業嚴重加上罷工問題的《摩登時代》(Modern Time) 電影裡其他演員已經有簡單的對白了,卓別林仍然演他自己的默片,直到最後 5 分鐘時他獻唱了一首歌,這是觀眾第一次聽到他乾癟的聲音。直到 1941 年另一部名作 -- 諷刺希特勒的《大獨裁者》(The Great Dictator) 時卓別林才正常說話,這時才成為一部正常的有聲電影,不過,出過 80 部默片的卓別林從此之後 36 年只出了 4 部有聲電影。
當我第一次聽到這故事時一直想不通卓別林為何如此守舊?曾經和他合作的東尼獎得主 Meredith Wilson 說 "I have never met a man who devoted hinself so completeley to the ideal of perfection as Charlie Chaplin" ,他有多投入呢?在 1940 年以前卓別林不但自編自導自演甚至...學過大提琴有音樂背景的他還自己寫電影配樂,如果你有機會看卓別林 1940 年以前的默片的話,他搭配的音樂就是幾個簡單的主題而已,以及一些因應動作表情的音符,對於配樂他和 Korngold, Steiner, Rozsa 那幫維也納人的想法完全不同。
卓別林說:"Film music must never sound as if it were concert music, while it actually may convey more to the beholder-listener than the camera conveys at a given moment, still it must be never more than the voice of camera."
他批評當時 Korngold 華格納曲風式的配樂搞得喧賓奪主,兩方觀念不同卻都不無道理,有興趣可以比較兩方的電影。言歸正傳,卓別林的每一部電影都是他自己事必躬親嘔心瀝血之作,當他遇到成本比他高,而且靠團隊合作的有聲電影時,不免產生不甘心且抗拒的心態,不過跟前面的案例一樣,在配樂這一部分卓別林後來也是向時代潮流投降,1940 年之後他的電影配樂大多外包由其他人負責 。
這是兩片裝的精選集是今年初才由 The City Of Prague Philharmonic Orchestra 錄音,第二片是 1920 年以前默片時代名氣較低的配樂,都由卓別林自己寫音符配樂。第一片則是不分年代將卓別林較有名的電影配樂編為組曲演奏,因為前面說過他的作品大多是主題簡單的短曲,這首組曲是 1975 年英國人為他所編寫的,另外幾首他晚年委外的作品反而是全片最動聽的,例如: 1967 年他和 Sophia Loren, Marlon Brando 合演的《香港女伯爵》(A Countess From Hong Kong),這片我沒看過,難以想像當時西方人眼中印象中的香港怎麼會搭配這麼美的音樂。
卓別林的電影絕對不是有些人想像的枯燥乏味,當年的片還有一個優點就是片短,以前的光華商場一片 80 元,看完才知道後人的喜劇片 -- 不論西片或國片 (例如朱大導演) 抄襲了多少他的創意。
2007年7月21日 星期六
The Thomas Crown Affair
史提夫麥昆 (Steve McQueen) 是我小時候最喜歡的動作明星,過了幾年才發現他早在 1980 年就以 50 歲之齡猝逝,這部片中文翻譯為《天羅地網》。敘述 Thomas Crown 這位賭性堅強愛冒險的富翁尋求刺激,以設計智慧犯案搶銀行為樂的故事,封面上的美女是和他鬥智的保險業女偵探 Viki Anderson,這樣一部美國片,卻找來法國人 Michel Legrand 配樂
這部片拍攝於 1968 年,正當美國黑人民權運動以及學運高漲時期,南方的爵士樂發展成為調性自由的 Free Jazz ,然後往全美甚至海外散播,現在回頭看那時候的電影配樂明顯的都受到 Free Jazz 的影響,例如這片以及《虎豹小霸王》,《刺激》,《皇家夜總會》,《警網鐵金剛》等等。
另外這部片由法國人 Michel Legrand 操刀,除了爵士樂風之外還帶有類似《秋水伊人》輕快的法國味道,尤其第一首 The Windmills of You Mind 更是傳頌多年的名曲,不過我最喜歡的卻是這首曲子的大鍵琴獨奏版 。
這部片後來在 1999 年重拍由 007 Pierce Bronsnan 主演 (甚至港片也抄襲過),也把設計搶銀行的劇情改成偷莫內名畫,不曉得有沒有人知道:新片中戲份不重的女醫生卻找來 1968 年版的女主角 Faye Dunaway 客串,拍片時,Faye Dunaway 聽著 The Windmills of Your Mind 看著年輕的 Viki Anderson 是否感慨歲月不饒人 ....
