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聽一下 1959 年 John Wayne 主演的《赤膽屠龍》(Rio Bravo)這部純正美國血統西部片的配樂 Deguello,傳說是墨西哥人為德州佬寫的送葬曲,在片中成為印地安人向警長宣戰的戰歌,轟動的程度不輸電影本身,作曲者是被我稱為國民樂派的俄裔作曲家 Dimitri Tiomkin。
之前專文介紹過 Sergio Leone 這位義大利導演跨入美國市場的故事,1964 年他登陸美國拍第一部叩門磚電影《荒野大鏢客》(A Fistful Of Dollars) 時,找來 36 歲的義大利同鄉 Ennio Morricone 負責配樂,Leone 說「就幫我寫寫類似 Dimitri Tiomkin 那首 Deguello 的音樂吧!」,對美國市場完全陌生的 Ennio Morricone 參考了劇情加上 Tiomkin 的作品,他啟用了許多保守美國樂團不用的偏門樂器,寫出了比 Deguello 更成功的作品。
基礎深厚的 Ennio 不是一曲作家,《荒野大鏢客》之後加上後續的《黃昏雙鏢客》、《黃昏三鏢客》、《狂沙十萬里》讓 Ennio Morricone 的音樂成為鏢客西部片的註冊聲音,再也沒有人敢懷疑 Ennio 的地位,不過他這種外來之音始終與老美不對盤,竟從未拿下奧斯卡最佳配樂,到了 2007 年金像獎頒獎典禮上,可以看到老美由 Celine Dion 改編 Ennio 1984 年的作品填詞唱了一首 "I Knew I Love You" 獻給 40 年下來與獎無緣的 Ennio Morricone。
說到這裡應該來聽一下 Ennio Morricone 登陸美國市場的第一首作品 -- A Fistful Of Dollars
2009年12月31日 星期四
2009年12月30日 星期三
The Classic Film Score of Erich Korngold
這張 CD 是 2007 年時提到讀者文摘 Classic Film Score 系列其中之一,這張 CD 有一個有趣的小故事,這是一張在 Amazon 上缺貨的名片,卻讓我在台北火車站前某店以不到 200 台幣買到。
封面是 1939 年電影《江山美人》(The Private Lives of Elizabeth and Essex) 的劇照,左邊是飾演伊莉莎白女王的 Bette Davis,右邊是 Errol Flynn 飾演的騎士 Essex,上方的標題寫的是 The Classic Film Score of Erich Korngold。
我之前對 Erich Korngold (1897~1957) 的介紹如下:
上方這張圖就是 1930 年代以交響樂團作為電影配樂的模式,演員是最右方那兩個人,工作人員把收音設備伸到演員的正上方,左方則有樂團隨劇情演奏。
這些大師裡 Erich Korngold 的音樂算是最華麗最強勢的一位,多首聽起來都有「崔斯坦與伊索德」式的痕跡,尤其適合於對白較少的歷史片與文藝片,後來隨著電影內容複雜節奏明快,Erich Korngold 這種配樂模式可用的空間受限,終究必須被短又簡單的 Bernard Herrmann, Alex North 式音樂取代。
這張 CD 收錄的就是 Erich Korngold 那華格納式「華麗美聲」的配樂作品,年代從 1936 年的《風流世家》(Anthony Adverse) 到 1946 年的 Escape Me Never 共 11 首,除了一首長度 1"40 由老雷根總統主演的《金石盟》(Kings Row) 之外,最短的演奏曲都有五分鐘長,甚至有兩首超過 10 分鐘。
封面是 1939 年電影《江山美人》(The Private Lives of Elizabeth and Essex) 的劇照,左邊是飾演伊莉莎白女王的 Bette Davis,右邊是 Errol Flynn 飾演的騎士 Essex,上方的標題寫的是 The Classic Film Score of Erich Korngold。
我之前對 Erich Korngold (1897~1957) 的介紹如下:
1934 年華納兄弟公司雇用了另一個維也納佬 Erich Wolfgang Korngold,Korngold 利用機會要求建立古典音樂編制的樂團,幾乎同時,幽魂至今仍影響 Hollywood 的 Alfred Newman 也要求福斯公司建立的相似的工作環境。不同於 Steiner,Korngold 在維也納時深受華格納歌劇的影響,他用大編制樂團為一系列 Errol Flynn (1909~1959) 演的特效電影譜下有如華格納歌劇般的華麗美聲,1937 年他首次因《風流世家》(Anthony Adverse) 獲獎時,他認為一部電影的配樂就像一部具連貫性的交響曲,而且應該由作曲者而非由音樂製作人領獎,1957 年就去世的 Korngold 終生只做了 16 部作品,但仍無損他被尊為黃金時期代表人物的地位。
