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頂上的提琴手》(Fiddler on the roof) 是一部 70 年代初美國猶太人出資拍攝,由舞台劇改編的音樂電影,敘述 20 世紀初一對貧困的烏克蘭猶太酪農夫妻以及五個女兒過著樂天知命的生活,接下來卻遇到俄國十月革命,這場共黨革命浪潮也影響了小農夫的生活 .....
農夫的三個適婚的女兒一次一次向媒妁之言的傳統挑戰,外硬內軟的父親一次一次的退讓,第一個 Tzeitel 嫁給窮裁縫師,第二個 Hodel 嫁給被流放西伯利亞的共黨革命份子,第三個 Chava 最狠,要嫁給和猶太為敵的異教徒俄羅斯人,Chava 甚至無法得到父親諒解。接下來政府下令要猶太人賣掉土地離開俄羅斯,逆來順受的猶太人只好收拾家當,往遠親所住的美國或耶路撒冷遷徙,劇中的貧農 Tevye 出發時,他這三個女兒都留在俄國境內沒有同行 .....
《屋頂上的提琴手》算是帶有悲劇色彩苦中作樂的音樂片,這裡面大部分的歌曲是由四度東尼獎得主 -- 猶太裔作曲家 Jerry Bock (上圖右) 所作,配樂大量取材東歐猶太人 (被認為較為保守的猶太支系) 的 Klezmer 民族音樂,Klezmer 音樂的起源很難論斷,現考證認為大約 15 世紀時,在東歐猶太村莊裡興起地方型小型樂團,包括大小提琴, 管樂器, 打擊樂器以及歌手,專門在地方的婚喪喜慶上演奏,大約 20 世紀初 Klezmer 跟隨東歐猶太人的大遷徙 (也就是本片的背景時代) 傳到西歐以及美國,尤其 1920 年代 Klezmer 那種狂放中帶點憂鬱的風格在美國受到歡迎,Gershwin, Copland, Bernstein 都表示作品受到 Klezmer 的影響,聽完這片就會發現 ~ West Side Story, Rhapsody in Blue 都有很明顯的 Klezmer 味道。
就像《萬花嬉春》、《真善美》、《西城故事》等音樂電影一樣,如果有機會先看過電影才能感受這幾首平凡歌曲帶來的感動,例如窮困的農夫幻想有錢 "可以養更多的雞鴨鵝好讓鄰居聽到" 的 "If I Were A Rich Man",猶太人和哥特人在酒館裡邊喝酒邊鬥舞的 "To Life" (最精采的一首),以及大女兒終於嫁給裁縫師的 "Miracle on Miracles",男主角夢到曾祖母干涉女兒婚姻的 "Tevye's Dream" 每一首出現的時機和氣氛,搭配真是完美。
我認為《屋頂上的提琴手》最成功的地方在於它呈現的真實性,這是一部敘述沙皇土地上社會地位最低等、生活條件最窮困、觀念又最傳統猶太人的故事,全片不用知名明星,即使三個適婚女兒也選用外表普通的演員,看起來就像貧農子女,完全不具脂粉味,周邊盡量使用猶太演員,更能突顯出這部片的真實性,讓人嗅到最真實的烏克蘭黑土味道,看到大女兒 Tzeitel 終於打破傳統成為第一個自己決定婚姻的女性,婚禮上出現 "Sunrise, Sunset " 這首歌那一幕時,真的會讓人想感動落淚。
這部片早在 1971 年錄製電影原聲帶時就找 John Williams 指揮以及部份改編,我買的版本是 2001 年慶祝這片 30 周年重新發行的版本,還加進了 1971 年砍掉的曲目,嚴格說這不算 John Williams 的作品,生前多次來台演出的猶太小提琴家 Issac Stern (1920~2001) 當年還親自演奏了好幾首歌曲,包括 "Sun Rise, Sun Set" 這首。
農夫的三個適婚的女兒一次一次向媒妁之言的傳統挑戰,外硬內軟的父親一次一次的退讓,第一個 Tzeitel 嫁給窮裁縫師,第二個 Hodel 嫁給被流放西伯利亞的共黨革命份子,第三個 Chava 最狠,要嫁給和猶太為敵的異教徒俄羅斯人,Chava 甚至無法得到父親諒解。接下來政府下令要猶太人賣掉土地離開俄羅斯,逆來順受的猶太人只好收拾家當,往遠親所住的美國或耶路撒冷遷徙,劇中的貧農 Tevye 出發時,他這三個女兒都留在俄國境內沒有同行 .....
《屋頂上的提琴手》算是帶有悲劇色彩苦中作樂的音樂片,這裡面大部分的歌曲是由四度東尼獎得主 -- 猶太裔作曲家 Jerry Bock (上圖右) 所作,配樂大量取材東歐猶太人 (被認為較為保守的猶太支系) 的 Klezmer 民族音樂,Klezmer 音樂的起源很難論斷,現考證認為大約 15 世紀時,在東歐猶太村莊裡興起地方型小型樂團,包括大小提琴, 管樂器, 打擊樂器以及歌手,專門在地方的婚喪喜慶上演奏,大約 20 世紀初 Klezmer 跟隨東歐猶太人的大遷徙 (也就是本片的背景時代) 傳到西歐以及美國,尤其 1920 年代 Klezmer 那種狂放中帶點憂鬱的風格在美國受到歡迎,Gershwin, Copland, Bernstein 都表示作品受到 Klezmer 的影響,聽完這片就會發現 ~ West Side Story, Rhapsody in Blue 都有很明顯的 Klezmer 味道。
就像《萬花嬉春》、《真善美》、《西城故事》等音樂電影一樣,如果有機會先看過電影才能感受這幾首平凡歌曲帶來的感動,例如窮困的農夫幻想有錢 "可以養更多的雞鴨鵝好讓鄰居聽到" 的 "If I Were A Rich Man",猶太人和哥特人在酒館裡邊喝酒邊鬥舞的 "To Life" (最精采的一首),以及大女兒終於嫁給裁縫師的 "Miracle on Miracles",男主角夢到曾祖母干涉女兒婚姻的 "Tevye's Dream" 每一首出現的時機和氣氛,搭配真是完美。
我認為《屋頂上的提琴手》最成功的地方在於它呈現的真實性,這是一部敘述沙皇土地上社會地位最低等、生活條件最窮困、觀念又最傳統猶太人的故事,全片不用知名明星,即使三個適婚女兒也選用外表普通的演員,看起來就像貧農子女,完全不具脂粉味,周邊盡量使用猶太演員,更能突顯出這部片的真實性,讓人嗅到最真實的烏克蘭黑土味道,看到大女兒 Tzeitel 終於打破傳統成為第一個自己決定婚姻的女性,婚禮上出現 "Sunrise, Sunset " 這首歌那一幕時,真的會讓人想感動落淚。
這部片早在 1971 年錄製電影原聲帶時就找 John Williams 指揮以及部份改編,我買的版本是 2001 年慶祝這片 30 周年重新發行的版本,還加進了 1971 年砍掉的曲目,嚴格說這不算 John Williams 的作品,生前多次來台演出的猶太小提琴家 Issac Stern (1920~2001) 當年還親自演奏了好幾首歌曲,包括 "Sun Rise, Sun Set" 這首。
1 則留言:
Jerry Bock 2010/11/3 辭世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