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30日 星期五

阿匹婆 (1918~2009)

台灣電視史長青樹阿匹婆以 91 高齡病逝,有人說她是台灣四五六年級共同的回憶,我認為原因之ㄧ是她的聲調親切平常,給每一個觀眾鄰家阿嬤的感覺,台灣的 Wikipedia 上面的阿匹婆資料應該是 30 歲以下的年輕人寫的,只提到她 1980 年代的作品,卻跳過了 1970 年代的介紹,我印象是阿匹婆早在 1970 年代就已建立名聲,作品是極少有人提到的台視中午的閩南語連續劇以及《週六劇場》、《週日劇場》,當時《週日劇場》主角是里長伯陳國鈞以及石松、侯傑、震洋、林義雄、恬娃、林揚、龍劭華等人。

然而在國內三台開播前,年輕時阿匹婆也是台語電影裡的要角,關於這部分的資料我比較欠缺。

懷念正港台灣阿嬤阿匹婆

2009年1月28日 星期三

Kathleen Byron (1921~2009)

英國女星 Kathleen Byron 於 1 月 18 日去世結束她 88 歲的生命,Kathleen 年輕時相當美艷,對她印象最深的演出是 1947 年在英國電影《黑水仙》(Black Narcissus)裡飾演無法適應西藏無趣生活想要回到世俗的修女,這部片在台灣知名度不高,美艷的 Kathleen Byron 一生似乎沒有什麼震撼影壇的作品只能算是二線的女星,若要提到台灣影迷對她的印象那應該是她晚年曾經在《搶救雷恩大兵》裡客串演出雷恩晚年的夫人。

2009年1月18日 星期日

2008 其他三部國片

除了上次提過的《海角七號》之後,最近也把去年話題性僅次於《海角七號》的三部國片《九降風》、《一八九五》、《囧男孩》都看遍了,國片確實正在進步中,去年金馬獎時紐承澤說的:「導演們都在研究《海角七號》為什麼會這麼賣座?」這就對了!我直言這跟政治很像,出身上層貴族的政客往往會低估民眾的智商。過去二十年國片冰河期世代的導演多出身國營企業培植,和民間的距離遠超過上屬老闆,就因為低估民眾智商,所以只會拍些滿佈忠義節氣腥臭味或是自己也笑出不來的低級趣味鳥片,儘管這些「鳥片」地點題材就在台灣,觀眾對它卻絲毫沒有共鳴性,每年被上百部金髮藍眼睛的洋片輕易 KO 假的。提到台灣經濟奇蹟,那電影大概是過去 20 年全台灣「全球競爭力」最差的行業之一了。

左:《九降風》劇照

當然,一定會有人說美國有錢,有八大電影公司,如何如何 ....。喔!不不不!我從不期望電影像李安、王建民或宏碁電腦一樣打進洋鬼子市場,我只要求他們守住最基本的國內部分市場,錢絕對不是理由。就像韓片《我的野蠻女友》有花大錢嗎?為什麼他操著 99.9% 觀眾都聽不懂的韓文都可以跨海來台輕易擊垮每一部國片,就因為他的題材就在每個人大學成長過程裡,裡面的邏輯和人性都能引起共鳴,這樣就夠了!

我有個觀念就是 1950~1966 年間出生的世代不幸遇到最徹底的「法西斯式」教育,是各種能力(除了求生忍耐的能力) 被抹煞的最乾淨的世代,等到 2008 終於輪到 1968~1976 年間「後解嚴期」世代導演出生,法西斯病狀傷勢明顯較輕,這批人共同點是出身民間業餘愛好者,沒有鐵飯碗甚至還曾經挨過餓,這樣才能客觀的觀察台灣社會,不會不自覺的套上課本框架,不會低估觀眾的智商。

首先提到《九降風》,如前所述導演編劇一定對青春期非明星高中男生的成長有非常深的觀察,所以全片題材從不間斷,導演了解這種族群裡義氣、道義、信用的重要性,甚至 90 年代職棒迷的夢想因 CPBL 簽賭案幻滅的故事,這樣的認知之下,他手下每個青少年都有他獨特的個性 (女性的戲份太少,不明顯),像是在演自己,不像 20 年前的學生電影,總是把學生演得像來自異次元的布偶,我比較有意見的是導演選角選得太「偶像劇」了,在這群學生裡顯現出大哥風範的鳳小岳演技是最突出的一位,讓我矛盾的是他長得實在不像「那種學校」的人。

《囧男孩》是我看了最感動的一部,劇情的主軸就是從小孩的角度看大人的世界,尤其是鎖定出身中低社會家庭破碎的小孩,由衷的佩服導演如何得知一個如此背景又不愛讀書的小孩在想什麼?如何寫出兒童版的對白?劇情許多橋段以及對話都勾起我幾十年前的回憶,好像看到十歲時的自己,更想起當年那幾個最「壞」的朋友,想起過度體罰的壞老師,想起被大人騙了 50 元,想起同學惡作劇導致堂弟死亡,而他也必需轉學的黑色故事,在 PTT 網站上《囧男孩》評價呈現兩個極端,我認為除了年紀這個永遠的理由,這跟觀眾的出身也有關,年紀太輕或是出身中上的觀眾就愈沒有機會交過像騙子一號、騙子二號那樣的朋友,他們幾乎沒有家庭生活,必須將精力投注在遊戲甚至不切實際的幻想。若沒有見過這樣的小孩,當然不易體會這部片的架構了。

