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30日 星期三

Fiddler On The Roof

屋頂上的提琴手》(Fiddler on the roof) 是一部 70 年代初美國猶太人出資拍攝,由舞台劇改編的音樂電影,敘述 20 世紀初一對貧困的烏克蘭猶太酪農夫妻以及五個女兒過著樂天知命的生活,接下來卻遇到俄國十月革命,這場共黨革命浪潮也影響了小農夫的生活 .....

農夫的三個適婚的女兒一次一次向媒妁之言的傳統挑戰,外硬內軟的父親一次一次的退讓,第一個 Tzeitel 嫁給窮裁縫師,第二個 Hodel 嫁給被流放西伯利亞的共黨革命份子,第三個 Chava 最狠,要嫁給和猶太為敵的異教徒俄羅斯人,Chava 甚至無法得到父親諒解。接下來政府下令要猶太人賣掉土地離開俄羅斯,逆來順受的猶太人只好收拾家當,往遠親所住的美國或耶路撒冷遷徙,劇中的貧農 Tevye 出發時,他這三個女兒都留在俄國境內沒有同行 .....

《屋頂上的提琴手》算是帶有悲劇色彩苦中作樂的音樂片,這裡面大部分的歌曲是由四度東尼獎得主 -- 猶太裔作曲家 Jerry Bock (上圖右) 所作,配樂大量取材東歐猶太人 (被認為較為保守的猶太支系) 的 Klezmer 民族音樂,Klezmer 音樂的起源很難論斷,現考證認為大約 15 世紀時,在東歐猶太村莊裡興起地方型小型樂團,包括大小提琴, 管樂器, 打擊樂器以及歌手,專門在地方的婚喪喜慶上演奏,大約 20 世紀初 Klezmer 跟隨東歐猶太人的大遷徙 (也就是本片的背景時代) 傳到西歐以及美國,尤其 1920 年代 Klezmer 那種狂放中帶點憂鬱的風格在美國受到歡迎,Gershwin, Copland, Bernstein 都表示作品受到 Klezmer 的影響,聽完這片就會發現 ~ West Side Story, Rhapsody in Blue 都有很明顯的 Klezmer 味道。

就像《萬花嬉春》、《真善美》、《西城故事》等音樂電影一樣,如果有機會先看過電影才能感受這幾首平凡歌曲帶來的感動,例如窮困的農夫幻想有錢 "可以養更多的雞鴨鵝好讓鄰居聽到" 的 "If I Were A Rich Man",猶太人和哥特人在酒館裡邊喝酒邊鬥舞的 "To Life" (最精采的一首),以及大女兒終於嫁給裁縫師的 "Miracle on Miracles",男主角夢到曾祖母干涉女兒婚姻的 "Tevye's Dream" 每一首出現的時機和氣氛,搭配真是完美。


我認為《屋頂上的提琴手》最成功的地方在於它呈現的真實性,這是一部敘述沙皇土地上社會地位最低等、生活條件最窮困、觀念又最傳統猶太人的故事,全片不用知名明星,即使三個適婚女兒也選用外表普通的演員,看起來就像貧農子女,完全不具脂粉味,周邊盡量使用猶太演員,更能突顯出這部片的真實性,讓人嗅到最真實的烏克蘭黑土味道,看到大女兒 Tzeitel 終於打破傳統成為第一個自己決定婚姻的女性,婚禮上出現 "Sunrise, Sunset " 這首歌那一幕時,真的會讓人想感動落淚。

這部片早在 1971 年錄製電影原聲帶時就找 John Williams 指揮以及部份改編,我買的版本是 2001 年慶祝這片 30 周年重新發行的版本,還加進了 1971 年砍掉的曲目,嚴格說這不算 John Williams 的作品,生前多次來台演出的猶太小提琴家 Issac Stern (1920~2001) 當年還親自演奏了好幾首歌曲,包括 "Sun Rise, Sun Set" 這首。

2007年5月21日 星期一

Jaws

1975 年的《大白鯊》(Jaws) 是 Steven Spielberg 和 John Williams 繼 1974 年的 The Sugarland Express之後第二次合作,也算得上是他們兩人合作模式的成名之作,帶動了接下來 30 年裡的《外星人》、《第三類接觸》、《法櫃奇兵》、《辛德勒的名單》等 Spielberg/Williams 模式的經典之作 ...