這部片拍攝於 1968 年,正當美國黑人民權運動以及學運高漲時期,南方的爵士樂發展成為調性自由的 Free Jazz ,然後往全美甚至海外散播,現在回頭看那時候的電影配樂明顯的都受到 Free Jazz 的影響,例如這片以及《虎豹小霸王》,《刺激》,《皇家夜總會》,《警網鐵金剛》等等。
另外這部片由法國人 Michel Legrand 操刀,除了爵士樂風之外還帶有類似《秋水伊人》輕快的法國味道,尤其第一首 The Windmills of You Mind 更是傳頌多年的名曲,不過我最喜歡的卻是這首曲子的大鍵琴獨奏版 。
這部片後來在 1999 年重拍由 007 Pierce Bronsnan 主演 (甚至港片也抄襲過),也把設計搶銀行的劇情改成偷莫內名畫,不曉得有沒有人知道:新片中戲份不重的女醫生卻找來 1968 年版的女主角 Faye Dunaway 客串,拍片時,Faye Dunaway 聽著 The Windmills of Your Mind 看著年輕的 Viki Anderson 是否感慨歲月不饒人 ....
標籤:
1960s 音樂,
Film Scores,
Steve McQueen
2007年7月20日 星期五
Rachmaninov Symphony no.2 -- Previn edition
1972 年底 André Previn 這位猶太裔美國籍的指揮家和倫敦交響樂團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到莫斯科演出 Rachmaninov 的第二號交響曲,這場傳說中的音樂會最後讓全場觀眾感動得忘了鼓掌,樂團成員回憶說:最後時間彷彿停止,只剩 Previn 的手停在空中,全場都還在迷戀拉赫曼尼諾夫那浪漫得讓人昏炫忘掉現實的音符,誰都不願從這場夢裡醒來.....
這首作品 1908 年就是在莫斯科進行首演,觀眾的反應還不錯,俄國人並不陌生,那為什麼 Previn 這場音樂會造成轟動呢?
拉赫曼尼諾夫 (Rachmaninov, 1873~1943) 本人是一個曾經接受精神治療非常神經質的作曲家,關於他的介紹國內網站資料非常非常多,我就不再重複了,今天我就專注在他的第二號交響曲上面。
Rachmaninov 在 1897 年寫了 Symphony no.1 飽受批評導致他有點精神衰弱,1900 年他在接受心理治療時期寫了他最有名的作品 Piano Concerto no.2,1905 年俄羅斯聖彼得堡冬宮爆發第一次革命,從此引起了俄羅斯長年的內亂,1907 年 Rachmaninov 避居政治立場和祖國相反的普魯士,在普魯士期間反而寫出他另兩首作品 Symphony no.2 和 Piano Concerto no.3,大致上來說,這三首都是成功的作品。
但是有沒有人想到一個問題:找一下1930~1970 年間的錄音,你會發現兩首鋼琴協奏曲的版本多如牛毛,拉氏自己, Horowitz, Rubinstein, Serkin, Richter 都曾經演出這兩首協奏曲,他的第二號交響曲卻好像從地球上消失一樣,我不敢說絕對沒有,但是你會發現 40 年間這首交響曲從未被錄音發行。為什麼?
因為鑒於第一號交響曲的失敗,多年後,神經質的 Rachmaninov 對自己的作品仍不具信心,經常性的進行修改屢見不鮮,第二號交響曲第一次首演時全長 56 分鐘,接下來的幾十年間他自己以及他的朋友 Josef Stransky 對這首作品頗多意見,僅 Stransky 一個人就砍了 29 個小短落,再加上拉氏自己的意見,一度將全曲剪到只剩 33 分鐘左右,1943 年拉氏去世,對這首作品有意見的人是少了一點,但是再怎麼修剪都只是紙上作業而已,到了 1950, 60 年代這首作品被遺忘在圖書館的灰塵中.....
到了 1971 年曾經搞過電影配樂的指揮家 André Previn 對這首作品有興趣,他仔細的考證先將作品還原到最早 56 分鐘的版本,然後依他自己的意見修改,主要剪掉第一樂章幾個片段,讓全曲長約 46 分鐘,成為近 30 年的正式版本 (當然也有人演奏其他版本,極少),另外 Previn 刻意放慢第三樂章 Adagio 的速度,讓這首作品更顯陰柔,我發現除了 Previn 之外,其他幾位指揮尤其俄國指揮總是喜歡拉快第三樂章的速度,另外加強管樂張力,或許我已經被 Previn 版本洗腦多年,總覺得這幾位指揮 Termikanov, Plentnev, ......的調調我不喜歡,我聽過 Termikanov / St Peterburg Philharmonic 的現場演奏會,俄國第一名的樂團水準還是很高,缺點是他第三樂章比我心裡的速度稍快一點。
讓這首作品重生的 André Previn 結束莫斯科之行後,回到倫敦馬上錄下這首交響曲,過去 LP 時代這片被選為錄音甚佳的 TAS 天碟,到了 20 世紀末時也被 EMI 選為 Great Recordings of the Century,10 年前這個版本在國內最受肯定,現在卻被其他的版本淹沒了,這幾年常聽到國內有人喜歡這首交響曲,卻批評 Previn 的演出濫情、沉溺、病態....如果他們知道 Previn 和這首作品的關係,不知作何感想?
拉赫曼尼諾夫這首作品浪漫的帶有稍許的風塵味,說句實話,每次我聽到這首腦海裡浮現的不外乎電影《齊瓦哥醫生》裡醫生 Yuri 和 Lara 的婚外情,或是自己前幾年在北京工作時曾經年少輕狂,迷戀酒店小姐做過的很多荒唐事.....
