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31日 星期一
東京敗家記 - 電影原聲帶
這次在東京做了兩次非預期的瞎拼,24 日我去原宿的明治神宮遊古蹟之後,然後到原宿附近的幾個景點,例如模仿巴黎建造的表參道,少女群聚的幾條 XX 通,還意外的在少女區找到不搭調的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1848~1934)神社,接著我還有時間臨時想到 JR 山手線下一站的涉谷晃一晃,到了涉谷一出車站馬上看到 HMV 三個大字,一股無名的力量吸引我一定要到 HMV 裡面逛逛,HMV 是六層樓的 CD, DVD 專賣店。這時我腦海浮現了菅野光亮這個名字,想去找一下台灣不可能出現的《砂之器》電影 soundtrack,一進了 HMV 逛了一陣 BINGO 馬上找到《砂之器》,接著又到西洋電影原聲帶的地方看看,日本的物價遠高於台灣,我的原則是台灣能找到就絕對不在日本購買。
過了一下又發現一片我尋找多年的 TAS 天碟,喔!不!應該是兩片!Miklos Rozsa 親自指揮 Nation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演奏的《暴君焚城錄》(Quo Vadis)、《賓漢》(Ben-Hur)。了結了我多年的心願。(左圖右上)
另外又買了一片台灣比較少見的 Federico Fellini / Nino Rota 兩人合作的精選輯。
左圖是 HMV 內部。
標籤:
順手遊記,
Film Scores,
Japan,
Miklos Rozsa,
Nino Rota,
Take a Picture
2008年3月29日 星期六
Richard Widmark (1914~2008)
老牌西部片演員 Richard Widmark 以 94 歲高齡去世,外表粗曠的他卻是紐約百老匯舞台演員出身,受過極度紮實的訓練,Richard Widmark 的年紀和 Kirk Douglas (1916~2020), Robert Mitchum (1917~1997) 相近,1941 年二次大戰爆發,適齡的 Widmark 卻因為聽力有問題免從軍,但是舞台劇出身的 Widmark 只能從事廣播劇演員。
戰後1947 年 Widmark 終於有機會走入影壇,可惜 Widmark 的機運比不上後兩者,他大多被設定演出第二號男主角的角色,演過《紐倫堡大審》(Judgment at Nuremberg),《西部開拓史》(How the West Was Won),《邊城英烈傳》(The Alamo) ,《風塵三俠》(Warlock) 等片,大多演出硬漢的角色,也曾經在大堆頭的《東方快車謀殺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上飾演被鎖定殺害的兇手。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 1960 年的《邊城英烈傳》 (下圖) 裡飾演嗜酒的警長和 John Wayne, Lawrence Harvey 三人並列三巨頭守 Alamo 城抵抗 Mexico 人,矛盾的是他心裡很嚮往墨西哥式的生活,不願和墨西哥人對抗。
戰後1947 年 Widmark 終於有機會走入影壇,可惜 Widmark 的機運比不上後兩者,他大多被設定演出第二號男主角的角色,演過《紐倫堡大審》(Judgment at Nuremberg),《西部開拓史》(How the West Was Won),《邊城英烈傳》(The Alamo) ,《風塵三俠》(Warlock) 等片,大多演出硬漢的角色,也曾經在大堆頭的《東方快車謀殺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上飾演被鎖定殺害的兇手。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 1960 年的《邊城英烈傳》 (下圖) 裡飾演嗜酒的警長和 John Wayne, Lawrence Harvey 三人並列三巨頭守 Alamo 城抵抗 Mexico 人,矛盾的是他心裡很嚮往墨西哥式的生活,不願和墨西哥人對抗。
標籤:
Action,
R.I.P.,
Western Film
2008年3月28日 星期五
傳統的東京
明治神宮的大拱門,每次必定提到這個拱門的檜木是從台灣的阿里山林場運來的,這次運氣不好,我到達這天陰雨綿綿,不利於攝影。
江戶博物館旁非常古早味的餐廳,裡面淨是些 1950 年代的電影海報。
淺草寺拍到的一景
下町博物館裡的一景。
上野公園裡著名的伊豆榮餐廳,我沒有訂位加上時間不夠,無緣一嚐。
一個阿嬤不顧孫女專心的在玩彈珠台,過去一看!天啊!那種彈珠台不就是我小時候買冰淇淋玩的那種嗎?
江戶博物館旁非常古早味的餐廳,裡面淨是些 1950 年代的電影海報。
淺草寺拍到的一景
下町博物館裡的一景。
上野公園裡著名的伊豆榮餐廳,我沒有訂位加上時間不夠,無緣一嚐。
一個阿嬤不顧孫女專心的在玩彈珠台,過去一看!天啊!那種彈珠台不就是我小時候買冰淇淋玩的那種嗎?
