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4日 星期二

激起最深層感動的《怒火之花》 1940



1981 年奧斯卡金像獎頒發終身成就獎給 76 歲高齡卻始終與奧斯卡無緣的 Henry Fonda (1905~1982),他出場的配樂是台灣中學生耳熟能詳的美國民謠 Red River Valley,內行影迷聽起來是有歷史緣故的,這首民謠出現在 Henry Fonda 畢生最有名的代表作 1940 年的《怒火之花》(The Grapes of Wrath) 裡,有一段他拉著母親邊跳舞邊唱著這首歌,殘酷的事實是後來他必須逃亡再次離開母親和家人。

1930 年代正逢美國的大蕭條時期,和美國對照起來,蘇俄和德國的計畫經濟火熱進行中,在美國歷史上力量薄弱的共產黨此時稍稍冒出芽了,以好萊塢為例,東歐移民 Edward Robinson 為主親左派和偏右的影星正展開一場惡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John Steinback (1902~1968) 所著以最底層流民為劇本的社會紀實小說 The Grapes of Wrath (憤怒的葡萄) 選擇在 1939 年這個敏感的時間問世,這本書雖然在部份州被列為禁書,不過我查了一下資料  The Grapes of Wrath (憤怒的葡萄) 問世的第一年就賣了 40 萬本。

1939 年,同樣經由暢銷小說改編的 Gone With The Wind 電影版上映 反應熱烈,可想見各家電影老闆們必然將眼睛餘光轉向正在市場上熱賣的 The Grapes of Wrath ,接下來立刻展開一場 The Grapes of Wrath 電影拍攝權喊價戰,這次拿下版權的是福斯公司老闆 Darryl F. Zanuck。

L:Henry Fonda, R:Jane Darwell

這部片在 1939 年 10 月也就是德軍入侵波蘭後一個月開拍,各方觀察原本態度中立的美國即將捲入歐戰,立場一向支持政府的 Darryl F. Zanuck 了解在此時拍《怒火之花》(The Grapes of Wrath) 非常敏感,這部片的劇本就足夠扣上「替共產黨說話」的大帽子,Zanuck 考量後選擇政治立場和他自己相近的 John Ford 執導,經驗豐富的 John Ford 抓住要領只花 40 天就拍攝完成,結果立場偏右後來受海軍徵招拍攝軍事宣傳片的 John Ford 拍出來還是引起爭議,1940 年 1 月公開上映果然造成轟動。不只是在票房、影評、輿論方面的震撼,《怒火之花》(The Grapes of Wrath) 這部片更提升一層級成為國內 / 國際政治宣傳工具,首先是美國國內中西部以 Oklahoma 為主幾州禁止這部片拍攝,等到二次大戰後進入冷戰的 1948 年,美國國務院曾經阻撓它在西歐上映,反倒是《怒火之花》被蘇俄史達林政府直接點名特批准在莫斯科上映。

這部片力量到底有多大?可以讓各國政府在背後角力插手干涉?

我的定位是《怒火之花》(The Grapes of Wrath) 確實是由 John Steinback 左翼文學作品改編,卻也是美國電影裡最令人感動的一部。



劇情敘述 Oklahoma 州農民 Joad 一家人土地抵押遭查扣,隨著幕後大財團的土地兼併計劃,長遠而言 Tom Joad (Henry Fonda) 一家人已無立錐之地,加上氣候地質劣化,全家人只好收拾行囊開著老舊的 Jalopy 卡車在有限的存款下準備移居到西岸的加州去,Joad 離去後留下一片荒涼,即使不願遷徙的老祖父、妹妹的未婚夫、村裡單身的牧師 Casy (John Caradine) 共 12 人也只好跟著一起遷徙。

在 1500 英哩前往加州的過程中大多需穿越乾枯的沙漠地,高齡的祖父、祖母都不堪勞累病故,途中在 Colorado 休息時聽到從折返者帶回加州不缺工人的壞消息,原本就不想去的準妹夫不告而別留下懷孕的未婚妻,已經沒有家的 Joad 一家還是硬著頭皮前進穿越 New Mexico, Arizona 幾個沙漠州,抵達加州邊境時全家遠眺美麗富庶的迦南之地,一家人精神支柱母親 (Jane Darwell) 望著懷裡剛去世的老祖母也流下了眼淚,想不到!這只是下一段噩夢的開始!因為這片「迦南之地」跟 Oklahoma 老家一樣是屬於地主的!!

