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 1960 年代電影工業面臨轉型時期,除了延續 1958 開始的票房衰退潮之外,「明星文化」從 60 年代開始光環盡失,從現在的說法就是:電影的競爭力漸漸不如前,反之,60 年代末期到 70 年代初期電視影集漸漸取代電影步入黃金時期,好萊塢必須想辦法取得新的 Biz Model 以求取生存。
1970 年《國際機場》(Airport) 這部用老演員、新劇本以災難為主題的電影「老瓶裝新酒」卻意外大獲成功,這樣的劇本充分運用電影大銀幕的優勢呈現災難的臨場感,馬上引來一波模仿浪潮,接下來成功的災難片有《海神號》(The Poseidon Adventure)、《大地震》(Earthquake)、《火燒摩天樓》(The Towering Inferno)、《興登堡號遇難記》(The Hindenburg) 、《殺人蜂》(The Swarm) 以及《國際機場》(Airport) 後續衍生的《九霄驚魂》(Airport 1975)、《航爆死亡角》(Airport 77) 等等成為 70 年代電影不可抹滅的ㄧ股主流。
前不久 Cinemax 播出《國際機場》(Airport) 這部災難片始祖,對生活於網路時代口味重鹹的現代觀眾早已了無新意 ,回想波音和麥道的民航機對抗始於 1958 年,即使 1970 年搭過噴射民航機的人數極度有限,當時寫出乘客欠錢想炸飛機領保險金的劇情,站在 1970 年的立場來看,這真是新的不能再新的天才劇本了!!!!
然而類似詐領保險金的劇本天下一大抄變成老套,《國際機場》(Airport) 這部片到了 80 年代被喜劇片《瞞天過海飛飛飛》(AIRPLANE II: THE SEQUEL) 嘲諷了ㄧ頓,現在 IMDb 上面只剩 6.5 分,不過當年可是貨真價實的獲得了奧斯卡 10 項提名!
這類電影還有一個特色就是需要演員眾多,除了 Charlton Heston, Paul Newman, Steve McQueen, George Kennedy, Richard Chamberlain, Gene Hackman 這些正值壯年的硬漢受到重用之外,還可以給一大堆已近遲暮之年的 30, 40 年代巨星獲得客串演出機會:例如舞王 Fred Astaire, Joseph Cotton, Gloria Swanson, Myrna Loy, Olivia de Havilland, James Stewart, Helen Hayes, Jennifer Jones, Henry Fonda 等人,這些巨星在 70 年代都有一段尷尬時期。
《火燒摩天樓》(The Towering Inferno)
《殺人蜂》(The Swarm)
《海神號》(The Poseidon Adventure)
2 則留言:
就我的感覺,法國的電影工業也開始在七零年代開始走下坡,又一個十年過後,八零年代時的法國電影早已風光不在。不知道這是經過一個黃金時期後勢必會出現的趨勢,還是受到當時的國際局勢影響(如:石油危機..)?
妳的看法沒錯
電影就像報紙,收音機是上一世代的產物,遇到替代物(電視,網路) 時必須要 "基因突變" 想辦法活下去
我覺得美國電影把主要市場鎖定年輕族群, 靠科技效果一直活到現在, 相形之下法國,日本,英國...應變能力就比較差了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