標籤:
順手遊記,
Japan,
Take a Picture
現代的東京
六本木那隻法國人設計的蜘蛛,以及背後 53 層樓高的「六本木之丘」
另一個角度看蜘蛛
周日早上的汐留市區,現代化的建築乾淨而且冷清
同上
27 日早上的東京巨蛋球場,比賽在前一天晚上剛剛結束,只剩下幾個早上新來等附近遊樂場開門的小孩
另一個角度看蜘蛛
周日早上的汐留市區,現代化的建築乾淨而且冷清
同上
27 日早上的東京巨蛋球場,比賽在前一天晚上剛剛結束,只剩下幾個早上新來等附近遊樂場開門的小孩
標籤:
順手遊記,
Japan,
Take a Picture
2008年3月20日 星期四
我又敗家了 - Canon 17~85mm f4~5.6
後天要去日本看球兼自由行,隨身所帶最重要的設備就是攝影器材了,原本我有三顆鏡頭,Canon 20~35mm,Canon 10~22mm,Sigma 70~300mm。這三個鏡頭都有點極端,反而缺了最常用的 50mm 左右的 Kit 鏡頭,心裡「哈」鏡皇級的 Canon 24~70mm 開價三塊五,只好選擇在台灣被低估的 Canon 17~85 mm f4-5.6,範圍廣相當好用,價格不到一塊五。
身處室內,加上光線是昏黃的燈泡,實在找不到題材,用 Canon 17~85mm 的 70mm 拍攝這張燈泡照片作為處女拍。
順便點名一下我的鏡頭,總共四個。
這是傳統相機時代留下來的 Canon 20~35mm f3.5-4.5 鏡頭,以前傳統相機時代是相片行老闆誇獎的利器,但是裝在 DSLR 上似乎有點「鈍」,我也不曉得為什麼。
這是年初買的 Canon 10~22mm 廣角鏡,這次去日本拍風景照會有機會表現的。
這是 Sigma 70~300mm 鏡頭,以前我很少用這個範圍,最近發現 70~300mm 用途相當廣,這次準備拿來在巨蛋裡抓 Manny Ramirez 的大頭。
身處室內,加上光線是昏黃的燈泡,實在找不到題材,用 Canon 17~85mm 的 70mm 拍攝這張燈泡照片作為處女拍。
順便點名一下我的鏡頭,總共四個。
這是傳統相機時代留下來的 Canon 20~35mm f3.5-4.5 鏡頭,以前傳統相機時代是相片行老闆誇獎的利器,但是裝在 DSLR 上似乎有點「鈍」,我也不曉得為什麼。
這是年初買的 Canon 10~22mm 廣角鏡,這次去日本拍風景照會有機會表現的。
這是 Sigma 70~300mm 鏡頭,以前我很少用這個範圍,最近發現 70~300mm 用途相當廣,這次準備拿來在巨蛋裡抓 Manny Ramirez 的大頭。
標籤:
Japan,
Take a Picture,
The Others
2008年3月14日 星期五
20 世紀初的改名風潮
最近和朋友一起向 Amazon 郵購時為了補足差額買了 Kirk Douglas 的回憶錄,1916 年生的 Kirk 算是現存最高齡的男明星之一,他受過完整的大學教育,明顯看得出在嚴格的邏輯訓練下很善於說故事,他的回憶錄讀起來非常流暢,過去我非常好奇的一件事是 Douglas 應該不是猶太裔 Kirk 的真實姓氏,背後一定有故事,剛好他的書裡提到這件事。
20 世紀初要成為公眾人物的兩大要件是:第一是姓名要讓觀眾/聽眾容易記住,二是在歐美的排猶浪潮下,姓名最好不要太「猶太」,即使是平民,非英語系國家的移民到了美國也會為了溝通而將姓氏簡化,例如 Aldolf Hitler 的真實姓氏是 Schicklgruber,因為聽起來太「猶太」了因此改為 Hitler。當時美國電影圈也有這個問題存在,從俄國移民而來的 Kirk Douglas 的本名是 Issur Danielovitch,Kirk 開玩笑說如果他是芭蕾舞星就很適合用真名,但是英語發音的電影卻不適合,其他幾個案例有:
Robert Taylor 本名 Spanger Arlington Brugh
Karl Malden 本名 Mladen Sekulovich
Fredric March 本名 Ernest Frederick McIntyre Bickel
舞王 Fred Astaire 本名 Frederick Austerlitz
匈牙利裔的 Tony Curtis 本名 Bernard Schwarz
羅馬尼亞裔的 Edward Robinson 本名 Emmanuel Goldenberg
歌手 Tony Bennett 本名 Anthonio Dominic Benedetto
甚至英語系出身的演員都搞姓氏簡化:John Wayne 本名 Marion Morrison,Cary Grant 本名 Archibald Alexander Leach。難怪回想起來 Golden Age 的男女明星名字個個簡短好記。