在《紅河谷》文中提到 1845 年西岸爆發了淘金熱,1869 年進而完成了美國第一條東西向的太平洋鐵路,淘金熱的附加收益就是發現了南加州這塊具有地中海型氣候的天使之地,可以生產許多中西部和東部無法種植的特殊作物尤其是水果類、稀有蔬菜以及馬鈴薯類的糧食,19 世紀末正值東岸五大湖區鋼鐵和汽車產業成形的同時,類似南方各州的大面積莊園也漸漸成型了,大莊園農產品可經由太平洋鐵路在 7 天內運回中部、東部消費。

1929 年美國股市崩盤進入 1930 年代的大蕭條時代,失業率最高時可達 30~35%,可以想像西岸的莊園營收必定隨之衰退,此時卻有無數類似 Joad 家的失業人口從各州湧進加州想要找工作,接下來悲慘的劇本閉著眼睛就可以想像了,當然!就是勞工的單日薪資遭到農莊主人壓低、壓低再壓低!(很熟悉吧!)


Tom Joad 一家人在這個時候進入加州,可想見必然成為千千萬萬遭壓迫的螞蟻之一,老人小孩也一起工作,這景象有點類似現在中國的建築民工,靠每天工資求得溫飽住在暫時的工寮裡,不知道五年十年後穩定的家在哪裡?比中國民工更不如的是 Joad 一家已經沒有老家可回了!

某次衝突之後,身為牧師的 Casey 顯現他不平的個性願意為有前科的 Tom Joad 頂罪,後來 Casey 遭誤殺激發了曾經入獄的 Tom Joad 站起來反抗地主的剝削,最後他必須再次離開!Tom 時離別時對母親說:

我就在暗處隱藏著,到處都有我,不管你往哪一邊望,都能看見我。凡是有饑餓的人為了吃飯而鬥爭的地方,都有我在場。凡是有警察打人的地方,都有我在場,你到哪裡都能看到我。

Tom 離去後留給觀眾無數的想像。。。。。

在這個冰冷的社會紀實劇本裡,母親 Jane Darwell 散發的母性是貫穿全劇的潤滑劑,她對曾經入獄的兒子不再追究不再責罵,在路上要照顧病情惡化的祖母,到達加州胡佛村 (指流民收容所) 時獨排眾議把雜糧分給更貧窮的兒童,我看到劇中收容所晚上舞會時 Tom Joad 唱著 Red River Valley 邀她跳舞 (第 39 秒開始),認為這是全片最溫馨最美的一幕,但也留下伏筆對照 Tom 必須再次離去的無情結局。


參考:


2013年12月16日 星期一

Joan Fontaine (1917~2013)


2013.12.15 (美國時間) 這一天影壇有兩顆巨星殞落,40, 50 年代知名女星 Joan Fontaine (中文翻譯為 : 瓊芳登) (1917~2013) 因自然因素在睡夢中去世,年 96 歲,加上前面提過的 Peter O'Toole,這種案例在我記憶中也發生過一次,1985.10.10 Orson Welles (1915~1985), Yul Brynner (1920~1985) 兩人也巧合的在同一天去世。

Joan Fontaine 的世代比 Peter O'Toole 更早一代,她 1942 年拿下奧斯卡影后時 Peter O'Toole 還只是個小學生,因此已退隱 30 年的 Joan Fontaine 辭世激起的新聞性明顯已不如近年仍有作品問世的 Peter O'Toole 了。

公認美麗的 Joan Fontaine 擅長飾演柔弱沒有主見的女性,她的幾部代表作品《深閨疑雲》、《蝴蝶夢》、《簡愛》、《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無不都是詮釋這樣的角色,私底下 Joan Fontaine 的個性卻相當好強,她 1934 年用 Joan Burfield 的藝名進入影壇和 MGM 簽約卻星運不佳,直到 1937 年她改用繼父的姓氏 Fontaine 演出 RKO 公司的低成本片 You can't beat love 才算稍稍闖出一點名氣 ,此時,和她氣質相近的姊姊 Olivia de Havilland 在華納公司的栽培下和 Errol Flynn, Bette Davis, Fredric March 等第一線明星搭配演出一系列的中世紀古裝片,知名度明顯已超過妹妹 Joan Fontaine。

這時候機會來了,1938 年《亂世佳人》選女主角案成了全國注目的焦點,只能算是二線女演員的 Joan Fontaine 被最擅長拍女人電影的導演 Geroge Cuckor 看上,如果她中選這世界將反轉,她名氣不但超過假想敵姊姊 Olivia de Havilland 更將晉升好萊塢第一流的女星,可惜選角涉及太廣不是 George Cuckor 一個人能決定的事,甚至導演 George Cucker 自己都被換掉了!有個八卦故事身在 RKO 的 Joan Fontaine 突然收到《亂世佳人》的試鏡通知,她匆忙趕到發現是要她試鏡演女配角 Melanie 而不是她以為的 Scarlett !她心生不爽說 :

我老姊比較適合演女配角 Melaine,我來是要試鏡女主角 Scarlett!