Korngold 派華麗浪漫的曲風建立了配樂工作者在 Hollywood 崇高不可動搖的地位,Korngold 的作風影響了 Franz Waxman 和 Miklos Rozsa 等後進者
上方這張圖就是 1930 年代以交響樂團作為電影配樂的模式,演員是最右方那兩個人,工作人員把收音設備伸到演員的正上方,左方則有樂團隨劇情演奏。
這些大師裡 Erich Korngold 的音樂算是最華麗最強勢的一位,多首聽起來都有「崔斯坦與伊索德」式的痕跡,尤其適合於對白較少的歷史片與文藝片,後來隨著電影內容複雜節奏明快,Erich Korngold 這種配樂模式可用的空間受限,終究必須被短又簡單的 Bernard Herrmann, Alex North 式音樂取代。
這張 CD 收錄的就是 Erich Korngold 那華格納式「華麗美聲」的配樂作品,年代從 1936 年的《風流世家》(Anthony Adverse) 到 1946 年的 Escape Me Never 共 11 首,除了一首長度 1"40 由老雷根總統主演的《金石盟》(Kings Row) 之外,最短的演奏曲都有五分鐘長,甚至有兩首超過 10 分鐘。
2009年12月29日 星期二
The Hunt For Red October
Basil Poledouris (1945~2006)是一個美籍希臘裔的作曲家,擁有和俄羅斯同宗的東正教背景,他對宗教合唱曲頗有涉獵,就憑著這樣的背景他進入年南加大攻讀作曲以及電影,1973 就開始為電視電影作配樂,剛開始名氣有限直到 1980 年代作品大多為科幻電影例如《王者之劍》(Conan and Barbarian)、《星際聯邦》(Fresh & Blood)、《機器戰警》(Robocop)等等。
1990 年冷戰末期根據 Tom Clancy 小說改編的《獵殺紅色十月》(The Hunt For Red October) 是被 Paramount 公司視為年度鉅作的大戲,預算高達 3000 萬美元,在配樂方面他們剛開始想擷取蘇聯紅軍合唱曲卻始終不滿意,後來找上希臘裔又作過多首合唱曲的 Basil Poledouris,Basil 乾脆自己作一首「假的俄國海軍軍歌」就是這片裡最重要的那一首 Hymn To Red October,結果這首歌大獲好評!片中當遙遠的美軍聲納聽到這首歌,卻懷疑是設備或自己耳朵出了問題,這首歌給俄國海軍添加了更多的神秘感,更成了整部電影的重要賣點!許多人想到《獵殺紅色十月》的第一印象就是這首 Hymn To Red October,其他片段的配樂則不改他科技電影出身的風格,我倒認為評價普通。
Hymn To Red October
1990 年冷戰末期根據 Tom Clancy 小說改編的《獵殺紅色十月》(The Hunt For Red October) 是被 Paramount 公司視為年度鉅作的大戲,預算高達 3000 萬美元,在配樂方面他們剛開始想擷取蘇聯紅軍合唱曲卻始終不滿意,後來找上希臘裔又作過多首合唱曲的 Basil Poledouris,Basil 乾脆自己作一首「假的俄國海軍軍歌」就是這片裡最重要的那一首 Hymn To Red October,結果這首歌大獲好評!片中當遙遠的美軍聲納聽到這首歌,卻懷疑是設備或自己耳朵出了問題,這首歌給俄國海軍添加了更多的神秘感,更成了整部電影的重要賣點!許多人想到《獵殺紅色十月》的第一印象就是這首 Hymn To Red October,其他片段的配樂則不改他科技電影出身的風格,我倒認為評價普通。
Hymn To Red October
標籤:
1990s 音樂,
Film Scores,
Russian,
War Film
2009年12月28日 星期一
小時候的映象之旅
參與《映象之旅》的阮義忠先生作品
1970 年後段到 1987 年當時台灣每週一到週五晚上 2103~2130 三台時間由政府軍、政、教主導播出所謂的「三台聯播節目」,又稱政教節目,內容如何?看看對岸的 CCTV 就知道了,唯一的例外是一個以攝影特寫社會平凡人物生活為技術,按社會或地理為主題介紹台灣的節目《映象之旅》
南部長大的外省人雷驤加上澳洲籍的杜可風以及張照堂三人主導,拍出什麼礦工之旅、濁水溪之旅、草蓆之旅、漁民之旅、王船之旅、內灣線之旅...,我印象最深刻的兩集,一次是介紹我的家鄉羅東,有一幕是特寫清晨東城戲院的麵攤,早起用餐的老人疑惑的看著外人的攝影機。另一集是介紹有一群礁溪、頭城的農民每天挑菜搭清晨四點第一班普通車上台北擺攤賣菜的故事,當時覺得像柴米油鹽一樣平凡沒什麼,幾十年後,看到完全無法辨認的東城戲院現址想起不再存在的藍皮普通火車,昔日平凡的《映象之旅》現在卻成為腦海裡特有的記憶了,無法向小我一代的甥侄們解釋「我爺爺還活著」那年代的場景。
今天意外聽到久違 20 年的《映象之旅》片頭音樂,才知道原曲是由 ABBA 作曲 Mike Oldfield 改編的演奏曲 Arrival!腦海裡又浮現這些回憶!
