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7日 星期四

Gabriele Ferzetti (1925~2015)



在西部經典名片《狂沙十萬里》(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 裡飾演鐵路開發商人,指使 Henry Fonda 飾演的惡霸對佔用土地者進行滅口的義大利男星 Gabriele Ferzetti 12月 2 日辭世,享壽 90 歲。

義大利籍的 Gabriele Ferzetti 一生演出以義大利影壇為主,並未轉移到英語系的好萊塢電影,他在義大利最著名的代表作應該是 Michelangelo Antonioni (1912~2007) 執導獲得 1960 年坎城電影大獎的 《情事》((L'Avventura)。

2015年12月2日 星期三

原節子 (1920~2015)


被稱為日本的 "千年女優", 加上 1962 年就急流勇退終生未婚經常被拿來跟 Greta Garbo 相比的傳奇女星 ~ 原節子 (Setsuko Hara),一直到 2015  年 11 月底才被證實已經在 9 月辭世,享壽 95 歲。

原節子出道甚早,戰前的 1937 年代在德日聯盟的背景下,她就有機會應邀出訪德國,除了參與德語片演出之外也受到 Joseph Goebbels 的召見,當然了這麼重要的一個女演員跟同年的李香蘭一樣必然是二戰期間日本軍事宣傳片裡的要角。

提到原節子不得不提到的人物是日本二戰後代表性導演之一的小津安二郎 (1903~1963),小津的劇本如《晚春》裡適齡未婚的女兒或是《東京物語》裡丈夫死於戰場仍孝敬公婆的媳婦,劇本加上原節子的演技成功的將原節子塑造成最能代表 40~50 年代戰後能克服孤獨面對困難卻又無怨無悔日本女性的女優。




原節子さん死去、日本映画黄金期を代表する女優 

2015年11月21日 星期六

老電影 ~ 東京假期

最近常常聽到翁倩玉唱的 "祈禱" 這首老歌,沒記錯的話這也是一首日本老歌,而且是一部電影的主題曲,印象中我小時候曾經不小心看到這電影的預告,預告片還出現了當時罕見的男女共浴畫面,當時我無緣擠進去偷看這部限制級電影,仗勢著我還記得片名查到這部片《東京假期》(Seven Nights in Japan )。

這是一部 1977 年發行的電影,那個時代台灣不可能進口任何以日本為主題的外國電影,台灣在 1980 年底上映。在上映之前, 1977 年國內就可以公然將這首日本主題曲翻唱為 "祈禱",即使獲准在台上映,這部電影的知名度遠遠不如 "祈禱",因此國內很多人還不知道這首老歌的出處。

2015年10月29日 星期四

Maureen O'Hara (1920~2015)


在 1930, 1940 年代就晉身 Hollywood 女主角仍存活至今的女星 Maureen O'Hara 以 95 歲高齡辭世。

原籍愛爾蘭的 Maureen O'Hara 由英國資深演員 Charles Laughton 發掘,1939 年年僅 19 歲就在 Alfred Hitchcock 一部低成本評價不高的作品《牙買加酒店(Jamaica Inn) 裡擔任女主角,隨著二次大戰危機逼近倫敦,同年 Maureen 隨著恩師兼經紀人 Charles Laughton 將重心遷移到美國好萊塢,接下來 Maureen 趕上了 Hollywood 的黃金期,跟她合作過的一線男明星有 Henry Fonda, Tyrone Power, Rex Harrison, James Stewart, Alec Guinness, John Payne, Anthony Quinn, Ray Miland 以及和她合作高達 4 次的西部牛仔之王 John Wayne。

Maureen O'Hara 其他的知名作品還有《翡翠谷》(How Green Was My Valley )、 《34 街的奇蹟》(Miracle on 34th Street )、《篷門今始為君開》(The Quiet Man )、吾土吾民(The Land is Mine )。

跟多數一線女星模式一樣,隨著 50 年代電影事業遭受電視的打擊,加上必須轉型的 Maureen O'Hara 在 1955 年漸漸將重心轉向電視了,接下來伴隨年紀的潮流漸漸淡出演藝事業了。


