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8日 星期三

第一部在台灣拍攝的美國片 - 第十一誡

我發現在 1966 年的《聖保羅砲艇》之前,早有其他美國電影在台灣拍攝,有趣的是這部低成本的 B movie 竟然沒有登錄在 IMDb 上面,因此這個故事快要被時間淹沒了,而且拍攝的時間 1960 年跟上一篇提到的《豪勇七蛟龍》一樣,我靠著有限的資源拼湊出這個故事,只求留下記錄。

我從網路上找到這段記錄
60 年代香港自由影業中,亞洲電影公司異軍突起,作風與眾不同。負責人是美聯社駐港記者張國興 (1916~2006),由於他創辦亞洲出版社非常成功,因此美國人支持他拍攝電影,目的不在求利,而要發揚中國傳統文化,對抗中共批孔揚秦的反傳統.......可惜亞洲只有八年命運,總共出了九部片,半數叫好不叫座............

1960 年 2 月亞洲電影公司與美國維奧電視公司 (Rojun Production) 合作的反共鉅片《第十一誡》(The Eleventh Commandment) 已在台灣攝製完竣,該片製片人雷史培克 (Robert Raisbeck) 在台灣停留九週後返抵好萊塢時聲稱,本年五月在世界各地放映。


《第十一誡》故事敘述一個在學的美國大學生傑夫(Robert Dix)愛戀一位受共產黨訓練的女匪幹仙杜拉(Patricia Crest),兩人到了臺灣,在一個偶然的機遇裡結識了一位年逾古稀的老校長(魏平澳飾)含淚訴說在淪陷後的中國大陸,匪幹迫害人民,驅使人民做馬牛,使無知的柏蒂深受感動,在金門更看到了我前線軍民高昂的士氣和戰志,也看到了共軍瘋狂砲轟金門的平民村莊種種暴行罪惡,柏蒂的內心已是更加覺悟了,只有生活在自由國度的人們,才能真正得到自由,最後她終於改邪歸正,站在反共的戰線上。

《第十一誡》的演員除來自好萊塢外,還有我國聯勤總部外語訓練班教官陳禔上尉飾演劇中陳上校,另有周經武、魏平澳、邵玉珍、胡元元等科班出身的演員參與演出。

黃仁所著的 "中外電影永遠的巨星" 內容有提到這件事,副導演是後來拍過《牧野恩仇》、《筧橋英烈傳》的張曾澤 (1931~2010),張提到片名由當時外交部長葉公超所取,殺青後片中出現毛澤東像因此被台港兩地禁演。

這部電影算是低成本的 B 級片,男主角 Robert Dix (1935~) 有一個 20~40 年代稍有名氣的父親 Richard Dix (1893~1949),但是自己卻星運欠佳,女主角 Patricia Crest 等級只比臨時演員好一點,

這部片在美國上映的觀眾反應可以引用以下的文章敘述:

Dix received a lead role in the movie “The 11th Commandment”. It was filmed in Taiwan and Hong Kong. The movie was shown on WPIX (某電視頻道) in New York City. Dix began the show with a plea for public reaction and then led the audience in the Pledge of Allegiance(對美國的效忠). WPIX received thousands of phone calls and hundreds of mail supporting the movie. The movie played in a third run (i.e. small) theater in New York followed by some Texas theaters. A Baptist group (浸信會) objected to a scene where two soldiers toast with alcoholic drinks. The movie won the Freedom Foundation’s Best Picture Award in 1960.

讀完這一段我漸漸感受到冷戰的氣氛!

Robert Dix and Patricia Crest

嚴格說起來,這是一部港資和美資合作在台灣拍攝的電影,台灣只提供所需資源,這部片拍攝動機是 1958 年的八二三炮戰以及接下來中國出現的大饑荒,美台港都在拍反共政策片,完全不是市場導向,因此沒有如導演所說的在世界各地上映,而是在美國的二線戲院上映!看得出來有美國在背後支持的痕跡,令人玩味的是:海報上公布的發行公司、導演、製片竟然都無法在 IMDb 上找到,幸好國內留下些許的中文資料搭配美國人留下的資料確定此事曾經發生。

參考 :Re: [片單] 曾到台灣取景的外片

2012年3月23日 星期五

豪勇七蛟龍 -- 1960


1950 年代西部片在黑白電視佔有一定的比重了,到了 1958 年更達到巔峰,美國電視網上面可以看到 26 個類似 Gunsmoke, Rwhide, The Big Valley 這樣的西部影集,以 Rwhide 為例:發掘年輕牛仔 Clint Eastwood 主演,搭配曾經為《日正當中》作曲的 Dimitri Tiomkin 寫的知名主題曲,還可以看到 30~40 年代的電影明星在裡面客串,何須花錢上電影院?

西部片數量在 50 年代後期漸漸萎縮,即使 John Wayne 也懂得要把電影精緻化,一年只拍一部代表作即可,他評價最高的代表作《搜索者》、《赤膽屠龍》都出現在50年代末期,上次提到 B movie 公司的第一誡就是「不要拍電視上到處可見的西部片」。


Yul Brynner
想跨入西部片市場就要求新求變,製片人 Lou Morheim 看過日本大導演黑澤明 1954 年拍的《七武士》之後受到啟發,先開設一家 Alciona Production 公司,另兩個股東是剛合夥拍過《大海賊》(The Buccaneer) 的 Yul Brynner (尤伯連納), Anthony Quinn (安東尼昆)兩人,除了向日方購買版權之外,下一步是討論如何拍出一部美國版的《七武士》, Lou Morheim 考量《七武士》原始劇情所述保守的人文風情、狹小的場景、強勢的盜匪、弱勢的農民、男尊女卑的社會類型等等和美國式西部片格格不入,建議未來新片把背景設定在墨西哥,拍成一部墨西哥式西部片 (Mexico Western) ,如果按此進度的話,原籍墨西哥的 Anthony Quinn 更是不可或缺的要角,Quinn 已放話要演出《七武士》裡個性最凸顯的菊千代 (三船敏郎飾演)角色。

