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 外星人》這部電影的配樂主題的曝光率在電影配樂界大概可排名前 5 名,而且想起來就那麼一小段有什麼好買的呢?因此我一直沒購買,直到去年不小心買了下來。
結果出乎我意料之外,聽完卻覺得值回票價,這好比同樣的菜交給不同的廚師做出來的菜色就是不同,很多 90 年代的配樂可能在第一首就把配樂的主題秀出來,然後後面幾首可能是不相關的主題甚至歌曲夾雜其中,過了幾首主題的變奏又出現了,這種作法很像把 soundtrack 當情歌大全,根本不考慮前後的關係。
雖然 CD 上寫著有 18 個 Track,John Williams 這位廚師把整片 soundtrack 當作一首整體作品處理,首先縮短各曲之間的空白時間讓你感覺只是交響曲樂章之間的休息而已,然後效法古典音樂的方法先讓低音量焦慮略顯急躁的主題交錯,就是遲遲不讓大家耳熟能詳的主題出現,直到第 6 首才稍稍用音量薄弱的豎笛奏出主題,接著又回到其他的主題,音量也稍微加強,接下來主題又多次以輕薄的音量在遠方出現,這樣的處理方法讓我想起 Brahms 這個最會炒回鍋菜的老頭。
直到第 17 track - Escape/Chase/Saying Goodbye (看過電影應該知道是什麼意思吧!) 整個交響樂團才整體總奏出 ET 的主題進入最尾端的高潮,這樣的做法味道有點像 Bolero 或是 Brahms 的一號交響曲,ET, Bolero, Brahms Symphony no.1 的共通處就是沒有什麼淒美的旋律,但是卻在變奏和結構方面有超水準的表現讓聽者覺得是一首成功的作品,整首交響曲在這時就算是結束了,第 18 track 就有點像安可曲或稱 Bonus 了。
之前的電影配樂簡介把 John Williams 視為力圖復興交響樂派的代表人物,對照一下他早年的作品《大白鯊》、《星際大戰三部曲》、《ET外星人》、《第三類接觸》來看,確實是如此,到了 90 年代或許是工作太忙吧,他的作品沒有早期那麼華麗,例如《A.I.人工智慧》、《辛德勒的名單》。
結果出乎我意料之外,聽完卻覺得值回票價,這好比同樣的菜交給不同的廚師做出來的菜色就是不同,很多 90 年代的配樂可能在第一首就把配樂的主題秀出來,然後後面幾首可能是不相關的主題甚至歌曲夾雜其中,過了幾首主題的變奏又出現了,這種作法很像把 soundtrack 當情歌大全,根本不考慮前後的關係。
雖然 CD 上寫著有 18 個 Track,John Williams 這位廚師把整片 soundtrack 當作一首整體作品處理,首先縮短各曲之間的空白時間讓你感覺只是交響曲樂章之間的休息而已,然後效法古典音樂的方法先讓低音量焦慮略顯急躁的主題交錯,就是遲遲不讓大家耳熟能詳的主題出現,直到第 6 首才稍稍用音量薄弱的豎笛奏出主題,接著又回到其他的主題,音量也稍微加強,接下來主題又多次以輕薄的音量在遠方出現,這樣的處理方法讓我想起 Brahms 這個最會炒回鍋菜的老頭。
直到第 17 track - Escape/Chase/Saying Goodbye (看過電影應該知道是什麼意思吧!) 整個交響樂團才整體總奏出 ET 的主題進入最尾端的高潮,這樣的做法味道有點像 Bolero 或是 Brahms 的一號交響曲,ET, Bolero, Brahms Symphony no.1 的共通處就是沒有什麼淒美的旋律,但是卻在變奏和結構方面有超水準的表現讓聽者覺得是一首成功的作品,整首交響曲在這時就算是結束了,第 18 track 就有點像安可曲或稱 Bonus 了。
之前的電影配樂簡介把 John Williams 視為力圖復興交響樂派的代表人物,對照一下他早年的作品《大白鯊》、《星際大戰三部曲》、《ET外星人》、《第三類接觸》來看,確實是如此,到了 90 年代或許是工作太忙吧,他的作品沒有早期那麼華麗,例如《A.I.人工智慧》、《辛德勒的名單》。
5 則留言:
未知你這張碟會是什麼版本呢? 因為二十周年版是有 21 首曲子.
我認為現版本採用跟電影時序的編排方式, 反令音樂變得零碎.
假若有機會, 你更應聽一聽已經絕版的初代原聲大碟.
它是一個音樂會組曲的改編版, 雖然只得八曲, 可是曲子比現版本更動聽,
例如那首由鋼琴起頭的 Over the moon 就再沒有在新版裏出現.
前面說過關於 ET 的版本我了解不多
這張封面是我用相機拍的, 就長這樣子
我確定是 18 track 上面寫的是 1982 的版本, 不是近年重錄的
至於八首的版本我會注意的
Rozsa可不可以講一講"第三類接觸"(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 1977)?有沒有比較過科幻類電影的配樂呢?(是不是作曲家重複性很高ㄚ?)
電影小弟看過幾次,很喜歡這部電影營造的氣氛,最後的"搭啦滴答啦"(綜藝一百的易百拉)帶到高潮,算是"好外星人"的故事吧?!
"第三類接觸" 我到現在還沒買到 (汗)
這類近 30 年前的作品說真的不好找 ....
不過我真的想買, 被我看到會把他買下來的
真的是不好找,以前錄音帶時期反而還比較多,記得以前都是買滾石唱片代理的"綠色"包裝系列的電影原聲帶,真是美好的年代啊,解說也寫的詳細,有什麼"第三類接觸","午夜牛郎","甘地"...還有"橘色"系列的,像是什麼"羅密歐與茱麗葉","荒野大鏢客"等,現在的進口公司真應該打屁股!!沒理想, 沒理念!(可能因為"沒市場"吧?!)
R兄要繼續"甲好鬥相報"喔!!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