網路上發現有人把最美的第三樂章 Adagio 放上來,是 Previn 指揮日本樂團的版本
這首作品 1908 年就是在莫斯科進行首演,觀眾的反應還不錯,俄國人並不陌生,那為什麼 Previn 這場音樂會造成轟動呢?
拉赫曼尼諾夫 (Rachmaninov, 1873~1943) 本人是一個曾經接受精神治療非常神經質的作曲家,關於他的介紹國內網站資料非常非常多,我就不再重複了,今天我就專注在他的第二號交響曲上面。
Rachmaninov 在 1897 年寫了 Symphony no.1 飽受批評導致他有點精神衰弱,1900 年他在接受心理治療時期寫了他最有名的作品 Piano Concerto no.2,1905 年俄羅斯聖彼得堡冬宮爆發第一次革命,從此引起了俄羅斯長年的內亂,1907 年 Rachmaninov 避居政治立場和祖國相反的普魯士,在普魯士期間反而寫出他另兩首作品 Symphony no.2 和 Piano Concerto no.3,大致上來說,這三首都是成功的作品。
但是有沒有人想到一個問題:找一下1930~1970 年間的錄音,你會發現兩首鋼琴協奏曲的版本多如牛毛,拉氏自己, Horowitz, Rubinstein, Serkin, Richter 都曾經演出這兩首協奏曲,他的第二號交響曲卻好像從地球上消失一樣,我不敢說絕對沒有,但是你會發現 40 年間這首交響曲從未被錄音發行。為什麼?
因為鑒於第一號交響曲的失敗,多年後,神經質的 Rachmaninov 對自己的作品仍不具信心,經常性的進行修改屢見不鮮,第二號交響曲第一次首演時全長 56 分鐘,接下來的幾十年間他自己以及他的朋友 Josef Stransky 對這首作品頗多意見,僅 Stransky 一個人就砍了 29 個小短落,再加上拉氏自己的意見,一度將全曲剪到只剩 33 分鐘左右,1943 年拉氏去世,對這首作品有意見的人是少了一點,但是再怎麼修剪都只是紙上作業而已,到了 1950, 60 年代這首作品被遺忘在圖書館的灰塵中.....
到了 1971 年曾經搞過電影配樂的指揮家 André Previn 對這首作品有興趣,他仔細的考證先將作品還原到最早 56 分鐘的版本,然後依他自己的意見修改,主要剪掉第一樂章幾個片段,讓全曲長約 46 分鐘,成為近 30 年的正式版本 (當然也有人演奏其他版本,極少),另外 Previn 刻意放慢第三樂章 Adagio 的速度,讓這首作品更顯陰柔,我發現除了 Previn 之外,其他幾位指揮尤其俄國指揮總是喜歡拉快第三樂章的速度,另外加強管樂張力,或許我已經被 Previn 版本洗腦多年,總覺得這幾位指揮 Termikanov, Plentnev, ......的調調我不喜歡,我聽過 Termikanov / St Peterburg Philharmonic 的現場演奏會,俄國第一名的樂團水準還是很高,缺點是他第三樂章比我心裡的速度稍快一點。
讓這首作品重生的 André Previn 結束莫斯科之行後,回到倫敦馬上錄下這首交響曲,過去 LP 時代這片被選為錄音甚佳的 TAS 天碟,到了 20 世紀末時也被 EMI 選為 Great Recordings of the Century,10 年前這個版本在國內最受肯定,現在卻被其他的版本淹沒了,這幾年常聽到國內有人喜歡這首交響曲,卻批評 Previn 的演出濫情、沉溺、病態....如果他們知道 Previn 和這首作品的關係,不知作何感想?
拉赫曼尼諾夫這首作品浪漫的帶有稍許的風塵味,說句實話,每次我聽到這首腦海裡浮現的不外乎電影《齊瓦哥醫生》裡醫生 Yuri 和 Lara 的婚外情,或是自己前幾年在北京工作時曾經年少輕狂,迷戀酒店小姐做過的很多荒唐事.....