聽說她的 "建議" 反而協助她老姊 Olivia de Havilland 獲選成為最後的 Melaine 人選,她自己呢 ? 根據史料並沒有進入女主角決賽的 19 人名單裡。

這一回合,姊姊獲勝!

1939 這一年,她也參加了 George Cuckor 另一部指標性電影《女人》(The Women) 演出,Fontaine 排名落居第7,有趣的是看這部電影公布的排次,Joan Fontaine 遠遠落後 Scarlett War 競爭對手 Norma Shearer, Joan Crawford, Rosalind Russell, Paulette Goddard 等人,另外她短暫出現在 Cary Grant 主演以印度殖民地獨立故事為背景的《古廟戰茄聲》(The Gunga Din) 裡演個不重要的小角色,這兩件事對一個想站上一線的女星來講都是不祥之兆,灰心的 Joan Fontaine 宣布結婚並退出奮鬥六年的影壇,此時她年僅 23 歲。

1940 年某次晚宴被名製片家 David Selznick 看上要她取代好友 Margaret Sullavan 演出《蝴蝶夢》(Rebecca) 片中善良、柔弱、多疑、沒主見的女主角,雖然拍攝過程中 Joan Fontaine 和男主角 Laurence Olivier 相處不睦,這部片績效比預期還好,原本不贊成她演出的導演 Alfred Hitchcock 也感到滿意,Hitchcock 要她接著演角色類似的《深閨疑雲》(Suspicion),男主角就是兩年前她可望不可及的 Cary Grant,曾經 23 歲就灰心想退出影壇的 Joan 萬萬沒想到在 1942 年靠《深閨疑雲》拿下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Joan 晉升第一線的女主角之後,可以想像接下來 10 年就成了 Joan Fontaine 生涯的黃金期。可以證明美麗的女明星絕對不缺!真正缺的是伯樂和好劇本。

L: Olivia de Havilland, R: Joan Fontaine

提到 Joan Fontaine 最有名的八卦話題就是她和姊姊 Olivia de Havilland 的競爭以及敵對關係,兩人原本並無間隙,關係決裂始於 1947 年,接下來兩人都有穩定的家庭並距離遙遠,漸漸成為互不來往的陌生人了,關於兩人敵對的八卦故事很多,我不再重覆,印象最深的是 Joan Fontaine 說過:

Speaking to the Hollywood Reporter in 1978, Fontaine said: "I married first, won the Oscar before Olivia did, and if I die first, she'll undoubtedly be livid because I beat her to it." 我倆之間的競爭什麼都是我贏!我先結婚,我先拿最佳女主角獎 ........她都只能在後面追,如果有一天~我先死的話!那她大概會氣得發抖吧!

看起來!最後一場比賽,Joan 又贏了 !

另外 Joan Fontaine 是極少數來過台灣的 Golden Age 影星,她 1982 年曾經應新聞局邀請來訪參加金馬獎,當年小小的一個邀請,現在卻可以作為台灣的話題。


Peter O'Toole (1932~2013)


算得上目前世界上最受尊敬的男演員之一,原籍愛爾蘭的 Peter O'Toole (彼得奧圖) 以 81 歲之齡辭世,Peter O'Toole 是一個優秀的舞台劇演員,他極度標準口音所展現的英國紳士氣質與好萊塢格格不入,或許就因為如此,他的演出一直不受美國奧斯卡金像獎青睞,然而時間是最好的裁判,他在《阿拉伯的勞倫斯》片中飾演的 T. E Lawrence 就像這部片的內容和品質一樣禁得起歲月考驗,現在重看《阿拉伯的勞倫斯》赫然發現這個角色就像 Vivien Leigh 飾演的 Scarlett 一樣將成為無後人可取代的標誌性人物。

關於對 Peter O'Toole 的形容不如用這一段影片來作為說明:

除了《阿拉伯的勞倫斯》之外,Peter O'Toole 知名的演出還有《將軍之夜》、《冬之獅》、《萬世師表》、《雄霸天下》、《偷龍轉鳳》,甚至客串演出我介紹過的《羅馬帝國艷情史》,這些作品拍攝於 60~70 年代,對我這一輩而言,80 年代在戲院看到 Peter O'Toole 演出是溥儀傳記為劇本的《末代皇帝》,他在《末代皇帝》片中飾演溥儀的英國老師莊士敦,對更年輕的國內觀眾而言,如果沒看過《阿拉伯的勞倫斯》以及上述這些老片,對他最深刻的印象應該是 2006 年他主演的《維納斯》(Venus) 還有 2004 年《特洛伊》(Troy) 裡的老國王。

關於 Peter O'Toole 終生與奧斯卡無緣的事。我在 2007 寫過一篇《第八次落選》表達意見,這裡不用再重覆我的心得。

參考 : 彼德奧圖在香港


2013年12月14日 星期六

西部片的入門磚《紅河谷》1948



西部牛仔(Cowboy)到底是什麼?是一種職業?還是一個族群?還是一群社會邊緣份子?他們的收入靠什麼?明明就是騎馬的為什麼叫「牛」仔?

牛仔不是鋼鐵人之類的虛構人物,牛仔文化確實存在於 19~20 世紀的美國歷史裡,我們看過近百部的西部片之後,反而無法有系統的答出「牛仔是什麼?」這個問題,因為絕對多數的西部片內容談的都已經是這些牛仔生活的枝節了,不但難以拼湊更無法和歷史結合,要有系統的了解西部牛仔的根源的話,我推薦首先要看完《紅河谷》(Red River) 這部電影。

L:John Wayne, R:Montgomery Clift

《紅河谷》(Red River) 的故事非常單純,敘述1851年退休南軍軍官 John Wayne, 老友 Walter Brennen 加上 John Wayne 認養的孤兒 Montgomery Clift 三人以及一群僱用工人驅趕著大約 5000 頭的牛從德州尋找最適合的路線走到 1000 英里外的 Missouri 州去把牛群賣掉,John Wayne估計一天行程約10英里,單程趕牛群就需要 100天。這過程中除了考量牲畜牧草、水源、天候之後尋找最適當的路線之外,更必須攜械 24 小時提防印地安人以及無業遊民的打劫,除了可預見的威脅,敏感的牛群聽到打雷、其他牛群、金屬碰撞聲等就直覺成群狂奔,《紅河谷》片中一幕是一個醉漢深夜打翻了鋁容器導致牛群狂奔造成同儕以及牛隻遭踐踏死亡,除此之外趕牛過程還有迷路、水源不足等危機存在。

Red River 
跳出《紅河谷》的故事,先問一個大問題?John Wayne 為什麼要趕這批牛?

電影裡也沒有完整交代,但是《紅河谷》全片劇情就是對「西部牛仔(Cowboy)這一行到底是什麼?」作一個最好的解釋了。

16 世紀英國人和西班牙人都曾經帶著牛種到美國野放,到了 19 世紀中西部草原尤其德州北部儼然成了野放牛的天堂,不同來源的牛種在這裡雜交成為德州長角牛 (Texas Longhorn),來到德州的移民以及原住民只能馴化 / 飼養極少數的牛群,任由大多數牛群在草原上自生自滅,可想見德州成了牛隻嚴重過剩的市場。畢竟在那個沒有鐵路和冰箱的時代,牛肉這種食物無法快速運送更無法長久保存,只能現宰現殺才能就近享用牛肉。

1845 年西部 California 和 Colorado 爆發了淘金熱,幾個新興西部城市逐漸成型,位於美國中部的 Kansas City, Missouri 也隨著西進熱潮成為美國交通的中繼站,St Louis 也從此被定位成「開往西部的大門」,這些都市重要性無庸置疑卻無緣享受德州產的新鮮牛肉,Colorado, Missouri, Kansas 這幾州城市裡一頭牛價格可以喊到 40 美元,然而牛隻嚴重過剩的 Dallas 市場一頭只賣 3~5 美元。有人看出其中的商機,開始從牛隻過剩的德州 Dallas 附近以人工趕牛群通過草原、沙漠、河流到 Colorado, Missouri, Kansas 有鐵路的小城市裡就地出售賺取利差,不但免運費,牛群沿路更可以享用免費牧草增長體重,這個趕牛群的行業就是牛仔(Cowboy)的始祖。 經過艱苦寂寞而且充滿危險的長途跋涉,一但抵達目的地之後,這些牛仔立刻投入粗野的狂歡作樂中,酗酒、嫖妓、賭博、跳舞來鬆弛數月來緊張的神經。