但是 1957 年剛以《國王與我》拿下奧斯卡影帝聲望較高的 Yul Brynner 豈容他人搶光,影帝稍用心計,先將版權轉賣跟自己關係良好的 The Mirisch Company 藉以排擠 Anthony Quinn 出決策圈,The Mirisch  Company 高層找來專拍西部片的 John Sturges 擔任導演,就在這樣的背景下,長得不像美國人又不像墨西哥人的 Yul Brynner 成為《豪勇七蛟龍》(The Magnificent Seven) 男主角。

負責發行的聯美 (United Artists) 公司剛開始對《豪勇七蛟龍》寄望不深,預算只有 300 萬美元,當時的300 萬有多大呢?這數字跟 1953 年的《原野奇俠》(Shane) 一樣,只有同年 John Wayne 主演《邊城英烈傳》(The Alamo) 的四分之一,聯美只在意剛演過《十誡》、《國王與我》票房人氣正值高點的 Yul Brynner 一定要擔任男主角,其他配角公司完全不在乎,Yul Brynner 就拿走了 60 萬預算。

其他六條蛟龍都授權導演 John Sturges 決定,導演的選角原則很簡單,先從他剛拍過的《岡山最後列車》、《Never So Few》裡找熟人,藉此挑選 Steve McQueen, Charles Bronson, Brad Dexter 這三個演員,再選了剛演出《文君怨》(The Young Philadelphians) 被提名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 Robert Vaughn,還有一人是 Billy Wilder 簽下的德裔演員,曾經來台灣出席金馬獎,1997 年在義大利電影《美麗人生》裡演出德國醫生的 Horst Buchholz,一下又選了 5 個,還缺一個未決定。

在紐約演舞台劇的 James Coburn 是美國最忠實的《七武士》迷,他自稱看了 15 次《七武士》,對黑澤明導演將七人的個性刻劃得如此清晰有條理感到佩服,幾場雨中泥濘戰的真實感讓 Coburn 驚嘆弗如,他從好友 Robert Vaughn 聽到計畫開拍《豪勇七蛟龍》時,立刻飛到西岸上門自薦要求演出,James Coburn 強項是他跟 Henry Fonda, Marlon Brando 一樣來自中西部 Nebraska 州,騎馬用槍完全沒問題,就這樣他搶上了最後一班車。

當時正在跟 Clark Gable, Marilyn Monroe 合演《亂點鴛鴦譜》(The Misfits) 的 Eli Wallach 在本片演員裡知名度僅次於 Yul Brynner,他的回憶錄提到他希望飾演七蛟龍之一戲分較重的 Chico,導演卻要他演只出現兩幕的墨西哥大壞蛋 Calvera,原因之一是在紐約長大的 Wallach 不會騎馬,使得 Eli Wallach 拍攝過程中意興闌珊,不過他詮釋 Calvera 這個角色非常成功。


我也看過原版的日本片《七武士》,兩部片的基本架構類似,如前段所述,在 Lou Morheim 建議下,導演把故事背景搬到南北戰爭後的墨西哥,敘述一群前南軍或牛仔們收取酬勞,南下墨西哥村莊保護農民對抗大壞蛋 Calvera,他敲定的七蛟龍陣容如下。

Yul Brynner (Chris)
Steve McQueen (Vin)
Charles Bronson (Bernado)
James Coburn (Britt)
Horst Buchholz (Chico)
Robert Vaughn (Lee)
Brad Drexler (Harry)

這七個人裡,如前所述 Yul Brynner 已經是影帝級的地位,有人戲稱他個性不苟言笑,每次一出場身邊左右十步以內都沒人敢接近,其他六人都是差他一大截的小角色,不過 McQueen, Bronson, Coburn, Vaughn 後來都成為星級人物,Buchholz 嚴格說起來也不錯,就只差 Drexler 後來沒成為觀眾朗朗上口的明星,後代回憶這七蛟龍名字時常常忘掉 Drexler,把演墨西哥大壞蛋的 Eli Wallach 誤植為蛟龍之一。

不知有意還是無意,John Sturges 選角不像 John Ford / John Wayne 風格片中盡挑標準西部人,他的選角不知不覺呈現「國際化」:Yul Brynner 有俄裔血統,Charles Bronson 是立陶宛後裔,Eli Wallach 是波蘭裔猶太人,他更刻意找了號稱德國 James Dean 的 Horst Buchholz 演出戲分相當吃重的 Chico,Eli Wallach 回憶錄提到 John Sturges 還任用了一個多才多藝的墨西哥助理導演 Emilio Fernandez ,這位仁兄後來在 1969 年的《日落黃沙》(The Wild Bunch) 裡演出墨西哥軍閥戲份吃重。

The Magnificent Seven Poster (French Edition)


這 7 個人不像 John Wayne 那樣經驗豐富不怕得罪旁人又永遠判斷正確,也不是 Gary Cooper 那種文武兼備的紳士殺手,沒有一個人可以獨自對抗上百倍的盜匪,他們各有缺點:Harry 滿腦子只想金礦、 Lee 在躲債務、Chico 總是做出讓前輩擔心的舉動,但是他們集思廣益一起開會推演戰役、挖戰壕、設陷阱、找制高點、訓練農民,讓團隊力量達到高點,不像天賦異稟的 John Wayne 即使孤鳥一人總是有辦法打敗敵人,在最後一場關鍵槍戰後,這七人死傷慘重,有四人為了陌生的農民送出性命,只剩下 Chris, Vin, Chico 三人存活。

