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28日 星期日

抽走你的靈魂 - Tod und Verklärung

這是一張可以當我荒島十大的 CD,曲目是 Richard Strauss 的交響詩 Tod und Verklärung ,可惜的是用中文卻找不到他的背景說明,那乾脆由我代為介紹好了,Tod und Verklärung 是德文,英文名字為 Death and Transfiguration,台灣根據英文常翻譯為《死與變容》或《死與淨化》,有點沒騷到這首曲的真實意義,我最近看到李歐梵教授把後面的字翻譯為「轉世」,又好像有點怪!關於德文的 Verklärung 的意義連英文也找不到一個最適當單字搞定,我倒是建議不要為他找中文譯名,就直接記得德文名字好了。文字上真正的意義我發文去問留德的網友來解釋,有興趣可以看一下這一篇「什麼是 Verklärung」。

想像一下 1889 年時發生了什麼事?歐洲普法戰爭結束,崛起較慢的普魯士實力達到高點,歐洲的工業革命開花結果,從殖民地進口原料加工製造財富,布爾喬亞階級崛起打破幾千年來的貴族 / 平民兩極社會,旋律 / 組織 / 和聲都比較活潑不受拘束的浪漫樂派勢力達到高點,作曲家把音樂與文學結合,創作出更多音樂形式:如藝術歌曲、音樂會序曲、狂想曲、幻想曲、芭蕾音樂等。 Lizst, Wagner 成為當紅門派,還在寫無標題交響曲跟不上潮流的 Brahms 成為樂評嘲笑的對象。

25 歲 Richard Strauss (1864~1949) 深受 Wagner 影響,想寫敘事性的交響詩,因為是敘述性的所以 Strauss 必須要找故事題材,年少不識愁滋味的 Richard 想寫一個悲劇性具有張力的故事,剛好這時候他結識小提琴手 Alenxander Ritter 在一次合作過後 Ritter 送了自己寫具有悲劇色彩的詩集給 Richard,人生經歷有限的 Richard 根據這些詩集憑空冥想了一個故事.....

....微弱的燭光下,一個垂死的畫家病厭厭躺在床上,半夢半醒之間他用盡最後一絲力量浮現傷感的笑容,鏡子裡卻看到自己無邪的童年浮現在眼前,畫家不知道這到底是真是假....

....畫家突然回到現實世界,他發現全身根本無法動彈,除了用意志力和死神搏鬥之外,他想知道自己身處何方?能和死神搏鬥多久?卻沒有得到任何回應......

....畫家進入錯亂的狀態,瞬間他純真的童年、他年輕氣盛時和別人的爭執、他未完成的事業、跟他錯身而過的愛人、他一生所有的缺憾以及未完成的理想全部都浮現在眼前......漸漸的,畫家覺得這些影像愈來愈微弱,反之,一股他從未體會的能量從四面八方襲來,他失望的體會 - 應該是死神近了......

....一股從遠方來的聲音和能量愈來愈強,讓畫家全身毛細孔不自主的張開,,這股能量強勢抽走畫家的靈魂,帶著畫家離開人間走向死亡......

由這樣的劇情可以想像全曲以陰鬱不安的曲風開頭,第二三段則是擅用樂器部之間的對抗描述畫家和死神的掙扎,最後一段出現所有樂曲中罕見的的氣勢,也是最吞蝕靈魂的一段,管樂部主導的主題代表死神的力量,一波一波逐漸加強最後將畫家帶向另一個世界,只留下憂柔陰暗的小提琴部為這悲慘的主題收尾。演奏 R.Strauss 的編制絕非演奏 Beethoven 的交響曲所能比擬,尤其全團的管樂編組必定是全部上場,人員可能是 140 比 90 左右。

深愛這首作品的 Arthur Toscanini 幫這首不分段的交響詩寫了註解:

1.Happy Memories of Childhood (5:22)

2.Life and Death Battle (4:14)

3.Dreams of the Dying, Death (8:15)

4.Transfiguration (7:00)

這首作品我買了 Toscanini, Furtwangler, Reiner, Bohm, Karajan 五種版本,以及 Herbert Von Karajan 1984 年現場演奏的 DVD,Toscanini 版算是少數我對他評價滿分的版本,有趣的是到了最後 Transfiguration 最後結束的瞬間,托大師忍不住哼了出來也被清楚的錄進 CD 裡,這幾年我愈來愈注重錄音,錄音最佳的 Karajan 1984 年現場版成了播放率最高的版本,不過這些都比不上現場聆聽經驗,1999 年以管樂著名的美國 Philadelphia Orchestra 由德裔的指揮家 Wolfgang Sawallich (1925~) 來台北演出這一首,到了最後第四段的 Transfiguration 時,我一直惦記著這個畫家的故事,大約到了第四段時,R.Strauss 式強大的管弦樂讓我全身的毛細孔全開,頭皮發麻,R. Strauss 的音樂開始吞蝕你的靈魂,到最後整個樂團各部齊鳴,最強大的一波管絃樂渡過之後漸弱走向結束時,讓我灘死在座椅上,眼角含著淚水,全場沉默了一小段時間,才開始出現稀稀疏疏的掌聲。

Karajan BPO 版

1 則留言:

Miklos 提到...

Goerge Solti 版直到 2012 年才悄悄在 Youtube 出現

Solti, Chic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