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Alfred Hitchcock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Alfred Hitchcock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5月20日 星期一

Doris Day (1922~2019)



美國 1950~1960 年代初多次被選為年度的「票房皇后」女星 Doris Day 以 97 歲高齡去世,Doris Mary Anne Kappelhoff 是德裔移民,上面這張照片一看就是希特勒眼中的標準亞利安民族女孩,Kirk Douglas 的回憶錄提過 1930 年代歐洲移民為了掩飾身分,Kappelhoff 這個姓氏不好記,最好方法就是取一個藝名縮短姓氏,Doris Day 就是這樣來的。

擒凶記》(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 是我對她印象最深的一部電影,也是她唯一一次擔綱任希區考克電影女主角,有一說是老希喜歡神秘氣質型女主角,並不喜歡大眾路線的 Doris Day,但是這部片特殊要求是女主角必須親自上劇場演唱,所以只能勉強同意了。

她其他的音樂片電影,說真的我們比較沒有研究,暫時打住不說了

Doris Day 於1975年發表自傳《Doris Day: Her Own Story》,市面上並有多種她的傳記版本。她終其一生共發表超過 650 首歌曲、39 部電影、以及超過 75 小時的電視節目。

2018年2月15日 星期四

John Gavin (1931~2018)



60 年代曾經演過《驚魂記》(Psycho)、《萬夫莫敵》(Spartacus)、《玉女相思》(Tammy Tell me The Truth) 等知名電影的男明星 John Gavin 在 2 月 9 日以 87歲高齡去世,John Gavin 是 Ronald Reagen 政治立場相近的好友,在雷根總統上任之後指定 John Gavin 在 1981~1986 年間出任駐墨西哥大使,當年 (1980) 傳說 John Gavin 將是繼 Reagen 之後最可能往上爬的好萊塢政治明星,然而後來 John Gavin 並未如預期在政壇繼續高升,而是轉入商界漸漸遠離政治。


2017年7月17日 星期一

Martin Landau (1928-2017)



演過電影《北西北》(North By Northwestern)、《艾德伍德》(Ed Wood)、《埃及豔后》(Cleopatra)、《西部浪子》(Nevada Smith)、《萬世流芳》(The Greatest Story Evet Told) 以及電視影集《虎膽妙算》(Mission Impossible) 的資深演員 Martin Landau (1928~2017) 以 89 歲高齡辭世。

Martin Landau 的外表非常特別,1955 年 Lee Strasberg 演員訓練班有 2000 人提出申請,最後只有 Steve McQueen, Martin Landau 兩人獲得錄取,給 Martin 奠定了深厚的基礎和信用,年輕時表情凶狠適合飾演負面角色,到了 90 年代 Martin Landau 看起來氣質甚佳多次在電影裡客串慈祥長者的角色,1994 年以《艾德伍德》(Ed Wood) 一片拿下最佳男配角。


2016年3月20日 星期日

Larry Drake (1949~2016) and Robert Horton (1924~2016)


演過電視劇《洛城法網》(L. A. Laws) 裡 Benny 兩次拿下艾美獎的男演員 Larry Drake 在 3 月 17 日因血癌辭世,享年 67 歲。



這個三月訃聞相當多,另一位希區考克電視劇最常見的男主角 Robert Horton (1924~2016) 也在前不久的 3 月 9 日因自然因素辭世,享壽 91 歲

外表粗曠的 Robert Horton 在 50 年代以演出 B 級西部電影起家,到了 1956 年起被提拔演出受歡迎的希區考克劇場 (Alfred Hitchcock Presents),重心漸漸轉向電視劇。

2015年10月29日 星期四

Maureen O'Hara (1920~2015)


在 1930, 1940 年代就晉身 Hollywood 女主角仍存活至今的女星 Maureen O'Hara 以 95 歲高齡辭世。

原籍愛爾蘭的 Maureen O'Hara 由英國資深演員 Charles Laughton 發掘,1939 年年僅 19 歲就在 Alfred Hitchcock 一部低成本評價不高的作品《牙買加酒店(Jamaica Inn) 裡擔任女主角,隨著二次大戰危機逼近倫敦,同年 Maureen 隨著恩師兼經紀人 Charles Laughton 將重心遷移到美國好萊塢,接下來 Maureen 趕上了 Hollywood 的黃金期,跟她合作過的一線男明星有 Henry Fonda, Tyrone Power, Rex Harrison, James Stewart, Alec Guinness, John Payne, Anthony Quinn, Ray Miland 以及和她合作高達 4 次的西部牛仔之王 John Wayne。

Maureen O'Hara 其他的知名作品還有《翡翠谷》(How Green Was My Valley )、 《34 街的奇蹟》(Miracle on 34th Street )、《篷門今始為君開》(The Quiet Man )、吾土吾民(The Land is Mine )。

跟多數一線女星模式一樣,隨著 50 年代電影事業遭受電視的打擊,加上必須轉型的 Maureen O'Hara 在 1955 年漸漸將重心轉向電視了,接下來伴隨年紀的潮流漸漸淡出演藝事業了。


參考 : Stars of the 30s and 40s who are still with us

2015年1月10日 星期六

Rod Taylor (1930~2015)



希區考克最知名的作品之一《》(The Birds) 男主角 Rod Taylor 在 1 月 7 日因心臟病去世,年 85 歲。


希區考克早期的作品總是以不見血為前提,用完美的劇本讓觀眾產生自發性的隱憂,讓每個觀眾用不曾出現的想像劇情來嚇唬自己,像《後窗》(Rear Window) 就是最好的範例展現,1963 年的《鳥》(The Birds) 則是口味最重的一部,卻也因此打進了更多懶得看老希英式紳士對白劇本的新族群,記得跟我同一輩的朋友,聽到希區考克第一印象回應的往往就是《鳥》(The Birds)



我對 Rod Taylor 其他有印象的作品還有《血染黑太陽》(Dark of The Sun)、《時光機器》(The Time Machine) 等,都是以第一號男主角的身分演出,現在回頭看同樣在 60 年代的英國,Rod Taylor 跟同期的 Richard Burton 比較,就是少了讓人印象深的代表作,以致後來沒更上一層樓。

Rob Taylor 前幾年在《惡棍特工》(Inglourious Basterds) 裡也軋了一角,飾演最難化妝的歷史人物~邱吉爾,也因此只有遠距離鏡頭帶過,戲份並不重。


2014年6月5日 星期四

Joan Lorring and Martha Hyer

Joan Lorring

曾經在 1945 年和 Bette Davis 合演《錦繡前程》(The Corn is Green) 被提名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 Joan Lorring 以 88 歲之齡去世,Joan Lorring 1926 年在香港出生,1939 年隨家庭躲避日軍侵略而返回美國,1944 首次演出,Joan Lorring 其他比較有名的作品還有跟 Peter Lorre, Sydney Greenstreet 合演的 《審判》(The Verdict),跟 Peter Lorre, Sydney Greenstreet , Geraldine Fitzgerald 合演的《三個陌生人》(Three Strangers)。

L:Peter Lorre, R: Joan Lorring
另一位在 5 月 30 日辭世的女演員是 Martha Hyer (1924~2014),她曾經是 Charlton Heston, Patricia Neal 的大學同學,外表另人驚艷的 Martha Hyer 曾經在 1958 年以《魂斷情天》(Some Came Running) 被提名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Martha Hyer 演過的名片還真不少有《龍鳳配》(Sabrina)、《玉女追兇》(The Chase)、《一門四虎》(The Sons of Katie Elder)、《冰雪盟》(Ice Palace) 等等

Martha Hyer

Martha Hyer 的外表氣質有點類似 Grace Kelly 和 Janet Leigh,但是她的經紀人沒有找出她的利基所在,50 年代被定位為西部片女星,1960 年時曾經被 Alfred Hitchcock 視為《驚魂記》(The Psycho) 女主角候選人之一,Martha Hyer 輸給 Janet Leigh 之後重心不再放在演藝事業,改以客串為主,到了 1974 年就退出不再演出。


2014年4月10日 星期四

Mary Anderson (1918~2014)


演過《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救生艇(Lifeboat) 等名片的女星 Mary Anderson 以 96 歲之齡和 Mickey Rooney 同一天病逝,這些 Golden Age 的歷史遺老又凋零一個了。

