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我對電影動畫的運用有點意見,如果像《阿甘正傳》《神鬼戰士》那樣拿來修補先天上的不足,那我很贊成,但如果像《魔戒》系列那樣的話 .... 。或許我古板,似乎已經超過我心裡電影的定義了,或許該另外取一個名詞。提到特效電影,應該要推崇 Ray Harryhausen (1920~) 這位前輩,他在 1960 年前後用模型取代真實物件,再用修補底片的技術稍作改進,完成了我叔叔輩童年的幾部童話電影:《格列佛遊記》(The 3 Worlds of Gulliver, 1960),《辛巴達七航妖島》(The 7 Voyage of Sinbad, 1958),《神秘島》(Myterious Island, 1961),《聖戰奇兵》(Jason and The Argonauts, 1963) 等作品 .....
現在回想起來,這幾部電影的特效極為粗劣,但騙騙小孩應該夠了。我記得在 1980 年代三台時代,好像華視還是台視曾經在週日下午配音播出,但就因為配音播出,原始的配樂已被摧毀殆盡,但是有幾個主旋律還有印象,最近幾年才知道這些都是 Bernard Herrmann (1911~1975) 的作品。
左圖是這幾部電影的海報。
這幾部以兒童為訴求客戶的電影配樂,盡量以簡單明暸為目的,盡量不使用複音,1960 年剛好是 Bernard Herrmann 在寫《驚魂記》(Psycho) 的時候,真難想像 Herrmann 可以一心二用,一面寫史上最有名的驚悚片配樂,一面寫給小孩歡樂的音符。
Herrmann 最後的遺作《計程車司機》(Taxi Driver) 卻又像是一張純爵士樂作品,這人真是有趣,曲風過分一致的 James Horner, Hans Zimmer 真該檢討。
現在回想起來,這幾部電影的特效極為粗劣,但騙騙小孩應該夠了。我記得在 1980 年代三台時代,好像華視還是台視曾經在週日下午配音播出,但就因為配音播出,原始的配樂已被摧毀殆盡,但是有幾個主旋律還有印象,最近幾年才知道這些都是 Bernard Herrmann (1911~1975) 的作品。
左圖是這幾部電影的海報。
這幾部以兒童為訴求客戶的電影配樂,盡量以簡單明暸為目的,盡量不使用複音,1960 年剛好是 Bernard Herrmann 在寫《驚魂記》(Psycho) 的時候,真難想像 Herrmann 可以一心二用,一面寫史上最有名的驚悚片配樂,一面寫給小孩歡樂的音符。
Herrmann 最後的遺作《計程車司機》(Taxi Driver) 卻又像是一張純爵士樂作品,這人真是有趣,曲風過分一致的 James Horner, Hans Zimmer 真該檢討。
6 則留言:
這張唱片很難看到了,我是很久以前在滾石樓下特賣會場買到的。因為這是原始錄音,所以整張都是單聲道;沒記錯的話,除了神秘島以外,其他三部都有新錄音版本。大小人國遊記、辛巴達奇航記都是由Joel McNeely / RSNO 合作灌錄,由 Sarabande 發行;至於金羊毛歷險記(Jason and The Argonauts),是由 Bruce Broughton 指揮 The Sinfonia Of London 錄音,Intrada 發行。
沒錯 ! 確實是 monaural
這張 CD 算冷門,我已經忘了在哪裡買的 ?
(確定是在國內買的)
前面的 CD 封面大概都可以從網上找到 180 X 180 大小的圖樣
唯獨這張找不到
我只好用相機拍自己的 CD ...
我最喜愛Duel With The Skeleton
印象中這場戲超精彩
大致上不認為特效粗劣 倒是很純樸
很難得看到有人也收藏這CD所以給您留言 高興知道您
"Are you talking to me?"
這段獨白放進了原聲帶,和爵士風格的配樂一對照,真的會人格分裂ㄋㄟ~~
Anna
這麼冷門的嗜好能夠發現同好, 確實是很高興的事
James
"Are you talking to me?" 聽沒有咧 ?
出版是Arista 1998,
1-11首是Bernard Herrmann的original film score
12就是計程車司機的"日誌"(album version)
12-18是新加上去的
可能我們版本不一樣?!
張貼留言