Kirk 提到叛逆的 1960 年代起流行使用真實姓名,Al Pacino, Robert De Niro 都使用真名,甚至 Arnold Schwarzenegger 都使用真名,Kirk Douglas 開玩笑說如果 Arnold 和他同時代一定會被改成 Arnold Black。
20 世紀初要成為公眾人物的兩大要件是:第一是姓名要讓觀眾/聽眾容易記住,二是在歐美的排猶浪潮下,姓名最好不要太「猶太」,即使是平民,非英語系國家的移民到了美國也會為了溝通而將姓氏簡化,例如 Aldolf Hitler 的真實姓氏是 Schicklgruber,因為聽起來太「猶太」了因此改為 Hitler。當時美國電影圈也有這個問題存在,從俄國移民而來的 Kirk Douglas 的本名是 Issur Danielovitch,Kirk 開玩笑說如果他是芭蕾舞星就很適合用真名,但是英語發音的電影卻不適合,其他幾個案例有:
Robert Taylor 本名 Spanger Arlington Brugh
Karl Malden 本名 Mladen Sekulovich
Fredric March 本名 Ernest Frederick McIntyre Bickel
舞王 Fred Astaire 本名 Frederick Austerlitz
匈牙利裔的 Tony Curtis 本名 Bernard Schwarz
羅馬尼亞裔的 Edward Robinson 本名 Emmanuel Goldenberg
歌手 Tony Bennett 本名 Anthonio Dominic Benedetto
甚至英語系出身的演員都搞姓氏簡化:John Wayne 本名 Marion Morrison,Cary Grant 本名 Archibald Alexander Leach。難怪回想起來 Golden Age 的男女明星名字個個簡短好記。
Kirk 提到叛逆的 1960 年代起流行使用真實姓名,Al Pacino, Robert De Niro 都使用真名,甚至 Arnold Schwarzenegger 都使用真名,Kirk Douglas 開玩笑說如果 Arnold 和他同時代一定會被改成 Arnold Black。
2008年3月11日 星期二
有趣的龍套演員 Gino Corrado
史上哪個演員同時在《亂世佳人》、《北非諜影》、《大國民》三部名片裡演出?
答案是一個長得很像服務生的義大利裔演員 Gino Corrado (1893~1982),Gino 小時候在義大利受完教育後 1910 年代到美國討生活,他早年認識了導演 D.W Griffith (1875~1948) 並使用 Eugene Corey 的名字走進電影業,在 Griffith 執導的名片《國家的誕生》(The Birth of Nation) 裡演出沒有掛名的路人,Gino 的外表實在不突出,形象倒是符合服務生的要求,就這樣他演服務生演了一輩子,共參與大約 320 部電影的演出,通常演出 B 級片時排名可以前進到第五左右,參加 A 級片演出時則成為沒有名字的旁人。他在《亂世佳人》裡演路人甲,在《北非諜影》裡演 Humphrey Bogart 酒店的服務生,在卡司較弱的《大國民》裡也演服務生,不過這次他有名字叫做 Gino。
除了以上幾部名片之外,Gino Corrado 參加演出的名片還有《蝴蝶夢》、《大獨裁者》、《史密斯先生去美京》、《海外特派員》、《戰地春夢》、《安娜·卡列尼娜》,那個時代找不到任合一個一線演員可以同時參加這麼多名片的演出。
參考 : The Queen of the Hollywood Extras
答案是一個長得很像服務生的義大利裔演員 Gino Corrado (1893~1982),Gino 小時候在義大利受完教育後 1910 年代到美國討生活,他早年認識了導演 D.W Griffith (1875~1948) 並使用 Eugene Corey 的名字走進電影業,在 Griffith 執導的名片《國家的誕生》(The Birth of Nation) 裡演出沒有掛名的路人,Gino 的外表實在不突出,形象倒是符合服務生的要求,就這樣他演服務生演了一輩子,共參與大約 320 部電影的演出,通常演出 B 級片時排名可以前進到第五左右,參加 A 級片演出時則成為沒有名字的旁人。他在《亂世佳人》裡演路人甲,在《北非諜影》裡演 Humphrey Bogart 酒店的服務生,在卡司較弱的《大國民》裡也演服務生,不過這次他有名字叫做 Gino。
除了以上幾部名片之外,Gino Corrado 參加演出的名片還有《蝴蝶夢》、《大獨裁者》、《史密斯先生去美京》、《海外特派員》、《戰地春夢》、《安娜·卡列尼娜》,那個時代找不到任合一個一線演員可以同時參加這麼多名片的演出。
參考 : The Queen of the Hollywood Extras
標籤:
Extra,