Mary Anderson 經歷和前不久辭世的 Alicia Rhett (1915~2014) 類似是在《亂世佳人》的 Scarlett 全國性選拔時被導演 George Cucker 看上,經過激烈的角逐之後出身南方阿拉巴馬州的 Mary Anderson 靠著南方淑女 (Southern Belle) 的背景獲得到了一個小角色。《亂世佳人》也成為她生涯第一部片,不像 Alicia Rhett 拍完就毅然離開這個圈子,Mary Anderson 繼續深入電影事業。

在 40年代,安德森的星運不俗,出演了《女人》(The Women)、《卿何遵命》、《聖女之歌》(The Song of Bernadette)、《救生艇》等多部電影,Mary Anderson 在 50 年代淡出影壇。安德森的婚姻非常幸福,她嫁給了好萊塢最偉大的攝影師之一 Leon Sharmoy (1901~1974),Sharmoy 曾獲得18次奧斯卡最佳攝影獎提名,四次獲獎。

電影《救生艇》劇照

2013年12月16日 星期一

Joan Fontaine (1917~2013)


2013.12.15 (美國時間) 這一天影壇有兩顆巨星殞落,40, 50 年代知名女星 Joan Fontaine (中文翻譯為 : 瓊芳登) (1917~2013) 因自然因素在睡夢中去世,年 96 歲,加上前面提過的 Peter O'Toole,這種案例在我記憶中也發生過一次,1985.10.10 Orson Welles (1915~1985), Yul Brynner (1920~1985) 兩人也巧合的在同一天去世。

Joan Fontaine 的世代比 Peter O'Toole 更早一代,她 1942 年拿下奧斯卡影后時 Peter O'Toole 還只是個小學生,因此已退隱 30 年的 Joan Fontaine 辭世激起的新聞性明顯已不如近年仍有作品問世的 Peter O'Toole 了。

公認美麗的 Joan Fontaine 擅長飾演柔弱沒有主見的女性,她的幾部代表作品《深閨疑雲》、《蝴蝶夢》、《簡愛》、《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無不都是詮釋這樣的角色,私底下 Joan Fontaine 的個性卻相當好強,她 1934 年用 Joan Burfield 的藝名進入影壇和 MGM 簽約卻星運不佳,直到 1937 年她改用繼父的姓氏 Fontaine 演出 RKO 公司的低成本片 You can't beat love 才算稍稍闖出一點名氣 ,此時,和她氣質相近的姊姊 Olivia de Havilland 在華納公司的栽培下和 Errol Flynn, Bette Davis, Fredric March 等第一線明星搭配演出一系列的中世紀古裝片,知名度明顯已超過妹妹 Joan Fontaine。

這時候機會來了,1938 年《亂世佳人》選女主角案成了全國注目的焦點,只能算是二線女演員的 Joan Fontaine 被最擅長拍女人電影的導演 Geroge Cuckor 看上,如果她中選這世界將反轉,她名氣不但超過假想敵姊姊 Olivia de Havilland 更將晉升好萊塢第一流的女星,可惜選角涉及太廣不是 George Cuckor 一個人能決定的事,甚至導演 George Cucker 自己都被換掉了!有個八卦故事身在 RKO 的 Joan Fontaine 突然收到《亂世佳人》的試鏡通知,她匆忙趕到發現是要她試鏡演女配角 Melanie 而不是她以為的 Scarlett !她心生不爽說 :

我老姊比較適合演女配角 Melaine,我來是要試鏡女主角 Scarlett!

聽說她的 "建議" 反而協助她老姊 Olivia de Havilland 獲選成為最後的 Melaine 人選,她自己呢 ? 根據史料並沒有進入女主角決賽的 19 人名單裡。

這一回合,姊姊獲勝!

1939 這一年,她也參加了 George Cuckor 另一部指標性電影《女人》(The Women) 演出,Fontaine 排名落居第7,有趣的是看這部電影公布的排次,Joan Fontaine 遠遠落後 Scarlett War 競爭對手 Norma Shearer, Joan Crawford, Rosalind Russell, Paulette Goddard 等人,另外她短暫出現在 Cary Grant 主演以印度殖民地獨立故事為背景的《古廟戰茄聲》(The Gunga Din) 裡演個不重要的小角色,這兩件事對一個想站上一線的女星來講都是不祥之兆,灰心的 Joan Fontaine 宣布結婚並退出奮鬥六年的影壇,此時她年僅 23 歲。

1940 年某次晚宴被名製片家 David Selznick 看上要她取代好友 Margaret Sullavan 演出《蝴蝶夢》(Rebecca) 片中善良、柔弱、多疑、沒主見的女主角,雖然拍攝過程中 Joan Fontaine 和男主角 Laurence Olivier 相處不睦,這部片績效比預期還好,原本不贊成她演出的導演 Alfred Hitchcock 也感到滿意,Hitchcock 要她接著演角色類似的《深閨疑雲》(Suspicion),男主角就是兩年前她可望不可及的 Cary Grant,曾經 23 歲就灰心想退出影壇的 Joan 萬萬沒想到在 1942 年靠《深閨疑雲》拿下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Joan 晉升第一線的女主角之後,可以想像接下來 10 年就成了 Joan Fontaine 生涯的黃金期。可以證明美麗的女明星絕對不缺!真正缺的是伯樂和好劇本。

L: Olivia de Havilland, R: Joan Fontaine

提到 Joan Fontaine 最有名的八卦話題就是她和姊姊 Olivia de Havilland 的競爭以及敵對關係,兩人原本並無間隙,關係決裂始於 1947 年,接下來兩人都有穩定的家庭並距離遙遠,漸漸成為互不來往的陌生人了,關於兩人敵對的八卦故事很多,我不再重覆,印象最深的是 Joan Fontaine 說過:

Speaking to the Hollywood Reporter in 1978, Fontaine said: "I married first, won the Oscar before Olivia did, and if I die first, she'll undoubtedly be livid because I beat her to it." 我倆之間的競爭什麼都是我贏!我先結婚,我先拿最佳女主角獎 ........她都只能在後面追,如果有一天~我先死的話!那她大概會氣得發抖吧!

看起來!最後一場比賽,Joan 又贏了 !

另外 Joan Fontaine 是極少數來過台灣的 Golden Age 影星,她 1982 年曾經應新聞局邀請來訪參加金馬獎,當年小小的一個邀請,現在卻可以作為台灣的話題。


2013年4月22日 星期一

淒艷斷腸花 - 1947


身為影迷到了中國這個地方有一個好處,中國的網站上有很多可以免費線上觀賞的電影,這些觀賞系統有幾個特色 :

1。大部分只限中國境內 IP 收看
2。熱門電影要收費,低流量電影不收費
3。大部分有簡體字字幕,少部分沒有字幕,少部分國語配音
4。和台灣環境比較起來,歐洲片比例相當高

 這對於喜歡看 Golden Age 老片的人簡直是桃花源,最近一個月我以一天一部的速度看了一些沒看過的名片,像上次寫過的《雄才偉略》,還有《桃色血案》(Anatomy of a Murder)、《阿瑪坷德》(Amarcord)、《鐵達尼號 1958 年版》(A Night to Remember)、《亂點鴛鴦譜》(The Misfits)。甚至還可以看到一些 1970 年代上海製片廠動員資源翻譯給江青看的版本,我發現江青最喜歡的男明星是 1983 年曾經訪問中國的演藝公會主席 Gregory Peck

最近也看了一部久仰其名的老片《淒艷斷腸花》(The Paradine Case),小時候對這片名印象非常深刻,值得玩味的是這部 David Selznick, Alfred Hitchcock 兩人唯一合作的電影在 IMDb 上卻只得到 6.5 顆星,我看了一下影評盲點是以希老其他作品為參考點,這樣的前提之下《淒艷斷腸花》普遍被認為是希老裡比較平庸的作品。

跳出希老的巢臼來看,實際上應該說這是一部 David Selznick 的作品,他在 1933 年取得小說改編權,原先屬意 Greta Garbo 演出女主角 Mrs Paradine,但是拍片計劃多次延遲直到二次大戰後,年過 40 歲的 Greta Garbo (1904~1990) 自認丰華不再已不願復出,David Selznick 只好找來他剛簽下的義大利女星 Alida Valli (1921~2006),這部片把她取名 Valli 廣告詞稱呼 Valli 為稱為 The Next Garbo。

