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erome Moross (1913~1983) 出生於紐約,他從小就無師自通學會彈鋼琴並進入茱利亞音樂學院就讀,當時他最好的死黨就是 Bernard Herrmann,1935 年他更有機會認識 Gershiwin, Thomas Beecham 等人,讓 Moross 立志要做一個古典的音樂家,1943 年時他寫的第一號交響曲還獲得前輩 Thomas Beecham 的賞識並願意為他指揮首演,除此之外,這時適逢 Korngold, Tiomkin, Steiner, Newman ....等人在 Hollywood 建立電影配樂產業的初期,Moross 也和華納兄弟公司簽約業餘兼寫電影配樂,並未像前述配樂大師那樣全心投入,1941~1955 年間他的名氣遠遠不如我所稱的配樂六大師。

有趣的是在戲外兩人也是位於政治天枰兩極端的敵人,Gregory Peck 算是 Hollywood 極左派,民主黨,文革時期甚至曾經前往中國晉見他崇拜的毛澤東,很不受國民黨歡迎 。Charlton Heston 極端右派,共和黨,主張持有槍械,和台灣關係良好,1970 年代數次來台訪問,每次 Hollywood 左右派意見不同時就可以見到這兩人互相嘲諷甚至對罵的戲 。
7 則留言:
惠我良多!
講來這兩位演員還是葛雷哥萊畢克俊美略勝一籌!!
(左派人物長的都比較帥嗎?哈哈~~)
能演文藝片的 Gregory Peck 確實較帥, 回想他在 "梅崗城的故事" 演為黑人辯解的律師那麼入戲, 難怪偏左派
演過 "賓漢""十誡" 的 Charlton Heston 我也超喜歡的, 專演動作片的他應該說是性格吧
我也喜歡 Charlton Heston (更喜歡 Gregory Peck ).
不過我小時候看過一次錦繡大地,
完全不記得 Charlton Heston, 只記得 Gregory Peck...
BTW, 請收信.
我補上這部電影海報.....
上圖就可以發現兩人關係一定不睦
這會不會是"BJ單身日記"裡的雙男對戰靈感來源ㄚ?
有一部紀錄片我看了心情很矛盾:
Michael Moore的Bowling for Columbine
卻爾休斯頓在裡面成了無惡不赦的大壞蛋(支持私人擁槍政策)
真實生活與螢光幕前的形象差距
怎樣分的清?需要分清楚嗎?
唉...
我認識一個移民美國近 30 年的前輩 (我們公司聘的顧問)
他住在少有華人的 West Virginia state
他說 "在美國鄉下男人沒槍好像沒老二似的"
我第一次聽到也是很驚訝
後來看很多電影和旅美華人寫的文章,粗略可以了解原因為何 ....
在東方總是把政府定義為 "人民的家長"
但是在美國向西開拓的過程中
人民和政府是互相制衡,互相對立的
人民不可以完全相信政府
而槍支是:"當政府背叛人民時,人民最後的一道防線"
好像 10 年前有個日本人闖進美國鄉下人家裡
對方拿槍大喊 freeze !
日本人可能聽不懂吧
老美開槍打死他卻被判無罪
看完美國西部開拓史,大概就可以體會老美的邏輯為何?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