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桑 (Camille Saint-Saens) 1908 年第一次看到電影時,註:電影於 1895 年由法國人 Lumiere 發明,就深深為這種新的戲劇所著迷,他稱之為沒有男高音的歌劇,這年他為法國片 L'Assassinat du Duc de Guise 寫了畢生第一齣電影配樂 (註:當時仍是無聲電影必須由樂團在戲院裡伴奏 )
除了他,Prokofiev, Shostakovich, Britten, Walton, Honegger, Satie 等人都曾寫過電影配樂,在當時這種工作享有極度的自主權和知名度。Prokofiev 寫《恐怖的伊凡》(Ivan The Terrible, 1945) 時知名度超過導演 Sergei Eisenstein,類似的案例後來也曾多次出現 ~~ 當導演 Sergio Leone 聽到 Ennio Morricone 寫的《狂沙十萬里》配樂初稿時忍不住瘋狂尖叫,緊張大師 Alfred Hitchcock 後來和 Bernard Herrmann 翻臉,原因之一是他認為 Herrmann 音樂給觀眾的印象超過了影片劇情本身。
回歸正題,當 1930 年有聲電影技術出現之後, Hollywood 必須建立「讓電影發出音樂」的相關產業,第一位拓荒者是 1914 年就移民到美國的維也納人 Max Steiner,他 1933 年為《大金剛》(King Kong) 寫的配樂堪稱是電影給人類最原始最震撼的聲音,為後代的電影立下了指標性的典範,就因為 Steiner 的成功案例,電影公司老闆給了這些音樂家極度的自由,古典音樂訓練出身的 Steiner 後來寫配樂時,也曾經嚐試採到現代樂派 Schoenberger 的不諧和音,卻帶讓觀眾一波失望。
1934 年華納兄弟公司雇用了另一個維也納佬 Erich Wolfgang Korngold,Korngold 利用機會要求建立古典音樂編制的樂團,幾乎同時,幽魂至今仍影響 Hollywood 的 Alfred Newman 也要求福斯公司建立的相似的工作環境。不同於 Steiner,Korngold 在維也納時深受華格納歌劇的影響,他用大編制樂團為一系列由男明星 Errol Flynn (1909~1959) 演的特效電影譜下有如華格納歌劇般的華麗美聲,1937 年他首次因《風流世家》(Anthony Adverse) 獲獎時,他認為一部電影的配樂就像一部具連貫性的交響曲,而且應該由作曲者而非由音樂製作人領獎,1957 年就去世的 Korngold 終生只做了 16 部作品,但仍無損他被尊為黃金時期代表人物的地位。
Korngold 派華麗浪漫的曲風建立了配樂工作者在 Hollywood 崇高不可動搖的地位,Korngold 的作風影響了 Max Steiner 以及後到的 Franz Waxman 和 Miklos Rozsa 等歐洲作曲家,Max Steiner《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 可以稱得上是二次大戰前此類華麗浪漫曲風的代表作。
二次大戰之後電影配樂在地化本土化,風格由「華麗」走向「單薄」,現實曲風的作曲家興起,帶著爵士樂風格的作曲家 Alex North 算是代表人物,他寫的《慾望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算是此類爵士風配樂的代表作,受到古典樂和爵士樂兩方面影響,「曲風較為尖銳」的年輕一輩作曲家 Elmer Bernstein, David Raskin, Leonard Rosenman 也趁勢崛起,但是提到戰後 1950 年代最偉大的配樂大師可就非 Bernard Herrmann 莫屬了,他的作品從 1941 的《大國民》到 1976 年的《計程車司機》橫跨 35 年,他減低了戰前的 Korngold, Steiner 維也納古典曲風的影響,細心研讀電影情節的 Herrmann 融入了較多的個人情感,使用較為單薄的管弦樂和低音樂器形成了他獨特的個人風格,因此 Herrmann 風格特別適合替探討心理的作品以及文藝片配樂,《迷魂記》稱得上是 Herrmann 風格的代表作。