Plurk 討論串
一個叫好又叫座的電視聯播節目:映象之旅 - 台灣光華雜誌
2009年12月25日 星期五
The Godfather
《教父三部曲》尤其第一集在影史上公認享有不朽的地位,看一下 IMDb 上面的影評票選:《教父》(The Godfather) 被選為第二名,提到這部片只看電影的人一定會想到三個人 - 導演 Francis Ford Coppola,飾演教父的 Marlon Brando,和初試啼聲一砲而紅的 Al Pacino,如果內行一點的人通常會想到這部片的配樂大師 Nino Rota (1911~1979)
義大利籍的 Nino Rota 和前面提過的 Miklos Rozsa, Max Steiner, Dimitri Tiomkin 一樣具有深厚的古典音樂基礎,結識 Toscanini, Reiner 等指揮大師,Rota 年輕時就曾經赴美進入著名的 Curtis 音樂學院,除了電影配樂之外 Nino Rota 具有寫作管絃樂甚至歌舞劇的能力 ,回顧 Rota 一生主要還是以歐陸義大利片和法國片為主,尤其和老搭檔電影大師 Frederico Fellini 合作,40~50 年代在義大利算是一個多產的配樂作者,我認為那個時代的作品才是他生涯的黃金期,以英美電影為主流的台灣對他的印象卻是生涯中少數幾部英文電影,如《教父三部曲》、《戰爭與和平》(War and Peace) 、《殉情記》(Romeo and Juliet) 。
Nino Rota 為配合《教父》劇情,有別於他之前的幾部名作如:法國片《浩氣蓋山河》,《8 1/2》等等,全片以略帶憂鬱的義大利音樂為基調,成功的和這部黑灰色的名片完美結合。前幾天提過配樂成功不在長,而是要有一個明顯的旋律主題,《教父》就是一個極度成功的案例,film score 雜誌選擇《教父》的主旋律為 20 世紀電影藝術的招牌之一。
義大利籍的 Nino Rota 和前面提過的 Miklos Rozsa, Max Steiner, Dimitri Tiomkin 一樣具有深厚的古典音樂基礎,結識 Toscanini, Reiner 等指揮大師,Rota 年輕時就曾經赴美進入著名的 Curtis 音樂學院,除了電影配樂之外 Nino Rota 具有寫作管絃樂甚至歌舞劇的能力 ,回顧 Rota 一生主要還是以歐陸義大利片和法國片為主,尤其和老搭檔電影大師 Frederico Fellini 合作,40~50 年代在義大利算是一個多產的配樂作者,我認為那個時代的作品才是他生涯的黃金期,以英美電影為主流的台灣對他的印象卻是生涯中少數幾部英文電影,如《教父三部曲》、《戰爭與和平》(War and Peace) 、《殉情記》(Romeo and Juliet) 。
Nino Rota 為配合《教父》劇情,有別於他之前的幾部名作如:法國片《浩氣蓋山河》,《8 1/2》等等,全片以略帶憂鬱的義大利音樂為基調,成功的和這部黑灰色的名片完美結合。前幾天提過配樂成功不在長,而是要有一個明顯的旋律主題,《教父》就是一個極度成功的案例,film score 雜誌選擇《教父》的主旋律為 20 世紀電影藝術的招牌之一。
2009年12月19日 星期六
Jennifer Jones (1919~2009)
又一位 Golden Age 的女星珍妮佛瓊斯 Jennifer Jones (1919~2009) 以 90 歲之齡辭世,巧合的是前不久才看了她演的《太陽浴血記》(Duel In The Sun),Jennifer Jones 近 30 年都未參與電影或電視的演出,又不像 Elizabeth Taylor 一樣擅於製造新聞,對現代人而言她的知名度不如那一輩其他女星,看一下今天報紙的介紹。
1983 年時她曾經試圖再創第二春,主動向電影公司提出將 Larry McMurtry 的小說《親密關係》(Terms of Endearment) 拍成電影,並由她本人演出片中的最重要的母親角色,後來電影確實拍成了,導演卻選擇比她小 15 歲的 Shirley MacLaine 演出 "劇本裡的母親" 角色,這部片還協助 Shirley MacLaine 拿下那年的金像獎影后。
曾以《聖女之歌》得到奧斯卡影后的女星珍妮佛瓊絲,本周四在美國去世,享壽90歲。她一生中結婚3次,丈夫都是名人,其中尤以第2任夫婿─《亂世佳人》名製片大衛塞茨尼克在娛樂圈的聲望最隆,兩人的情事也為人津津樂道。
珍妮佛瓊絲本名菲莉絲李艾莉,還沒成名前與男星羅勃華克交往並結婚,生 2 個兒子。之後珍妮佛在一次試鏡令名製片塞茨尼克印象深刻,他簽下珍妮佛力捧,幫她爭取主演《聖女之歌》,珍妮佛一舉登上奧斯卡影后寶座,成為1940、50年代美國最紅的女星之一,接連主演《太陽浴血記》、《珍妮的畫像》等名片,後來她和羅勃華克離婚,嫁給對自己迷戀不已的塞茨尼克,羅勃則在離婚6年後抑鬱以終。
珍妮佛又拍了《生死戀》、《戰地春夢》等大片,可惜「戰」片反應不如預期,原著海明威抨擊塞茨尼克堅持用38歲的太座扮20出頭少女,塞茨尼克也就此不再拍片。第3任老公諾頓賽門是個富商,兩人相守到諾頓過世為止。
1970年代的大堆頭災難片經典《火燒摩天樓》是珍妮佛最後一部電影,她選擇以這部大製作電影畫下銀幕生涯的完美句點。
