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mitri Tiomkin 出生在烏克蘭,曾經在聖彼得堡音樂學院受教於俄國音樂大師 Alexander Glazunov (1865~1936),後來在巴黎認識了影響他一生際遇的好朋友 -- 留學巴黎受教於 Ravel 的美國人 George Gershwin,1929 年 30 歲的 Tiomkin 決定到美國去闖蕩 ...... 從此他就在美國待了 40 年,而且他的創作重心也逐漸轉移到了電影配樂,直到 1970 年之後他移居倫敦,再次把重心轉回古典音樂直到 Tiomkin 人生的終點為止。
若以門派來論,Tiomkin 算是國民樂派的傳人,令人感動的是 Tiomkin 將他國民樂派的研究精神帶到美國,俄裔移民 Dimitri Tiomkin 花心血研究收集美國民謠做出這麼多符合美國中西部味道音樂,這一點影響了他接下來 40~70 年的創作風格,再搭上他原本就比美國音樂家華麗的弦樂光澤!我相信這也是 Tiomkin 終生創作靈感源源不絕,作品卻又那麼耐聽的原因。
由於 Tiomkin 算是一個多產作家,這四張 CD 先照類型分為:The Western, The Epics, Drama and Adventure, Vocal Song 四種,內容包括有:《邊城英烈傳》(Alamo)、《巨人》(Giant),《日正當中》(High Noon)、《紅河谷》(Red River)、《赤膽屠龍》(Rio Bravo)、《殺無赦》(The Unforgiven)、《四海一家》(Frienfly Persuasion) .....等西部名片,另外還有《羅馬帝國淪亡記》(The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北京 55 天》(55 Days in Beijing) 、《六壯士》(The Guns of Navarone) 這類大場面的電影配樂,還有兩部希區考克名片《電話情殺案》(Dial M For Murder)、《火車怪客》(Strangers on a Train) 等。

前面提過 Tiomkin 曾經深入研究美國民謠,這四張 CD 中其中有一張全部收錄 Tiomkin 做的歌曲集,收錄有 Do Not Forsake Me, It's Wonderful Life 以及常常聽到卻無法辨識歌名的 Rawhide, Follow The River 等。
AFI 選出 250 部美國電影配樂選 Tiomkin 有七部入選,這套精選集裡除了《失去的地平線》其他六部都可在這選輯裡尋獲:《六壯士》(The Guns of Navarone)、《日正當中》(High Noon)、《電話情殺案》(Dial M For Murder)、《邊城英烈傳》(The Alamo)、《四海一家》(Friendly Persuasion),還有我認為應該中選卻被遺忘的《風雲人物》(It's a Wonderful life)。
最讓人玩味的是,曾被 TAS 選為天碟,堪稱 Dimitri Tiomkin 最有名的配樂《失去的地平線》 (Lost Horizon) 卻在這四張 CD 中缺席了。
聽一下 Dimitri Tiomkin 作的 Rawhide 這首歌
5 則留言:
北京 55 天 是一部大名气的“反华影片”。
是的
"北京 55 天" 是 1963 年的片,當年在台灣也是禁片,直到 1980 年代末期台灣對這些禁片完全解禁,這部片沒有拿出來重播的票房價值,但是我記得 1990 年前後台灣的電視上播過
Dimitri Tiomkin於1938年為[翠堤春曉](The Great Waltz)
做電影編曲的事,可能很少人知道和注意到.
我收集一張Biddulph Recordings 1999年出版的Toscha Seidel演奏
專輯,才發現了這段故事.
[翠堤春曉]獲得1938年奧斯卡最佳黑白攝影獎,但本片最讓我驚訝的是
飾演史特勞斯太太的Luise Rainer,她竟然是1936和1937連續兩屆
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得主,但她卻願意在[翠堤春曉]中飾演小角色,
實在令人不解.
[翠堤春曉]轟動全球時,為本片撰寫歌詞的Oscar Hammerstein II,
還不過是個默默無聞的作詞者而已,
要直到認識Richard Rodgers,兩人合作推出Carousel,South Pacific,
以及Oklahoma,才逐漸闖出名號,
再以[國王與我]和[真善美]寫下完結篇.
至於Luise Rainer,演完[翠堤春曉]後便幾乎立即淡出影壇,
後來拍的電影少之又少,也是讓人完全不解的地方.
至於在[翠堤春曉]中飾演女高音的Miliza Korjus,
她本身就是一個如假包換的女高音,
我收集一張她的演唱專輯,那時的她還很瘦,看起來很清純的模樣.
我最近才買了 "翠堤春曉" 但是不知道這些典故
謝謝 herman 的資訊
嗯 ! 下次拿出來專心看一次
關於
1.Strauss家族與十九世紀維也納和奧匈帝國的關係與聯繫;
2.Strauss和維也納音樂界的關係;
3.法國大革命對歐洲音樂舞蹈的影響;
4.1848年的中歐革命究竟怎麼回事?產生什麼影響和變化?
等等相關問題搞得很清楚的人,非常稀有.
但在看[翠堤春曉]前,這些問題都必須瞭若指掌,才能看出名堂,看出你的功力.
一般影評的評論根本抓不住電影的核心,看不出本片精彩之處.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