1960 年代由於電視的普及化讓電影工業陷入低潮,每部片的預算必須緊縮,因此 60 年代以及 70 年代初期,前人的交響曲式配樂風格逐漸沒落,昔日電影公司高價投資的立體錄音設備和管絃樂團形同荒廢,開始興起以歌曲為主的配樂 (song-heavy soundtrack),代表人物有 Henry Mancini,貓王和鼠幫 (Rat Pack) 指五位演歌雙棲的男明星包括 Frank Sinatra, Dean Martin 等人(見左圖),Mancini 這位只受過業餘爵士樂訓練的作曲家,在這時候抓準時機以影視雙棲的姿態崛起,他的代表作應該是 1961年《第凡內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 裡的那首 Moon River,其他 song-heavy soundtrack 著名代表作例如:《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貓王的電影 A Hard Day's Night 以及 60s 一大堆由當時的歌星主唱的配樂。
除此之外 ,經由東岸紐約樂評的推薦,60 年代另一股所謂現實主義 (realism) 風潮伴隨著歐洲 - 尤其是法國和義大利的幾位電影大師如 Ingmar Bergman, Sergio Leone, Zefferelli, Fellini 等人的作品進入美國,這股風潮也介紹了 George Delarue, Nino Rota, Michel Legrand 以及活躍最久的 Ennio Morricone 這幾位歐式風格的配樂家給美國的觀眾和 Hollywood 老闆們,他們引進了不同於 Hollywood 音樂哲學的作品,也讓美國電影的配樂更加多采多姿。
進入 70 年代中期時,在以上這兩股浪潮中卻有一股反叛的力量,那就是 Steven Spielberg 和 George Lucas 這兩位高預算大場面類型電影的導演,搭配 John Williams 這位至今仍難以定型的作曲家,他們合作的《大白鯊》、《星際大戰》、《第三類接觸》反叛當時的潮流,執意復興 Korngold 時代的「華麗美聲」,至今大家都公認 John Williams 是大師,卻很難說出他的類型為何 ?
電影配樂簡史 (3)
除了他,Prokofiev, Shostakovich, Britten, Walton, Honegger, Satie 等人都曾寫過電影配樂,在當時這種工作享有極度的自主權和知名度。Prokofiev 寫《恐怖的伊凡》(Ivan The Terrible, 1945) 時知名度超過導演 Sergei Eisenstein,類似的案例後來也曾多次出現 ~~ 當導演 Sergio Leone 聽到 Ennio Morricone 寫的《狂沙十萬里》配樂初稿時忍不住瘋狂尖叫,緊張大師 Alfred Hitchcock 後來和 Bernard Herrmann 翻臉,原因之一是他認為 Herrmann 音樂給觀眾的印象超過了影片劇情本身。
回歸正題,當 1930 年有聲電影技術出現之後, Hollywood 必須建立「讓電影發出音樂」的相關產業,第一位拓荒者是 1914 年就移民到美國的維也納人 Max Steiner,他 1933 年為《大金剛》(King Kong) 寫的配樂堪稱是電影給人類最原始最震撼的聲音,為後代的電影立下了指標性的典範,就因為 Steiner 的成功案例,電影公司老闆給了這些音樂家極度的自由,古典音樂訓練出身的 Steiner 後來寫配樂時,也曾經嚐試採到現代樂派 Schoenberger 的不諧和音,卻帶讓觀眾一波失望。
1934 年華納兄弟公司雇用了另一個維也納佬 Erich Wolfgang Korngold,Korngold 利用機會要求建立古典音樂編制的樂團,幾乎同時,幽魂至今仍影響 Hollywood 的 Alfred Newman 也要求福斯公司建立的相似的工作環境。不同於 Steiner,Korngold 在維也納時深受華格納歌劇的影響,他用大編制樂團為一系列由男明星 Errol Flynn (1909~1959) 演的特效電影譜下有如華格納歌劇般的華麗美聲,1937 年他首次因《風流世家》(Anthony Adverse) 獲獎時,他認為一部電影的配樂就像一部具連貫性的交響曲,而且應該由作曲者而非由音樂製作人領獎,1957 年就去世的 Korngold 終生只做了 16 部作品,但仍無損他被尊為黃金時期代表人物的地位。
