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清晨 7:00 的上海
外灘徒步區上的咖啡廳,價格和 Starbucks 相仿,那天坐了好久還是只有我一個客戶。
我點的咖啡。
2007年8月31日 星期五
2007年8月27日 星期一
哈爾濱之旅 -- 俄國西餐廳
在哈爾濱中央大街上有一個不起眼的招牌,一個觀光客不會注意的轉角處地下室,藏著一家 1907 年開幕的西餐廳 TATOC,根據他們的簡介,文學家普希金曾經造訪過,如果你讀過魯賓斯坦 (Arthur Rubinstein) 和密爾斯坦 (Nathan Milstein) 的回憶錄的話,身高近兩公尺的男低音夏里亞平 (Fyodor Chaliapin) 算是那一輩圈圈裡一個非常率性的名人,1938 年就去世的他沒有留下多少錄音,這家餐廳卻是夏里亞平生前最喜歡的一家。
我在午餐時間抵達時,整間餐廳只有我和我的女伴兩人,因為 TATOC 算是很堅持既有路線的老店,至今仍堅持許多俄國帶來的禮儀,和大多中國人喜歡的熱鬧完全不和,這路上另一家廣受中國朋友推薦,中央大街上另一家 1925 年成立的華梅西餐廳在 1956 年之後跟北京的同仁堂藥房、全聚德烤鴨一樣被收歸國有,因此他現在呈現的風貌和 TATOC, Russia 完全不同,華梅由上海人經營,內部擺飾燈光類似台灣的江浙菜餐廳,賣的卻是俄國西餐廳的菜色,例如:馬拉魚魚子、馬鈴薯燉牛肉、中亞口味的羊肉串燒等等,口味還是不錯,但是感覺就是不搭調。他旁邊還有一個「華梅麵包」賣的是俄式麵包「大列巴」,我曾經在超市看到像乒乓球桌那麼大的大列巴麵包,可惜忘了拍下來。
我也不知道哪一邊才「對」 ?
露西亞 (Russia) 也算是堅持俄國路線的老店,現在由一個學建築的日本人經營,走文人雅士的精緻路線,還自己發行小眾刊物,店裡不斷播放 Tchaikovsky, Glazunov 的小提琴作品。
Balalaikas in Russian Coffee & Food
露西亞 (Russia) 裡面的擺飾其實台北人要花錢都可以找到,但是有一樣東西台北人就沒有了,那就是壁爐。
您看過電影 "齊瓦哥醫生" (Dr Zhivago) 嗎?伯伯最後靠一把俄國三絃琴 (Balalaikas) 找到失散的姪女,就是右上方那一把,我不知道哈爾濱哪裡可以買到?不然真想買一把回台灣把玩,真的很喜歡三絃琴的聲音,稍學過古典吉他的基礎應該還能彈個幾下。
標籤:
順手遊記,
China,
Russian,
Take a Picture,
The Others
2007年8月8日 星期三
2007年8月6日 星期一
The Film Music of Alex North
封面上是《慾望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的劇照,實際上這張 CD 是五部電影配樂的精選輯,除了《慾望街車》還有《壞種》(The Bad Seed),《萬夫莫敵》(Spartacus),《薩巴達傳》 (Viva Zapata ) 和 Clark Gable 遺作 -《亂點鴛鴦譜》(The Misfits)
Warner Bros. 近年發行了一套四張的電影原聲帶,內容分別是 Alex North, Toru Takemitsu, Leonard Rosenman, Georges Delerue 四位遭到低估的 50s, 60s 作曲家的生涯作品精選輯,這裡面又以 Alex North 的知名度最高,然而他卻運氣不佳,終生與金像獎無緣,直到 1985 影藝協會頒給他一座終生成就獎。