1983 年時她曾經試圖再創第二春,主動向電影公司提出將 Larry McMurtry 的小說《親密關係》(Terms of Endearment) 拍成電影,並由她本人演出片中的最重要的母親角色,後來電影確實拍成了,導演卻選擇比她小 15 歲的 Shirley MacLaine 演出 "劇本裡的母親" 角色,這部片還協助 Shirley MacLaine 拿下那年的金像獎影后。
2009年12月18日 星期五
Seven Years In Tibet
Seven Years In Tibet 這部電影的中文名字我已經忘記了,我倒是記得劇情很不好看讓我非常不自在,也讓身邊的美眉露出勉強不自在的笑容。
唯一印象好的就是以大提琴音樂為主軸的配樂,因此看過電影後去買了 CD,多年下來點播率相當低,John Williams 幾乎年年入圍金像獎,有時甚至一年入圍兩部,這部 1997 年的作品夾雜在 1996 年的 Star War: Shadows of The Empire 和 1998 年的《搶救雷恩大兵》(Saving Private Ryan) 之間,配樂主要用馬友友的大提琴加上背景樂團交差,卻缺乏簡單明瞭的主題,音樂作品要能長遠存活差的不是一分鐘或一小時,而是一個明確的主題,以這樣為賣點的作品剛聽或許不錯,五年十年後就淹沒在洪流裡。
唯一印象好的就是以大提琴音樂為主軸的配樂,因此看過電影後去買了 CD,多年下來點播率相當低,John Williams 幾乎年年入圍金像獎,有時甚至一年入圍兩部,這部 1997 年的作品夾雜在 1996 年的 Star War: Shadows of The Empire 和 1998 年的《搶救雷恩大兵》(Saving Private Ryan) 之間,配樂主要用馬友友的大提琴加上背景樂團交差,卻缺乏簡單明瞭的主題,音樂作品要能長遠存活差的不是一分鐘或一小時,而是一個明確的主題,以這樣為賣點的作品剛聽或許不錯,五年十年後就淹沒在洪流裡。
標籤:
1990s 音樂,
John Williams
2009年12月17日 星期四
Lust For Life
1956 年拍攝的《梵谷傳》(Lust For Life) 敘述荷蘭畫家 Van Gogh (1853~1890) 的故事,Van Gogh 並未接受正統的繪畫訓練,個性認真、偏執、衝動的 Van Gogh 在成為職業畫家之前曾經擔任神職人員,激動的 Van Gogh 甚至親自到死亡率最高、環境最惡劣的比利時煤礦區工作,離開煤礦之後繪畫成為他抒發熱情的管道,27 歲才決定成為畫家,可以把此時的他想像成最寫實派的畫家,這些經驗使得他早期的作品偏向深褐色底調。
Van Gogh 33 歲時才前往畫家聚集的巴黎觀摩學習,當時年紀較小的 Van Gogh 認識了 Paul Gauguin 等知名畫家,也讓他的畫風漸漸明朗,就像其他畫家一樣 Van Gogh 情緒激動且拙於生活,後來與個性南轅北轍的 Gauguin 衝突發生著名的割耳事件,最後長期居住於精神病院內仍無法挽回,37 歲就以手槍自殺了結生命。
之前提過近代的配樂家為了趕進度可以在一週內完成任務,相較起來 1956 年 Miklos Rozsa 接下《梵谷傳》的配樂工作之後,他先花心血研讀 Van Gogh, Gauguin 兩人的傳記,Rozsa 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從 Debussy (1862~1918), Ravel (1875~1937) 這兩位法國音樂家的作品裡尋找 Van Gogh 那個時代的氣息,因此這張配樂風格有如 Debussy 的鋼琴集,主題簡單明瞭,作品短而多,難以相信這和《賓漢》、《暴君焚城錄》那種厚重的管弦樂作品出自同一人之手。
從 CD 封面看得出來 1956 年的 Van Gogh 由至今仍健在的老明星 Kirk Douglas (1916~) 飾演,Paul Gauguin 則由 Kirk 的好友 Anthony Quinn (1915~2001) 飾演,我從網路上找到當年 LP 的原版封面 (如下圖) 參考一下。
Van Gogh 33 歲時才前往畫家聚集的巴黎觀摩學習,當時年紀較小的 Van Gogh 認識了 Paul Gauguin 等知名畫家,也讓他的畫風漸漸明朗,就像其他畫家一樣 Van Gogh 情緒激動且拙於生活,後來與個性南轅北轍的 Gauguin 衝突發生著名的割耳事件,最後長期居住於精神病院內仍無法挽回,37 歲就以手槍自殺了結生命。
之前提過近代的配樂家為了趕進度可以在一週內完成任務,相較起來 1956 年 Miklos Rozsa 接下《梵谷傳》的配樂工作之後,他先花心血研讀 Van Gogh, Gauguin 兩人的傳記,Rozsa 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從 Debussy (1862~1918), Ravel (1875~1937) 這兩位法國音樂家的作品裡尋找 Van Gogh 那個時代的氣息,因此這張配樂風格有如 Debussy 的鋼琴集,主題簡單明瞭,作品短而多,難以相信這和《賓漢》、《暴君焚城錄》那種厚重的管弦樂作品出自同一人之手。