Yul Brynner 最後離開時感慨:農民才是贏家,我們都是輸家。

這部片 1960 年 10 月上映後票房遠遠超乎預期,1960 年正值東西方冷戰的冰河期,《豪勇七蛟龍》的意外票房甚至引來了學術討論,在不喜歡西部片的歐洲地區也頗受歡迎,因為這是一場歐洲移民二代 Yul Brynner, Charles Bronson, Horst Buchholz, Eli Wallach 打的仗,投射出冷戰時期歐洲人心理,有一種說法是這部片在冷戰巔峰時期由各國聯軍組成的七蛟龍暗示著北約 NATO 這邊暗自喊著「Yes ! We can do it.」。更有趣的是這部片 1962 年在冷戰對手蘇俄上演竟然也大賣座,功臣當然是俄裔的 Yul Brynner。

我的想法是跟戰後興起的「集體主義」也有關係,1960 年的青少年觀眾算是戰後出生第一代、他們不再迷信無所不能的強人,我看過許多 1940 年代出生的藝人都對《豪勇七蛟龍》念念不忘,從音樂史來看 1950 年代末的音樂界也興起了團體風,Beatle, The Four Seasons, Brother Four, Peter Paul & Mary 都出現在 1960 年前後,60 年代的叛逆潮蠢蠢欲動,《豪勇七蛟龍》的出現適得其所。

另一個公認的成功因素是 Elmer Bernstein 的配樂作品堪稱影史上最成功的配樂之一,被 Marlboro 香菸廣告選定為配樂,演出頻率多年不衰,50年後鋒頭甚至壓過了電影本身,現在更成了演奏會上的常見曲目,曲風和英雄主義搭配完美。

《豪勇七蛟龍》模式成功之後,帶動了一股集體風氣,上次提到的五大突擊隊電影也可以嗅到此風,後人更搭便車拍了 Return of The Seven, Guns of The Magnificent Seven, The Magnificent Seven Ride 等山寨續集,原始那七人身價早已倍數上升,不願意在續集中出現,這種玩法就像咖啡煮第二泡,再也無法呈現原始的味道了。

2012年3月19日 星期一

猛龍怪客 – 查理士布朗遜


第十八屆金馬獎於一九八一年十月三十日在高雄市文化中心舉行,舞台、燈光、音響、表演都經專家設計,高雄市並安排了以花車遊行市區後進場的新型態,外賓有巨星亞蘭德倫、查理士布朗遜夫婦、安娜芭麗瑤、大導演喬治庫克等,晚會由李濤、蕭芳芳主持,不料仍有三事造成議論紛紛,一為競爭激烈,落選者的抱怨連連;再者頒獎前夕的彩排原為尋找缺點予以糾正,媒體卻抓住缺點大肆渲染;三是禮聘而來的查理士布朗遜拒絕上台頒獎

我老爸也是老查的影迷,我小時候第一個知道的外國男明星就是「查理士布朗遜」,想要知道他有多紅就看看 50, 60 歲那一輩「老查」這兩個字使用率有多高,老查婚紗攝影、老查牛仔褲、老查高爾夫、老查髮型美容等等,更不知有多少人自稱「老查」,70 年代的「老查」就像 80,90 年代的「藍波」、「阿諾」一樣已經內化成某類型男人的代表符號了。

(Left) Charles Buchinsky in House of Wax

當我開始喜歡看 40,50 年代電影的時候,赫然發現年輕時的老查長得一副東方面孔,只是個曝光率很高的小角色,上次 B movie 時提到 1953 年的廉價電影《恐怖蠟像館》(House of Wax),我把 Vincent Price 貶得像廉價勞工似的,這個廉價勞工有個助手 Igor 出現沒幾幕,定睛一看竟然就是老查!

老查本名 Charles Buchinsky (1921~2003) 是立陶宛移民後裔,出身低階社會的礦工家庭,跟 Edward G Robinson 一樣長得有東方味道,二戰時曾經在歐洲戰場 B-29 轟炸機上擔任機槍手,退伍後到了1950年左右開始接觸到電影業,他的身高和外型在 Golden Age 照理講是不可能站上主角位置的,50年代初他只能演演路人甲的角色。

1950 年代初期韓戰爆發,麥卡錫主義深入好萊塢,FBI 深入調查每人的背景資料,老查把俄羅斯味道濃厚的 Buchinsky 改成 Bronson,即使如此績效有限,以 1954 年的《黃金篷車大作戰》(Vera Cruz) 為例,演員表上老查竟排名第 14!是一個沒幾句對白隨時可以更換的角色,因此 1950 年代老查主要舞台是電視或是 B movie,我曾經介紹過 1959 年以中國為背景拍攝的 Never So Few 老查仍是個沒幾句對白的 C 咖角色。

James Coburn - John Sturge - Steve McQueen - Charles Bronson

1960 也就是第二年,名導演 John Sturges 邀請他參加《豪勇七蛟龍》(The Magnificent Seven) 的演出,這部不同於 John Wayne / John Ford 模式的新西部片反應熱烈遠遠超過預期,關於《豪勇七蛟龍》我認為需要專文介紹,這裡暫時跳過,有幸沾光的老查遇到生命中第一個貴人,他終於晉升為觀眾喊得出來的七蛟龍之一 Bernado,三年後 John Sturges 導演又找他參加各方預期的《第三集中營》(The Great Escape) ,海報上排名也已晉升第五,這兩部片讓老查被定位成銀幕硬漢站穩 B 咖角色,前幾天提到的《決死突擊隊》(The Dirty Dozen) 算是一次公式化的演出。

有趣的是老查在歐洲得到的迴響遠超過美國本土,我提過 Sergio Leone 的眼光截然不同於美國人,發掘 Clint Eastwood 之後又提拔老查 1968 年演出《狂沙十萬里》(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雖然排名巨星 Henry Fonda 之後,但老查已是戲份全片第一的正面角色,。