2007年7月19日 星期四
Salute to Ennio Morricone
因為 Peter O'Toole 的緣故,我不忍心看今年的金像獎頒獎典禮,後來看了網路上抓到影片, Clint Eastwood 介紹,然後由 Celine Dion 唱一首由 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裡面的 Deborah's theme 填詞後的歌曲 "I Knew I Love You" 獻給 Ennio 大師。
對大多 20 歲這輩或許只是感到好聽,當然,我相信很多年輕人深入研究顏老的音樂,他們得到的是感動而不僅是好聽。對我這一輩而言 Ennio Morricone 的意義已經超過了音樂的範疇,不曉得當年我的同好如今安在,可能都成了回家要帶小孩的高科技工程師,希望他們回家有看到 Ennio Morricone + Celine Dion 這段,花一兩分鐘享受一下小幅的感動。
《四海兄弟》 (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在 1984 年上映,除了劇情和他悲涼的排笛聲之外,我最驚豔的是出現沒幾分鐘,一心想當明星的小美女 Jennifer Connelly,有一幕是小男主角透過一個破洞盯著 正在自學芭蕾舞 Jennifer,突然那個小男生神色緊張,瞳孔縮小,然後唐突的轉到另一段不搭調的劇情,大約十年後,我才知道這裡被新聞局剪掉一段 Jennifer 的背面全裸片段。
我喜歡擺出一付早熟的樣子,國中同學聽國語歌,我偏要聽西洋。高中同學聽西洋流行,我偏要學著聽古典樂和電影配樂,尤其後者,讓我可以說出一大堆女孩子聽不懂的故事,高中時看《鐵面無私》和《教會》,買 120 元的錄音帶,大學時看《新天堂樂園》,已經升格為 300 元的 CD,Ennio 始終和我的成長同在,研究所時我留鬍子騎豪爽嬉皮車,回頭迷上了 Ennio Morricone 早年的作品《狂沙十萬里》,寫不出論文時一遍一遍的聽他的主題,旋律引導我推想優雅的女主角 Claudio 看到全家遇害的那一刻的感受,我從來沒有聽過那麼悽涼的音樂,就因為我個性怪異走偏門,喜歡這種怪音樂被大家當作孤僻,到這時遇到第一個欣賞我的女友....
坦白說我認為《海上鋼琴師》之後的 Ennio 已經過了巔峰期,首先是他的最佳拍檔 Sergio Leone 在 1989 年辭世,其次要怪 90 年代美國國力獨強之後,好萊塢在 Hans Zimmer 這一輩的主導下,電子合成音樂太囂張了,把 John Williams 類型的交響樂力道再加強,這種類似《空中監獄》、《絕地任務》、《魔戒》讓你瞬間過癮一下的音樂成了主流,Ennio 這種不會說英文的義大利鄉巴佬變成弱勢族群。
畢業數年後,1998 年在北京上班時我迷上了一家咖啡廳,我喜歡那東岸美國佬搞的裝潢,還有他昂貴的美式早餐,我承認也迷上了裡面一個 170 公分高的美女 - 婷婷,在北京這個 "與人鬥其樂無窮" 的城市,婷婷是我認識最沒有心機的美眉,舞蹈學校畢業的她身材簡直就是 Deborah 的複製板,每週一到週五生意興隆,到了週六早上不上班,咖啡廳就變成我的 CD 點放時段了,有一次我播放《四海兄弟》,然後和婷婷打鬧起來,沒多久卻聽到旁邊一絲絲的啜泣聲,有個落單的外國男人竟然哭了起來....當時我前後為難,不知道要不要關掉,婷婷卻很老練的關小音量,幫那個外國男人把咖啡杯加滿。
一年後我已經回到台灣,聽到耳語說婷婷是個背景非常複雜的人,20 歲就把一大堆 50 幾歲的老男人耍得團團轉,因為我「年紀小」,她不耍我這種「小孩」。
或許當時我社會歷練真的不夠,不識愁滋味,將近 10 年後,差不多就是那個外國男人的年紀了,果然,當我意外聽到 Ennio Morricone 的《四海兄弟》的 Deborah's theme 也忍不住想掉眼淚。
2007年7月15日 星期日
Charles Lane (1905~2007)
從 1930 年開始演藝生涯的 Charles Lane 以 102 歲之齡辭世,Charles Lane 跟其他一線男星一樣也受過正統演員訓練,而且是 1933 年第一批發起美國演員工會 (Screen Actor Guild) 的創始者之一,他的處女作是 1931 年跟著外型不突出的 Edward G. Robinson, James Cagney 演出的低成本 B 級片 Smart Money。
Charles Lane 沒有貴人相助,30 年代初只能演出一些龍套的角色,每年拍片近 20 部,不過 Charles Lane 瘦長的臉型在路人裡相當顯眼,看過黑白片的影迷對上面這張照片都有似曾相似的感覺,因此他吸引了專拍社會勵志喜劇片名導演 Frank Capra 的注意,1936 年起 Frank Capra 的每一部名片他都有機會參與,演出一些有幾句對白的次要角色,像《迪茲先生進城》、《富貴浮雲》、《史密斯進京記》、《風雲人物》、《老處女與毒藥》,1950 年之後 Charles Lane 的重心轉向電視直到 1995 年為主,可說是鞠躬盡瘁,因此 2005 年他 100 歲生日時,演員工會宣布那天為 Charles Lane's Day。
.
標籤:
B-movie,
Extra,
Golden Age,
R.I.P(>95).
2007年7月14日 星期六
King Kong -- 1933 edition
最近接連看了 1933, 1976, 2005 年三種版本的《大金剛》(King Kong),如果以 1933 年版為原始版本的話,1976 年版算是以當時的文明為背景重拍的版本,男女主角 70 年代的穿著用 70 年代的大油輪把金剛運回紐約,2005 版則是重拍 1933 年版,故事背景又回到了經濟不景氣的 1930 年代,不過舊片長 104 分鐘新片卻長達 187 分鐘,因此 2005 版著墨許多在 1933 年版輕易帶過的片段,例如女主角原來的工作,例如導演出發前的財務狀況,例如把舊版的男主角 Driscoll 的身分從船員改成寫劇本的作家,還有一段風格類似《侏儸紀公園》的人獸追逐戰,除此之外,新舊版最大的差別....