參考 : Stars of the 30s and 40s who are still with us

2015年10月17日 星期六

Joan Lesile (1925~2015)


Joan Lesile 曾經在 1936 年就獲得機會以 11 歲小童星被 MGM 發掘在《茶花女》(Camille) 片中飾演 Robert Taylor 的小妹,不過這段戲卻遭到刪減,具有歌舞基礎的小童星 Joan Lesile 在各公司的甄試中

意外的是,到了 1941 年年僅 16 歲 Joan 簽下的大約卻與拍攝動作片為主的 Warner Bros. 簽約在《末路狂徒》(High Sierra) 、《約克軍曹》(Sergeant York) 、 1942 年《勝利之歌》(Yankees Doodle Dandy) 這些老電影裡跟 Greta Grabo, Robert Taylor, Gary Cooper, Fred Astaire 一起演出。

1945 年過後好萊塢的電影主流進入黑色電影 (Film Noir) 時代,Joan Lesile 卻自認與 Film Noir 不搭調漸漸減少了演出。

Joan Lesile 直到 10 月 12 日以 90 歲之齡辭世。

2015年8月8日 星期六

Coleen Gray (1922~2015)


早在 40s, 50s 年代就曾經演過《殺手》(The Killing)、《死亡之吻》(Kiss of Death)、《邊城蒙面俠》(Kansas City Confidential)、《紅河谷》(Red River) 等名片的資深女演員 Coleen Gray 以 93 歲之齡辭世。

Coleen Gray 的外型適合演出黑色電影,在 1940 年代末期的黑色電影浪潮時期崛起演過多部代表作,進入 1960 年代之後 Coleen Gray 並未轉型成演技派的中年女星持續眼藝生涯,而將她的演藝重心轉向電視界,淡出好萊塢電影界。


2015年7月11日 星期六

Omar Sharif (1932~2015)


演過《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齊瓦哥醫生》(Dr Zhivago)、《麥坎納淘金記》(MacKenna's Gold)、《將軍之夜》(The Night of Generals) 等名片的埃及裔明星 Omar Sherif 因心臟病辭世。

他在《阿拉伯的勞倫斯》片中飾演原本生性兇殘的阿拉伯人 Ali 和感性的英國人  Peter O'Toole 飾演的 Lawrence 相處之後,兩人互相受到影響,除了 Lawrence 為達到願景漸漸轉型成無情殘忍嗜殺的人物。反之,原本兇殘的 Ali 卻在跟 Lawrence 的相處中產生了對敵人的寬容之心,更感受到自己對文明了解的不足而想去唸政治,《阿拉伯的勞倫斯》片中 Ali 這個角色描述清楚,也讓 Omar Sharif 一舉成名。

數年後他再次受到名導演 David Lean 的重用在《齊瓦哥醫生》(Dr Zhivago) 飾演男主角 Yuri,Omar 以一介埃及人演活了俄國知名小說裡的人物 Yuri 引起影迷的共鳴, Omar Sharif 成為 Dr Zhivago 的代名詞直到今天!!!

關於 Omar Sherif 的另一個話題是他本人也是一個世界級的橋牌高手,曾經在 1973 年拿下世界橋牌冠軍。


Omar Sharif 不在涉及橋牌,偶而在他喜歡劇本的電影裡客串一下,晚年回到並故鄉埃及定居,民間聲望相當高的 Omar 在 2011 年曾經出面要求埃及強人 Mubarak 下台,算是他近年再次引起國際注意的插曲。

Omar Sherif 辭世之後,感概 1962 年拍攝的《阿拉伯的勞倫斯》片中一線的主角全部走入歷史!