男主角方面,由於故事發生地在倫敦,希老原先屬意英國男星 Laurence Olivier 主演,但是 Olivier 戲約繁忙無法履約,David Selznick 只好改找剛闖出名聲的美國男星 Gregory Peck 擔綱,敬業的 Gregory Peck 只好戲前猛練英國腔,這部片第三要角也啟用新人是目前仍在世的法國男星 Louis Jourdan (1921~2015)。

這樣明顯可以看出是 David Selznick 的安排,而希老在無法插手影響劇本的前提下,仍然答應接手導演的背景原因很單純:他還欠 David Selznick 一部片的合約。

《淒艷斷腸花》劇本很簡單,敘述家庭美滿、工作順利、具有社會地位的名律師 Keane (Gregory Peck 飾演) 為涉嫌毒殺貴族丈夫的 Mrs Paradine (Alida Valli 飾演) 辯護,Keane 看到美艷的 Paradine 之後,感性壓過律師應具有的理性,接下來的劇情,觀眾大致可以想像:就是 Keane 不顧愛妻吃醋和旁人提醒全心投入這樁案件,前半段導演把觀眾重點放在這三人之間的男女關係,讓觀眾循著直覺去推測片尾結果,漸漸律師 Keane 發現美艷的 Paradine 夫人有利證據不足,整體策略只有將陪審團的焦點引向另一個涉案者 - 男僕 Latour (Louis Jourdan 飾演),才能幫 Mrs Paradine 脫罪!

律師 Keane 不顧委託人 Mrs Paradine 的苦苦反對在法庭上將攻勢轉向男僕,逼使男僕最後不敵 咄咄攻勢只好供出和女主人之間的地下戀情,接下來男僕無法承受壓力,選擇以自殺了結生命,男僕的證詞無意中也讓 Mrs Paradine 涉嫌毒殺丈夫的動機更為明顯,律師所追求的真理 ~ 到底兩人誰為主謀 ? 真相在此時已經不重要了!

委託人 Mrs Paradine 聽到她所愛的男僕自殺了,再也忍不住憤怒之火了,她在法庭上對愛慕自己的律師咆嘯:

「在我死前,又多了一個痛恨的人!那就是你!」

英氣逼人、口才流利、身為人生勝利組的名律師 Keane 在法庭上瞬間跌入谷底,希區考克的運鏡特寫自信的男人瞬間洩氣,此時全身冒汗呈現拙態,支支嗚嗚遲遲無法回應,甚至必須走出庭外成為這場殘酷遊戲的逃犯。

外表高大一向被定位為自信男人代表的 Gregory Peck,被 David Selznick 選擇來演這個逃犯真是神來之舉!希老用前半段劇情,想引導給觀眾 Keane, Mrs Paradine 之間的畸戀幻想沒有發生,出現卻是完全相反的結果,自信的名律師最後顯現的形象卻是如此脆弱,自己心裡迷戀的偶像根本不在乎自己,甚至還被她所痛恨,男性觀眾可以體會那種感受吧,這只能說希老在有限的劇本裡給觀眾最震撼的戲碼了。

這部片拍攝於 1947 年正值黑色偵探電影 (Film Noir) 鼎盛時期,在希區考克導演之下拍攝手法也顯露出黑色偵探電影的幾點要訣,不過在那個黃金時代這部片並不起眼,在當時票房以及評價都不突出,希老本人晚年也不太提及這部電影,只能說不像《驚魂記》、《迷魂記》希氏色彩那麼鮮明,這部片隨人解讀難以得到一致性的好評。

參考文章:好莱坞的沉浮--民国年间美国电影在华境遇研究


2013年4月13日 星期六

黑色偵探電影的定義


1947 年 8 月生活雜誌有一篇文章這麼說

誰要是在 1946 年經常去看電影,就會置身於好萊塢戰後恐怖戲劇的深刻影響中,從 1 月到 12 月,幽深的黑影、空中抓擢的雙手、轟鳴的左輪手槍、虐待成性的壞蛋、深受精神虐待的女主角,以一種不正常的精神官能症方法,將不純潔的性與謀殺以令人心悸的影像展示在銀幕上。

黑色電影 (Film Noir) 是綜合視覺和主體兩大因素的體系,德國 UFA 電影製片廠算是老祖宗,1920 年代就有多部經典作品如《M》、《烏鴉》(The Raven)、《大都會》 ,黑色電影的種子 1930 年初跟著大批歐洲移民如 Fritz Lang, F.W. Murmau, Ernst Lubistch, Billy Wilder, Edward Andre DuPont, Alfred Hitchcock, Siegfried Kracauer 傳到上流社會喜劇片以及西部片色彩濃厚的好萊塢。

也就是說二次大戰結束之後,戰前流行的西部片、戰爭片以及上流社會喜劇片明顯都有脫離現實之嫌,真正的都市生活需面對,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以及難以估算的人心,甚至好萊塢戰後出現的右派對偏左人士的清算迫害行為,都成了黑色偵探片的推助力量。

男演員方面,已經被定位成正派形象的明星如 James Stewart, Cary Grant, Gary Cooper, Clark Gable, John Wayne, Henry Fonda, Errol Flynn, Spencer Tracy 顯然都不適合演這類黑色電影,反之不以外表取勝的 Humphrey Bogart, Joseph Cotton, Edward G. Robinson, Orson Welles 以及新崛起的 Gregory Peck, Burt Lancaster, Kirk Douglas, Glenn Ford 特色是能演亦正亦邪的角色,就成了黑色偵探片的主要演員了。

寫過電影相關書籍的 Paul Schrader 對黑色電影定義如下~~

  1. 大多數場景都是夜間燈光
  2. 跟德國表現主義一樣,喜歡傾斜和垂直線條,而不是水平線條
  3. 演員和布景常給予相等的照明
  4. 更注重構圖張力而不是演員身體語言
  5. 常有佛洛伊德式的迷戀動作(對鏡子、窗、水面以及其他反射面)
  6. 熱衷傳奇式的敘述
  7. 複雜的時間次序,加強了絕望和無時間感
我的觀察再加上兩點是:對白的長度和比重偏低、善用煙霧加強色彩對比效應。

擔綱黑色電影的蛇蠍女人必須能操縱、欺騙、馴化男人,還能演活善惡女人兩種角色,冒出來的新人有 Veronica Lake, Gloria Grahame, Rita Hayworth, Ava Gardner, Lauren Bacall,兩大蛇蠍皇后則是 Barbara Stanwyck, Joan Crawford



普遍認為 1941 年的《梟巢喋血戰》是黑色偵探電影的始祖,Paul Schrader 則認為早兩個月發行的《大國民》就已經兼具上面七項原則才是真正的始祖,可能《大國民》片中的歌舞讓影迷忘了他的灰黑色彩。不過我確定的是 Orson Welles 是這方面的天才,他戰後還親自去歐洲長住,他其他作品《第三者》(The Third Man)、《歷劫佳人》(Touch of Evil) 都把這七大特點表現得非常突出。

進入 1953 年,彩色電影 CinemaScope 寬銀幕技術出現,可以預見黑白電影比例大幅降低,反之電視也可以呈現黑色偵探電影的特色,黑色偵探電影的比重也就漸漸降低了。


2013年2月18日 星期一

希區考克劇場目錄 Season 4



Alfred Hitchcock Presents (1958.10~1959.6)