同樣 1968 年開始,老查把重心搬到歐洲市場,法國人重新幫老查塑造形象,把他從沙漠拉到都市裡,脫下牛仔裝換上西裝帶蝴蝶結,步槍改換自動手槍,減少對白,遠離同儕,塑造成沉默寡言的警探,70年代算是電影工業的衰退期,明星路線逐漸失效,加上都市民眾生活緊張忙碌,老查的低成本警探片悄悄崛起成為 cost down 後影壇的一支主流,老查在 1972 年被路透社選為最受歐洲八國歡迎的影星。



歐洲塑造出來的老查成功的「出口轉內銷」推進美國市場,義大利製作人 Dino De Laurentis 籌募資金 1974 年在紐約拍攝的《猛龍怪客》(Death Wish) 把 53 歲的老查地位推上高點,環顧左右昔日對手如今安在?老查只能感嘆愈是不靠臉吃飯的硬底子男星愈晚收割,和他類似的還有 Lee Marvin, Clint Eastwood, Lee Van Cleef, Anthony Quinn, Jack Nicholson,這些算是幸運的一群,不知還有多少人沒遇到貴人無法「收割」。

「猛龍怪客」導演 Michael Winner 說:「老查獨具一種壓抑的憤怒,吸引觀眾的目光,擔心錯過他隨時爆發的怒火。」

從此老查形象定型不再轉換直到他去世,只剩下我這種喜歡看 50, 60年代老片的怪人一直記得他昔日的立陶宛模樣。

2012年3月18日 星期日

The Detail Dirty Dozen


上次五大突擊隊電影提到《決死突擊隊》(The Dirty Dozen) 這部電影,我拿出 2009 年在香港買的 DVD 重看了一次發現裡面的細節其實也不少,他們出發前長官 Lee Marvin 把任務編成口訣要大家背誦,Charles Bronson 回問「任務結束後下一動要怎麼辦?」 Lee Marvin 回答「我們就拼命往海邊跑」

重新看了一次我才發現,原來這個虛擬故事是假設發生在諾曼第登陸戰的前一天,美軍派人去襲擊法國北海岸某城堡改成的德軍將領行館,Lee Marvin 的任務就是要取這些德軍高級軍官的命以排除障礙,全片沒有提到「諾曼第」三個字,高層也不想讓隊員知道,我發現關鍵細節在 Lee Marvin, Charles Bronson 走進行館對方送上簽名簿,會說幾句德語的老查根本不會簽名,他刻意碰觸鋼筆墨汁把簽名簿弄髒,而關鍵在簽名簿上寫著 ......... 1944 年 6 月 5 日。


Lee Marvin 到軍事監獄裡挑了 12 個重犯訓練後執行任務,但是 6 月 5 日卻有 14 個人出任務,咦~ 12 + 1 = 13 那第 14 個是誰?我發現 Lee Marvin 的訓練助手 Richard Jaeckel (上圖) 飾演的 Bowren 也一起出任務,長得一副大眾臉的 Bowren 戲份不少還成為最後三名生還者之一,這樣的劇本攪亂了很多人對這部片的記憶組合。

1960 年代德國還很低調,名導 Robert Aldrich 在《決死突擊隊》(The Dirty Dozen) 把德軍拍成沒有聲音的三流軍隊,所以這部片不值得嚴肅檢驗,把它視為娛樂片比較恰當。


我把這 12 個人按照戲份分為三等級

A  - Charles Bronson, John Cassavetes, Donald Sutherland, Terry Savaras
B  - Jim Brown, Clint Walker,
C  - Others

A 等級 4 人都算是知名演員,在經紀人的努力下當然要被塑造出明顯性格分到夠多的戲,B 等級裡黑人 Jim Brown 是因傷提前退休的美式足球員,演出之後次年又被《鐵拉瑪九壯士》看上,Clint Walker 則是全隊體型最高大突出的一員,兩人也獲得足夠橋段塑造出個性。C 級 6 人就外型和戲分都不突出了,不過裡面有一個 Trini Lopez 是劇本裡最早逝戲分最少的一人,不過他後來卻成為知名拉丁歌星!至今仍在世,聽一下他唱的名曲 La Bamba

除了 Lee Marvin + Dirty Dozen 之外,這部片卡司相當堅強,Dirty Dozen 之外的知名演員還有 Ernest Borgnine, Robert Ryan, George Kennedy, Robert Webber, Ralph Meeker 等人,Ernest Borgnine 回憶錄提到這部片是 1966 年夏天在英國拍攝,由於天氣比美國寒冷因此允許在拍片時喝酒,原本只是算是二三流演員的 Lee Marvin 遇到事業轉戾點在 1966 年初拿下奧斯卡最佳男主角趁機狂喝,私下失態說了很多帶有深厚種族歧視的言語,在 Dirty Dozen 之間造成某些間隙,這些演員很多人都實際參加了二次大戰,很容易入戲,因此拍這部片成了他美好的回憶之一。

我今天看完整理了一下 The Dirty Dozen 名單,以及他們突擊德軍行館扮演的角色。


特徵片中名字突擊行動結局
Lee MarvinReisman生還
Richard Jaeckel金髮Bowren車邊支援,倒汽油負傷,生還
Charles Bronson會講德語Wladislaw生還
Donald SutherlandPinkley司機留守遭槍殺(2)
John Cassavetes義大利裔Franko開車逃出後遭狙擊(11)
Terry Savaras光頭Maddott叛變遭 Jefferson 所殺(3)
Jim Brown黑人Jefferson炸堡任務完成逃出遭槍殺(5)
Clint Walker最壯的一人Posey對外機槍及信號彈(8*)
Al Mancini小鬍子Bravos對外機槍手,德軍機槍所殺(7)
Tom BusbyVladek管理俘虜, 被狙擊手射中眉心(4)
Ben Carruthers義裔大眼睛Gilpin接替Jiminez任務爬上屋頂炸電塔(6*)
Stuart CooperLever高點機槍手搭船逃出遭槍殺(9)
Colin Maitland黑髮Sawyer高點機槍手搭船逃出遭槍殺(10)
Trini Lopez墨西哥裔Jiminez跳傘死亡未參加(1)
括號內指死亡的順序, 有星號的是沒有鏡頭特寫但可以推演