《囧男孩》的故事背景發生在操閩南口音的傳統市場裡,故事背景也造成運鏡成為他的弱項,如果拿到公視撥映就像單元劇,我認為它強項第一毫無疑問是演員的演技,第二在劇本,劇本是起承轉合最好的一部,難怪被 NHK 看上。

《一八九五》投入的廣告費用可能是最多的,今天完全不談劇情,我把它當做洪智育導演的熱身作品,《一八九五》在有限的經費下卻下了一個這麼大的主題,舉例來說全片的鏡頭加上取景地點少得可以算出來,有限經費下卻要詮釋一個這麼大的主題使得《一八九五》這部片有點無力感,不過我卻認為從某些技術面看來這部片卻是強過其他三部的,例如他對 19 世紀的古蹟考證非常細心,鏡頭的取景讓客家軍和閩南人呈現兩種不同色調,只看畫面的話,這部片要勝過前述三片。

希望現在 2009 年初有一大堆國片正在拍攝中,供我們繼續掰這個話題。

2009年1月10日 星期六

A Tribute to Sir David Lean

David Lean (1908~1991) 稱得上是英國國寶級的導演,他原本名氣有限,1957 年第一部大型作品《桂河大橋》意外遇上終生最重要的伯樂 - 法國人 Maurice Jarre,他的史觀電影被 Maurice Jarre 的配樂賦予了更新的生命,就像 Federico Fellini 搭 Nino Rota,Alfred Hitchcock 搭 Bernard Hermann 那樣渾然天成。

我認為最近大賣的國片《海角七號》有一個成功的要素是 -- 比起 99% 的國片,他是一部有「聲音」的電影。一提到《海角七號》就聯想到曲終那三首歌,那回想一下《桂河大橋》的口哨進行曲,《阿拉伯的勞倫斯》那首氣勢不輸 R.Strauss 的序曲,《齊瓦哥醫生》的俄國三角琴,是否就代表的電影的「聲音」。

David Lean 導演本人的生平等於是大英帝國沒落紀錄者,他出身平民階級一個嚴苛的 Quaker 教派家庭,在那個時代,照理講是沒機會踏入資本密集的電影事業,只有中學畢業的 David Lean 幾乎嘗試百業,直到 30 幾歲時幫 B 級電影寫劇本漸漸建立知名度,二戰期間得到機會幫政府拍宣傳片,處女作是 1944 年的《天倫之樂》(This Happy Breed),接下來十幾年 David Lean 的作品大概就是這種社會寫實類型作品吧。



直到 1956 年,美國的 Cinema Scope 鉅觀電影 (Spectacle) 風氣傳到英國,英國不想拍聖經故事,倒是想以二次大戰英國俘虜發生的真實故事為劇本拍攝一部高投資的電影,David Lean 有幸擔下這個挑戰,結果這部多國合作的高成本電影《桂河大橋》得到八項金像獎而且在賣座方面大獲全勝,行銷全世界。David Lean 食髓知味,接著想以大英帝國的其他故事為題材拍攝,在身價如此高漲的時刻,大概沒有人算到極度挑剔品質的 David Lean 用他接下來 34 年的生命只拍了四部電影,也就是這張 CD 收錄的四部組曲《阿拉伯的勞倫斯》、《齊瓦哥醫生》、《雷恩的女兒》、《印度之旅》。

將時間倒退 40 年的話,David Lean 這幾部電影的格局算是「夢幻等級」的,Steven Spielberg, Martin Scorsese, George Lucas, Sergio Leone, Sam Peckinpah, Stanley Kubrick 都不諱言是 David Lean 迷,從他的電影學到很多。平民出身的 David Lean 也因為他在電影方面的成就被封為爵士。

David 在 1991 年以 83 歲之齡辭世,前面提到的伯樂 Maurice Jarre 次年 1992 年和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演出一場紀念 David Lean 的音樂會,內容是前述的四部組曲以及兩首新作的紀念曲,這張 CD 也就是演奏會的實況錄音。

這場演奏會也有 DVD 問世,我從 Youtube 上選擇《阿拉伯的勞倫斯》這首。

2009年1月3日 星期六

Witness

證人》(Witness) 是 Harrison Ford 在 1985 年主演甚受好評的名片,和同時期警匪槍戰片如《比佛利山超級警探》最大的不同是:除了打殺的劇情之外,證人》故事 90% 發生在拒絕文明 Amish 清教徒村落裡,可形容是「以 19 世紀為背景的現代警匪片」,步調較慢且著墨甚多在現代與拒絕文明的 Amish 清教徒之間的衝突,這樣帶有文藝色彩的警匪片找來 Maurice Jarre 無疑是正確的選擇。

其實這部片的重心主題在第 5 首的 Building The Barn 印象非常深刻,敘述躲在 Amish 村莊裡養傷躲避敵人追殺的 Harrison Ford 跟著村裡的男人一起幹活,用最原始的人力和工具蓋穀倉,最後穀倉蓋起來的那一刻真的讓人非常感動,但是十幾年後買到 soundtrack 時卻覺得樂器的編制有限,沒有在電影院裡感受那麼強烈,或許這只是我的錯覺,算是我對這張 CD 的一絲絲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