參考 : 永遠的齊瓦哥醫生

2015年6月24日 星期三

James Horner (1953~2015)


著名配樂作曲家 James Horner 因私人飛機意外喪生!享年僅 62 歲。


Plane Belonging to ‘Titanic’ Composer Crashes, Pilot Dead


關於 James Horner 我對於他的評價略有所保留,實際上我認為他不該接那麼多的作品,使得他的配樂作品同質性太高。

提到 James Horner 直覺聯想到兩件事,一是多年前一篇批評他的文章,另一是我最喜歡他的作品之一:Horner 1986 年做的 Somewhere out There (兒童版) 成為我對 James Horner 印象最清新最純淨的印象旋律。


2015年6月22日 星期一

Christopher Lee (1922~2015)


年高 93 歲,曾經參與近 300 部電影演出的英國演員 Christopher Lee 辭世,跟其他演員不同的是 Christopher 愈老愈活躍,一直到最近幾年的魔戒 (The Lord of Rings) 系列,年高 80 歲以上的 Lee 仍然每一場都參加演出,我算一下 2000 年也就是 Christopher Lee 78 歲之後還出演了 45 部的電影。

早在 1948 年 Christopher Lee 就曾經在 Laurence Olivier 主演的《王子復仇記》(Hamlet) 片裡演出不重要的路人角色,外表不凸出的 Christopher Lee 在以古裝和戰爭電影為主流的英國影壇大多演出配角的角色,查了一下 Christopher Lee 也參與了 50 年代幾部名片《紅磨坊》(Moulin Rouge)、《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 )、《沙漠大血戰》(Bitter Victory) 、《三劍客》(The  Three Musketeers),另一方面電影預算遭到大砍的 1960 年代初也是 B-movie 低成本電影流行的年代,努力不懈的 Christopher Lee 把握機會在恐怖片為主流的 B-movie 裡面擔綱第一男主角磨練,趁機獲取著名製作人的注意。



70 年代他將重心移往美國,他性格的外型加上將近 200 公分的身高反而在多元化的美國市場角色比較不容易受限,主要在動作片裡擔任第 3, 4 號的男主角,尤其是反派的角色,參與演出的名片有《航爆死亡角》(Airport 77 )、《007 金鎗人》(The Man with Golden Gun )、《魔鬼關卡》(The Passage)。一直到 2000 年走上生涯最後一個顛峰,被魔戒 (The Lord of Rings) 系列看上,成為固定的演出班底。


2015年5月19日 星期二

鬼子來了 - 2000


我有個中國農村戶口的朋友,他們家土地被開發區徵收分到一筆不小的補償款,因此搬到附近新蓋的大型社區購屋定居,他們入住那一天我親自登門,他在家裡陽台看著幾十個農村小孩玩著陌生的公園玩具時,有感而發的告訴我:

要怎麼形容這些農民呢?就是很善良,但是也很愚昧。

因為工作外派,我已經在中國大陸的小縣城待了近兩年,加上曾經走遍 19 省的經驗,自認對中國的了解程度勝過 99.9% 的台灣人,不要用不當言語汙衊他們,也不要想來個掏心掏肺的擁抱,先停下來觀察一下,上面那一句話或許太粗略,魯迅的小說以及《鬼子來了》的劇情才是我認為能最貼近中國農民的故事,絕對不是那些中國自己人都不相信的抗日神劇!

我喜歡讀近代史,1935 年起日本和國民黨政府簽下了《塘沽協定》,等於默許日本扶持的勢力在華北地區實行華北五省防共自治,衝突性低於南方各省,日本這樣的政策可以節省戰爭成本並維護日本在東北滿州國的利益,《鬼子來了》劇本談的是 1945 年發生在上述的在日本占領區~華北地區河北省唐山附近「掛甲屯」的小故事。




所以片中沒有大規模的戰鬥,只有零星的游擊戰。故事內容就是:一群農民如何處理一個突然從天而降無法溝通的日本戰俘?

以我在中國大陸與農民的交流經驗,我可以歸納出一條定律就是:如果沒有涉及切身的土地生計問題,農民必然會以最安全的方法保護自己以躲避更大的災禍!

這才是真正的人性!