  1. *Poison 英國人在馬來亞聲稱有蛇爬到床上,朋友和醫生處理卻未發現蛇,蛇卻咬了不相信他的朋友:Wendell Corey
  2. Don't Interupt 好動的小孩約定別人講故事時不能插嘴,結果他看到火車外有人求救還是忍住了 :Cloris Leachman, Biff McGuire
  3. The Jokester 喜歡到處惡作劇的記者被打成重傷後,曾經遭他戲謔的殯儀館管理員不相信他活著,硬把他直接送進冷凍庫:James Coburn, Albert Salmi
  4. The Cooked Road 外來觀光客遭警察、拖車業、法官聯合串通敲詐,他老婆任職高速公路檢察委員會錄下所有的對話:Richard Kiley, Walter Matthau, Richard Erdman (8.2)
  5. The $2,000,000 Defense 殺害妻子外遇對象的富翁以200萬為餌要求律師作弊挽回一命,達成目標後卻射殺律師,因為律師才是他老婆真正外遇的對象:Leslie Nielsen, Barry Sullivan 
  6. Design For Loving:Norman Lloyd
  7. Man With a Problem 喪妻的男子偽裝跳樓自殺,誘使第三者出現並把他推下樓:Gary Merrill (8.5) 
  8. %Safety For a Witness 一個被槍傷的槍店老闆不願透露消息,痊癒後自己開槍殺人,但是全鎮都不相信他有這個能力:Art Carney, Mary Scott, Robert Bray
  9. Murder Me Twice 少婦被催眠後殺了自己丈夫怪罪催眠師,在庭上又殺了催眠師,律師懷疑她有計劃:Phyllis Thaxter, Tom Helmore
  10. Tea Time 小三握有妻子外遇的證據因此遭到妻子殺害,事畢妻子發現丈夫根本不在意這個小三,外面還有另外一個金髮美女:Margaret Leighton, Marsha Hunt
  11. And The Desert Shall Blossom 兩個老人不願搬離西部,殺了重刑犯取得官方的信任:William Demarest, Ben Johnson
  12. Mrs Herman And Mrs Fenimore:Mary Astor, Russell Collins
  13. %Six People, No Music 富翁死後迴光返照要求縮減葬禮規模,老闆左右為難後決定不理會他:John McGiver
  14. The Morning After 男子殺妻要求小三做偽證,小三母親卻故意讓女兒說相反的話:Robert Alda, Fay Wray
  15. #A Personal Matter 隧道工程隊來的新人是殺人犯和原有隊長互不信任,結果後者是警察原隊長才是通緝犯:Wayne Morris, Joe Morass
  16. # Out There - Darkness 貴婦根據愛犬習性指證錯誤,導致熟識管理員坐冤獄,因此遭到報復:Bette Davis, Frank Alberson
  17. Total Loss 銀行員慫恿生意不佳的服飾店女主人弄一場火災詐領保險金,女主人賭氣告訴保險員這是刻意縱火,後來她漸漸發現這真的是一場意外:Nancy Olson, Ralph Meeker
  18. The Last Dark Step 準備結婚的男子溺死另一個強勢作風女友,同時未婚妻也遭殺害,他被認為是嫌疑犯:Robert Horton, Fay Spain
  19. The Morning of The Bride 有嚴重戀母情結的男子欺騙女友七年說母親仍在世:Barbara Bel Gebbel
  20. The Diamond Necklace 資深珠寶鑑定師被年輕老闆辭退,他連同女兒騙走了一件貴重珠寶,老闆不但沒發現還因為他的盡責任決定破例雇用他女兒:Claude Rains (8.2)
  21. Relative Value 姪子想殺叔叔繼承遺產,動手卻未察覺叔叔早已有意自殺,任務完成後他不慎喝下叔叔準備的毒酒:Denholm Elliott, Torin Thatcher, Frederick Worlock
  22. The Right Price 盜賊潛入民宅,感情不睦的夫妻各懷鬼胎,丈夫出價要盜賊殺妻,妻子出了更高的價格:Eddie Foy
  23. I Will Take Care of You 車商刻意撞死難相處的老婆,受他照顧的老部下負責湮滅證據卻遭他嫁禍:Ralph Meeker, Russell Collins
  24. The Avon Emeralds 英國貴婦想將國寶級項鍊運出境求現避稅,跟蹤警察竟是同夥:Roger Moore, Hazel Court, Alan Napier
  25. #The Kind Waitress:Rick Jason, Oliver Deering
  26. Cheap is Cheap:Dennis Day, Alice Backes
  27. The Waxwork:Barry Nelson, Everett Sloane
  28. The Impossible Dream:Franchot Tone, Carmen Mathews, Mary Astor
  29. *Banquo's Chair:John Williams
  30. A Night With The Boys:John Smith, Joyce Meadows
  31. %Your Witness:Brain Keith, Leora Dana
  32. %Human Interest Story 記者奉命去訪問一個自稱火星人並殺了他,因為記者和報社老闆兩人才是火星人:Steve McQueen, Arthur Hill
  33. The Dusty Drawer:Dick York
  34. A True Account:Janee Greer, Robert Webber
  35. Touche:Paul Douglas, Hugh Marlowe, Robert Morse
  36. Invitation to an Accident:Gary Merrill, Joanne Moore
* directed by Alfred Hitchcock
# directed by Paul Henreid
% directed by Norman Lloyd

第四季作品目前台灣還沒看到 DVD,但是中國已有限本國才能觀賞的網路頻道,我希望趁工作之暇在中國時間把這些看完,另外第五季只有部分作品出現仍不完整。

Norman Lloyd 這位近百歲的人瑞提過:Alfred Hitchcock Presents 最重要的人物是兩位助理製片人 Joan Harrison 以及 Norman 他自己,同為英國人的 Norman Lloyd 在 1942 年的《海角擒兇》裡首次在希老合作,也跟過另一個大師 Orson Welles 學習,Norman Lloyd 在 1955 年在電視劇裡任製片工作偶而也客串演出,1958 年起 Norman Lloyd 也自己下海導演,所占份量也漸漸加重。


left: Joan Harrison, right: Norman Lloyd

到了第四季正值希老沉浸於電影業之時,電視劇場方面整季他只親自執導兩集,反之,電視劇場內容也隨著製片導演的多元化更活潑,老牌明星 Bette Davis, Franchot Tone, 以及尚未出名的年輕演員 Roger Moore, Steve McQueen, James Coburn, Leslie Nielsen, Robert Webber 也都初次參與演出。