從 CD 封面看得出來 1956 年的 Van Gogh 由至今仍健在的老明星 Kirk Douglas (1916~) 飾演,Paul Gauguin 則由 Kirk 的好友 Anthony Quinn (1915~2001) 飾演,我從網路上找到當年 LP 的原版封面 (如下圖) 參考一下。
標籤:
1950s 音樂,
Film Scores,
Miklos Rozsa
2009年12月16日 星期三
John Barry collection
電影配樂在最近 10 年受到重視程度明顯提高,我歸納原因一是 1990 年代網路時代重播電影的成本奇低,配樂普及性升高,第二是電影配樂過去 70 年累積下來已有相當的資產,足夠成為一門學問得以吸引愛好者,我投入電影配樂的錢算是同好裡偏高還是有很多缺憾,例如 40~70 年代原始的配樂是以黑膠唱片發行的,那時愛好者有限也造成在台發行量屈指可數,而且那時很多「一首電影」也就是全片就以一首歌或一個主題出名,想要湊齊的話最好就是用 Collection 的方法。
Silva Screen 這家公司用之前提過的 The City of Prague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演奏,在 2006 年起依照作曲家的軸發行 CD,像 Ennio Morricone 這種量少質精的作曲家大概不需要買精選集,但是 John Barry 在台知名的都是 70, 80 年代的作品,然而他本人在 1960 年代就完成了 40 幾部作品,順手一撿就有 Zulu, Born Free, The Lion in Winter, You only live twice. 等名曲,CD 可能買不到或不值得買單片,這時他的精選集就變成便宜又大碗的收藏甕。
不過這個系列的口味太輕,演奏起來像輕音樂,可以想見針對的客戶群是比較入門的愛好者,除了以上這些,當然也搬出了 John Barry 的幾首招牌曲,例如:Dances With Wolves, Somewhere in Time, Out of Africa。
Silva Screen 這家公司用之前提過的 The City of Prague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演奏,在 2006 年起依照作曲家的軸發行 CD,像 Ennio Morricone 這種量少質精的作曲家大概不需要買精選集,但是 John Barry 在台知名的都是 70, 80 年代的作品,然而他本人在 1960 年代就完成了 40 幾部作品,順手一撿就有 Zulu, Born Free, The Lion in Winter, You only live twice. 等名曲,CD 可能買不到或不值得買單片,這時他的精選集就變成便宜又大碗的收藏甕。
不過這個系列的口味太輕,演奏起來像輕音樂,可以想見針對的客戶群是比較入門的愛好者,除了以上這些,當然也搬出了 John Barry 的幾首招牌曲,例如:Dances With Wolves, Somewhere in Time, Out of Africa。
標籤:
007 Series,
Collection,
Film Scores,
John Barry,
UK
2009年12月14日 星期一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刺激 1995》(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在我心目中稱不上是 IMDb 第 1 名的鉅作,這個頭銜實在太沉重了,不過他確實是一部 A+ 級的好電影,有人提過一部好電影有如一尊藝術品,劇本、攝影、燈光、服裝甚至配樂都是藝術品的一環,90 年代拍攝的《刺激 1995》敘述的是 1940 年代的故事,雖然這是一部彩色片,全片採用偏灰綠的濾鏡加上服裝以及選角得當,讓戰後 1940 年代那種陰暗潮濕的監獄場景重現眼前,成功的表達出灰暗沒有希望的氣氛。
1940 年代配樂大師 Alfred Newman (1900~1970) 的兒子 Thomas Newman 負責這部電影的配樂,雖然 Shawshank Prison, Shawshank Redemption 這幾首主題以及多首配樂仍然採用好萊塢 1980 年代起主流的電子合成技術,但是 Newman 家族配合故事年代,旋律主題盡量簡單以迎合這部電影的時代以及所陳述的陰暗環境,主題如果太重口味像同時代的《空中監獄》、《絕地任務》那樣,那這尊「藝術品」勢必走味。
反之 Newman 直接採用 If I Didn't Care, Lovesick Blues 這幾首老歌以加強 1940 年代氣氛,沖淡電子合成音樂的比重。
《刺激 1995》的劇情不需要我多介紹了,他的劇本寫得真得沒話說,最後的 End Title 明明是一首主題很單純的音樂,但是觀眾看到 Morgan Freeman 終於走出灰暗的濾鏡,到 Mexico 和 Tim 重逢,不動容者幾希!