而不是像抗日神劇一樣,見識不多的 40 年代農民會突然具備德國黨衛軍般的身手,慷慨的為陌生的 「國家」付出生命。

因此,善良的農民不願得罪游擊隊和日本雙方,決定將戰俘送返日本駐軍換糧,日本駐軍剛開始基於信用執行了戰俘與農民簽署的交換合約,想不到,行事粗糙的農民不像職業軍人懂得考量諸多細節,在分糧的利益下絲毫不知道這行為潛伏的危險性,就因無法祛除日軍統領一個多疑的日本軍人對農民的不信任,懷疑反遭出賣,一場酒醉宴席就因一個人的意識轉變瞬間變成了一場殘酷的殺戮。

最傷感的一幕是,日軍裡個性比較善良的野野村因為常常發糖給當地小孩,已經成為小孩心裡的 「好人」了,但是這場殺戮一發動,旁邊的人要求野野村在軍人的忠誠和小孩的友誼之間擇一時,野野村還是立刻殺了小孩對上司交代。

最反諷的是,姜文飾演的倖存者馬大三憑著千年來「殺人償命」的基本意識溜進俘虜營對日本人進行報復,卻因為戰爭結束回歸法制,馬大三反成了國民政府的戰犯而遭到處決。




這部片天生有著吸引人的劇本,導演姜文用黑白底片加上粗糙的線條學習 Fellini 式的運鏡法隱約拍出中國版《七武士》(Samurai) 的味道,從劇本來看這跟《七武士》(Samurai) 一樣是發生在農民底層的故事,相異之處在於這片主角不是英雄,而是農民,最後成了一部結局悲慘的黑色幽默片,我發現更多人把它拿來跟義大利的《美麗人生》(Life is Beautiful) 相比。

《鬼子來了》劇本裡把農民圓滑、懦弱、市儈個性刻 / 劃反諷得入木三分,例如該開始不願借糧給戰俘吃的二拔娘,見到日軍送來的糧食之後馬上誇起日軍的表現了,村裡的唱小曲的二人組在國民黨接收之後唱讚歌歌頌國民黨,但是觀眾是否記得同樣的二人組前面也唱過 “皇軍來到咱家鄉,共建大東亞共榮圈,皇軍來了救苦救難……”





我評價《鬼子來了》是近幾十年最佳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諷刺的是這部被學者認為最接近史實正確的定位日軍、漢奸、農民之間關係的電影卻被本國禁演!有中國學者認為劇本相當接近史實,但是裡面的日軍與小孩關係良好,善良愚昧,沒有國家意識,立場左右搖擺的農民性格跟中國廣電處目前的基調不合!



參考文章 : 《鬼子來了》為什麼被禁 ?


2015年3月9日 星期一

那些美好的年代 ?



上面貼的這張圖是我去年7月在福建省某地拍的,我感覺很親切,很像我小時候台灣的小河流,我忽然浮現一個很確實的記憶,那是 1988 年 9 月我上台北借住在朋友舅舅家裡,位置在現在大安森林公園未拆遷前的眷村,第二天一大早我們用他舅舅的真皮 Spalding 打籃球,我一直記得球場邊堆積著小山般的垃圾,我至今只記得影像卻不記得氣味!奇怪,當時我們怎麼能忍受呢?


最近網路上出現了「驚喜合唱  民歌四十」的 YouTube,我也看了不下十次,裡面的每一首歌都是小時候電視上綜藝節目、錄音帶、救國團活動裡耳熟能詳的歌,不曉得甚麼力量,裡面的歌詞 30 年後仍烙印在我的腦海裡。

民歌雖然號稱始於 1975 年已歷時 40 年,實際上應該是 1980 年左右才藉電視《大學城》、《綜藝一百》的力量從不擅推廣的校園歌手傳播到整個台灣,甚至還傳到當時敵對的中國境內,這次快閃活動選的也都是 1980 年代的歌。


就我個人而言,我很懷念純真的 1980 年代,最溺愛我的阿公、外婆都還在!懷念我暗戀的沈佳宜,懷念童軍的那幾次露營,懷念救國團的澎湖之旅,懷念國 / 高中那些來自五湖四海同學,回首一看,真的佩服那個擅長考試又不用負經濟社會責任的少年自己。