Golden Age,
GWTW,
Italy
2008年3月6日 星期四
Leonard Roseman (1924~2008)
波蘭裔的電影配樂家 Leonard Roseman 因心臟病去世,Roseman 從小學鋼琴,畢業於 UC Berkeley,然後成為全美四個有機會到 Tanglewood 接受義大利現代樂派家 Luigi Dallapiccola 授課的學生,Roseman 接下來想成類似 Schoenberg 的作曲家,非常意外的一道人生插曲是他先認識了當時好萊塢極力培養的小生 James Dean,Dean 將他介紹給劇作家 Elia Kazan,Kazan 聽過他的作品之後決定啟用 Roseman 取代原先的人選 Alex North 接任《天倫夢覺》(East of Eden) 的配樂。
他比較著名的作品除了 James Dean 生前三部片裡的兩部《天倫夢覺》(East of Eden) 以及《養子不教誰之過》(Rebel Without a Curse),兩部都是 50 年代的作品,60 之後 Roseman 大多投於電視劇的配樂創作,我印象中值得收藏的作品是 1975 年的《亂世兒女》(Barry Lyndon)。
他比較著名的作品除了 James Dean 生前三部片裡的兩部《天倫夢覺》(East of Eden) 以及《養子不教誰之過》(Rebel Without a Curse),兩部都是 50 年代的作品,60 之後 Roseman 大多投於電視劇的配樂創作,我印象中值得收藏的作品是 1975 年的《亂世兒女》(Barry Lyndon)。
標籤:
1950s 音樂,
East Europe,
R.I.P.
2008年3月2日 星期日
色戒 -- 2007
最近每到月底都無法遠行,必須在住處待命,怕公司的傻瓜 SAP 系統又笨到了,這幾天趁機到百視達租了《色戒》這部片回來看,終於我也有機會插嘴談一下關於這部片的心得了!
先談一下幾件題外話,我很喜歡看西洋老片,最近台灣有人將 30~50 年代的西洋經典名片依照演員、導演、原著等包裝分類低價出售,又花了我一大票錢,還買到了傳說中的《波坦金戰艦》、《國家的誕生》、《生死之間》、《藍天使》、《擦鞋童》以及我已經談過的《火山邊緣之戀》、《大幻影》、《日落大道》等這些「專家」口中的名片,看了幾十部片後觀察到歐美人的房間有一個特色是「不裝大燈」,只靠檯燈或床燈。在黑白片的時代,如果導演想要在這樣的房間取景,成功的呈現他理想的景,讓觀眾看出黑白片的立體層次,光線的運用是一門大學問,光線的強弱、方向、搭配等等就成為一門電影裡不可忽略的學問了。我認為 Hitchcock 的黑白電影堪稱是光線運用的範本,像上面這張《蝴蝶夢》(Rebecca)裡的劇照,明顯看出用光線亮暗來襯出左邊管家的強勢和右邊 Joan Fontaine 的恐懼。
進入彩色片時代後,景的色調更可以彌補部份光線的效應,例如《教父》系列的電影不管在光線和基色的運用都稱得上是典範,呈現一種別的電影沒有的質感。除了基色和光線之外,近年《刺激 1995》、《搶救雷恩大兵》、《來自硫磺島的信》用帶有黃綠灰色的濾鏡來取景,呈現出「近似黑白片的彩色片」來對應故事的年代,除了顏色、光線之外又找到了一樣操作因素。
過去我一直在想「華語片比起西片少了什麼?」,我的答案是:對於取景、光線、基色的運用搭配遠遠不如西片,現在打開國片台,看到 80 年代的國片和港片總覺得畫面水準和電視近似,少了一份美感,即使劇情吸引人,但就是沒有《教父》、《四海兄弟》那種質感。張藝謀的話,攝影師出身的他取景是華語片裡的 No.1,即使被批評劇情和內容空洞,但是他的電影畫面總是能呈現那種其他華語片沒有的美感。直到喝洋墨水的李安出現,他漸漸成為最會運用取景、光線、顏色這三大因素的華人導演。多年前的《喜宴》還是靠劇情,《臥虎藏龍》和今天要提的《色戒》在已經漸漸可以看到西片的水準了。待過中國大陸才能體會《臥虎藏龍》和《色戒》基色的運用,《臥虎藏龍》是中國二級城市獨有的古瓦墨綠色,《色戒》則是上海外灘和蘇州河畔的咖啡褐色。
Google 一查可以看到上千筆的《色戒》影評,我也不需要重複太多了,我認為《色戒》是一個非常棒的故事,一群類似現在的憤青因為戲場上的一句「中國不能亡」而高估自己,想「為國做事」,將原先劇團裡對政治最冷漠的湯唯送上火線,沒受過專業訓練的 20 歲出頭女孩卻隨身帶著毒藥以「性」為工具去為一個她從未觸摸的「領袖、主義、國家」做事,最後她這個信念不夠堅定的間諜動了真情,那麼感性的一瞬間一句話也終止了自己和朋友的生命。
缺點是這麼好的故事編寫出來的劇本,然而全片進行 1/3 後,攝影機只能無條件跟著湯唯走,全場觀眾唯一的焦點就是「暗殺易先生能成功嗎?」,除了台灣特產超緩慢的對白,開個玩笑,所以還搞了幾場貨真價實的做愛來耗時間,劇本讓人感到有點薄弱,為什麼?