雖然都是 50 年代的老電影,內容卻是由 Eric Stern / London Symphony Orchstra 在 1996 年的錄音,音效極佳,尤其《萬夫莫敵》(Spartacus)一片比重最重,Spartacus 就是羅馬帝國時期有名的 "斯巴達克斯起義",世界各國尤其左派國家以及中國這是老幼皆知的歷史故事,我記得我們的歷史課本好像沒提到,Alex North 這部作品完成於 1960 年,和同時期為 Ben-Hur 配樂的 Miklos Rozsa 比較起來,由於 North 一向擅長為文藝片配樂,樂器一向弦樂比較偏重,整體的作風較為感性。
至於《慾望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稱得上是 Alex North 的代表作,這部片的配樂我另外特別買單張,未來再介紹。
關於 Alex North 生平的介紹詳見這裡。
Warner Bros. 近年發行了一套四張的電影原聲帶,內容分別是 Alex North, Toru Takemitsu, Leonard Rosenman, Georges Delerue 四位遭到低估的 50s, 60s 作曲家的生涯作品精選輯,這裡面又以 Alex North 的知名度最高,然而他卻運氣不佳,終生與金像獎無緣,直到 1985 影藝協會頒給他一座終生成就獎。
雖然都是 50 年代的老電影,內容卻是由 Eric Stern / London Symphony Orchstra 在 1996 年的錄音,音效極佳,尤其《萬夫莫敵》(Spartacus)一片比重最重,Spartacus 就是羅馬帝國時期有名的 "斯巴達克斯起義",世界各國尤其左派國家以及中國這是老幼皆知的歷史故事,我記得我們的歷史課本好像沒提到,Alex North 這部作品完成於 1960 年,和同時期為 Ben-Hur 配樂的 Miklos Rozsa 比較起來,由於 North 一向擅長為文藝片配樂,樂器一向弦樂比較偏重,整體的作風較為感性。
至於《慾望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稱得上是 Alex North 的代表作,這部片的配樂我另外特別買單張,未來再介紹。
關於 Alex North 生平的介紹詳見這裡。
標籤:
1950s 音樂,
1960s 音樂,
Collection,
Film Scores,
Roman Movie,
Russian
2007年8月4日 星期六
Flash Dance
《閃舞》(Flash Dance) 是 1983 年一部低成本拍攝卻票房大獲成功的電影,敘述一個平凡的工廠女作業員,在應徵歌星時以當時極為先進的舞步一舉成名的故事,大約 33 ~40 歲的這一代應該有印象。她的電影原聲帶其實就是 10 首電影裡曾經出現的歌曲集 (song-oriented soundtrack album),其中 80 年代名歌星 Irene Cara 演唱的 What a feeling 曾經登上 Billboard 那一年年度排名第一名,還拿下那一年奧斯卡最佳主題曲獎。
另外 Maniac,Lady, Lady, Lady,Romeo,Imagination 等幾首當年也是在國內相當風行的歌曲 ........
對 30 歲以下的年輕人可能顯得陌生,沒什麼收藏價值,像我這一輩就把他當作流行歌曲集來收集。
另外 Maniac,Lady, Lady, Lady,Romeo,Imagination 等幾首當年也是在國內相當風行的歌曲 ........