2013年2月9日 星期六

希區考克劇場目錄 Season 3


Alfred Hitchcock Present (1957.9~1958.6)
  1. (79) The Glass Eye 獨居女人迷戀操作玩偶 George 的中年男人 Max,她鼓起勇氣想認識 Max 才發現侏儒 George 才是人!Max 只是玩偶:Jessica Tandy, Tom Conway, Patricia Hitchcock, Rosemary Harris (8.3)
  2. Mail Order Prophet 兩同事一人相信不知名來源信件的預測,另一人堅持不信,結果相信的那一個人大賺得以提前退休:E.G. Marshall, Jack Klugman
  3. *The Perfect Crime 自負的偵探被死者朋友抓到誤判,他憤而將對方殺了製成陶土:Vincent Price, James Gregory
  4. Heart of Gold 假釋犯受到牢友母親照顧,誤殺牢友弟弟之後才發現:牢友全家目的是要他交出贓款:Darryl Hickman, Mildred Dunnock, Nehemiah Persoff
  5. #Silent Witness 教授勒死外遇女學生被 14 個月大的女嬰看見:Don Taylor, Dolores Hart, Patricia Hitchcock
  6. Reward to Finder 工人撿到 5200 元讓原本善良的夫妻變得貪婪,兩人互相謀殺最後兩敗俱傷:Jo Van Fleet, Claude Atkins
  7. #Enough Rope for Two 囚犯出獄後和朋友一起去沙漠中取十萬贓款,女友窩裡反搶到贓款卻無法離開沙漠:Jean Hagen, Steven Hill, Steve Brodie
  8. #Last Request 死刑犯打字告白自己殺了一對夫婦和知情的女侍,嘲諷檢方卻總是誤判,此時有人幫他翻案,這封剛寄出的告白信卻害了他:Cara Williams, Harry Guardino, Hugh Marlowe
  9. The Young One 叛逆的未成年少女殺害阿姨後想嫁禍給陌生人:Carol Lynley, Vin Edwards
  10. #The Diplomatic Corpse 新婚夫妻載姨媽到墨西哥,姨媽猝逝後只找回車,遺體不見了:Peter Lorre, George Peppard, Mary Scott, Isobel Elsom
  11. The Deadly 一個水電工喜歡高價勒索少婦,少婦們聯合對抗他:Phyllis Thaxter, Lee Phillips
  12. Miss Paisley's Cat 獨居婦人的愛貓被鄰居殺死,婦人報仇:Dorothy Stickney, Raymond Bailey
  13. Night of The Execution 一個政治明星選舉前的重大案件被發現誤判,心情不好誤殺了人:Pat Hingle, Georgann Johnson, Russell Collins
  14. The Percentage 警官想協助貧窮的戰友創業,戰友拒絕接受背後真正目的是他要全拿!:Alex Nicol, Don Keefer, Nita Tallot
  15. Together 男人在耶誕夜殺了小三,原本已逃過警察卻被喝醉的朋友壞事:Joseph Cotton, Christine White
  16. Sylvia 女婿虧空公款被丈人開除,女兒卻殺了父親:Ann Todd, Raymond Bailey
  17. The Motive 兩人喝醉時從電話簿上隨機點名給予殺害,完成後才發現是另一人設計的對象:Skip Homeier, William Redfield
  18. Miss Bracegirdle Dose Her Duty英國女人在巴黎深夜走錯房間卻發現死屍,離開時留下證物幸好服務員幫她掩飾:Mildred Natwick, Gavin Muir
  19. The Equalizer會計主管懷疑新來業務和老婆有染,要求開槍公平對決,業務先開槍後報警才發現對方根本沒帶槍:Martin Balsam
  20. On The Nose 嗜賭的老婆湊足欠款挽回婚姻,丈夫卻臨時外出,發誓戒賭的她馬上又開始賭馬了:Jan Stering, Karl Swenson, David Opatoshu
  21. #Guest for Breakfast一對感情不睦的夫妻早餐時遭到殺人犯綁架,丈夫後來把對方制伏:Joan Tetzel, Scott McKay, Richard Shepard
  22. The Return of The Hero 貴族家人反對斷腿戰友來訪,原來斷腿的人是她兒子:Jacques Bergerac, Marcel Dalio, Vladimir Sokiloff
  23. The Right Kind of House 喪子的母親設計巧計引誘兇手上門:Jeanette Nolan, Robert Emhardt (8.5)
  24. The Foghorn 男女朋友小船被輪船撞翻,回憶起來時已經昏迷 50 年了:Barbara Bel Geddes, Michael Rennie
  25. Flight To The East 為北非人伸張的作家被開除:Gary Merrill, Patricia Cutts, Konstantin Shayne
  26. Bull in a China Shop 四個獨居老女人用殺害室友來吸引心儀的中年名偵探上門:Dennis Morgan, Estelle Winwood
  27. Disappearing Trick 保險調查員發現詐騙案,他向當事者勒索後卻發現被對方騙了,:Robert Horton, Raymond Bailey, Frank Albertson
  28. *Lamb to The Slaughter 歇斯底里的婦人用羊腿重擊丈夫致死後,巧佈現場並將羊腿烤給探員當宵夜吃掉湮滅凶器:Barbara Bel Geddes, Harold Stone (8.6)
  29. Fatal Figures 一個平凡的中年人不甘平凡,想要在全國統計資料上留名,開始嚐試各種犯罪:John McGiver
  30. #Death Sentence 一個無賴出獄後勒索事業有成的車商,車商想炸死無賴卻炸死自己:James Best, Vivian Nathan
  31. The Festive Season 弟弟怨恨姊姊害死妻子後自我封閉了 20 年:Carman Mathews, Edmond Ryan
  32. Listen Listen ! 老男人了解少女遭謀殺案件真相卻沒人願意聽,真實的兇手是死者母親:Edgar Stehli
  33. Post Mortem 女子前夫得了馬票,女子想驗屍拿出票根才發現前夫是遭現任男友謀殺致死的:Steve Forrest, James Gregory, Joanna Moore (8.1)
  34. The Crocodile Case男子殺了情婦的丈夫並娶了她完全掩飾整個案情,她卻一直想追回化妝箱導致謀殺案遭偵破:Denholm Elliott, Frederick Worlock 
  35. *Dip in The Pool 賭徒在郵輪上賭輸, 試圖跳海讓船停下:Fay Wray, Keenan Wynn
  36. The Safe Place一個銀行出納殺了賭徒客戶盜領款項,最後行長要他交出鎖鑰:Robert Harris
  37. The Canary Sedan 女靈媒買下一部舊車可以聽到前主人的聲音,她按照前主人指示發現對方是丈夫的法國情婦:Jessica Tandy, Gavin Muir
  38. #The Impromptu Murder 男子殺了討債的女性朋友後再偽造她離去證據,後來某具屍體讓男子俯首認罪後卻發現屍體根本不是她:Hume Cronyn, Robert Douglas
  39. Little White Frock 一個過氣演員編了一段很感性的故事欺騙製片家乞求演出機會:Herbert Marshall, Tom Helmore, Julie Adams (8.0)

    * directed by Alfred Hitchcock
    # directed by Paul Henreid

    除了 Paul Henreid 之外,演過《戰地軍魂》的 Don Taylor 也演而優則導參與導演的工作。

    第三季開始有個跡象是演員比較分散,除了 Raymond Bailey 之外漸漸看不到定期演出的演員,如果更長遠來看,他的劇場裡需要用到體型微胖的中年男子擔任男主角,最常見是 Robert Middleton, John McGiver, Robert Emhardt 三人。另一個跡象也看出為了製造題材有點時效性,例如有一集 Mail Order Prophet 找來 1957 年《十二怒漢》裡其中兩人搭檔演出,1958年名片《迷魂記》女配角 Barbara Bel Geddes 也演出兩集。

    從成績來看,這季出現了多部結局出乎意外讓人難忘的高評價作品,除了已列出超過 8.0 分的作品之外,更有多部 7.8~7/9 分的作品覺得毫不遜色。


    left to right: Robert Middleton, John McGiver, Robert Emhardt

    另外就如之前提到電影的衰退,更多 30, 40 年代電影明星也開始在這部電影影集裡出現,初次出現的有 Vincent Price, Jessica Tandy, George Peppard, Konstantin Shayne, Fay Wray, Marcel Dalio, Peter Lorre。

