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工作上有非常多的南韓朋友,過去在中國也認識了很多朝鮮族的朋友,加上天生具來的逆向思考,一直對北韓這個國家有濃厚的興趣,2005 年 12 月我的平壤之旅被老美檢查核武進而告吹,和這個國家失之交臂,不過已經有認識的供應商順利進入平壤,希望我早日達成這個奇怪的願望。

不過我最感動的卻是紐約愛樂演奏自家老指揮 Leonard Bernstein (1918~1990) 作曲的 Candide Overture,Maazel 告訴全場這首曲目的由來,他可以推測曾經指揮過東西德統一音樂會的 Bernstein 一定很喜歡今天這種音樂會,然後 Maazel 角度稍稍向上高喊 Maestro!Maestro!Maestro!please take over!然後他自己離開讓樂團自己演出 Candide,彷彿活蹦亂跳的 Bernstein 又重現指揮台。
這場音樂會的安排的最高潮是安可曲《阿里郎》,第一次聽到相當感動,後來改聽南韓樂團演奏的版本之後就覺得紐愛把它演奏得太陽剛了,這種民族音樂還是交給當地人最實在。
另外那 52 分鐘的記錄片也非常可貴,除了料想得到的團員的抱怨聲之外,讓我們發現平壤也有演奏西方音樂的交響樂團,效法百年前的維也納愛樂只有一個女性團員,在 Maazel 指揮下演奏了一小段老柴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有一段紐約愛樂團員在當地直接指導學生,然而學生的回答卻是「和我們老師說的差不多」、「我們也有頂級不輸美國的教授」,帶著破冰任務的紐愛團員多以讚美代替批評不願繼續爭執下去,對所謂「鐵幕」感觸良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