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1日 星期三

電影配樂簡史 (3)

正當 Steven Spielberg / John Williams 想振興黃金時代的美聲時,並非每個人都有他們那麼多的預算,預算匱乏的電影製作人也找到了變通的方法 ....

1980 年前後另一股聲音革命悄悄的興起,那就是以錄音室裡的數位合成音樂取代過去管絃樂團的地位,建立電子版的「華麗美聲」,這類浪潮的代表作有 1982 年 Vangelis 的《火戰車》(Chariots of Fire) 和 Harold Flatemeyer 的《比佛利山超級警探》(Beverly Hills Cop),像 John Williams 的態度較為包容,並不吝於接納這股勢力,然而較老一輩的作曲家如 Bernard Herrmann 就斥之以鼻 100% 採取排斥態度了,Herrmann 自嘲說幸好他早生了 20 年,否則將不敵機器而失業,到了 1990 年代末期回頭來看,集此股潮流之大成的應該是最熟悉電腦合成技術的 Hans Zimmer,這股勢力也主導了電影配樂直到今天。

1990 年代 Hollywood 已經累積了不同時代的創作模式以及經驗,常見的電影配樂創作場景如下:
.......在作曲家參與作業之前,導演已經有幾段他個人認為最能表達此片精神的簡短音樂 -- 稱之為暫時音軌 (Temp Track),作曲家抵達後的任務就是開始對這段音軌進行同系繁殖 (imbreeding) 註:這個字用得絕!,把它用數位音樂設備演奏,變奏、重金屬版、巴洛克版、鋼琴版、電吉他版、管絃樂版 ....等等,最典型的案例像《絕地任務》(The Rock)、《變臉》(Face Off)、《空中監獄》(Con Air) 都因為如此,作曲家靠數位機器幫忙在幾星期內就交卷達成任務。

不過還是有幾位配樂作曲家例如 Danny Elfman,Howard Shore,Elliot Goldenthal 仍然拒絕上述的流程,堅持一定要把影片每一個畫面都看過一次才開始進行配樂創作,James Horner 這類的「剪貼派」獲得完全勝利。

註:看起來作者很討厭 James Horner。

(完)

這是一篇原創於 1998 年的文章,我也是邊翻譯邊學習,原文大概有這裡的兩倍長,其他篇幅涉及他對 1998 年奧斯卡獎提名作品的意見,頗多專業名詞,對我這個沒有音樂基礎的傢伙有如空中抓金條 "抓不到重點",而且已經不具時效性,因此跳過不翻譯。

翻譯完這一系列文章,我也體會出來為自己什麼會喜歡 golden age 的音樂 .......

聽音樂有點像看文學作品,如果你有耐心能好好看完一部長篇小說,例如《基度山恩仇記》或《三國演義》雖然只是一個故事,我認為給人的啟示和助益勝過 100 篇短篇散文。相對的,Mahler, Brahms, Wagner 的作品相較於流行歌曲不也是如此?

印象很深的是電影《春風化雨 1996》裡面 Richard Dreyfuss 說到他聽古典音樂的心得 .....

........ 我播放第一遍,實在聽不懂,第二遍,我懷疑自己真的比較笨嗎,第三遍,我實在不懂別人怎麼會喜歡這種東西,第四遍,是不是我腦筋少了什麼,第五遍第六遍第七遍 ........... 直到最後我發現我的手停不下來,妳問為什麼我喜歡這種音樂,我真的說不上來 .......

Wagner, Puccini, Verdi 的歌劇,Brahms, Mahler 的交響曲的感覺不就是如此嗎?當然輔助工具就是要把他們那一輩的歷史看一遍,Eric Hobsbawm 寫的 19 世紀三部曲是最好的工具書,從 19 世紀往 20 世紀走,Korngold, Steiner, Rozsa 作品的規模已經不如 19 世紀他們老師那一輩那幾個怪胎了,加上我對老電影的喜愛,要消化 golden age 的音樂應該不算什麼難事了。

5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請問一下這一段喔,

在作曲家抵達之前,導演已經有一段他個人認為最能表達此片精神的簡短音樂稱之為暫時音軌 (Temp Track),作曲家抵達後的任務就是開始對這段音軌進行同系繁殖 (imbreeding)

那段簡短的音樂 (暫時音軌) 是誰作的呢? 這是不是表示, 所以這類電影的主題, 往往是導演不知道從那兒找來的, 而不是配樂者寫的? 配樂者只是負責以導演給的那段主題來發展或是"繁殖"的工作?