2013年2月8日 星期五

希區考克劇場目錄 Season 2



Alfred Hitchcock Presents (1956.9~1957.6)
  1. Wet Saturday 州長女兒殺人,州長嫁禍給自己的朋友以便幫女兒脫罪:John Williams, Cedric Hardwicke
  2. Fog Closing In 有個州醫院病患潛入少婦家中,誘發少婦的神經質最後殺了自己丈夫:Phyllis Thaxter
  3. De Mortuis 兩個學生誤以為老師殺了年輕師母,把師母的誹聞講出來,讓原本無惡意的老師決定要殺人:Cara Willias, Robert Emhardt, Henry Jones
  4. Kill with Kindness 一對姐弟想殺一個流浪漢來盜領保單,整個計劃卻不成還燒了自己房子:Hume Cronyn, James Gleason, Carmen Mathews
  5. None Are so Blind 外甥想貪圖阿姨的錢經營古董店,假扮第三者犯案卻笨得不去遮掩臉上的胎記:Hurd Hatfield, Mildred Dunnock
  6. Toby 女子透過尋人啟事找到 20 年前有婚約未婚夫,她抱著假嬰兒到達紐約找人,昔日未婚夫最後發現她是從精神病院逃出來的病患:Jessica Tandy, Mary Wickes, Robert Harris, George Mathews
  7. Alibi Me 一個人殺了商場敵人之後需要不在場證明,連找三個都不如願,女房東被迫在警察面前說謊,卻被送信小弟不經意戳破:Lee Phillips, Argentina Brunetti
  8. Conversation over a Corpse 一對老姊妹想毒死不續租的房東未果,後來妹妹設計讓其他兩人自相殘殺:Dorothy Stickney, Carmen Mathews
  9. Crack of Doom 戒賭的商人回憶過去自己豪賭加上妻子股市賠錢促使他決定戒賭:Robert Horton, Robert Middleton
  10. Johnathan 戀父情結的兒子想用酒毒殺繼母,卻先毒死自己父親:Georgann Johnson
  11. The Better Bargain 一個富翁雇用殺手要殺外遇的妻子, 殺手估算利益之後決定改殺富翁:Robert Middleton, Henry Silva
  12. The Rose Garden 出版商拜訪一位女作家,她自傳式的作品寫的是姊姊殺害姐夫後埋屍花園裡:John Williams, Patricia Collinge
  13. Mr Blanchard's Secret 多疑的女作家一直懷疑隔壁發生殺妻分屍的兇殺案,最後發現都是自己遐想:Robert Horton
  14. John Brown's Body 富商妻子和總經理聯手把富商送進療養院以便接替公司,原本沒病的富商卻真的變成有病了:Russell Collins, Hugh Marlowe
  15. Crackpot 夫妻新婚度假遇到怪人相陪,最後警探裝扮的怪人舉發丈夫是殺人兇手:Biff McGuire
  16. Nightmare in 4-D 美女殺人找鄰居幫忙處理屍體,最後發現鄰居妻子和死者有染:Henry Jones, Norman Lloyd, Minerva Urecal
  17. My Brother Richard:Royal Dano, Ray Teal
  18. The Manacled 警官押解重刑犯搭火車,囚犯搶槍打死了押送警官卻同時把鎖打壞了:Gary Merrill, William Redfield (7.9)
  19. A Bottle of Wine 法官想設計毒死老婆的新歡,自己卻先被槍殺:Herbert Marshall, Robert Horton
  20. Malice Domestic 老婆想毒殺丈夫卻殺了自己,真相卻是丈夫和小三設的局:Ralph Meeker, Phyllis Thaxter
  21. Number Twenty-Two 一個持玩具槍搶劫的年輕人殺人被關進牢裡:Rip Torn, Russell Collins, Ray Teal
  22. The End of Indian Summer 保險員奉命去調查一個疑似殺夫詐領案,發現男方也曾多次殺妻詐領保險金:Steve Forrest,  Gladys Cooper, James Gleason
  23. One For The Road 妻子想毒殺小三的毒藥卻被小三拿來毒殺丈夫:John Baragray, Louise Platt
  24. The Cream of The Jest 過氣酗酒老演員獲得演出機會, 排演逼真導致他遭到槍殺:Claude Rains, James Gregory, Paul Picerni
  25. I Killed The Count Part 1 一個品行不佳的伯爵遭殺害,警探偵辦後,有兩人同時都承認是他殺害的:John Williams, Alan Napier, 
  26. I Killed The Count Part 2 承認兩人分別是伯爵妻子的父親和男友,表示都有動機殺人,接著發現有前科的電梯管理員也涉有重嫌,他也承認行兇:John Williams, Alan Napier, Rosemary Harris
  27. I Killed The Count Part 3 警方讓三人對質,實際上三個人都不是,三個人都是替伯爵妻子擋罪:John Williams, Alan Napier, Rosemary Harris
  28. *One More Mile to Go 男人殺妻後放在車後廂卻遭到臨檢:David Wayne, Norman Leavitt (7.9)
  29. #Vicious Circle 一個混混殺手接獲旨命去殺自己的女友:Dick Young, George Macready
  30. The Three Dreams of Mr. Findlater 妻管嚴的銀行行員一直希望逃離現實,心裡一直想殺妻,後來他妻子果然中風:John Williams, Isobel Elsom, Barbra Baxley
  31. The Night of World Ended 流浪漢被記者騙說世界末日到了,他開始放手去做想做的事因此殺警,知道真相後又把記者殺了:Russell Collins, Harold Stone
  32. The Hands of Mr. Ottermole 倫敦發生多起勒死案件,最後記者發現是某警官所為:Theodore Bikel, Rhys Williams, Torin Thatcher
  33. A Man Greatly Beloved 小女孩讓不願與民眾接觸的老人融入社區生活, 她以前老人是退休法官, 實際上老人是出獄的殺人犯:Cedric Hardwicke, Robert Culp, Hugh Marlowe
  34. Martha Mason, Movie Star 一個已婚婦人迷戀電影女星, 太入戲把丈夫殺了埋起來, 丈夫小三出面指認他並未出門因此破案:Judith Evelyn, Robert Emhardt
  35. The West Warlock Time Capsule:Henry Jones, Mildred Dunnock
  36. Father and Son 沒出息的兒子想檢舉父親朋友賺取獎金,獎金領了刑犯跑了卻害他父親必須坐牢:Edmund Gwenn, Frederick Worlock
  37. The Indestructible Mr. Weems 禮儀公司和老人簽下付款合約,老人為了拼這筆錢卻健康轉佳,禮儀公司老闆卻心臟病發死亡:Russell Collins, Don Keefer
  38. #A Little Sleep 一個愛玩的女人深夜開車上山闖入陌生一正一邪兩男之間,她判斷錯誤跟錯人因此遭到勒斃:Barbara Cook, Vic Morrow
  39. The Dangerous People 火車站候車室裡兩人互相懷疑對方是附近逃離的危險精神病犯,因此互相戒備,實際上精神病犯是穿著警裝的第三者:Robert Harris, Albert Salmi
John Williams

* directed by Alfred Hitchcock
# directed by Paul Henreid

在《情婦》、《抓賊記》、《電話情殺案》 等 50 年代名片裡飾演第 3, 4 號男主角的 John Williams (1903~1983) 在 1957 年的希區考克影集裡成為曝光率最高的男主角,他是個道地的英國紳士,一口濃重的英國腔可以稱得上廉價版的 Cary Grant。



另外兩個因外型需求常出現的演員是年輕外型粗曠的 Robert Horton (左) 以及光頭外型經常飾演中年銀行行員的 Robert H Harris (右)。

第二季時演過《北非諜影》的 Paul Henreid 也加入導演的行列,Paul Henreid 一直到 1950 年代才開始涉入導演的工作,從 57~62 年間他一共導演了 28 集,能夠生存這麼久代表他的功力不弱,不過這一季的節目品質後繼貧乏,得到的評價普遍偏低,我看了 IMDb 沒有一集評價超過 8.0 分。

2013年1月27日 星期日

希區考克劇場目錄 Season 1


我自己忽然想做一份已取得的電視版希區考克劇場目錄,這樣才知道要看那一片那一集?

Alfred Hitchcock Presents (1955.10~1956.6)
  1. *Revenge 新婚妻子遇襲顯得神經質,造成丈夫報仇卻殺錯人:Vera Miles, Ralph Meeker
  2. Premonition 留法鋼琴家返家,怨恨哥哥詐領保險,真正原因是他不知道自己精神已經失常:John Forsythe, Cloris Leachman, Warren Stevens
  3. Triggers in Leash 兩個西部槍手比誰先開槍, 卻都被老婦人設計沒開槍:Gene Berry, Ellen Cordy
  4. Don't Come Back Alive 一對失業老夫妻想詐死騙保險金,妻子卻愛上別人而被先生殺了:Sidney Blackmer
  5. Into Thin Air 英國母女寄宿巴黎旅館, 女兒外出買藥後回到旅館卻找不到母親, 原來跟巴黎博覽會有關:Alan Napier, Patricia Hitchcock
  6. Salvage 女子害怕即將出獄的前夫哥哥,對方卻找她合資, 因為背後有更深遠目的:Gene Barry, Nancy Gates
  7. *Breakdown 一個富翁車禍被誤判已死亡,遭洗劫卻沒人相救:Joseph Cotton, Raymond Bailey (8.3)
  8. Our Cook's a Treasure 一個富商一直懷疑女管家對他下砒霜,原來下砒霜的是跟他朋友有染的年輕老婆:Everett Sloane, Beulah Bondi
  9. The Long Shot 欠債賭徒殺人後冒頂替死者身分想繼承遺產,卻發現死者也是冒充者:Peter Lawford, John Williams, Robert Warwick
  10. *The Case of Mr. Pelham 發現有一個和自己外貌完全相同的人出現,兩人爭論誰才是真的:Raymond Bailey
  11. Guilty Witness 雜貨店懷疑樓上不睦夫妻發生兇殺案:Judith Evelyn, Joe Mantell
  12. Santa Claus and The Tenth Avenue Kid 長期假釋犯被介紹去當耶誕老人:Barry Fitzgerald
  13. The Cheney Vase 一個剛被開除的員工貪圖富婆的遺產偽造證件幫她服務:George Macready, Carolyn Jones, Patricia Collinge
  14. A Bullet For Baldwin 雇員槍殺了老闆,兩天假日後卻發現老闆仍正常上班!:John Qualen
  15. The Big Switch 一個殺人犯設下陷阱殺人最後卻自己被捕:George Mathews, 
  16. You Got To Have Luck 重刑犯逃入民宅挾持少婦,最後仍被警察擒獲:John Cassavetes, Marisa Pavan
  17. The Older Sister 一對同居老姐妹, 姐姐擔下責任隱瞞妹妹殺人的事實:Carman Mathews, Joan Lorring, Patricia Hitchcock
  18. Shopping For Death 兩個退休的保險業務試圖幫助一個粗魯的女人:John Qualen, Robert Harris, Jo Van Fleet
  19. The Derelicts 男主人殺害債權人被兩個無賴看到,無賴趁機長期勒索夫妻:Robert Newton, Phillip Reed
  20. And So Died Diabouchinska一個布偶表演者冷落老婆迷戀布偶,根據舊情人設計的布偶卻把他殺人的實情抖出來:Claude Rains, Charles Bronson
  21. Safe Conduct 美國女記者離開東德時遭到足球明星誣陷,原來明星此舉是要護送更重要的證件離境:Claire Trevor, Peter Van Eyck, Jacques Bergerac, 
  22. Place of Shadows 年輕人到修道院裡討債復仇,歷經戰爭的神父勸他寬恕:Everett Sloane 
  23. *Back for Christmas 將老婆謀殺埋在地窖裡後順利搬家,新住戶通知他想挖開地窖: John Williams, Isobel Elsom 
  24. The Perfect Murder 兩個姪子貪圖遺產聯手謀殺姑姑,卻害到自己: Hurd Hatfield, Mildred Natwick
  25. There Was an Old Woman 獨居老婦人以老鼠藥毒殺旅客謀財: Estelle Winwood, Charles Bronson
  26. Whoduint 推理作家卻不知道自己遭誰殺害,向上帝要求回人間重來一次:John Williams
  27. Help Wanted 籌錢為妻手術的老實人受雇殺人卻殺錯對象:John Qualen, Lorne Greene, Madge Kennedy
  28. Portrait of Jocelyn 帶新婚妻子買畫卻買到前妻畫像,新婚妻子要求知道真相:Raymond Bailey, Nancy Gates
  29. The Orderly World of Mr Appleby 缺錢的古董店老闆殺妻領保險金,第二次踢到鐵板:Robert Harris
  30. Never Again 個性敏感沒信心的美女受刺激酗酒殺了未婚夫:Phyllis Thaxter, Warren Stevens
  31. The Gentleman From America 三人下賭誰敢在鬼屋裡待一晚上,結果做到的人瘋掉了:Biff McGuire
  32. The Baby Sitter 女主人遭到殺害,暗戀男主人的保姆性命遭到威脅:Thelma Ritter, Mary Wickes
  33. The Belfry 稍嫌弱智的學校長工殺害教師後躲在鐘樓裡:Patricia Hitchcock, Dabbs Greer
  34. The Hidden Thing 年輕人目睹女友車禍卻記不得任何事,直到有人幫忙恢復記憶:Biff McGuire, Robert Harris
  35. The Legacy 印度王子在佛羅里達度假追求已婚少婦未遂後自殺,原來背後另有隱情:Jacques Bergerac, 
  36. Mink 失竊的貂皮大衣被送到設計者店裡估價,送件者被誤認為是竊賊:Russ Hussey
  37. Decoy 為受虐女同事出面抱不平卻被認為是兇手:Robert Horton, Cara Williams
  38. The Creeper 夜間專殺金髮女性的兇手,身分出乎意料之外:Constance Ford, Rita Shaw (8.0)
  39. Momentum 雇員向東家討債時誤殺了對方:Skip Homeier, Joannne Woodard
* 希老自己親自導演。