我個人看法是一個好的劇本應該不是只有說故事給觀眾聽,還要讓觀眾花腦筋思考,這方面的佼佼者是 Billy Wilder (1906~2002) 編導的每一部電影,Billy Wilder 的劇本特色是他會明確的描述片中每一個重要演員的特徵,用對白,用橋段,用文字,用暗喻都可以,能成功的塑造更多演員的個性,就能給劇本更多修飾,或是創造出第二主題。例如片中庹宗華飾演的「重慶份子」他滿口「忠於主義、忠於領袖、忠於國家」,說要送王佳芝去英國卻轉手把王佳芝的信燒了,這樣不到一分鐘就讓觀眾把這個「重慶份子」的個性完全摸熟了。
然而其他如曾經嫖妓的梁潤生,胖胖的麥先生,想出國的賴秀金,多話的易太太陳沖,前半部作了簡短人性描述後,卻全部 Standby 不再涉及後半段的故事。
就以大家熟悉的《刺激 1995》為例,這部片就成功的塑造多名配角的個性,除了主軸 Tim Robbins 的逃獄計畫,還有典獄長的黑錢、出獄卻自殺的老人 Hatlen、不識字的 Tommy、兇殘獄卒 Hadley 的下場還有 Morgan Freeman 的結局,多個主題搭配來引導 Tim Robbins 故事的前進。
至於各方喜歡討論的床戲,嗯!我唯一的心得是梁朝偉確實很了解女人的敏感處,這也是老男人和男學生的不同,難怪會讓湯唯說「像毒蛇一樣鑽進女人心裡」,甚至動了真情。
另外這部片被我抓到一個 bug,喜歡看電影的湯唯在上海看的是 Cary Grant 演的《深閨疑雲》(Suspicion),這是一部 1941 年的片,不久之後易先生即將受到重用也就是汪精衛成立南京政府卻是 1940 年 3 月,這個差距或許我們乾脆忽略掉,或許汪成立一年後易先生才受用,但是她之前在廣州看的卻是 1942 年的《北非諜影》(Casablanca)?這就有點唬爛了。
先談一下幾件題外話,我很喜歡看西洋老片,最近台灣有人將 30~50 年代的西洋經典名片依照演員、導演、原著等包裝分類低價出售,又花了我一大票錢,還買到了傳說中的《波坦金戰艦》、《國家的誕生》、《生死之間》、《藍天使》、《擦鞋童》以及我已經談過的《火山邊緣之戀》、《大幻影》、《日落大道》等這些「專家」口中的名片,看了幾十部片後觀察到歐美人的房間有一個特色是「不裝大燈」,只靠檯燈或床燈。在黑白片的時代,如果導演想要在這樣的房間取景,成功的呈現他理想的景,讓觀眾看出黑白片的立體層次,光線的運用是一門大學問,光線的強弱、方向、搭配等等就成為一門電影裡不可忽略的學問了。我認為 Hitchcock 的黑白電影堪稱是光線運用的範本,像上面這張《蝴蝶夢》(Rebecca)裡的劇照,明顯看出用光線亮暗來襯出左邊管家的強勢和右邊 Joan Fontaine 的恐懼。
進入彩色片時代後,景的色調更可以彌補部份光線的效應,例如《教父》系列的電影不管在光線和基色的運用都稱得上是典範,呈現一種別的電影沒有的質感。除了基色和光線之外,近年《刺激 1995》、《搶救雷恩大兵》、《來自硫磺島的信》用帶有黃綠灰色的濾鏡來取景,呈現出「近似黑白片的彩色片」來對應故事的年代,除了顏色、光線之外又找到了一樣操作因素。
過去我一直在想「華語片比起西片少了什麼?」,我的答案是:對於取景、光線、基色的運用搭配遠遠不如西片,現在打開國片台,看到 80 年代的國片和港片總覺得畫面水準和電視近似,少了一份美感,即使劇情吸引人,但就是沒有《教父》、《四海兄弟》那種質感。張藝謀的話,攝影師出身的他取景是華語片裡的 No.1,即使被批評劇情和內容空洞,但是他的電影畫面總是能呈現那種其他華語片沒有的美感。直到喝洋墨水的李安出現,他漸漸成為最會運用取景、光線、顏色這三大因素的華人導演。多年前的《喜宴》還是靠劇情,《臥虎藏龍》和今天要提的《色戒》在已經漸漸可以看到西片的水準了。待過中國大陸才能體會《臥虎藏龍》和《色戒》基色的運用,《臥虎藏龍》是中國二級城市獨有的古瓦墨綠色,《色戒》則是上海外灘和蘇州河畔的咖啡褐色。