2012年3月14日 星期三

五大突擊隊電影



我一直記得有部電影叫做《鐵拉瑪九壯士》(The Heroes of Telemark) 在 80 年代重新上映時,他用了一個廣告詞叫做:

本片與野雁突擊隊,決死突擊隊,六壯士,血染黑太陽...並列五大戰爭突擊隊電影。

上一篇提到英雄電影,要找這些題材,位於歐陸一度獨力對抗納粹的英國可是遙遙領先 1941 年底才參戰的美國,1961 年英國首先拍了二次大戰突襲希臘海峽德軍巨砲的故事改編的《六壯士》(The Guns of Navarone),演員有 Gregory Peck, David Niven, Anthony Quinn, Anthony Quayle, Stanley Baker, Richard Harris 等,附帶說明一下,在 1961 年的時空背景,各國仍保存許多二次大戰使用武器,不管是服役或已退役武器,都可以支援拍攝,。

鐵拉瑪九壯士》(The Heroes of Telemark) 則是英國在 1965 年拍攝以英軍突襲德軍在挪威重水炸彈基地的真實故事拍攝,演員卡司差了一點,比較有名就 Kirk Douglas, Michael Redgrave, Richard Harris (又來了) 三人。

接下來美國風味最濃的是 1967 年 MGM 拍的《決死突擊隊》(The Dirty Dozen),顧名思義有 12 個人加上負責訓練的 Lee Marvin 共 13 人(答案是 14 人 !),這是一部虛擬劇情改編,根據英美訓練重刑犯後用來突襲德軍將領渡假城堡的虛擬故事拍攝,拍攝地點也是選擇英國,演員陣容相當堅強有 Lee Marvin, Robert Ryan, Ernest Borgnine, Charles Bronson, Terry Savaras, Donald Sutherland, Robert Webber, George Kennedy, Clint Walker, John Cassavetes 等等。

1968 年英國拍了以剛果內戰為背景的《血染黑太陽》(The Mercenaries, Dark of The Sun),這部我沒看過!沒有相關資料,演員陣容也只有 Rod Taylor 知名度較高。

隔了十年 1978 年英國又拍了一部以非洲羅德西亞內戰為題材的《野雁突擊隊》(The Wild Geese) 在台灣獲得了很好的票房,我曾經去戲院看過,結局非常戲劇化!演員有 Richard Burton, Stewart Granger, Roger Moore, Richard Harris (他第三次出現 !)

到了 80 年代以後由於二次大戰機械設備資源保存不易,大型武器如飛機、坦克、運輸車、重機槍不是被拆解就是變廢鐵了,要設備沒設備,能夠解決上述問題的動畫特效技術還沒出現,在這個空檔年代,以二次大戰各知名戰役為主題的英雄主義電影漸漸被警匪片的題材所取代了。

The Guns of Navarone 六壯士- 1961

The Heroes of Telemark 鐵拉瑪九壯士 - 1965

The Dirty Dozen 決死突擊隊 - 1967

The Mercendries (Dark of The Sun) 血染黑太陽 - 1968

The Wild Geese 野雁突擊隊 - 1978


2012年3月13日 星期二

英雄片的始祖

Ocean's Eleven - 1960

最近 Cinemax 在播一部 1960 年拍的《瞞天過海, 十一羅漢》(Ocean's Eleven),敘述一批二次大戰退伍第 82 空降師 (美軍兩個最強的空降師之一,另一個是 101 空降師) 的夥伴決定搶 Las Vegas 賭場來 "玩玩" 證明自己寶刀未老,主要演員有 Frank Sinatra, Dean Martin, Sammy Davis Jr. 等人。

這部片比同一年拍攝晚三個月上映的《豪勇七蛟龍》(The Magnificent Seven) 更英雄主義,《豪勇七蛟龍》死傷慘重好歹是為墨西哥農民而戰,Ocean's Eleven 卻是把空降部隊學的技能拿來搶劫?

參考 : 《豪勇七蛟龍》劇情

長遠來看《十一羅漢》果然預見今天的 80 年代起的英雄片潮流,這部片也在美國電影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地位,劇本更吸引了 2001 年重拍找來 George Clooney, Brad Pitt 等人主演。

The Magnificent Seven - 1960

2012年3月9日 星期五

B 級電影的歷史 - 50 年代

1954年 B movie "Monster From The Ocean Floor" 的海報

1948 年通過了一條反托辣斯條款,大型電影公司不得以通路要脅 B movie 獨立製作公司議價,此條款一出讓兩片聯映的制度陷入危機,通路商救急之道是用舊片替代 B movie 的位置,但此制度流行 20 年後還是在 1950  年代初終不敵潮流漸漸消失。

50 年代初另一個更致命的威脅是電視普及對電影票房的排擠,我套用 Gregory Peck 傳記上的一段說法:

20 世紀 50 年代早期風靡一時的電影受到電視劇的衝擊。人們坐在家中就可以舒服的欣賞喜劇、戲劇、智力競賽、新聞以及各種娛樂節目,且都免費,曾一度驅使觀眾花錢走進電影院的好萊塢不得不竭盡全力製作電視所不能之事:宏偉的場面、強大的演員陣容、高科技鉅片、全新的科技技術以及立體聲寬銀幕電影等,來和小小的黑白電視進行一番比拼。

即使如此,50 年代電影業規模還是明顯萎縮,有個統計數字是美國電影業在 1948 年賣出了  46 億張票,十年後到了 1958 年腰斬只剩下 20 億張票,當時的黑白電視畫質不佳,電影業者在 1954 年發明寬銀幕的 CinemaScope 以及 3-D 的技術以便和畫質不佳的黑白電視做市場區隔,兩者夾殺之下,低成本黑白片影質的 B movie 成為第一個被電視打敗的犧牲品,Republic Pictures 以及上一篇提到戰略上短視寄望 B-movie 小兵立大功的 RKO 公司這兩家都在 1957 年關門歇業劃下句點。


