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過許多政治題材的法國大導演 Jean Renoir 在 1954 年早就以這個題材拍過《法國康康舞》(French Cancan) 這部喜劇片,不同的是 Jean Renoir 著重在故事背景的敘述而不在歌舞效果。1890 年左右法國已經革命 100 年了,社會上不會有《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 裡那種悲情故事,但是貧富差距卻成為另一種社會的階級隔閡,除了世襲貴族之外,部份出身低下平民一心想模仿貴族的種種包括舞蹈。
1890 年也是女權議題浮現前夕,當時社會上認為女性只能在家庭式商店就業,一但結婚就必須在家相夫教子,如果看到路上有 30 歲左右的單身熟女,那大概都不會是什麼好女人。
1890 年也是法國和俄羅斯關係最密切的時刻,當時俄羅斯的現代化,從建築到軍制到食物到休閒娛樂,一切以法國為師,俄羅斯興建聖彼得堡和哈爾濱都是以巴黎為藍圖,電影《真假公主》裡可以看出沙皇去世後法國接納了大量的俄國貴族。

這時一位迷戀 Nini 的俄國年輕貴族成為挽救紅磨坊財務危機的金主,也讓紅磨坊的故事未演先轟動。
開演當天 Jean Gabin 「不照牌裡出牌」:捨棄舞台不用,改從觀眾席中騰出空間表演,舞女從空中、從樂隊裡、從牆壁裡出現,踩著桌子甚至紳士身上躍上舞台,套句我們的用語:還沒上演已經讓上層偽紳士們「亢奮流鼻血」了,接下來近距離充滿性暗示的康康舞讓偽紳士充滿遐想,讓紅磨坊一百年後仍是巴黎最成功的商業案例。
這部電影還有一個台灣影迷看不出來的 Bonus,還記得《搶救雷恩大兵》最後決戰前,那幾個美國大兵悠閒的聽著一首法語歌曲,那是誰唱的?答案是被譽為 20 世紀法國最偉大的女歌星「小麻雀」 Édith Piaf (1915~1963),出身低下階層的 Édith Piaf 畢生故事比這部電影還要精彩,她的故事在 2007 年被改拍為《玫瑰人生》(La môme)一片,飾演 Édith Piaf 的 Marion Cotillard 還藉此拿下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回到 1954 年 Édith Piaf 不須分身,本人就出現在《法國康康舞》這部電影裡,她私底下和 Jean Renoir, Jean Gabin 都是好朋友,因此答應在這部片中客串演出,當然,片中她必須改唱 19 世紀的歌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