有一個 Trivia 是片中囚犯觀賞電影時最喜歡女星 Rita Hayworth (1918~1987) 賣弄風情的那一幕出自於 1946 年的電影《姬黛》(Gilda),Rita 飾演一個嫁給賭場阿根廷老闆的美國交際女郎,某天她先生賭場來了一個經理竟是他昔日的情人 Glenn Ford,後來 Glenn Ford 甚至殺了老闆強佔 Rita ......
除了 End Title 之外,讓人百看不厭的橋段應該是 Tim 播放 Mozart Arias 這一段吧!
1940 年代配樂大師 Alfred Newman (1900~1970) 的兒子 Thomas Newman 負責這部電影的配樂,雖然 Shawshank Prison, Shawshank Redemption 這幾首主題以及多首配樂仍然採用好萊塢 1980 年代起主流的電子合成技術,但是 Newman 家族配合故事年代,旋律主題盡量簡單以迎合這部電影的時代以及所陳述的陰暗環境,主題如果太重口味像同時代的《空中監獄》、《絕地任務》那樣,那這尊「藝術品」勢必走味。
反之 Newman 直接採用 If I Didn't Care, Lovesick Blues 這幾首老歌以加強 1940 年代氣氛,沖淡電子合成音樂的比重。
《刺激 1995》的劇情不需要我多介紹了,他的劇本寫得真得沒話說,最後的 End Title 明明是一首主題很單純的音樂,但是觀眾看到 Morgan Freeman 終於走出灰暗的濾鏡,到 Mexico 和 Tim 重逢,不動容者幾希!
有一個 Trivia 是片中囚犯觀賞電影時最喜歡女星 Rita Hayworth (1918~1987) 賣弄風情的那一幕出自於 1946 年的電影《姬黛》(Gilda),Rita 飾演一個嫁給賭場阿根廷老闆的美國交際女郎,某天她先生賭場來了一個經理竟是他昔日的情人 Glenn Ford,後來 Glenn Ford 甚至殺了老闆強佔 Rita ......
除了 End Title 之外,讓人百看不厭的橋段應該是 Tim 播放 Mozart Arias 這一段吧!
標籤:
1990s 音樂,
AFI 100,
Classical Music,
YouTube
2009年12月13日 星期日
Carole Lombard 的生死之間
前不久用了一張 Carole Lombard (1908~1942) 的照片,她是一個早逝的女星,這類明星有一個「好處」就是她給後人的形像永遠停留在最美麗的年齡。
照現在的說法 Carole Lombard 的形象有點無厘頭,擅長演出傻大姐的角色,這和她私底下的個性非常契合,Lombard 13 歲就開始演出默片,1930 年代成為 Fox 極力培養的第一線女星,1939 年更下嫁給對手 MGM 公司的天王巨星 Clark Gable。
1942 年她參加 Ernst Lubitsch (中譯:劉別謙) 導演的電影《生死之間》(To Be or Not To Be),故事背景是 1939 年波蘭一群莎翁舞台劇演員在納粹入侵後失業,34 歲的 Carole Lombard 是這個劇團裡傾倒德軍的第一女主角,此外 Carole 昔日一位影迷這時以間諜身分重返波蘭,團員們必須在現實生活中協助間諜瞞騙納粹,最後全團搭上飛機順利逃往莎翁劇發源地英國,現在看這部片大概從頭到尾笑聲不斷。
然而最殘酷的事實是平常就熱心政治的民主黨員 Carole Lombard 演完這部電影後,1942 年 1 月應邀搭軍機從 Los Angeles 到她家鄉 Indiana 推銷戰爭公債,回程時飛機因天候不佳墜毀在 Las Vegas 附近,Carole 得年僅 34 歲,兩個月後《生死之間》 (To Be or Not To Be) 這部喜劇片在悲傷的氣氛中首映,她片中有一句充滿不祥預兆的對白 "What can happen on a plane?" 也被導演刪除。
Clark Gable 得知噩耗之後幾乎無法承受,傳說 Carole 喪生時他正和 Carole 的好友 Joan Crawford (1905~1977) 在床上!已經超過 40 歲的 Clark 酗酒六個月後決定到歐洲從軍,被編到偵察機上擔任照相任務,他的名氣也讓他的名字和其他將軍一起被德軍列在 wanted list。
照現在的說法 Carole Lombard 的形象有點無厘頭,擅長演出傻大姐的角色,這和她私底下的個性非常契合,Lombard 13 歲就開始演出默片,1930 年代成為 Fox 極力培養的第一線女星,1939 年更下嫁給對手 MGM 公司的天王巨星 Clark Gable。