50 年代兩片聯映制度消失之後,對 B movie 的定義也有些改變,大致可定義為「低預算的電影,透過小型的通路商在部分區域上映」,1954 年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ictures (AIP) 公司在 B movie 最被看衰的時候逆勢成立,該公司專門把 B movie 做兩片聯映,主攻青少年市場。

回顧這段歷史,我真的非常佩服 AIP 老闆 Samuel Arkoff (1918~2001) 在 B movie 衰敗時準確地找出潛在市場所在,他的理論有以下幾點:

1. 一定要避開電視上隨處可見的西部片
2. 青少年花錢比較衝動
3. 青少年比成年人不在乎演員卡司
4. 片名要迎合青少年流行
5. 海報設計要鮮豔搶眼
6. 片長比八大電影產品短,約70分鐘即可

因此 AIP 專拍低預算的驚悚片和青少年為主題的電影,以 1957 年發行 Steven Spielberg 少年時最喜歡看的 I was a teenage Werewolf 為例花了 10 萬美元卻帶來超過 200 萬美元的票房。現在想起來這簡直就是 1970 年初 New Hollywood 觀念的始祖。

另一知名的 B movie 獨立製片人 Roger Corman 也在這時候進入市場專拍 B movie 最底層的電影進行低風險高報酬的賭注。

有個預算比較如下:1950 年平均一部電影的總預算是 100 萬美元,1953 年福斯公司拍攝第一部 CinemaScope 鉅觀電影《聖袍千秋》(The Robe) 花了420 萬美元,同一年最有名的驚悚片《恐怖蠟像館》(House of Wax) 花了 63 萬,近代電影緒論裡還有人把《恐怖蠟像館》定義為 B movie,那 1954 年 Roger Corman 的驚悚片 Monster from The Ocean Floor 花了多少呢 ? 竟然只花了 12,000 美元在六天內拍攝完成,現在回頭看 IMDb 上他的電影評價都很低,但是他的貢獻就是提供更多演出機會,讓更多過氣演員以及二線演員獲得表演機會,也訓練出後來成名的導演和演員,例如 Francis Ford Coppola, John Cassavetes, Robert De Niro, Clint Eastwood, Jack Nicholson 等等。

1950年代冷戰帶來的焦慮讓 40 年代開始流行的驚悚片繼續扮演主流的角色,除了之前介紹過 Boris Karloff / Bela Lugosi / Frankenstein 系列之外,另一個主流是 Vincent Price 在 1953 年主演《恐怖蠟像館》(House of Wax) 之後衍生的 B movie 驚悚片如 House of Usher, House of Haunted Hill, Bloodbath at the House of Death 等等。


身高 193公分,耶魯大學畢業的 Vincent Price (1911~1993) 出身教授世家,年輕時曾經到歐洲遊歷,他擁有好萊塢最頂端的學歷素養,私下也是一個古董收藏家以及美食家,他的外型不錯卻讓人印象不深,1940年代在 Universal 公司手下無法出名,演出超過 20 片卻只能在《羅蘭秘記》(Laura) 裡演個第二三號男配角,1953年他跳出巢臼主演《恐怖蠟像館》(House of Wax) 裡嗜好收集蠟像的變態教授,1957年又演出另一部驚悚片 The Fly,這兩部代表作讓他往後40年他成了「普通/變態雙面人」的代表,影響了戰後出生的美國小孩,1984年 Michael Jackson Thrill 專輯裡的狂笑聲就指名要 Vincent Price 配音,1990年的《剪刀手愛德華》也幫年近80 歲的 Vincent Price 安排角色,可惜的是這時他身體欠佳刪減劇本後只有短暫露臉。

現在回顧 Vincent Price 的生涯很有趣,回顧他的歷史比大多數男星更精彩具戲劇性,1956 年他被導演 Cecil DeMille 邀請在耗資 1300 萬美元的鉅片《十誡》(The Ten Commandments) 裡演出戲份不重的配角,男主角 Yul Brynner 薪資 60 萬美元,年輕一點的 Charlton Heston 25萬,這一年 Vincent Price 擔任 The Fly 男主角片酬只有 25,000 美元,當你驚訝差距之大時,別忘了他演的是低成本的 B movie。

把話題回到 1950 年代 B 級電影這件事,50 年代末期算是 B 級電影的轉型期,30, 40 年代定義的「低預算的電影,跟 A 級電影搭配」的定義和市場都不再出現,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ictures (AIP) 定義的「以青少年為主要對象的低預算電影」漸漸取代 B 級電影的概念,為 60, 70 年代的 B 級電影黃金期埋下種子。



2012年3月6日 星期二

B 級電影的歷史 - 40 年代

1941年爆發了珍珠港事變,原本持中立態度的美國傾全國之力投入戰爭,許多觀眾甚至名演員都不落人後跟隨,例如西部片導演 John Ford 就到太平洋戰場上去幫美軍拍紀錄片,Clark Gable, James Stewart 都到歐洲戰場上當空軍去了,加州好萊塢地區資源有限使得電影公司必須減少拍片數並跟隨政府戰時策略,大公司響應政府戰時各項政策拍了《北非諜影》、《海角擒兇》這類的反德國諜報片,或是《反攻緬甸》、《飛虎隊》之類的戰爭片或是《勝利之歌》(Yankees Doodle Dandy) 這樣的音樂勵志片,優先放棄的是  30 年代涉及的 B movie 領域,把這塊碎肉放給 Poverty Row 的那幾家公司,全美國 B movie 的總數量也大幅減少。