Korngold 派華麗浪漫的曲風建立了配樂工作者在 Hollywood 崇高不可動搖的地位,Korngold 的作風影響了 Max Steiner 以及後到的 Franz Waxman 和 Miklos Rozsa 等歐洲作曲家,Max Steiner《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 可以稱得上是二次大戰前此類華麗浪漫曲風的代表作。
二次大戰之後電影配樂在地化本土化,風格由「華麗」走向「單薄」,現實曲風的作曲家興起,帶著爵士樂風格的作曲家 Alex North 算是代表人物,他寫的《慾望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算是此類爵士風配樂的代表作,受到古典樂和爵士樂兩方面影響,「曲風較為尖銳」的年輕一輩作曲家 Elmer Bernstein, David Raskin, Leonard Rosenman 也趁勢崛起,但是提到戰後 1950 年代最偉大的配樂大師可就非 Bernard Herrmann 莫屬了,他的作品從 1941 的《大國民》到 1976 年的《計程車司機》橫跨 35 年,他減低了戰前的 Korngold, Steiner 維也納古典曲風的影響,細心研讀電影情節的 Herrmann 融入了較多的個人情感,使用較為單薄的管弦樂和低音樂器形成了他獨特的個人風格,因此 Herrmann 風格特別適合替探討心理的作品以及文藝片配樂,《迷魂記》稱得上是 Herrmann 風格的代表作。
1960 年代由於電視的普及化讓電影工業陷入低潮,每部片的預算必須緊縮,因此 60 年代以及 70 年代初期,前人的交響曲式配樂風格逐漸沒落,昔日電影公司高價投資的立體錄音設備和管絃樂團形同荒廢,開始興起以歌曲為主的配樂 (song-heavy soundtrack),代表人物有 Henry Mancini,貓王和鼠幫 (Rat Pack) 指五位演歌雙棲的男明星包括 Frank Sinatra, Dean Martin 等人(見左圖),Mancini 這位只受過業餘爵士樂訓練的作曲家,在這時候抓準時機以影視雙棲的姿態崛起,他的代表作應該是 1961年《第凡內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 裡的那首 Moon River,其他 song-heavy soundtrack 著名代表作例如:《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貓王的電影 A Hard Day's Night 以及 60s 一大堆由當時的歌星主唱的配樂。
除此之外 ,經由東岸紐約樂評的推薦,60 年代另一股所謂現實主義 (realism) 風潮伴隨著歐洲 - 尤其是法國和義大利的幾位電影大師如 Ingmar Bergman, Sergio Leone, Zefferelli, Fellini 等人的作品進入美國,這股風潮也介紹了 George Delarue, Nino Rota, Michel Legrand 以及活躍最久的 Ennio Morricone 這幾位歐式風格的配樂家給美國的觀眾和 Hollywood 老闆們,他們引進了不同於 Hollywood 音樂哲學的作品,也讓美國電影的配樂更加多采多姿。
進入 70 年代中期時,在以上這兩股浪潮中卻有一股反叛的力量,那就是 Steven Spielberg 和 George Lucas 這兩位高預算大場面類型電影的導演,搭配 John Williams 這位至今仍難以定型的作曲家,他們合作的《大白鯊》、《星際大戰》、《第三類接觸》反叛當時的潮流,執意復興 Korngold 時代的「華麗美聲」,至今大家都公認 John Williams 是大師,卻很難說出他的類型為何 ?
電影配樂簡史 (3)
2 則留言:
圖中這張 Korngold 唱片 曾經在西門佳佳出現過,不知道還在不在...
這片我沒有
只是要談及 Korngold 時, 抓來當封面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