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6日 星期六

「現代啟示錄」的歷史意義



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 是我心目中不朽的越戰經典鉅作,要看懂這部片,要先了解一下他的背景: 1970年代末卡特總統時期算是美國國力的低潮期,蘇聯颱風級潛艇出現、MiG25戰機、伊朗人質事件、經濟上「日本第一」的威脅,讓戰後一直自許為世界領導者的老美面臨嚴重信心危機 。

 1978年另一部越戰名片《越戰獵鹿人》(The Deer Hunter) 在奧斯卡大獲全勝, 劇情卻不脫舊式巢臼,不外乎「有情有義的美軍和殘酷無人性的越共」 1979 年柯波拉 (Francisco Coppola) 以《現代啟示錄》完全顛覆了之前所有越戰片的模式,雖然遭到批評,但也掀開了前人不願面對的問題,漸漸讓後知後覺的老美從夢裡醒來,回到殘酷的現實。

 「越戰不是勝仗,而是一場不求勝利的戰爭,讓軍人迷失目標的戰爭」

柯波拉就是「國王的新衣」裡那個討罵的小孩,三年後《第一滴血》也開始捅這個越戰傷口,比較大的衝擊是 Oliver Stone  1986 年用《前進高棉》(Platoon) 表達了相似的訊息,但是他比柯波拉慢了將近 10年,苛責已經轉為讚美,《現代啟示錄》這部片在歐洲坎城大獲全勝,在美國本土卻充滿爭議,遭到貶抑 20 年後看來,顯然《現代啟示錄》的價值遠超過《越戰獵鹿人》


看這部片要百分之百專心的看,專心的看片中的小細節,盡職的軍官 Martin Sheen 溯河流而上看到荒謬的「夜總會」後,他的喃喃自語可以當作這部片的註腳:

 「每一個越共只有兩件事:死亡或打勝仗回家,他們不像我們還有那麼 多事可以做。」

片中的重點是: 表達迷失目標的美軍,和為家園而戰的越南人之間的強烈對比 -

有視平民如芻狗,不顧渴死的傷患,忙著到處尋找衝浪高手的上校 - 
有聽著滾石合唱團的歌衝浪,邊把越南人的竹筏衝翻覆當玩笑的美軍 - 
有被越共用箭射擊後,不但不想還擊,還拿箭當裝飾品的機槍手 - 
有河邊據地稱王,無心戀戰的美軍 

另一邊

有十幾歲就懂得把炸彈丟進美軍直昇機的越南少女 

Martin Sheen 目睹這些荒謬現象,唯一能和他共鳴的竟是他奉命狙擊的目標,西點軍校第三名畢,功勳無數的 Marlon Brando ,他從書信讀到 Marlon Brando 面對戰爭嚴肅的態度,和不喜對上級逢迎的事蹟,而如此令他懾服的人,卻是長官口中戰場上的叛徒,當他見到 Marlon Brando 時,Martin Sheen 也陷入錯亂了.......

Martin Sheen

這部片最後幾分鐘的結局我認為不重要了,因為他成功的表達了戰爭的荒謬和執行任務者的錯亂。

參考 : 《現代啟示錄》的電影配樂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