二戰期間,成年男人上戰場從軍,美國成年女人必須接下男人的位置到工廠工作,我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二次大戰期間美國出現了一股短暫的潮流,那就是出現探討青少年問題的低成本 B movie,從電影片名就可以推想而知:Teen Age, Girls in Chains, Why Girls Leave Home, Youth Runs Wild, Youth Aflame 等等,試想這種片最適合給獨自帶小孩的母親看了。

二次大戰之後美國景氣逐漸回暖,David Selznick 這類好大喜功的製片人頻頻向預算以及技術上限挑戰,拍出《太陽浴血記》、《霸王妖姬》、《聖女貞德》這類的三小時彩色電影時。另一家擁有通路的 RKO (雷電華) 公司策略卻完全相反,他們發現 B movie 常常能「小兵立大功」,RKO 繼續把重心放在黑白片 70 分鐘上下的 B movie,尤其二次大戰之後黑色偵探片 (Film noir) 大行其道,這種策略短多長空讓 RKO 路線漸離主流走向衰敗,但是這種低預算的 B 級片也提供舞台培養了 Robert Wise, Nicholas Ray 這些在 50, 60 年代大放異彩的導演,最好的案例就是 1949 年由 Robert Wise 導演,Robert Ryan 主演的黑白片The Set-up 片長僅72分鐘,場景只有拳擊場以及男主角家裡兩處完全符合 B movie 的規格,然而卻在票房以及評論方面都獲得大勝。

到了  50  年代中才老來走俏的 Robert Ryan (1909~1973) 是一個 B movie 電影演員的案例, 他 40 年代初和 RKO 簽約, 從此被迫挺著身子在 RKO B movie 片場裡超時奮鬥,一年大約 4,5片左右,在自己家裡跟 John Carradine 當 B movie 一二號男主角, 被外借給 Paramount 在大導演 Cecil DeMille 手下時卻只能演個沒對白的路人甲, 後來靠 Crossfire, The Set-up 打起名氣加上合約已滿,,50年代初就開始被各大公司商借拍片,產量減少,品質也漸漸提高不再涉及 B movie。和他處境類似從 B movie 起家的還有 Lee Marvin, Robert Mitchum, Charles Bronson 等。

對照起來和 Robert Ryan 只差一歲的 James Stewart (1908~1997) 在 30 年代中期直接被 MGM 捧起來,演個出名的角色一戰成名,一輩子都不需涉及 B movie,有時候想想一個人的命運就差在幾次關鍵的機運而已。

題材方面,40 年代中期悄悄出現另一股未來 B movie 的主流 – 驚悚片,1930年拍攝的《科學怪人》(Frankenstein) 現在看起來品質粗糙,仍被視為驚悚片的始祖,在影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飾演 Frankenstein 的 Boris Karloff 卻因外型受限馬上變成沒戲可演的失業者,幸好 B movie 業者看上驚悚片的市場潛力,找了 Boris Karloff 搭配原籍奧匈帝國演過 Dracula 系列驚悚片的 Bela Lugosi 拍起了一連串「類似 Frankenstein」的驚悚片,驚悚片往往發生在固定一個場所,不需要大明星,只要有不錯的劇本, 把錢花在化妝以及場景即可,非常符合 B movie 的要求。

續集 : B 級電影的歷史 - 50 年代

2012年3月5日 星期一

B 級電影的歷史 - 30 年代

1920 年代中期的美國正逢景氣擴張期,試想一下,在那個沒有電視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民眾最重要的娛樂活動就是看電影和聽廣播節目了,就電影而言,9500 萬人口的美國已經有 23000 間戲院,也就是說平均 4130 人就有一家戲院,試想一下,按照以上比例人口 19 萬的汐止可以養活 46 家戲院!

現在華納威秀平均每間 230 個座位,當時紐約剛完成的 Roxy Theater 卻高達 6200 個座位,電影產業處於高峰期,一年上映的電影超過 700 部,試想 ~ 就在 1920 年代末期這樣的環境下推動了奧斯卡金像獎的成立。

接下來 1929 年大家都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全國性的經濟大蕭條造成民眾消費力量急速萎縮,這些大型戲院莫不面臨經營危機,但是危機就是轉機,電影業的技術在這幾年有了突破,20 年代末出現有聲電影,1932 年出現了彩色電影的技術,1933 年出現電影配樂錄音技術,即使如此全美的電影院到了 1933 年時倒閉了 1/3,剩下的業者必須想出更新的經營模式以求生存,於是在新英格蘭地區率先出現了兩片聯映 (Double Feature) 的風氣並迅速流傳到全美國。

兩片聯映意思是兩部片 A-B-A-B-A-B 輪流播放,讓觀眾用原有的票價可以看到兩部電影,這種方法讓窮人和青少年覺得划算,加上電影有讓疲憊民眾殺時間逃避現實的功能,1933 年之後電影產業又回到了擴張期。

A, B 兩片聯映的內容通常是一部廣告密集由當紅明星主演的電影,搭配一部沒有廣告低製作成本的電影,習慣稱第一部稱為 A movie,那第二部電影就被稱為 B movie 了,B movie 由小型獨立公司拍攝後交由擁有通路的大公司綑綁銷售,這些大公司是指 MGM, Fox, Paramount, RKO, Warner Bros., United Artists, Universal, Columbia 這幾家公司,他們除了擁有拍片片場之外更擁有最重要的銷售通路。

即使 Warner Bros. Columbia, Universal, RKO 這樣的一線電影公司也拍了不少 B movie,不過最專業的 B movie 片商是 Grand National, Republic Pictures, Monogram 這幾家被稱為 "Poverty Row" 的電影公司。

B Movie 通常有以下的特色:

1。最重要的判別條件是 - 低成本
2。片長較短,不超過 70 分鐘
3。題材最常見的是西部片、驚悚片、警匪片
4。常以知名 A movie 來衍生主題

談到第 4 點,簡單形容就是"魚目混珠"四個字,就以多產的 John Wayne 做個說明,1930 年代平均每部片的預算是 37.5 萬美元,福斯公司在 1930 年找 John Wayne 拍了一部片長 125 分鐘花了將近 200 萬的西部片 The Big Trail 讓他一炮而紅,1930~1936 年間好幾家獨立公司看準這點找他拍了 The Telegraph Trail, Sagebrush Trail, The Oregon Trail, The Lonely Trail, 等多部 B movie,這幾片的特色是預算不到 10 萬,片長約 60 分鐘,而且都不是福斯公司拍的!