很謝謝你這一系列的三篇文章, 受益很多 ^^

匿名 提到...

所以囉 ! 有些電影配樂的主題 - 也就是上述的 temp track ,作者可能是根本不見其名的 nobody,所以有時候聽到電影拍到一半還可以撤換配樂作曲家

這篇文章還有一小段很有意思,當時我猶豫要不要翻,想翻卻不知道要擺在哪裡,被 sld 問到重點了,順便提一下 ~ ~

好萊塢有一個嘲諷人的名詞叫 hummer,這個字意思是指有些人讀譜都有困難卻能當上 cd 封面上的配樂作曲家,靠的就是別人操刀或電子樂器輔助,被他點名的 hummer 有 Danny Elfman

看起來 soundtrack 有點像你在美國買的芭比娃娃或 Nike 球鞋,作曲家掛名,實際上可以外包 (outsourcing) 

匿名 提到...

小弟個人覺得...暫時音軌,應該是在作曲家還沒未那一段場景譜寫音樂前,導演所選用的暫時配樂。這樣的情況可能發生在,導演與作曲家初期的會面時。當然,如此一來,的確是可以某一程度的代表導演對於這個橋段的音樂是以怎樣方式地被呈現,但也有可能只是功能性的搭配。而這些暫時音軌,我相信有很多是取樣於嚴肅音樂。
不過我猜原文筆者可能意思是說,作曲家也許會依循著暫時音軌的風格來開始作曲,但我相信很多時候不一定是這樣。
這又讓我想到 "demo track",這是作曲家在初期利用電腦或是電子合成器所做出來的樣本,目的其實就是給製片、導演的參考,用來決定合不和他們「胃口」。假使他們都滿意的話,就會與其討論更多細節或是正式任用這位作曲家。
對於 Rejection 這檔事,原因也很多,有時是作業進行到一半,導演才發現他與作曲家的理念不和,要不然就是導演發現已錄製的音樂與畫面不合,希望能重寫。萬一到後來,導演 /製片/studio 不滿意音樂,也很有可能直接 Fire 作曲家,不給機會重寫,所以才會發生在電影上映前幾週,緊急換人上場寫音樂的情形,這時作曲家就要當救火隊員了...。最有名的例子是 Goldsmith 的唐人街(Chinatown),兩個禮拜寫完還能奧斯卡提名;像是 Goldsmith 的空軍一號也是同樣的情況。前者我忘了是他取代誰寫,至於後者是取代 Randy Edelman。
有時雖然遭到 Rejected,但是不見得會立即撤換,我還看過重寫好幾次的例子,像是 Basil Poledouris 的天狐入侵 (Red Down)、John Powell 的 D-Tox。還有另一個情況是,在作曲家撤換後,電影裡頭還是可能保留一些(或是部份,或是很多) 原本已經寫好的音樂。舉一個很有趣的例子 - 白牙 這部電影,當初導演不太滿意 Basil Poledouris 的音樂,就找上 Hans Zimmer 重寫 (據說寫了七十多分鐘),結果到後來兩個人的音樂都用,而且大部分還保留 Poledouris 的,Zimmer 的算是 "Additional Music"...my god~~。
什麼人物,不管大師老手新手,其作品被退回的例子屢見不鮮,就連史特拉文斯基都曾經被退貨,所以這樣的現象並不就代表作曲家的實力問題,非客觀因素的影響其實是很大的。

匿名 提到...

謝謝 shawn 的補充

匿名 提到...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