Google 一查可以看到上千筆的《色戒》影評,我也不需要重複太多了,我認為《色戒》是一個非常棒的故事,一群類似現在的憤青因為戲場上的一句「中國不能亡」而高估自己,想「為國做事」,將原先劇團裡對政治最冷漠的湯唯送上火線,沒受過專業訓練的 20 歲出頭女孩卻隨身帶著毒藥以「性」為工具去為一個她從未觸摸的「領袖、主義、國家」做事,最後她這個信念不夠堅定的間諜動了真情,那麼感性的一瞬間一句話也終止了自己和朋友的生命。
缺點是這麼好的故事編寫出來的劇本,然而全片進行 1/3 後,攝影機只能無條件跟著湯唯走,全場觀眾唯一的焦點就是「暗殺易先生能成功嗎?」,除了台灣特產超緩慢的對白,開個玩笑,所以還搞了幾場貨真價實的做愛來耗時間,劇本讓人感到有點薄弱,為什麼?
我個人看法是一個好的劇本應該不是只有說故事給觀眾聽,還要讓觀眾花腦筋思考,這方面的佼佼者是 Billy Wilder (1906~2002) 編導的每一部電影,Billy Wilder 的劇本特色是他會明確的描述片中每一個重要演員的特徵,用對白,用橋段,用文字,用暗喻都可以,能成功的塑造更多演員的個性,就能給劇本更多修飾,或是創造出第二主題。例如片中庹宗華飾演的「重慶份子」他滿口「忠於主義、忠於領袖、忠於國家」,說要送王佳芝去英國卻轉手把王佳芝的信燒了,這樣不到一分鐘就讓觀眾把這個「重慶份子」的個性完全摸熟了。
然而其他如曾經嫖妓的梁潤生,胖胖的麥先生,想出國的賴秀金,多話的易太太陳沖,前半部作了簡短人性描述後,卻全部 Standby 不再涉及後半段的故事。
就以大家熟悉的《刺激 1995》為例,這部片就成功的塑造多名配角的個性,除了主軸 Tim Robbins 的逃獄計畫,還有典獄長的黑錢、出獄卻自殺的老人 Hatlen、不識字的 Tommy、兇殘獄卒 Hadley 的下場還有 Morgan Freeman 的結局,多個主題搭配來引導 Tim Robbins 故事的前進。
至於各方喜歡討論的床戲,嗯!我唯一的心得是梁朝偉確實很了解女人的敏感處,這也是老男人和男學生的不同,難怪會讓湯唯說「像毒蛇一樣鑽進女人心裡」,甚至動了真情。
另外這部片被我抓到一個 bug,喜歡看電影的湯唯在上海看的是 Cary Grant 演的《深閨疑雲》(Suspicion),這是一部 1941 年的片,不久之後易先生即將受到重用也就是汪精衛成立南京政府卻是 1940 年 3 月,這個差距或許我們乾脆忽略掉,或許汪成立一年後易先生才受用,但是她之前在廣州看的卻是 1942 年的《北非諜影》(Casablanca)?這就有點唬爛了。
2008年3月1日 星期六
奧斯卡獎收視率下跌的原因
前幾天有新聞提到今年奧斯卡頒獎典禮收視率下跌,當然各方提出很多原因,台灣有人在網上提到~~
「好萊塢的巨星出現斷層,老的過氣,新的不成氣候,現在似乎找不到當紅賣座的大明星了,賣座的都是靠特效或劇本」
這位可憐網友馬上被嗆,我本來想幫他說話,後來想想在一個把《刺激 1995》當做歷史 no.1 鉅片膜拜的地方,我說了也是白費。
其實他的說法是有道理的,要了解原因一定要稍稍回顧一下電影歷史,電影剛出現時是一個沒有電視沒有網路的時代,電影是唯一有影像的娛樂。如果要簡單了解這段推薦看《萬花嬉春》(Singin' in The Rain) 這部歌舞片,這部片敘述 1927 年電影從無聲轉為有聲之後,公認貌美的第一女主角卻因為聲音難聽而遭到撤換,身邊的伴舞女郎臨時接替卻一砲而紅,這部片也看到很多低價拍片的過程,用道具車加上影片佈景,這樣就可以低成本偽裝外景了。
1927 年之後明星開始會說話,電影除了劇情之外,塑造偶像成為行銷重點,我回想一下 1960 年以前的名片幾乎都可以對照到某某知名明星主演,只有少數幾部片例外:像 1941 年的《大國民》和 1933 年的《大金剛》。在如此背景下外貌和聲音都兼具的 Clark Gable, Humphrey Bogart, Fredric March, Greta Garbo 等人得以出頭成為第一代的「明星」
