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1日 星期五

叛艦喋血記 -- 1935

西方和中國的故事比較起來最大的差別是:中國故事裡的好壞人 100% 分明,好人濫情好,壞人徹骨壞,兩者至死不渝,為了堅持該原則總是出現不合邏輯的劇情愚弄觀眾,西方故事裡除了上帝、耶穌,其他作品裡的人性卻是會變化的,即使是正面形象的所羅門王、大衛王、參孫、基督山恩仇記裡的康泰斯等人,照樣經不起誘惑,照樣無法抗拒權力,都有人性上的缺點,甚至因此晚景淒涼。故事的架構就是每個人都有優缺點,讓你無法明確區分「好人」「壞人」。生活上經驗比較偏向中式還是西式呢?大家心裡有數。

1935 年根據 1789 年皇家海軍真實故事改編的《叛艦喋血記》(Mutiny on The Bounty) 就是很好的劇本,最後拿下那一年金像獎最佳影片。

從大航海時代到 18 世紀,遠洋船隻是文明進步的重要工具,在那個沒有電報無法橫向交換資訊的年代,航海存活形同戰爭,船長「必須」和將軍一樣獨裁,只有服從沒有討論,當獨裁船長 Charles Laughton 的苛刻濫權超過船員的忍耐極限時怎麼辦?船長對船員除了上對下的權力之外,知識見識也是強烈對比。要叛變一定要有其他知識份子帶頭,《叛艦喋血記》裡比較有同情心的船上大副 Clark Gable 經過多次掙扎後決定帶領低下階層出身的船員,將獨裁船長和追隨者解除權力趕上小舟放生 (如下圖),儼然一場「無產階級革命」。


這場「無產階級革命」發生時,真實故事並非照國共八股劇本那樣善惡分明,許多人選擇跟隨濫權的船長,貴族出身但深受 Clark Gable 照顧的年輕軍官 Franchot Tone 要靠哪一邊?飽受船長欺壓但是想回倫敦看妻兒的水手該靠哪一邊?讓觀眾扼腕的故事就發生在這種改變一生的選擇。

經驗豐富的船長克服天候戲劇性的活了下來,他上了另一艘船展開失去理性的報復計畫,這是他天性殘酷嗎?不盡然是!大部分是皇家海軍的訓練導引他執行每一個決定。

另外帶領叛徒前往大溪地定居娶妻生子的 Clark Gable 也沒有「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他成為英國海軍的黑名單,終生無法返鄉,還要應付內鬨以及前船長的追緝,最後必須放棄大溪地的優渥生活繼續逃亡,電影上沒提到他最後為波里尼西亞人所殺。

這部 1935 年的電影可說金光閃閃,三大男主角全部獲得那年奧斯卡提名,好萊塢天王影帝 Clark Gable 回憶錄提到這是他很滿意的作品,演年輕軍官的 Franchot Tone (1905~1968),最近剛看過一部他演的《開羅諜報戰》(Five Graves To Cairo) 印象頗佳。後來成為影帝的 David Niven, James Cagney 在片中演出小角色。

獨裁的船長由我推崇的 Charles Laughton (1899~1962) 飾演,他並未因矮胖的外型受限,演什麼像什麼。這部片裡 Lauhgton 令人憎恨的程度遠超過《白鯨記》(Moby Dick) 裡的 Gregory Peck,Gregory Peck 為達目的會犒賞船員激勵士氣,這裡卻只有鐵腕式的服從。如果要找更壞的船長,另一部知名度較低的《海狼號》(The Sea Wolf) 裡有點變態的 Edward G. Robinson 可以參考。如果要平衡 Charles Laughton 形象,有一部 1943 年法國導演 Jean Renoir 以納粹入侵法國為背景拍的《吾土吾民》(The Land is Mine),他演一個受母親嚴管軟弱的小學老師,演來入骨三分。


3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這位艦長的後代是澳洲昆士蘭省現任省長
處理水患表現不錯

Miklos 提到...

感謝樓上網友提供的資訊

Miklos 提到...

在片中飾演 Clark Gable 大溪地愛人的 Motiva (b.1917) 仍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