對 30 歲以下的年輕人可能顯得陌生,沒什麼收藏價值,像我這一輩就把他當作流行歌曲集來收集。
標籤:
1980s 音樂,
My 1980s Memory,
POP music
2007年8月3日 星期五
哈爾濱聖索菲亞教堂 Saint Sophia Cathedral in Harbin
上一篇提過 1919 年俄國十月革命之後,大量的俄國貴族難民湧進哈爾濱,當然他們需要心靈的慰藉,這座早在十月革命前1907 年完工,俄國軍隊所建的隨軍教堂的地位就重要起來了,因此在 1921 年再次改建 1932 年才完工。
這座教堂的名稱和伊斯坦堡那座已經被回教徒強占七百年的教堂同名,唯一不同的是為什麼伊斯坦堡的東正教教堂是圓頂?北傳到了俄國人手裡全部變成了童話城堡般的洋蔥頂?有一個說法是俄羅斯境內有伊斯坦堡所沒有的厚重積雪,早年蓋圓頂最後總是塌陷,俄國人依照經驗逐漸將屋頂改為洋蔥狀,讓積雪得以順勢滑下,以防止塌陷這類的意外事件。
我不是教徒,所知有限,這座教堂唯一遺憾的地方是位置非常不恰當,就好像在台北市忠孝東路明曜百貨對面挪出一塊地,把它擺上去一樣突兀,用色風格和周邊 110% 的不搭調,害我的期望值降低了許多。
這座教堂的名稱和伊斯坦堡那座已經被回教徒強占七百年的教堂同名,唯一不同的是為什麼伊斯坦堡的東正教教堂是圓頂?北傳到了俄國人手裡全部變成了童話城堡般的洋蔥頂?有一個說法是俄羅斯境內有伊斯坦堡所沒有的厚重積雪,早年蓋圓頂最後總是塌陷,俄國人依照經驗逐漸將屋頂改為洋蔥狀,讓積雪得以順勢滑下,以防止塌陷這類的意外事件。
我不是教徒,所知有限,這座教堂唯一遺憾的地方是位置非常不恰當,就好像在台北市忠孝東路明曜百貨對面挪出一塊地,把它擺上去一樣突兀,用色風格和周邊 110% 的不搭調,害我的期望值降低了許多。
標籤:
順手遊記,
China,
Russian,
Take a Picture
2007年8月1日 星期三
電影配樂簡史 (3)
正當 Steven Spielberg / John Williams 想振興黃金時代的美聲時,並非每個人都有他們那麼多的預算,預算匱乏的電影製作人也找到了變通的方法 ....
1980 年前後另一股聲音革命悄悄的興起,那就是以錄音室裡的數位合成音樂取代過去管絃樂團的地位,建立電子版的「華麗美聲」,這類浪潮的代表作有 1982 年 Vangelis 的《火戰車》(Chariots of Fire) 和 Harold Flatemeyer 的《比佛利山超級警探》(Beverly Hills Cop),像 John Williams 的態度較為包容,並不吝於接納這股勢力,然而較老一輩的作曲家如 Bernard Herrmann 就斥之以鼻 100% 採取排斥態度了,Herrmann 自嘲說幸好他早生了 20 年,否則將不敵機器而失業,到了 1990 年代末期回頭來看,集此股潮流之大成的應該是最熟悉電腦合成技術的 Hans Zimmer,這股勢力也主導了電影配樂直到今天。
1990 年代 Hollywood 已經累積了不同時代的創作模式以及經驗,常見的電影配樂創作場景如下:
不過還是有幾位配樂作曲家例如 Danny Elfman,Howard Shore,Elliot Goldenthal 仍然拒絕上述的流程,堅持一定要把影片每一個畫面都看過一次才開始進行配樂創作,James Horner 這類的「剪貼派」獲得完全勝利。
註:看起來作者很討厭 James Horner。
(完)
這是一篇原創於 1998 年的文章,我也是邊翻譯邊學習,原文大概有這裡的兩倍長,其他篇幅涉及他對 1998 年奧斯卡獎提名作品的意見,頗多專業名詞,對我這個沒有音樂基礎的傢伙有如空中抓金條 "抓不到重點",而且已經不具時效性,因此跳過不翻譯。
翻譯完這一系列文章,我也體會出來為自己什麼會喜歡 golden age 的音樂 .......
聽音樂有點像看文學作品,如果你有耐心能好好看完一部長篇小說,例如《基度山恩仇記》或《三國演義》雖然只是一個故事,我認為給人的啟示和助益勝過 100 篇短篇散文。相對的,Mahler, Brahms, Wagner 的作品相較於流行歌曲不也是如此?
印象很深的是電影《春風化雨 1996》裡面 Richard Dreyfuss 說到他聽古典音樂的心得 .....
........ 我播放第一遍,實在聽不懂,第二遍,我懷疑自己真的比較笨嗎,第三遍,我實在不懂別人怎麼會喜歡這種東西,第四遍,是不是我腦筋少了什麼,第五遍第六遍第七遍 ........... 直到最後我發現我的手停不下來,妳問為什麼我喜歡這種音樂,我真的說不上來 .......