1930 年代雖遇到美國大蕭條,大量歐洲電影人才因躲避戰爭而移民美國,我這個網站上多次出現的 Ernst Lubitsch, Fritz Lang, Billy Wilder, Charlie Chaplin, Marlene Dietrich, Franz Waxman, Miklos Rozsa, Alfred Hitchcock, Max Steiner, Erich Korngold, Elia Kazan, Otto Preminger 等人助陣,讓美國電影業厚植實力,當時電影分 A 級片和 B 級片,前者由知名公司以較高預算拍攝,賣點在明星,後者有點像小公司賭一把,賣點擺在劇情,尤其是黑道為背景的「社會寫實片」,1930 年代電影讓民眾有逃避現實的作用,受到大蕭條的影響較低,這樣的環境勢必造就更多的男女明星,例如:James Stewart, Cary Grant, Bette Davis, Laurence Oliver, Katherine Hepburn, Vivien Leigh .......。
1940 年代雖曾經受到戰爭和麥卡錫政策的影響,戰後電影產業隨美國國力進入黃金年代,製片公司整合後以更大的預算拍片應付消費者,彩色電影比例也漸漸提高,到了 1950 年代初電影終於發現他最大的潛在對手「電視」,前述的 B 級片市場完全遭電視消滅,A 級片只好進行區隔化,VistaVision, Cinerama 的技術問世,電影也朝著電視無法涉及的高預算方向前進,有一波明顯的浪潮是所謂鉅觀電影 (Spectacle),《霸王妖姬》、《暴君焚城錄》、《聖袍千秋》、《凱撒傳》、《十誡》、《賓漢》、《萬夫莫敵》都出現在 40 年代末到 50 年代末。
接下來 60 年代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折點,隨著電視普及,人權運動導致社會更多元化,歐洲低成本現實主義電影風行,多種不利於美式高成本電影的因素同時出現,最好的一個指標就是 1963 年後知後覺的宮殿戲《埃及豔后》成為歷史上最賠錢的電影,電影漸漸走向以人際關係的小故事為題材,對於耗成本的大明星需求漸減。隨著社會的資訊機能成熟,電影在民眾生活中的比重也逐年降低。
到了 1970 年代 Steven Spielberg, George Lucas 這一輩崛起,理解預算是電影的強項,特效是電影可以擊敗電視的不二法門,《大白鯊》、《星際大戰》、《外星人》這些案例以及最近十年興起的動畫特效功能都可以不靠明星臉賺錢。最近 20 年這項法則依然成立,也造成電影圈對偶像明星的需求逐年降低。
回顧上述歷史再對照明星的年紀,電影黃金期的明星裡 Humphrey Bogart 1899 年次,Clark Gable 1901 年次,接下來的 Cary Grant 1904 年次 James Stewart, Henry Fonda 1905,一直到 50 年代末最後一波捧紅的 Paul Newman 1925 年次,Marlon Brando 1924 年次。1901~1925 年之間出生的明星在最近 20 年不敵歲月摧殘大量凋零,仔細想想接下來 1925 之後十年出生的除了 Robert Redford, Gene Hackman, Clint Eastwood 找不到幾個可以上 In Memoriam。
所以就出現那位被嗆網友所提到的現象了。
「好萊塢的巨星出現斷層,老的過氣,新的不成氣候,現在似乎找不到當紅賣座的大明星了,賣座的都是靠特效或劇本」
這位可憐網友馬上被嗆,我本來想幫他說話,後來想想在一個把《刺激 1995》當做歷史 no.1 鉅片膜拜的地方,我說了也是白費。
其實他的說法是有道理的,要了解原因一定要稍稍回顧一下電影歷史,電影剛出現時是一個沒有電視沒有網路的時代,電影是唯一有影像的娛樂。如果要簡單了解這段推薦看《萬花嬉春》(Singin' in The Rain) 這部歌舞片,這部片敘述 1927 年電影從無聲轉為有聲之後,公認貌美的第一女主角卻因為聲音難聽而遭到撤換,身邊的伴舞女郎臨時接替卻一砲而紅,這部片也看到很多低價拍片的過程,用道具車加上影片佈景,這樣就可以低成本偽裝外景了。