印象中我是從 1980 年代的電視上看到《大白鯊》第一集,現在回想起來,大多數人提到這部電影的第一印象往往不是劇情,而是 John Williams 那令人屏息的 Main Title,這算是配樂極度成功的案例,這部片算是 Steven Spielberg 的成名作,在拍攝期間老闆看到 Steven Spielberg 尚未剪輯的毛片,裡面就看到幾條鯊魚在那邊游來游去,拍的活像 Discovery 的紀錄片,老闆以為這次投資準備賠錢了,想不到配上 John Williams 那充滿殺氣略帶血腥味的音樂之後,整部片才有了生命,這部不被看好的作品竟然而為史上排名前十的賣座片

到了這裡我突然詞窮不知道要說什麼,這部片算是動作片沒有什麼歷史背景可言,只能說親眼看電影體會配樂才能感受他的魅力。

這部片的配樂 1980 年代 Tape 時代隨處可見,進入 CD 時代之後有段時間在台灣反而不易尋獲,直到 2000 年發行了 25 週年紀念版本,才解了許多樂友多年之渴。

2007年5月19日 星期六

1998 年電影配樂大師紀念郵票

這組郵票的標題是 1998 年美國發行的 1930 ~ 1960 Hollywood & Broadway 六位電影配樂大師的紀念郵票 .....

如果你看過《萬花嬉春》(Singing In The Rain,1952) 就會知道 1927年第一部有聲電影《爵士歌手》出現之後的趣事,電影產業開始出現配音和配樂的新課題,當時西岸的 Hollywood 向東岸的 Broadway 尋求救兵,1933 年 RKO 公司首先找來 Max Steiner 為《大金剛》(King Kong) 配樂並大獲成功,華納兄弟 Warner Co. 公司 不甘示弱馬上簽下背景和 Steiner 相似的 Erich Korngold,福斯 20th Century Fox 公司簽下 Alfred Newman,哥倫比亞 Columbia 公司 1937 年找來 Dimitri Tiomkin ,德國籍波蘭裔的 Franz Waxman 1930 年代初期還在德國電影業工作,1935 年以難民身分來到 Hollywood,這幾位受過古典音樂訓練的大師在西岸建立新興的電影配樂產業,經過良性競爭之後,為 40~60 年代的 Golden Age film score 以及今天的 Hollywood's Sound 奠下基業。

這六位大師有四位是 20 世紀才從歐洲移民到美國, Max Steiner (1888~1971) 原籍奧地利,Dimitri Tiomkin (1894~1979)最有趣,寫了一大堆西部電影配樂的竟然是俄國人!Franz Waxman, Erich Korngold 兩人原籍德國,另外 Newman, Herrmann 則是在美國出生。


其中最具美國本土氣息也是最多產,被大美國主義者封為最正統 "美國之音" 的是 Alfred Newman (1901~1970),從德國移民美國先從百老匯起家的 Erich Korngold (1897~1957) 深受華格納和 R. Strauss 作品的影響,在 1940 年初靠一系列華麗的管絃樂為配樂建立不朽的名聲,可惜的是他也是這六位大師裡面作品最少最早逝的一位,Franz Waxman (1906~1967) 是最後進入美國的一位,作品主要以文藝片為主,有印象的是《櫻花戀》(Sayonara)以及和希區考克合作過《蝴蝶夢》,《後窗》等片配樂,年紀最小的 Bernard Herrmann (1911~1975) 作品在當時算是比較不受青睞,真難想像他畢生只拿過一次金像獎,幸運的是 Herrmann 的創作時期跨越 Golden Age 延續到 1970 年代,而且他早年的作品近年也逐漸受到肯定 。

郵票發行後沒多久,就有一篇文章在幫 Miklos Rozsa (1907~1995) (見下圖) 打抱不平,他還提出這幾人的 得獎次數 / 提名次數 比較。

Max Steiner 3 / 25
Alfred Newman 9 / 45
Dimitri Tiomkin 4 / 23
Franz Waxman 2 / 12
Erich W. Korngold 2 / 4
Miklos Rozsa 3 / 17
Bernard Herrmann 1 / 5

除了 Miklos Rozsa 之外,思想左傾的 Alex North (1910~1991) 似乎也被忽略了,他作品比起 Herrmann 更為前衛,畢生的遭遇也和 Herrmann 極為類似,甚至終生未曾獲獎,或許這套郵票應該發行 8 張才對!