1942 年她參加 Ernst Lubitsch (中譯:劉別謙) 導演的電影《生死之間》(To Be or Not To Be),故事背景是 1939 年波蘭一群莎翁舞台劇演員在納粹入侵後失業,34 歲的 Carole Lombard 是這個劇團裡傾倒德軍的第一女主角,此外 Carole 昔日一位影迷這時以間諜身分重返波蘭,團員們必須在現實生活中協助間諜瞞騙納粹,最後全團搭上飛機順利逃往莎翁劇發源地英國,現在看這部片大概從頭到尾笑聲不斷。
然而最殘酷的事實是平常就熱心政治的民主黨員 Carole Lombard 演完這部電影後,1942 年 1 月應邀搭軍機從 Los Angeles 到她家鄉 Indiana 推銷戰爭公債,回程時飛機因天候不佳墜毀在 Las Vegas 附近,Carole 得年僅 34 歲,兩個月後《生死之間》 (To Be or Not To Be) 這部喜劇片在悲傷的氣氛中首映,她片中有一句充滿不祥預兆的對白 "What can happen on a plane?" 也被導演刪除。
Clark Gable 得知噩耗之後幾乎無法承受,傳說 Carole 喪生時他正和 Carole 的好友 Joan Crawford (1905~1977) 在床上!已經超過 40 歲的 Clark 酗酒六個月後決定到歐洲從軍,被編到偵察機上擔任照相任務,他的名氣也讓他的名字和其他將軍一起被德軍列在 wanted list。
標籤:
20th Fox,
Golden Age,
Historical Events,
History of Film,
MGM,
Stars,
WW2
2009年12月11日 星期五
叛艦喋血記 -- 1935
西方和中國的故事比較起來最大的差別是:中國故事裡的好壞人 100% 分明,好人濫情好,壞人徹骨壞,兩者至死不渝,為了堅持該原則總是出現不合邏輯的劇情愚弄觀眾,西方故事裡除了上帝、耶穌,其他作品裡的人性卻是會變化的,即使是正面形象的所羅門王、大衛王、參孫、基督山恩仇記裡的康泰斯等人,照樣經不起誘惑,照樣無法抗拒權力,都有人性上的缺點,甚至因此晚景淒涼。故事的架構就是每個人都有優缺點,讓你無法明確區分「好人」「壞人」。生活上經驗比較偏向中式還是西式呢?大家心裡有數。
1935 年根據 1789 年皇家海軍真實故事改編的《叛艦喋血記》(Mutiny on The Bounty) 就是很好的劇本,最後拿下那一年金像獎最佳影片。
從大航海時代到 18 世紀,遠洋船隻是文明進步的重要工具,在那個沒有電報無法橫向交換資訊的年代,航海存活形同戰爭,船長「必須」和將軍一樣獨裁,只有服從沒有討論,當獨裁船長 Charles Laughton 的苛刻濫權超過船員的忍耐極限時怎麼辦?船長對船員除了上對下的權力之外,知識見識也是強烈對比。要叛變一定要有其他知識份子帶頭,《叛艦喋血記》裡比較有同情心的船上大副 Clark Gable 經過多次掙扎後決定帶領低下階層出身的船員,將獨裁船長和追隨者解除權力趕上小舟放生 (如下圖),儼然一場「無產階級革命」。
這場「無產階級革命」發生時,真實故事並非照國共八股劇本那樣善惡分明,許多人選擇跟隨濫權的船長,貴族出身但深受 Clark Gable 照顧的年輕軍官 Franchot Tone 要靠哪一邊?飽受船長欺壓但是想回倫敦看妻兒的水手該靠哪一邊?讓觀眾扼腕的故事就發生在這種改變一生的選擇。
經驗豐富的船長克服天候戲劇性的活了下來,他上了另一艘船展開失去理性的報復計畫,這是他天性殘酷嗎?不盡然是!大部分是皇家海軍的訓練導引他執行每一個決定。
另外帶領叛徒前往大溪地定居娶妻生子的 Clark Gable 也沒有「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他成為英國海軍的黑名單,終生無法返鄉,還要應付內鬨以及前船長的追緝,最後必須放棄大溪地的優渥生活繼續逃亡,電影上沒提到他最後為波里尼西亞人所殺。
這部 1935 年的電影可說金光閃閃,三大男主角全部獲得那年奧斯卡提名,好萊塢天王影帝 Clark Gable 回憶錄提到這是他很滿意的作品,演年輕軍官的 Franchot Tone (1905~1968),最近剛看過一部他演的《開羅諜報戰》(Five Graves To Cairo) 印象頗佳。後來成為影帝的 David Niven, James Cagney 在片中演出小角色。
獨裁的船長由我推崇的 Charles Laughton (1899~1962) 飾演,他並未因矮胖的外型受限,演什麼像什麼。這部片裡 Lauhgton 令人憎恨的程度遠超過《白鯨記》(Moby Dick) 裡的 Gregory Peck,Gregory Peck 為達目的會犒賞船員激勵士氣,這裡卻只有鐵腕式的服從。如果要找更壞的船長,另一部知名度較低的《海狼號》(The Sea Wolf) 裡有點變態的 Edward G. Robinson 可以參考。如果要平衡 Charles Laughton 形象,有一部 1943 年法國導演 Jean Renoir 以納粹入侵法國為背景拍的《吾土吾民》(The Land is Mine),他演一個受母親嚴管軟弱的小學老師,演來入骨三分。