1930 年代的國際背景是法西斯集權主義擴張的時代,各國之間的關係緊張,彼此間的不信任達到了最甚期,美國 A 級片出口必須面對各國的電影檢查制度,美國雖然比較少干預創作過程,但是以分級為原則國內檢查嚴苛程度也不遑多讓,迫使廠商必須在票房和尺度之間自我考量。

低預算拍攝的 B movie 優點是他不需要面對影評的檢驗,也不需要考慮外國市場需求去賣海外的版權,因此 B movie 題材更為活潑,劇情更敢脫離巢臼,缺點就是在有限的預算下觀眾對於演技、道具、錄音的水平可要多忍耐了,當然!在這樣的預算下更不可能找 Max Steiner, Miklos Rozsa 等大師幫你寫配樂了。

我買了一本 B movie Poster 畫冊,發現了一個很奇特的現象,1930 年代很多 B movie 竟然都是畫面挑逗的成人片,我在想 1930 年代的成人片能演到什麼程度?問題是他能夠拿來當兩片聯映的 B movie 嗎?

讓人不解的是 1930 年在保守派的天主教以及共和黨聯手催生下才剛頒布了一部限制電影題材以及播映內容的 Code Hays (中國譯:海斯法典),尺寸嚴厲程度遠超過當時的歐洲,例如不能長吻,不能出現雙人床,不可以大口喝酒,不能有全裸嬰兒,甚至 Clark Gable 在《亂世佳人》裡罵了一聲 Fuck 都被強制剪掉了!

這樣的環境下怎麼可能有一大堆成人片呢?

不過海斯法典影響力僅限於全國性的主流通路以及大片商,還是有地方性的小型戲院以及小型電影公司不理會海斯法典,這些小戲院以及小片商以 Art House (藝術電影院) 為名,播映劇情以及畫面都比較大膽的「成人片」,加上進口電影形成漏洞可供應片源,1930 年代尺度較美國開放的法國、德國、捷克電影都可以容許女體裸露,捷克女星 Hedy Lamarr (1914~2000) 在 1932 年拍了一部尺寸大膽的Ectasy 就遭到海斯法典以及多州政府禁演,Hedy Lamarr 也成了美國教會和家庭主婦的敵人,Ectasy 這部片最後只能在少數州的小型 Art House 悄悄上映,有趣的是主演 Ectasy 美艷捷克女星 Hedy Lamarr 到了 1930 年代末因為躲避納粹也悄悄移居美國,提到 Art House,到了 1957 年 Brigitte Bardot 演的法國片《上帝創造女人》也是在這類的戲院低調上演,這類藝術電影院類似台灣 70, 80 年代流行的限制級電影院,我這一輩的台灣人聽到這樣的故事,不由得會心一笑,對這樣的故事覺得很溫馨而不陌生。

續篇 : B 級電影的歷史 - 40 年代

參考文章 : 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手機通訊之母 Hedy Lamarr

2012年3月3日 星期六

The Classic Film Scores of FRANZ WAXMAN


這是之前提過的 Classic Film Scores 系列裡的一張!

這片 CD 封面是《日落大道》(Sunset Blvd) 的女主角 Gloria Swanson,但是《日落大道》主題配樂只是裡面八首其中之一,知名度較高的還有 A Place in The Sun、Rebecca、The Philadelphia Story、The Bride of Frankenstein 等等,共同點全部都是德裔美籍作曲家 Franz Waxman (1906~1967) 的作品。

Franz Waxman 和同時代那幾位配樂大師比較起來,作品的古典樂色彩比較淡薄,原因他不是 Miklos Rozsa 那種音樂神童,也不是 Dimitri Tiomkin, Erich Korngold, Max Steiner 那種古典樂大師的正科班學生。

Waxman 出生於德國小時候學過鋼琴,但是身為企業家的父親卻不希望他走上這行,他大學畢業到柏林在銀行業上班,私下把薪水拿去進一步學習音樂,Waxman 1920 年代適逢柏林思想以及表演創作的解放期,晚上在曲風自由的爵士酒吧彈奏鋼琴,1930 年他遇到生涯第一個貴人 - 電影製作人 Erich Pommer 讓他協助《藍天使》的配樂工作,進一步認識名導演 Fritz Lang 等人。

1933 年希特勒掌權,無數猶太裔名人都在這年倉促離開德國境內,同屬猶太裔的 Waxman 卻選擇留下來完成他生平第一件配樂作品 - Fritz Lang 的作品 Liliom,到了 1934 年有一天 Waxman 在街上被納粹打成重傷才驚覺處境的危險,Waxman 放下一切只帶著未婚妻在深夜搭火車逃往法國巴黎,在巴黎他遇到處境相同的劇本家 Billy Wilder, 導演 Fritz Lang, 演員 Peter Lorre,四人討論後決定逃往美國。

已經早一步到達美國的 Erich Pommer 第二次成為他的貴人,加上他的實力獲得美國電影界的肯定,從此成為一位多產的電影配樂作曲家,IMDb 上面統計的作品高達 173 部。

前面提過他受的音樂教育較自由,曲風也比較容易接受,最好的案例就是《郎心如鐵》(A Place in The Sun) 這部他生涯代表作之一,如果知道這部片的原著小說叫做 An American Tragedy 聽起來會更傳神,原籍德國的他不忌諱用薩克斯風作為主奏樂器,表現出片中富家女 Elizabath Taylor 面臨男友將被槍決卻無能為力的那種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