1~21 在第一片 CD,22~39 在第二片 CD


1956 年已經是電影產業的初衰期了,演員開始感到粥少僧多必須把重心轉向電視,當時已有其他性質相近的懸疑劇在播映中,有人向 Alfred Hitchcock 建議應跨足電視劇,老希的事業重心仍在電影,因此他找來 40 年代他合作過的 Joan Harrison (1907~1994) 來主導這齣每週在 CBS 播出的電視劇。

Joan Harrison 礙於成本不能找到當紅的 James Stewart, Cary Grant 來拍,但是可以找到價格較低的 40 年代老男演員來拍,像演過《大國民》的 Joseph Cotton, Everett Sloane,演過《怒火之花》的 John Qualen,演過《北非諜影》的 Claude Rains,甚至默片時代的名星 Barry Fitzgerald,還沒出名的老查 Charles Bronson。

老希自己每一季只導演幾次,導演份量最多的反而是 Robert Stevens, Robert Stevenson 兩人。

希老崛起於 1930 年代的英國,歷史學家霍布斯邦提過受到一次大戰死亡數百萬成年男性的影響,20~50 年代整個英國社會隱藏了數百萬名寡婦或終生未嫁的女性,回首一下老希的電影和電視劇本裡這些人的戲份佔有相當高大的比重,形象符合常常扮演這些角色的有 Midred Dunnock (1901~1991), Midred Natwick (1905~1994), Estelle Winwood (1883~1984), 甚至默片時代美艷女星 Isobel Elsom (1893~1981)。


年齡比較低的 Carman Mathews (1915~1995) 也常常扮演類似角色。

配角方面常見的演員有:Percy Helton, Harry Tyler, Philip Coolidge, Virginia Gregg, Russell Collins 和老希女兒 Patricia Hitchcock

希區考克劇場 Q & A

2012年8月20日 星期一

Phyllis Thaxter (1921~1912)


資深女星 Phyllis Thaxter 以 91 歲之齡辭世,Phyllis Thaxter 第一次演電影是在 1944 年的戰爭電影 Thirty Seconds Over Tokyo 裡演出,之後十年曾經在多部電影裡演出,不過到了 1950 年代中期電影影集興起之後,在電影界無法突破的 Phyllis Thaxter 也將重心轉向電視影集,1956~1964 年間多次在希區考克劇場裡擔任女主角,我對她名字的印象也來自希區考克劇場。

到了 1970 年代,Phyllis Thaxter 最為人記得的一次演出是在《超人》(Superman) 裡飾演超人的母親。

2011年10月29日 星期六

迷魂記 1958


1958 年拍的《迷魂記》(Vertigo) 名列我個人荒島十大名片之一,但是這部觀念前衛的電影在 50 年代的美國無法引起迴響,在那一年票房普通,金像獎只獲得最佳藝術指導、最佳音效兩項提名,頒獎那天一項未得,即使如此《迷魂記》仍是希大師畢生最愛的作品,事後證明這部片觀念超前時代數十年,裡面出現的懼高症、幻想症、強迫性偏執心理、憂鬱症、誘發前世記憶等等問題,到了 1980 年代隨著都市文明病受到正視,片中這些似有似無的心理問題引起無數人的共鳴,加上淒美的劇情,美麗的取景, Bernard Herrmann 的配樂,再加上舊金山人文歷史為主軸,使得《迷魂記》有如一部藝術作品,看一下近 10 年來「事後諸葛」的評價如下:

《迷魂記》在2007年版的 AFI 百年百大電影中排第 9 名,是希區考克入選的 4 部電影(《迷魂記》#9、《驚魂記》#14、《後窗》#48、《北西北》#55)中位列最前者;AFI 百大驚悚電影第18名、AFI 百大愛情電影第18名。2008年的 AFI 百年各類型電影十大佳片,《迷魂記》名列懸疑片的第一名。


1992年、2002年英國電影學會《畫面與音響》(Sight & Sound)雜誌中,《迷魂記》分別名列史上最偉大的電影第4名、第2名。


2005年,英國第二暢銷的電影雜誌《Total Film》,將《迷魂記》評為史上最偉大的電影第2名。


此片也因為它「文化上、歷史上、美學上」的重要價值,被選為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National Film Preservation Board)指定收藏。

1950 年代,話說童年受到極度壓抑,個性比常人多疑的希區考克大師已經定居美國數年 ,1953~1956 年間是他作品的高峰期,《後窗》、《捉賊記》、《擒兇記》以及電視上的《希區考克劇場》在票房以及評價方面都算成功,1956 年他一年的收入高達 400 萬美元,讓希大師決定在加州置產定居。

Vera Miles
接下來他拍了一部由 Henry Fonda, Vera Miles (左圖) 主演的《伸冤記》(The Wrong Man),看過這部片應該會記得開場時希大師的旁白,他說「這是我畢生最投入最棒的一部作品 ..... blah....blah」,但是,這部片的反應卻遠遠不如希大師所預期,意外的收穫是這部片女主角 Vera Miles 演技成為極少數能獲得希大師給予正面評價的女星,希大師稱 Vera Miles 為新的 Grace Kelly。

1957 年希大導演到了舊金山,突然想以這個美麗的城市為劇本拍一部片,他口袋裡的男主角是和他合作多次的 James Stewart,女主角仍屬意《伸冤記》之後多次演出電視版希區考克劇場的 Vera Miles 擔綱,大綱底定後,有人向他介紹舊金山當地出身的劇本家 Samuel Taylor (1912~2000),兩人溝通觀念之後便決定進行這個計畫。

熟悉舊金山地理以及人文歷史的 Samuel Taylor 交出《迷魂記》劇本時,一向挑剔的希區考克欣喜若狂給予極高評價,因為剛剛在加州定居的英國人絕對寫不出這樣和地方人文歷史深度結合的劇本,這時候唯一的波折是和他屬意的女主角人選 Vera Miles 因懷孕無法演出,這簡直是犯到希大師的大忌,適當的女主角永遠是希大師作品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

Kim Novak
派拉蒙公司想到的補救之道是向哥倫比亞公司外借偶像女星 Kim Novak (左圖) 接替,外表豔麗年僅 24 歲的 Kim Novak 並不算是演技派的女星,她是哥倫比亞公司培養來接替 Rita Hayworth 的軍中海報情人,各方不禁懷疑她能否和希區考克以及 50 歲的老牌影帝 James Stewart 演出《迷魂記》這樣的深度心理戲?