1927 年之後明星開始會說話,電影除了劇情之外,塑造偶像成為行銷重點,我回想一下 1960 年以前的名片幾乎都可以對照到某某知名明星主演,只有少數幾部片例外:像 1941 年的《大國民》和 1933 年的《大金剛》。在如此背景下外貌和聲音都兼具的 Clark Gable, Humphrey Bogart, Fredric March, Greta Garbo 等人得以出頭成為第一代的「明星」
1930 年代雖遇到美國大蕭條,大量歐洲電影人才因躲避戰爭而移民美國,我這個網站上多次出現的 Ernst Lubitsch, Fritz Lang, Billy Wilder, Charlie Chaplin, Marlene Dietrich, Franz Waxman, Miklos Rozsa, Alfred Hitchcock, Max Steiner, Erich Korngold, Elia Kazan, Otto Preminger 等人助陣,讓美國電影業厚植實力,當時電影分 A 級片和 B 級片,前者由知名公司以較高預算拍攝,賣點在明星,後者有點像小公司賭一把,賣點擺在劇情,尤其是黑道為背景的「社會寫實片」,1930 年代電影讓民眾有逃避現實的作用,受到大蕭條的影響較低,這樣的環境勢必造就更多的男女明星,例如:James Stewart, Cary Grant, Bette Davis, Laurence Oliver, Katherine Hepburn, Vivien Leigh .......。
1940 年代雖曾經受到戰爭和麥卡錫政策的影響,戰後電影產業隨美國國力進入黃金年代,製片公司整合後以更大的預算拍片應付消費者,彩色電影比例也漸漸提高,到了 1950 年代初電影終於發現他最大的潛在對手「電視」,前述的 B 級片市場完全遭電視消滅,A 級片只好進行區隔化,VistaVision, Cinerama 的技術問世,電影也朝著電視無法涉及的高預算方向前進,有一波明顯的浪潮是所謂鉅觀電影 (Spectacle),《霸王妖姬》、《暴君焚城錄》、《聖袍千秋》、《凱撒傳》、《十誡》、《賓漢》、《萬夫莫敵》都出現在 40 年代末到 50 年代末。
接下來 60 年代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折點,隨著電視普及,人權運動導致社會更多元化,歐洲低成本現實主義電影風行,多種不利於美式高成本電影的因素同時出現,最好的一個指標就是 1963 年後知後覺的宮殿戲《埃及豔后》成為歷史上最賠錢的電影,電影漸漸走向以人際關係的小故事為題材,對於耗成本的大明星需求漸減。隨著社會的資訊機能成熟,電影在民眾生活中的比重也逐年降低。
到了 1970 年代 Steven Spielberg, George Lucas 這一輩崛起,理解預算是電影的強項,特效是電影可以擊敗電視的不二法門,《大白鯊》、《星際大戰》、《外星人》這些案例以及最近十年興起的動畫特效功能都可以不靠明星臉賺錢。最近 20 年這項法則依然成立,也造成電影圈對偶像明星的需求逐年降低。
回顧上述歷史再對照明星的年紀,電影黃金期的明星裡 Humphrey Bogart 1899 年次,Clark Gable 1901 年次,接下來的 Cary Grant 1904 年次 James Stewart, Henry Fonda 1905,一直到 50 年代末最後一波捧紅的 Paul Newman 1925 年次,Marlon Brando 1924 年次。1901~1925 年之間出生的明星在最近 20 年不敵歲月摧殘大量凋零,仔細想想接下來 1925 之後十年出生的除了 Robert Redford, Gene Hackman, Clint Eastwood 找不到幾個可以上 In Memoriam。
所以就出現那位被嗆網友所提到的現象了。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