舊版裡女主角 Fay Wray (見左圖) 是一個沒心機的傻大姐,純粹為了錢以及好奇心上船拍片尋找機會的失業少女,她心儀的是和她一見鍾情的船員 John Driscoll,從荒島遭到俘虜到戲尾的帝國大廈之戰,雖然大金剛喜歡她,但是她對大金剛只有「恐懼且帶有厭惡」可以形容,最後大金剛遭到射殺之後,給觀眾的感想是:對原先在某島稱王的大金剛,就因為喜歡一個女子而遭到人類好奇心的抓捕,最後竟命喪他鄉感到惋惜。
新版裡的女主角 Naomi Watts 卻從第一次被大金剛抓去就表現出不怕巨獸的膽識,甚至還跳舞向大金剛示好,回到紐約和金剛分離時顯得鬱鬱寡歡,後來和大金剛在公園裡遊戲,最後在紐約的帝國大廈之戰,她甚至站在大金剛那一方,這樣的劇情當然會導致觀眾把大金剛當作擬人化的男主角,當它遭到射殺時也獲得較多觀眾的同情。
新版的 soundtrack 我也買了,以後有機會再聊,這裡介紹的是 1933 年版的 soundtrack,被 AFI 選為 25 大配樂第 13 名,回顧一下上面的劇情,這是一部以南中國海新加坡附近的虛構島嶼 Skull island 為背景,「歷險記」風格的電影,就算有暗示也是暗示人性的貪婪,男女感情因素在 1933 年版裡絕對不是劇情重心,由《亂世佳人》的配樂 Max Steiner 操刀,這部片的配樂總共只有 9 首全長不超過 30 分鐘,有呈現異國風味兩拍子的祭祀舞曲,其中最有名的一首 Jungle Dance 也就是族人要把活人獻給大金剛的舞曲,2005 年版的電影也把這首 Max Steiner 的作品拿來用了,並改用在紐約的舞台上,而且可能是版權問題,這首 Steiner 的作品並未出現在 2005 年版的 soundtrack,其他幾首 Max Steiner 的作品大多是要製造懸疑劇情的音樂,和現代的電子配樂比起來或許氣勢不夠,但不要忘了 1933 年是電影剛開口說話的年代,這部《大金剛》不論是劇情或配樂,都稱得上是很多電影人心裡的一個里程碑,是我們這些外國後輩很難體會的。
1941 年 Orson Welles 這位以《大國民》(Citizen Kane)成名的導演就曾經在廣播節目裡以 "大金剛入侵紐約" 為假新聞驚嚇紐約市民順便為他的《大國民》打知名度 。
1933 年版的缺點就是她的特技效果當然無法跟 1976 甚至 2005 年版做比較,顯露出來的特技效果仍相當粗糙,順便提一下被我稱為傻大姐的女主角 Fay Wray (1907~2004) 後來活了將近 100 歲在 2004 年以 97 高齡去世,次年金像獎頒獎典禮時曾經請馬友友演奏一首大提琴曲弔念 2004 年去世的明星,包括 Marlon Brando, Christopher Reeve, Janet Leigh (驚魂記女主角), Peter Ustinov 以及電影配樂家 Elmer Bernstein, Jerry Goldsmith 等人,當時 Fay Wray 的黑白影片也出現在其中,只是有幾人知道她就是被《大金剛》抓在手上那個美女?
舊版裡女主角 Fay Wray (見左圖) 是一個沒心機的傻大姐,純粹為了錢以及好奇心上船拍片尋找機會的失業少女,她心儀的是和她一見鍾情的船員 John Driscoll,從荒島遭到俘虜到戲尾的帝國大廈之戰,雖然大金剛喜歡她,但是她對大金剛只有「恐懼且帶有厭惡」可以形容,最後大金剛遭到射殺之後,給觀眾的感想是:對原先在某島稱王的大金剛,就因為喜歡一個女子而遭到人類好奇心的抓捕,最後竟命喪他鄉感到惋惜。
新版裡的女主角 Naomi Watts 卻從第一次被大金剛抓去就表現出不怕巨獸的膽識,甚至還跳舞向大金剛示好,回到紐約和金剛分離時顯得鬱鬱寡歡,後來和大金剛在公園裡遊戲,最後在紐約的帝國大廈之戰,她甚至站在大金剛那一方,這樣的劇情當然會導致觀眾把大金剛當作擬人化的男主角,當它遭到射殺時也獲得較多觀眾的同情。
新版的 soundtrack 我也買了,以後有機會再聊,這裡介紹的是 1933 年版的 soundtrack,被 AFI 選為 25 大配樂第 13 名,回顧一下上面的劇情,這是一部以南中國海新加坡附近的虛構島嶼 Skull island 為背景,「歷險記」風格的電影,就算有暗示也是暗示人性的貪婪,男女感情因素在 1933 年版裡絕對不是劇情重心,由《亂世佳人》的配樂 Max Steiner 操刀,這部片的配樂總共只有 9 首全長不超過 30 分鐘,有呈現異國風味兩拍子的祭祀舞曲,其中最有名的一首 Jungle Dance 也就是族人要把活人獻給大金剛的舞曲,2005 年版的電影也把這首 Max Steiner 的作品拿來用了,並改用在紐約的舞台上,而且可能是版權問題,這首 Steiner 的作品並未出現在 2005 年版的 soundtrack,其他幾首 Max Steiner 的作品大多是要製造懸疑劇情的音樂,和現代的電子配樂比起來或許氣勢不夠,但不要忘了 1933 年是電影剛開口說話的年代,這部《大金剛》不論是劇情或配樂,都稱得上是很多電影人心裡的一個里程碑,是我們這些外國後輩很難體會的。
