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2日 星期日

Diana Keaton (1946~2025)

 


演過《安妮霍爾》、《教父》系列、《烽火赤焰萬里情》、《新岳父大人》等知名作品的奧斯卡影后Diana Keaton (1946~2025) 1011日以79歲之齡去世,對觀眾而言《教父》是知名度最高的電影裡面拚出了好幾個影帝,第一女主角 Diana Keaton 戲份有限遭到忽略,對她而言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應該是《安妮霍爾》,我第一次看這部片印象深刻,Diana Keaton飾演一個靦腆笨手笨腳的城市女性攀附導演 Woody Allen,她攀附上爬得到好處之後,反過來對提拔貴人Woody Allen表現出的直白,到底是無心機的笨拙還是已經被培養成心機叵測的「高級紐約人」?就留給觀眾自己想像了


2025年10月6日 星期一

愚人船 —1965

 



我趁著這段假期看了《愚人船(Ship of Fools) 這部電影,我看這部片是衝著 Vivien Leigh (費雯麗)Lee Marvin (李馬文) 兩人,看了才知道實際上這兩人的戲份不重,炒作 Vivien Leigh 原因這是她的最後遺作,嚴格說起來 Vivien Leigh, Lee Marvin 這兩個美國旅客不在故事的主軸上,一開始幾十分鐘結構鬆散我有點迷惘,停機先看了一下這部片的背景故事我才恍然大悟,結束後我又看了網路上的英文中文影評,發現絕大多數尤其中文用者都沒有點出這部片的關鍵點。

 




原著是美國女作家 Katherine Ann Porter (1890~1980) 依照她本人 1931 搭乘Guggenheim 號郵輪頭等艙從墨西哥 Vera cruz 港出發中間停泊古巴、西班牙兩地最後到德國布萊梅港的記憶所寫郵輪中間在停泊古巴時會有600名西班牙甘蔗田農民上船住進底層艙,到了西班牙提前下船,墨西哥上船的頭等艙乘客則大多前往終點德國,她根據船上所觀察到的各類乘客百態記憶寫成 Ship of Fools 一書,1962年出版後成為暢銷名作被 Columbia 電影公司看上改編成電影,由 Stanley Kramer 導演

 

郵輪上不同性格、不同種族、不同目的的旅客可以用「萍水相逢」形容,按常理仍稍有顧忌互相交流有限,可想見就是每個人賣弄一下演技,多齣個人舞台劇同時上演!但是編劇 Abby Mann 跟導演 Stanley Kramer 做的一個最關鍵修改就是把時間從 1931 年改為 1933 年秋天,全新劇本裡船上前往德國布萊梅的旅客有這些人

孤獨尋求改變的美國中年女人(Vivien Leigh)。

從墨西哥返鄉的亞利安德國商人(Jose Ferrer

派駐墨西哥返鄉向猶太妻子求和的德國人(Alf Kjellin

想改變環境尋求靈感的美國年輕畫家(George Segal

被大聯盟釋出後流浪尋求酒色的打擊者(Lee Marvin

一戰取得鐵十字勳章認為可自保想返德國的猶太人(Heinz Rühmann

單獨一人旅行的旁觀者侏儒(Michael Dunn

遣返西班牙準備被佛朗哥政府拘禁的女性(Simone Signoret

迷戀上女社會運動者的船醫(Oskar Werner

去德國投靠親戚的墨西哥家庭4人

中間在西班牙下船的底層艙 600農民

墨西哥返回西班牙途中,能媒介色情及騙財的佛朗哥舞團



在這裡先懷疑一下導演的選角是否刻意 ? 片中最驕傲的德國人 Jose Ferrer 外型跟口音都不洽當他實際上是波多黎各人,在阿拉伯的勞倫斯》片中還飾演土耳其人,反而是飾演猶太人的 Heinz Rühmann 真實身分是正統的德國人,二戰期間他留在德國境內繼續演藝生涯

好了!閒話休敘回到主題

船上的故事以 Jose Ferrer 為核心一群標榜血統的德國人以及德籍船員固定坐一桌,同樣具有德國國籍的猶太人Heinz Rühmann,侏儒 Michael Dunn 只能識趣地避開了,其他人只要跟有色人種接觸就立刻遭到 Jose Ferrer 剔除,三個美國人 Vivien Leigh, George Segal, Lee Marvin 各有各的活動路線跟種族主義濃厚的德國人不相來往,另外一條故事主軸是德國籍船醫 Oskar Werner (血戰萊茵河男主角) 跳躍階級及種族界線迷戀上即將在西班牙入獄的女性 Simone Signoret (法國女演員:西蒙仙諾),最後船隻抵達德國布萊梅港,在軍樂隊歡迎下每個人都平安的下船進入德國境內。

 

如果這裡就是終點的話,那《愚人船》就是一部鬆散的舞台劇,回想另一部知名舞台劇《靈慾春宵95%都是讓你摸不著頭腦對不上前後的吵雜對白,直到結束前幾分鐘發現原來孤獨的夫婦 Elizabeth Taylor 跟 Richard Burton 死了兒子卻遲遲不願接受事實,一直幻想兒子還活著,那前面繁瑣吵雜的對白你忽然完全都懂了!


《愚人船》也有類似的功能,1933年納粹正是通過《公職驅離法》將猶太人排除了政府、學校、司法系統之外,同樣 193341日開始對猶太商店貼上標誌,猶太人開始想辦法逃離德國,1933年一年有 38000 名最頂尖人脈經濟能力最強的如指揮家 Otto Klemperer, Bruno Walter 電影界的 Fritz Lang, Peter Lorre, Kurt Gerron, Billy Wilder, Max Reinhardt, Lee Strasberg, Otto Preminger, Max Ophuls, Anatole Litvak 其他科學人文方面的名人更是不計其數逃離德國,在1933~1939 年共有53萬猶太人離開德國,而在這一波逃難的浪潮之下,《愚人船》曲終的軍樂聲中卻有另一批人反方向而行,他們後來的命運尤其猶太人跟侏儒的下場就有待你自己想像了!

 


2025年10月1日 星期三

Claudia Cardinale (1938~2025)

 


義大利女演員克勞黛卡蒂娜(Claudia Cardinale, 1938~2025)在 9 23日辭世,享壽87歲。她出道時被暱稱為 CC 對比同時代的法國知名女星 BB Brigitte Bardot 碧姬芭杜, Claudia Cardinale出生於北非的突尼斯,1957年被選為突尼斯小姐被發掘到義大利影壇,1958年才20歲就開始在本地電影演出,Claudia Cardinale有趣的是她從小母語是法語,義大利話不標準,因此她靠著顯眼的外表在英語系的電影反而更吃香,1963年起開始密集演出好萊塢跟法語系的電影,《浩氣蓋山河》、《頑皮豹》等等,幾乎同時1963年她也被 Fellini 選定演出《8½》的女主角,同時期在國際影壇上Claudia Sophia Loren (蘇菲亞羅蘭), Gina Lollobrigida,被認為是最有名的三位義大利女星

我對她印象最深刻的演出是《狂沙十萬里》 (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

最後要點播《狂沙十萬里》那一段不朽 Ennio Morricone 作的輓樂被無數人引用,播放給真正的女主人Claudia Cardina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