Wagner, Puccini, Verdi 的歌劇,Brahms, Mahler 的交響曲的感覺不就是如此嗎?當然輔助工具就是要把他們那一輩的歷史看一遍,Eric Hobsbawm 寫的 19 世紀三部曲是最好的工具書,從 19 世紀往 20 世紀走,Korngold, Steiner, Rozsa 作品的規模已經不如 19 世紀他們老師那一輩那幾個怪胎了,加上我對老電影的喜愛,要消化 golden age 的音樂應該不算什麼難事了。
1980 年前後另一股聲音革命悄悄的興起,那就是以錄音室裡的數位合成音樂取代過去管絃樂團的地位,建立電子版的「華麗美聲」,這類浪潮的代表作有 1982 年 Vangelis 的《火戰車》(Chariots of Fire) 和 Harold Flatemeyer 的《比佛利山超級警探》(Beverly Hills Cop),像 John Williams 的態度較為包容,並不吝於接納這股勢力,然而較老一輩的作曲家如 Bernard Herrmann 就斥之以鼻 100% 採取排斥態度了,Herrmann 自嘲說幸好他早生了 20 年,否則將不敵機器而失業,到了 1990 年代末期回頭來看,集此股潮流之大成的應該是最熟悉電腦合成技術的 Hans Zimmer,這股勢力也主導了電影配樂直到今天。
1990 年代 Hollywood 已經累積了不同時代的創作模式以及經驗,常見的電影配樂創作場景如下:
.......在作曲家參與作業之前,導演已經有幾段他個人認為最能表達此片精神的簡短音樂 -- 稱之為暫時音軌 (Temp Track),作曲家抵達後的任務就是開始對這段音軌進行同系繁殖 (imbreeding) 註:這個字用得絕!,把它用數位音樂設備演奏,變奏、重金屬版、巴洛克版、鋼琴版、電吉他版、管絃樂版 ....等等,最典型的案例像《絕地任務》(The Rock)、《變臉》(Face Off)、《空中監獄》(Con Air) 都因為如此,作曲家靠數位機器幫忙在幾星期內就交卷達成任務。
不過還是有幾位配樂作曲家例如 Danny Elfman,Howard Shore,Elliot Goldenthal 仍然拒絕上述的流程,堅持一定要把影片每一個畫面都看過一次才開始進行配樂創作,James Horner 這類的「剪貼派」獲得完全勝利。
註:看起來作者很討厭 James Horner。
(完)
這是一篇原創於 1998 年的文章,我也是邊翻譯邊學習,原文大概有這裡的兩倍長,其他篇幅涉及他對 1998 年奧斯卡獎提名作品的意見,頗多專業名詞,對我這個沒有音樂基礎的傢伙有如空中抓金條 "抓不到重點",而且已經不具時效性,因此跳過不翻譯。
翻譯完這一系列文章,我也體會出來為自己什麼會喜歡 golden age 的音樂 .......
聽音樂有點像看文學作品,如果你有耐心能好好看完一部長篇小說,例如《基度山恩仇記》或《三國演義》雖然只是一個故事,我認為給人的啟示和助益勝過 100 篇短篇散文。相對的,Mahler, Brahms, Wagner 的作品相較於流行歌曲不也是如此?
印象很深的是電影《春風化雨 1996》裡面 Richard Dreyfuss 說到他聽古典音樂的心得 .....
........ 我播放第一遍,實在聽不懂,第二遍,我懷疑自己真的比較笨嗎,第三遍,我實在不懂別人怎麼會喜歡這種東西,第四遍,是不是我腦筋少了什麼,第五遍第六遍第七遍 ........... 直到最後我發現我的手停不下來,妳問為什麼我喜歡這種音樂,我真的說不上來 .......
Wagner, Puccini, Verdi 的歌劇,Brahms, Mahler 的交響曲的感覺不就是如此嗎?當然輔助工具就是要把他們那一輩的歷史看一遍,Eric Hobsbawm 寫的 19 世紀三部曲是最好的工具書,從 19 世紀往 20 世紀走,Korngold, Steiner, Rozsa 作品的規模已經不如 19 世紀他們老師那一輩那幾個怪胎了,加上我對老電影的喜愛,要消化 golden age 的音樂應該不算什麼難事了。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