1941 年 Orson Welles 這位以《大國民》(Citizen Kane)成名的導演就曾經在廣播節目裡以 "大金剛入侵紐約" 為假新聞驚嚇紐約市民順便為他的《大國民》打知名度 。
1933 年版的缺點就是她的特技效果當然無法跟 1976 甚至 2005 年版做比較,顯露出來的特技效果仍相當粗糙,順便提一下被我稱為傻大姐的女主角 Fay Wray (1907~2004) 後來活了將近 100 歲在 2004 年以 97 高齡去世,次年金像獎頒獎典禮時曾經請馬友友演奏一首大提琴曲弔念 2004 年去世的明星,包括 Marlon Brando, Christopher Reeve, Janet Leigh (驚魂記女主角), Peter Ustinov 以及電影配樂家 Elmer Bernstein, Jerry Goldsmith 等人,當時 Fay Wray 的黑白影片也出現在其中,只是有幾人知道她就是被《大金剛》抓在手上那個美女?
2007年7月11日 星期三
Captain Blood -- NAXOS
提到古典音樂 NAXOS 算是低價品的代名詞,NAXOS 通常的做法是找歐洲二線的樂團錄音,雖然名氣不代表一切,砂礫中一定會有一些珍珠存在,但這樣的路線也造成 NAXOS 出版的 CD 變成了低價品的代名詞。
在電影配樂方面,NAXOS 的路線是他用上述的歐洲二線樂團重新錄製 30s, 40s 黃金時代一些和古典音樂路線甚為接近的名曲,這樣的路線和 Classic Film Score 系列以及電影配樂界的大哥 Varese Sarabande 的做法相同,這時候你就沒有理由說 NAXOS 是廉價品了。
回歸正題,這張外表寫的是 Erich Korngold 作的《鐵血船長》(Captain Blood) 其實內容包括 4 部電影的精選集,還有 Miklos Rozsa 的 The King's Thief,Max Steiner 的《三劍客》(The Three Musketeers) 以及 Victor Young 作的《美人如玉劍如虹》(Scaramouche) ,這幾部片的共同點是都帶有神話色彩的英雄劍客電影。
其中佔全片篇幅八成的兩部片《鐵血船長》和《美人如玉劍如虹》都是義大利小說家 Rafael Sabatini (1975-1950) 的作品,前者是敘述 17 世紀英國光榮革命時,Peter Blood 因背叛國王被人口販子販賣到加勒比海小島上當奴隸,Blood 搶劫一艘西班牙船隻逃亡變成海盜。後者則是敘述 18 世紀末法國大革命時一位出身不明的劍客 Stewart Granger 立場偏向平民的摯友遭到一位自恃劍術高明的貴族殺害之後,原先個性玩世不恭的 Stewart Granger 立志要為友復仇的故事,原先劍術遠不及貴族的他利用在劇院的場地優勢有機會取對方的命時,他的第六感告訴自己這個作惡多端的驕縱貴族竟是他的親生弟弟,這段劇情和 Verdi 的歌劇《遊唱詩人》(IL Trovatore)有點雷同。
《鐵血船長》佔有最大的篇幅堪稱招牌曲,包括 6 首組曲比 Classic Film Scores 系列要來得完整。
此外最讓我驚艷的是 Victor Young (1900-1956) 這首《美人如玉劍如虹》(Scaramouche) ,如果奧地利裔的 Korngold 作品像華格納的序曲,那波蘭裔的 Young 作品風格就像 Richard Strauss 的管絃樂作品,我對 Young 的作品涉獵不多,要深入介紹可能要過一段時間吧。
在電影配樂方面,NAXOS 的路線是他用上述的歐洲二線樂團重新錄製 30s, 40s 黃金時代一些和古典音樂路線甚為接近的名曲,這樣的路線和 Classic Film Score 系列以及電影配樂界的大哥 Varese Sarabande 的做法相同,這時候你就沒有理由說 NAXOS 是廉價品了。
回歸正題,這張外表寫的是 Erich Korngold 作的《鐵血船長》(Captain Blood) 其實內容包括 4 部電影的精選集,還有 Miklos Rozsa 的 The King's Thief,Max Steiner 的《三劍客》(The Three Musketeers) 以及 Victor Young 作的《美人如玉劍如虹》(Scaramouche) ,這幾部片的共同點是都帶有神話色彩的英雄劍客電影。