Samuel Taylor 認為 Kim Novak 完全合乎他腦海裡的形象,因此不斷推薦 Kim 演出,希區考克由開剛始的極度反對到漸漸接受,Kim Novak 經過希大導演的折磨後,最後還是稱職的演出《迷魂記》裡的女主角,她沒有像 Vera Miles 一樣獲得希大師的正面肯定,收獲是為自己留下了《迷魂記》這部被公認 Kim Novak 一生最重要的作品。


劇情敘述一個警探 Scottie (James Stewart 飾演) 因懼高症而不適任離職,Scottie 離職後被家財萬貫的大學同學 Gavin 聘為私家偵探,負責跟蹤 Gavin 稍有精神幻想症的妻子 -- 金髮美女 Madeleine (Kim Novak 飾演), 跟著.....跟著.... Scottie 卻忍不住愛上 Madeleine,而遭到冷落的 Madeleine 也接受他的追求。但是好景不常,Madeleine 病情發作那天 Scottie 再次因懼高症失職讓 Madeleine 墜樓身亡,Scottie 幾乎精神崩潰,罹患深度憂鬱症。

直到有一天 ....

他在路上遇到一個酷似 Madeleine 的褐髮女人 Judy,他把 Judy 當做精神寄託,他強迫性一步一步要把 Judy 的外表改造為已故的 Madeleine,直到某一天 Scottie 不小心看到一個破綻才知道 ~ Judy 就是 Madeleine!一個假的 Madeleine!這是一個設計精密的騙局,Gavin 殺妻侵佔財產,再順利的嫁禍給 Scottie。


Scottie 看出破綻之後,他數年累積的憂鬱以及缺乏自信獲得了解答,接下來他拉著 Judy 去證明 Gavin 嫁禍給他的騙局, Scottie 各種心裡疾病獲得了解脫,但也讓 心虛自責的 Judy 真的意外墜樓身亡。


已經 50 歲,曾經在二戰時擔任空軍飛行員,人生閱歷豐富的 James Stewart 一開始就給這部電影的劇本極高的評價,他說:

「這是部好電影,因為我歷經過那樣的恐懼,並認識因為恐懼而完全失去行動力的人,被那樣的恐懼全面包圍是很可怕的事。.......」

除了上述的劇情主軸之外,Samuel Taylor 的劇本和舊金山歷史深度結合,觀眾隨著 Scottie 查案過程了解名女人 Carlotta Valdes (1834~1857) 的故事,走遍中古書店、博物館、Carlotta 故居、西班牙教堂,和希區考克其他作品比較起來,《迷魂記》除了 Scottie / Madeleine 故事主軸之外更留了數個副主題可供影迷探討。

片中對男人的個性描述極度透徹,Barbara Bel Geddes 飾演曾經和 Scottie 有婚約的大學女同學 Midge ,充滿書卷氣息的 Midge 多才多藝仍隨時關心罹患懼高症 Scottie 的一切,然而當亮麗的 Kim Novak 一出現時,Midge 馬上被冷落忘記 。。。。。

等到 Scottie 精神崩潰之後,又是只剩下 Midge 在照顧他,接下來褐髮女人 Judy 出現那一瞬間開始,Midge 又被忘記了

1958 年拍的《迷魂記》(Vertigo) 當年的票房排名年度第 8,在那年的金像獎只獲得最佳藝術指導、最佳音效兩項提名,頒獎那天一項未得,然而「時間是最好的裁判」,現在《迷魂記》被認為是 Hitchcock + Herrmann 模式的登峰造極之作,在劇情方面曾同時名列十大驚悚片和十大文藝片之列。


現在市面上常見的配樂版本是由 Royal Scottish National Orchestra 在 1995 年錄製的版本,音效甚佳,第一首 Prelude ,第二首 Scott Trails Madeline,第 13 首 Scene D'Amour,第 14 首 The Necklace the return and finale 算是這片的精華,當年導演 Hitchcock 認為這些音樂搶了影像的丰采,就可以想像 Herrmann 這次的演出有多完美,受過正統古典音樂訓練的 Herrmann 這次以豐沛的管弦樂表達,和這部以 San Francisco 為背景,取景偏重米白, 鮮紅, 深綠三種顏色的電影搭配完美,之前我介紹過幾片 Hitchcock 合輯,Vertigo 都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然而,我還是決定另行購買 Vertigo 的單片 CD


2011年7月19日 星期二

Googie Withers (1917~2011)


曾經在 1938 年希區考克大師名片《貴婦失蹤記》(The Lady Vanishes) 裡演出的 Googie Withers 以 94 歲之齡辭世,這部片戲份最多的年輕女星應該是 Margaret Lockwood (1916~1990),Googie Withers 戲份較少,真難想像在 1938 希特勒入侵波蘭前夕的演員還有人存活至今。

戰後 Withers 移民到澳洲,她晚年曾經在 1996 年的知名澳洲片《鋼琴師》(Shine) 裡客串演出。

2011年7月4日 星期一

Lady Gaga meets Hitchcock


最近驚世駭俗的天王女星 Lady Gaga 來台訪問,我年屆不惑卻是一個 Lady Gaga 迷,我喜歡她的率性,尤其是看過她的傳記之後更能體會她不虛偽直接爆發最原始本性的想法

最近她的新曲 Born This Way 開頭摘取 Bernard Herrmann 為老希電影《迷魂記》的主題曲 Vertigo theme 大約兩分鐘的片段,是否代表身為女人要回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像《迷魂記》的女主角一樣隨男人的想法遭到改造。

另外她的招牌曲 Bad Romance 有一段歌詞是

。。。。。。。。。
I want your PSYCHO
Your VERTIGO stick
Want you in my REAL WINDOW
。。。。。。。。。
。。。。。。。。。

刻意連續用了三部 Hitchcock 電影的名稱,可以看出 Lady Gaga 是個希區考克電影迷,未來她作曲時應該會繼續引用。

2011年3月30日 星期三

Farley Granger (1925-2011)

飾演希區考克名片《奪魂索》(Rope) 兩大兇手之一的 Farley Granger 去世,年 86 歲,除了《奪魂索》他另一部知名作品應該是《火車怪客》(Stanger on The Train),Farley Granger 在兩片裡的形象都是顯得軟弱沒主見的男人,70 年代他後來也曾經化身另一個角色出現在台灣影迷面前,義大利喜劇西部片《大野兩條龍》裡跟 Terence Hill, Bud Spencer 兄弟為敵的惡棍 Harriman,這時很難跟前述的 "軟弱男人" 做連接了。

希老作品裡我對《奪魂索》的喜好程度僅次於《迷魂記》,在 1948 年這部片低調上映票房悽慘,船過水無痕,也沒獲得任何一項奧斯卡提名,最近幾年《奪魂索》這部黑色舞台劇在 IMDb 的排名漸漸上升進入 Top 250 名單內,除了罕見的一鏡到底拍攝法,在戰後的 1948 年,這部片裡年輕人和老年人對生命的討論雖然簡短卻引人深思。

我把《奪魂索》當作 James Stewart 生涯代表作品之一,Farley Granger 在這部片只能算第三男主角。

有趣的是 Farley Granger 在 1954 年曾經到義大利拍了一部 Luchino Visconti 執導和美女 Alida Valli 合作的名片《戰國妖姬》(Senso),這部片的吻戲還出現在《新天堂樂園》最後那段接吻影片裡,70 年代初 Farley 私下愛上了義大利,後來 Farley 跟他的同性愛人搬到羅馬定居,也藉此出現在多部多國合資的義大利電影裡,《盡日沉煙香》,《絕命毒霸》(Le Serpent),《狂龍殺手》( hombre llamado Noon)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