以《紅河谷》為例,他們最後趕牛抵達密蘇里州聖路易(下圖 B2)附近一個有鐵路經過的小鎮,將牛以一頭 20 美元賣給當地的牛販,缺乏經驗的 Monygomery Clift 已經高興得合不攏嘴了。

19 世紀幾條主要長途趕牛的路線

到了 1865 年左右,美國大陸的變化影響了原本寧靜的德州草原,第一條橫貫美國東西岸的太平洋鐵路通車並沒有搶走牛仔的工作,反而讓牛隻的需求從前述 Colorado, Kansas, Missouri 幾州延伸到東西部沿海,趕牛周邊工作機會需求增加,同年,美國南北戰爭經過 5 年征戰後劃下句點,屬於南軍管轄德州爆發了嚴重的失業潮,許多退伍南軍加入牛仔這行業,他們趕牛到了 Colorado, Missouri, Kansas 的牛集,除了前述的酗酒、嫖妓、賭博、跳舞之外,潛伏危機是若遇到昔日北軍敵人化身的商人,仇人見面分外眼紅,價格談不攏再經過酒精催化之後常常一言不合拔槍相向,今天北方後代主筆美國的文學有不少「講話慢吞吞,拔槍快如風。」德州牛仔的傳奇故事,也衍生了大多數西部片的主題。



回到《紅河谷》(Red River) 這部電影,導演 Howard Hawks 以最原始的牛仔生活「趕牛群」為主題,公開演出之後獲得了 John Ford, John Huston 等人公開讚賞,除了場面宏觀難以拍攝的趕牛場景之外,劇中主題的是向父權挑戰的觀念,被認養的 Montgomery Clift 在趕牛的過程中不服極度獨裁的 John Wayne 因此內部分家,年輕、民主、受下屬支持的 Montgomery Clift 將 John Wayne 逐出團隊,年紀大個性頑固的 John Wayne 發現竟然落得此下場後也不得不思考改變管理方法,最後同意將 Montgomery 提升為合夥人,在片中最關鍵的動作就是把牛隻烙印上的名字由一人曾為兩人。

這部片比較可惜的一點是未能趕上 1953 年的 CinemaScope 寬銀幕技術,只能以黑白影片加上傳統的 1.37:1 比例拍攝使得罕見的牛群狂奔、牛群渡河等氣勢都打了折扣,Dimitri Tiomkin 所作的氣勢一流配樂放在這部電影裡也稍有被悶住的感覺。






2013年12月13日 星期五

Eleanor Parker (1922~2013) and Andrey Totter (1918~2013)


演過《真善美》(The Sound of Music)、《金臂人》(The Man With The Golden Arms) 的資深女星 Eleanor Parker 辭世,年 91 歲,Eleanor Parker 除了美貌更擁有許多女星稱羨的金髮,1941 年就受到提拔演出片中第二三號女星的角色,可惜的戰後遇到黑色偵探片 (Film Noir) 高峰期,Eleanor Parker 的外型和 Film Noir 浪潮明顯不合,她並沒有留下什麼重要的作品,反倒是她的氣質在《美人如玉劍如虹》(Sacramouche) 這類的古裝片裡就顯得適當而且略顯突出了!

進入 60 年代的之後她演出也逐漸減少,1965 年在《真善美》(The Sound of Music) 演出 Christhopher Plummer 的新歡,也原本即將成為小孩的後母,這次無心插柳的客串隨著《真善美》全球大賣反而成為她最讓人記憶深刻的演出。



另外還有一位名氣比較小的女星 Audrey Totter (1918~2013) 也跟著辭世,她最有名的演出是 1950 年 Robert Wise 導演 Robert Ryan 主演的《出賣皮肉的人, 或譯龍爭虎鬥》(The Set-up) ,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低成本 B 級片,至今在 IMDb 上仍有 7.8 顆星的評價,B 級女星的 Audrey Totter 原本多扮演二號女星的角色,有幸在這部片飾演柔弱的女主角,讓過氣的老拳擊手 Robert Ryan 逾齡為她征戰,也成為 Audrey Totter 留給觀眾的代表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