其中佔全片篇幅八成的兩部片《鐵血船長》和《美人如玉劍如虹》都是義大利小說家 Rafael Sabatini (1975-1950) 的作品,前者是敘述 17 世紀英國光榮革命時,Peter Blood 因背叛國王被人口販子販賣到加勒比海小島上當奴隸,Blood 搶劫一艘西班牙船隻逃亡變成海盜。後者則是敘述 18 世紀末法國大革命時一位出身不明的劍客 Stewart Granger 立場偏向平民的摯友遭到一位自恃劍術高明的貴族殺害之後,原先個性玩世不恭的 Stewart Granger 立志要為友復仇的故事,原先劍術遠不及貴族的他利用在劇院的場地優勢有機會取對方的命時,他的第六感告訴自己這個作惡多端的驕縱貴族竟是他的親生弟弟,這段劇情和 Verdi 的歌劇《遊唱詩人》(IL Trovatore)有點雷同。
《鐵血船長》佔有最大的篇幅堪稱招牌曲,包括 6 首組曲比 Classic Film Scores 系列要來得完整。
此外最讓我驚艷的是 Victor Young (1900-1956) 這首《美人如玉劍如虹》(Scaramouche) ,如果奧地利裔的 Korngold 作品像華格納的序曲,那波蘭裔的 Young 作品風格就像 Richard Strauss 的管絃樂作品,我對 Young 的作品涉獵不多,要深入介紹可能要過一段時間吧。
2007年7月10日 星期二
Planet of the Apes
我看過一篇文章談 1960 年代初電視的大量普及成為電影的最大敵人,因此 60 年代前半期試圖以高成本大場面的電影,例如:《阿拉伯的勞倫斯》這類電影以扳回劣勢,但這樣的玩法殺敵一萬自損九千實非長遠之計,到了 60 年代末期電影界發現了一帖重口味的靈藥,那就是災難片!
從 1960 年代末到 1970 年代末,災難片的熱潮延續 10 年之久,大家有沒有發現著名的災難片都出現在這段時間,像最近重拍的《海神號》,像《國際機場》、《螞蟻雄兵》、《火燒摩天樓》、《殺人蜂》、《大地震》、《大白鯊》等等,這股災難片熱潮的濫觴應該就是這部 1968 年的《浩劫餘生》 (Planet of The Apes) 了
《浩劫餘生》由硬底子的 Charlton Heston 主演,敘述人類搭乘太空船 (提醒一下 1968 年當時尚未登陸月球) 穿越時空障礙來到 2000 年後的某星球,太空人完成太空任務降落在該星球時,發現該星球為高度文明的猿猴所統治,猿猴有考古能力,會騎馬和使用槍支,有自己的宗教以及法庭,然而該星球上有一種體型酷似人類的動物卻退化成不會使用語言的低等動物為猿猴所宰制,Charlton Heston 遂成為唯一會使用語言的人類,因此他引起了猿猴科學家的興趣,有些猿猴想殺他,比較友善的猿猴 Zira 則想和他合作研究 "會用猿猴語言" 的人類,而體能及智慧都不遜於猿猴的 Charlton Heston 堅持不願受猿猴統治,最後猿猴群決議放他一條生路,Charlton Heston 脫離猿猴統治之後在一個原始海邊發現一樣廢墟:自由女神頭像,他才發現這個受到猿猴統治的星球就是 ~ 地球.....
這部電影的題材在當時算是非常前衛的,可以想像不能由 60 年代當紅那幾位老前輩配樂,因此導演 Franklin Schaffner 找上了當時不到 40 歲的 Jerry Goldsmith,Goldsmith 為應付片中驚險的劇情大量引用打擊樂器,感覺有點 Bartok 或 Prokofiev 的東歐音樂味道,我認為可以拿來和這片對比的是 Bernard Herrmann 的《驚魂記》,同樣是要描述驚險的劇情,Herrmann 幾乎用弦樂來表達,Goldsmith 作曲曲風就明顯比較前衛一點。
這部片後來在 2001 年重拍由 Danny Elfman 配樂,我還沒聽過。
從 1960 年代末到 1970 年代末,災難片的熱潮延續 10 年之久,大家有沒有發現著名的災難片都出現在這段時間,像最近重拍的《海神號》,像《國際機場》、《螞蟻雄兵》、《火燒摩天樓》、《殺人蜂》、《大地震》、《大白鯊》等等,這股災難片熱潮的濫觴應該就是這部 1968 年的《浩劫餘生》 (Planet of The Apes) 了
《浩劫餘生》由硬底子的 Charlton Heston 主演,敘述人類搭乘太空船 (提醒一下 1968 年當時尚未登陸月球) 穿越時空障礙來到 2000 年後的某星球,太空人完成太空任務降落在該星球時,發現該星球為高度文明的猿猴所統治,猿猴有考古能力,會騎馬和使用槍支,有自己的宗教以及法庭,然而該星球上有一種體型酷似人類的動物卻退化成不會使用語言的低等動物為猿猴所宰制,Charlton Heston 遂成為唯一會使用語言的人類,因此他引起了猿猴科學家的興趣,有些猿猴想殺他,比較友善的猿猴 Zira 則想和他合作研究 "會用猿猴語言" 的人類,而體能及智慧都不遜於猿猴的 Charlton Heston 堅持不願受猿猴統治,最後猿猴群決議放他一條生路,Charlton Heston 脫離猿猴統治之後在一個原始海邊發現一樣廢墟:自由女神頭像,他才發現這個受到猿猴統治的星球就是 ~ 地球.....