從電影的角度來看 1987~1990 年間片商把過一大堆曾經挨刀子或是禁演的經典名片搬出來曬太陽,那段時間,記得在羅東東一戲院看大銀幕的名片有《亂世佳人》、《魂斷藍橋》、《翠堤春曉》、《羅馬假期》、《齊瓦哥醫生》、《越戰獵鹿人》、《現代啟示錄》、《後窗》、《屋頂上的提琴手》、《西城故事》,就影迷角度而言,80 年代真是一個便宜吃到飽的年代,太懷念了!

但是從客觀 / 總體的角度來看,1980 年代真的美好嗎?

1。當時沒有健保,開刀一次加上紅包動輒要勞工十個月的薪水,農民得了癌症只能用中藥偏方,很多人為了省錢乾脆放棄治療
2。當時電視只有三台,報紙只有三張,沒有網路
3。當時沒有外勞,沒有外國新娘
4。當時沒有日本節目,日本歌
5。當時沒有反對黨,一切國民黨決定
6。當時《舞女》、《酒矸倘賣某》是禁歌


難怪清純的民歌風潮隨著 1988 年蔣經國去世,反對黨成立之後就漸漸沒落了!因為清純的「她」脫離現實太遠了,聰明的民歌推手滾石公司 1990 年發行了無名小卒林強的台語專輯《向前走》一躍成為當年台灣最賣座的專輯!





1980 年代就我個人而言那是美好的年代!

但是一個人的經驗不足以代表社會。

就當時的台灣而言,我不認為那是美好時代。


2015年3月8日 星期日

Louis Jourdan (1921~2015)


今年一月起中國把網路的圍牆築得更高更厚,在農曆年回台之前我有一段時間無法以穩定的速度翻牆到自己的 Blogger 網站,到了奧斯卡金像獎典禮時 In Memorial 系列名單時發現 Louis Jourdan 赫然在列,但是我卻無法上網貼文直到最近幾天。

Louis Jourdan 二戰之後的成名作是以前曾經介紹過的《淒艷斷腸花》(The Paradine Case),第二部作品是跟 Joan Fontaine (1917~2013) 合作演出的《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Letter from an Unknown Woman),後來最有名的代表作應該是 1958 年的《金粉世界》(Gigi),這時他年僅 37 歲,就一個男星來看算是非常年輕。進入六十年代之後,Louis Jourdan 一直沒有獲得好的演出機會,到了晚年他給年輕一代最著名的演出反倒是成了 007 系列電影《八爪女》(Octopussy) 裡和 Roger Moore 對抗的大反派了。


2015年1月10日 星期六

Rod Taylor (1930~2015)



希區考克最知名的作品之一《》(The Birds) 男主角 Rod Taylor 在 1 月 7 日因心臟病去世,年 85 歲。


希區考克早期的作品總是以不見血為前提,用完美的劇本讓觀眾產生自發性的隱憂,讓每個觀眾用不曾出現的想像劇情來嚇唬自己,像《後窗》(Rear Window) 就是最好的範例展現,1963 年的《鳥》(The Birds) 則是口味最重的一部,卻也因此打進了更多懶得看老希英式紳士對白劇本的新族群,記得跟我同一輩的朋友,聽到希區考克第一印象回應的往往就是《鳥》(The Birds)



我對 Rod Taylor 其他有印象的作品還有《血染黑太陽》(Dark of The Sun)、《時光機器》(The Time Machine) 等,都是以第一號男主角的身分演出,現在回頭看同樣在 60 年代的英國,Rod Taylor 跟同期的 Richard Burton 比較,就是少了讓人印象深的代表作,以致後來沒更上一層樓。

Rob Taylor 前幾年在《惡棍特工》(Inglourious Basterds) 裡也軋了一角,飾演最難化妝的歷史人物~邱吉爾,也因此只有遠距離鏡頭帶過,戲份並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