這八位大師都非等閒之輩,這裡無法一次說齊,未來將在介紹作品時順便介紹大師生平。

2007年5月7日 星期一

E. T. The Extra-Terrestrial

《ET 外星人》這部電影的配樂主題的曝光率在電影配樂界大概可排名前 5 名,而且想起來就那麼一小段有什麼好買的呢?因此我一直沒購買,直到去年不小心買了下來。

結果出乎我意料之外,聽完卻覺得值回票價,這好比同樣的菜交給不同的廚師做出來的菜色就是不同,很多 90 年代的配樂可能在第一首就把配樂的主題秀出來,然後後面幾首可能是不相關的主題甚至歌曲夾雜其中,過了幾首主題的變奏又出現了,這種作法很像把 soundtrack 當情歌大全,根本不考慮前後的關係。

雖然 CD 上寫著有 18 個 Track,John Williams 這位廚師把整片 soundtrack 當作一首整體作品處理,首先縮短各曲之間的空白時間讓你感覺只是交響曲樂章之間的休息而已,然後效法古典音樂的方法先讓低音量焦慮略顯急躁的主題交錯,就是遲遲不讓大家耳熟能詳的主題出現,直到第 6 首才稍稍用音量薄弱的豎笛奏出主題,接著又回到其他的主題,音量也稍微加強,接下來主題又多次以輕薄的音量在遠方出現,這樣的處理方法讓我想起 Brahms 這個最會炒回鍋菜的老頭。

直到第 17 track - Escape/Chase/Saying Goodbye (看過電影應該知道是什麼意思吧!) 整個交響樂團才整體總奏出 ET 的主題進入最尾端的高潮,這樣的做法味道有點像 Bolero 或是 Brahms 的一號交響曲,ET, Bolero, Brahms Symphony no.1 的共通處就是沒有什麼淒美的旋律,但是卻在變奏和結構方面有超水準的表現讓聽者覺得是一首成功的作品,整首交響曲在這時就算是結束了,第 18 track 就有點像安可曲或稱 Bonus 了。

之前的電影配樂簡介把 John Williams 視為力圖復興交響樂派的代表人物,對照一下他早年的作品《大白鯊》、《星際大戰三部曲》、《ET外星人》、《第三類接觸》來看,確實是如此,到了 90 年代或許是工作太忙吧,他的作品沒有早期那麼華麗,例如《A.I.人工智慧》、《辛德勒的名單》。

2007年5月4日 星期五

Miklos Rozsa - Three Choral Suites

《暴君焚城錄》(Quo Vadis) 算是 Miklos Rozsa 的代表作,還被 TAS 選為天碟,可惜的是不管國內或國外都很難找到,我只好買多次來台演出的 Kunzel / Cincinnati Pops Orchestra 在 2005 年灌錄的版本,從標題來看這片收錄的是《暴君焚城錄》,《賓漢》(Ben-Hur),《萬王之王》(King of Kings)三部片的選曲,尤其以合唱曲優先 ...............

《賓漢》我已經有完整的版本,這裡算是重複了,《暴君焚城錄》是敘述西元一世紀羅馬昏君尼祿焚城然後嫁禍給基督教徒的故事,時間背景和《賓漢》大約差 80 年,《萬王之王》是敘述耶穌的故事,時間幾乎和《賓漢》重複,由擅長考古的 Miklos Rozsa 做起來這三部電影的配樂曲風相當接近。

TAS 選擇的天碟是 Decca 發行 Miklos Rozsa 自己指揮的版本,說真的,我從來沒有親眼或在商品目錄上看過,現在只能望梅止渴了。

曾經來台演出的 Erich Kunzel 算是繼 1970 年初的 Charles Gerhardt 之後另一個想讓電影配樂更加大眾化的指揮家,而且伴隨現代的行銷方式, Kunzel 的事業比 Gerhardt 更為普及化,灌錄的 CD 甚至曾經登上 Billboard 銷售排行榜,過去我不喜歡 Kunzel 這個由 Telarc 發行的系列,或許以後要改變我的想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