這部電影的題材在當時算是非常前衛的,可以想像不能由 60 年代當紅那幾位老前輩配樂,因此導演 Franklin Schaffner 找上了當時不到 40 歲的 Jerry Goldsmith,Goldsmith 為應付片中驚險的劇情大量引用打擊樂器,感覺有點 Bartok 或 Prokofiev 的東歐音樂味道,我認為可以拿來和這片對比的是 Bernard Herrmann 的《驚魂記》,同樣是要描述驚險的劇情,Herrmann 幾乎用弦樂來表達,Goldsmith 作曲曲風就明顯比較前衛一點。
這部片後來在 2001 年重拍由 Danny Elfman 配樂,我還沒聽過。
2007年7月5日 星期四
Rocky
1976 年,困擾美國十年的越戰剛結束,經濟各領域則逐一遭到日本的挑戰失業率高升,美國的國力陷入二戰後的最低潮,這時候有一部小成本的小人物勵志電影《洛基》(Rocky) 票房大獲成功給情緒低落的美國注入一劑強心針 .....
Bill Conti 和男主角 Sylvester Stallone 同樣為義大利裔,當時 Stallone 只是一個演二級片的不知名演員,窮得靠朋友資助,有次他看到一個不知名拳擊手在台上被打得跪地求饒的樣子,他突然浮現靈感,寫了後來《洛基》的劇本,一個窮光蛋到處找金主推銷劇本,Stallone 不知碰了多少次壁,最後只有二線的小電影公司願意拍這個故事,拍攝過程中為了節省成本,Stallone 的父親和親戚鄰居都上場飾演小角色甚至路人。
當時年僅 34 歲的 Bill Conti 和男主角 Sylvester Stallone 同樣為義大利裔,經由 Stallone 的請求負責配樂部份,結果這部兩個不到 35 歲男人合作的電影卻大獲成功,除了故事的勵志性之外,第一段提到當時的社會氣氛環境也是原因之一。
《洛基》成為 Bill Conti (1942 ~ )最著名的代表作品,70 年代沒有 90 年代無所不能的電子合成樂器,作者只能拿出真本事取勝,這張 CD 只動用幾項簡單的樂器灌錄而成,《洛基》的成功我認為配樂功不可沒,Bill Conti 寫出簡單卻又讓人熱血沸騰的幾首曲目,如 Gonna Fly Now, Going The Distance, The Final Bell 等等和劇本相互呼應,其中多首早已被國內廣告或電視配擅自引用不知多少次了。
這張 CD 裡 Bill Conti 另外做了兩首充滿黑人靈魂樂風格的歌曲 You Take My Heart Away, Take It Back 搭配社會小人物的勵志故事卻出乎意外的恰當。
如果給我挑一首,我最喜歡這首 Going The Distance
Bill Conti 和男主角 Sylvester Stallone 同樣為義大利裔,當時 Stallone 只是一個演二級片的不知名演員,窮得靠朋友資助,有次他看到一個不知名拳擊手在台上被打得跪地求饒的樣子,他突然浮現靈感,寫了後來《洛基》的劇本,一個窮光蛋到處找金主推銷劇本,Stallone 不知碰了多少次壁,最後只有二線的小電影公司願意拍這個故事,拍攝過程中為了節省成本,Stallone 的父親和親戚鄰居都上場飾演小角色甚至路人。
當時年僅 34 歲的 Bill Conti 和男主角 Sylvester Stallone 同樣為義大利裔,經由 Stallone 的請求負責配樂部份,結果這部兩個不到 35 歲男人合作的電影卻大獲成功,除了故事的勵志性之外,第一段提到當時的社會氣氛環境也是原因之一。
《洛基》成為 Bill Conti (1942 ~ )最著名的代表作品,70 年代沒有 90 年代無所不能的電子合成樂器,作者只能拿出真本事取勝,這張 CD 只動用幾項簡單的樂器灌錄而成,《洛基》的成功我認為配樂功不可沒,Bill Conti 寫出簡單卻又讓人熱血沸騰的幾首曲目,如 Gonna Fly Now, Going The Distance, The Final Bell 等等和劇本相互呼應,其中多首早已被國內廣告或電視配擅自引用不知多少次了。
這張 CD 裡 Bill Conti 另外做了兩首充滿黑人靈魂樂風格的歌曲 You Take My Heart Away, Take It Back 搭配社會小人物的勵志故事卻出乎意外的恰當。
如果給我挑一首,我最喜歡這首 Going The Distance
標籤:
1970s 音樂,
AFI 100,
B-movie,
Film Scores,
Oscar best film,
YouTube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