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舊版裡女主角 Fay Wray (見左圖) 是一個沒心機的傻大姐,純粹為了錢以及好奇心上船拍片尋找機會的失業少女,她心儀的是和她一見鍾情的船員 John Driscoll,從荒島遭到俘虜到戲尾的帝國大廈之戰,雖然大金剛喜歡她,但是她對大金剛只有「恐懼且帶有厭惡」可以形容,最後大金剛遭到射殺之後,給觀眾的感想是:對原先在某島稱王的大金剛,就因為喜歡一個女子而遭到人類好奇心的抓捕,最後竟命喪他鄉感到惋惜。

新版裡的女主角 Naomi Watts 卻從第一次被大金剛抓去就表現出不怕巨獸的膽識,甚至還跳舞向大金剛示好,回到紐約和金剛分離時顯得鬱鬱寡歡,後來和大金剛在公園裡遊戲,最後在紐約的帝國大廈之戰,她甚至站在大金剛那一方,這樣的劇情當然會導致觀眾把大金剛當作擬人化的男主角,當它遭到射殺時也獲得較多觀眾的同情。
新版的 soundtrack 我也買了,以後有機會再聊,這裡介紹的是 1933 年版的 soundtrack,被 AFI 選為 25 大配樂第 13 名,回顧一下上面的劇情,這是一部以南中國海新加坡附近的虛構島嶼 Skull island 為背景,「歷險記」風格的電影,就算有暗示也是暗示人性的貪婪,男女感情因素在 1933 年版裡絕對不是劇情重心,由《亂世佳人》的配樂 Max Steiner 操刀,這部片的配樂總共只有 9 首全長不超過 30 分鐘,有呈現異國風味兩拍子的祭祀舞曲,其中最有名的一首 Jungle Dance 也就是族人要把活人獻給大金剛的舞曲,2005 年版的電影也把這首 Max Steiner 的作品拿來用了,並改用在紐約的舞台上,而且可能是版權問題,這首 Steiner 的作品並未出現在 2005 年版的 soundtrack,其他幾首 Max Steiner 的作品大多是要製造懸疑劇情的音樂,和現代的電子配樂比起來或許氣勢不夠,但不要忘了 1933 年是電影剛開口說話的年代,這部《大金剛》不論是劇情或配樂,都稱得上是很多電影人心裡的一個里程碑,是我們這些外國後輩很難體會的。

1933 年版的缺點就是她的特技效果當然無法跟 1976 甚至 2005 年版做比較,顯露出來的特技效果仍相當粗糙,順便提一下被我稱為傻大姐的女主角 Fay Wray (1907~2004) 後來活了將近 100 歲在 2004 年以 97 高齡去世,次年金像獎頒獎典禮時曾經請馬友友演奏一首大提琴曲弔念 2004 年去世的明星,包括 Marlon Brando, Christopher Reeve, Janet Leigh (驚魂記女主角), Peter Ustinov 以及電影配樂家 Elmer Bernstein, Jerry Goldsmith 等人,當時 Fay Wray 的黑白影片也出現在其中,只是有幾人知道她就是被《大金剛》抓在手上那個美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