1935 年根據 1789 年皇家海軍真實故事改編的《叛艦喋血記》(Mutiny on The Bounty) 就是很好的劇本,最後拿下那一年金像獎最佳影片。
從大航海時代到 18 世紀,遠洋船隻是文明進步的重要工具,在那個沒有電報無法橫向交換資訊的年代,航海存活形同戰爭,船長「必須」和將軍一樣獨裁,只有服從沒有討論,當獨裁船長 Charles Laughton 的苛刻濫權超過船員的忍耐極限時怎麼辦?船長對船員除了上對下的權力之外,知識見識也是強烈對比。要叛變一定要有其他知識份子帶頭,《叛艦喋血記》裡比較有同情心的船上大副 Clark Gable 經過多次掙扎後決定帶領低下階層出身的船員,將獨裁船長和追隨者解除權力趕上小舟放生 (如下圖),儼然一場「無產階級革命」。
這場「無產階級革命」發生時,真實故事並非照國共八股劇本那樣善惡分明,許多人選擇跟隨濫權的船長,貴族出身但深受 Clark Gable 照顧的年輕軍官 Franchot Tone 要靠哪一邊?飽受船長欺壓但是想回倫敦看妻兒的水手該靠哪一邊?讓觀眾扼腕的故事就發生在這種改變一生的選擇。
經驗豐富的船長克服天候戲劇性的活了下來,他上了另一艘船展開失去理性的報復計畫,這是他天性殘酷嗎?不盡然是!大部分是皇家海軍的訓練導引他執行每一個決定。
另外帶領叛徒前往大溪地定居娶妻生子的 Clark Gable 也沒有「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他成為英國海軍的黑名單,終生無法返鄉,還要應付內鬨以及前船長的追緝,最後必須放棄大溪地的優渥生活繼續逃亡,電影上沒提到他最後為波里尼西亞人所殺。
這部 1935 年的電影可說金光閃閃,三大男主角全部獲得那年奧斯卡提名,好萊塢天王影帝 Clark Gable 回憶錄提到這是他很滿意的作品,演年輕軍官的 Franchot Tone (1905~1968),最近剛看過一部他演的《開羅諜報戰》(Five Graves To Cairo) 印象頗佳。後來成為影帝的 David Niven, James Cagney 在片中演出小角色。
獨裁的船長由我推崇的 Charles Laughton (1899~1962) 飾演,他並未因矮胖的外型受限,演什麼像什麼。這部片裡 Lauhgton 令人憎恨的程度遠超過《白鯨記》(Moby Dick) 裡的 Gregory Peck,Gregory Peck 為達目的會犒賞船員激勵士氣,這裡卻只有鐵腕式的服從。如果要找更壞的船長,另一部知名度較低的《海狼號》(The Sea Wolf) 裡有點變態的 Edward G. Robinson 可以參考。如果要平衡 Charles Laughton 形象,有一部 1943 年法國導演 Jean Renoir 以納粹入侵法國為背景拍的《吾土吾民》(The Land is Mine),他演一個受母親嚴管軟弱的小學老師,演來入骨三分。
標籤:
Golden Age,
Oscar best film,
UK
2009年12月6日 星期日
Richard Todd (1919~2009)
又一個老明星去世,愛爾蘭裔的 Richard Todd (1919~2009) 享壽 90 歲,過去常把他和英國明星 Richard Burton 搞混,我手上有三部他演的電影《慾海驚魂》(Stage Fright)、《六月六日斷腸時》(D-Day The Sixth of June)、以及大堆頭明星演出的《最長的一日》(The Longest Day),希區考克導演的《慾海驚魂》不算是希導一線作品,這部片最有趣是片中飾演他愛慕對象的竟然是實際年齡大他 18 歲的瑪琳黛德麗 (Marlene Dietrich),Marlene Dietrich 60 歲還能演 30 歲小姐的傳說似乎有點譜。
不過 Richard Todd 的代表作是 1955 年以二次大戰期間真實故事改編的《敵後大爆破》(The Dam Busters) 敘述英國空軍組織專隊做低飛訓練,以便對德國境內水壩進行轟炸,"Dam Buster" 甚至成為跟隨他一生的綽號。
不過 Richard Todd 的代表作是 1955 年以二次大戰期間真實故事改編的《敵後大爆破》(The Dam Busters) 敘述英國空軍組織專隊做低飛訓練,以便對德國境內水壩進行轟炸,"Dam Buster" 甚至成為跟隨他一生的綽號。
標籤:
Action,
Alfred Hitchcock,
R.I.P.,
UK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